书城成功励志你也能过好日子
9403800000060

第60章 见了《建国方略》里的北方大港(2)

“波高浪涌涛声紧,建港大军枕海岸。烈日当空酷暑炎,洒下汗珠融碱地……”唐山港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接受了艰苦创业和工程技术及市场经济的三重历练。

建港初始,王滩海滨的条件十分艰苦,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上无一片瓦,下无一棵树”的不毛之地。按照港口建设惯例,建设一座万吨港口,一般至少需要5年乃至10年以上。然而唐山人知道:自己的港口建设已经被历史原因和条件限制耽搁了太久,现在留给他们的唯有只争朝夕、迎头赶上。早日在蓝色海岸线上托起自己的理想,是所有参与建设唐山港人的全部追求。他们为此展开了与时间争速度的卓绝战斗--盛夏的海滩上,烈日炎炎,无遮无挡,周围的水洼里衍生着漫天飞舞的大嘴毒蚊,张着血口,肆虐地向施工人员袭来,即便穿着厚厚的帆布衣也常常被咬得浑身疙瘩;冬日里,刺骨的寒风,漫天的风沙,吹得睁不开眼。但唐山人以当年的“抗震精神”,迎难而上。没有道路,在荒滩上踩出一条条盐碱堤;没有住处,在杂草丛中竖起一座座简易帐篷;没有淡水,便从十几里外的地方去拉运。甚至开个党员大会和业务培训,竟然也只能在通勤车上。建港者们说:祖国处处都在大发展,我们唐山人没有理由再言一声苦和累,唯有迎头赶上,才能对得起孙中山先生当年建设“北方大港”的遗愿。

“笑拓亘荒成旧事,壮哉重觅新缘中。”建港者的精神,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唐山是座英雄组成的城市。唐山人的不朽,在于他们的热血里涌动着不甘落后的骨气。

“兹港所在,距深水至近,去大河至远,而无河流带淤,填积港口,有如黄河口扬江口时需浚渫之患,自然之障碍,于焉可免。又干燥平原。居民极鲜,人为障碍,丝毫不存,建筑工事,尽堪如我所欲。”这是孙中山先生当年巡视王滩海域后,面对大海,在《建国方略》中对“北方大港”良好海域地理所作的欣然描述。唐山王滩海域水深岸陡,即由海岸线向海洋每推进5公里,自然水深就达负10米,基本上是每500米海域水深1米这样一个极具建设深水港口的天然良址。技术人员在这一海域建港工程时采取的是“挖入式”造港,即在陆地上人工开挖形成港池,好处在于投资少、见效快,港内泊稳条件好,一次投资、长久受益。渤海湾的王滩海域属于粉沙质海岸,在这样的地方要建设停泊万吨级船只的“挖入式”港口码头,当时在国内是首创。更让建设者们感到自豪的是,在建设这一“挖入式”万吨级大港时,他们还有一项“世界首创”技术,即依靠地下连墙作为码头主体结构的工程技术,在建港中发挥了巨大的效应。由于这两项技术在港口建设中发挥了超乎想象的成功,使得建设者们实现了两年完成4个1.5万吨级码头工程建设的世界建港奇迹,而且工程投资节约20%。

“可以说,我们在港口工程建设中运用‘挖入式’和‘地连墙’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在粉沙质海岸线上建设港口的创举,为日后的京津港能够向世界级大港口发展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一直参与工程建设的现京唐港股份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董文才,谈起这一话题时,神采飞扬,难以抑压内心的激动。

1991年8月28日,渤海湾的王滩海岸上出现了一次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况:数以万计的人群,如海潮一般从四面八方涌向刚刚建好的简易港口,翘首仰望从远海驰来的“海龙”号巨轮。“来啦!大轮船来啦!”那一天,长长的王滩海岸线沉浸在沸腾之中。有趣的是,无论是唐山市委领导,还是祖祖辈辈居住在海边的渔民百姓,他们都被第一次驻足至眼前的巨轮所惊喜、所震撼、所激动。“别看唐山有几百里黄金海岸线,别看王滩盐碱荒地有600年人迹,但我们都是头一回见到如此巨轮,那个高兴劲甭用说。‘海龙号’停泊的那些日子里,天天吸引了几万的围观群众,他们有的是祖孙三代、有的是从几百里外的唐山市区和北京城里赶来的,当然最兴高采烈的要算我们这些建港人。”现任京唐港公司党委副书记的李贵琢,是位在建设祖国重点工程战线上转战南北、又见过大世面的老“铁道兵”,但谈起京唐港开埠的那一幕时,同样显得很兴奋。

“啊,我的港湾/你是水手温柔的摇篮/你是游子梦中的唐山……”也许唐山人太渴望早日“张开热情的双臂去拥抱远方驶来的风帆”,当第一艘巨轮来到自己跟前时,他们甚至还没有准备好与之相配套的吊车和自动输运带,其实我知道是他们“囊中羞涩”。于是,第一船的几千吨货物,有近一半以上是靠人拉肩扛的原始装运从码头搬到巨轮上的。干这一活的领头人就是今天京唐港的掌舵人刘卫民。“那时我们就是凭着一股要在家乡的海岸线上建设一座北方大港的信念,靠肩膀和汗水托着万吨大港的码头……”当了十几年军校教官的刘卫民在学习一年多的专业知识后,回到自己的港口时被安排到生产一线的装运队当队长。谁都不会相信,这位文气十足、为人坦诚的军校教员出身的转业军人,竟然是铁骨铮铮的一条硬汉,200多斤重一袋的原盐和粮食,“吭哟--”一声落上肩膀后健步如飞,那些腰胖体壮的装运队员探探舌头,搬起麻袋,随之跟上……

唐山人就是靠着这样的信念与干劲,“还中山夙愿,绘渤海彩虹。”素有“神京之肘腑”的唐山有了自己的港口,从此使这块富庶而神圣的热土与海疆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简易港通航不到一年后的唐山港在1992年7月18日,随着万吨巨轮“风采号”徐徐驶出港湾的那一刻,向世人宣布正式通航,从此之后的这片渤海湾的金色海面上,白日笛声习习,暮时高灯送晚。

1992年,对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是个让人们难以忘却的年份,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使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渤海湾的唐山港口同样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期。就在这时,一位当年在冀东抗日游击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北京市老领导来到了唐山,他在烈士陵园为那些死去的老战友扫墓之后,应唐山市委同志的邀请,参观了正在不断建设中的港口时,兴致勃勃道:“北方大港”不只属于唐山的,北京也应该有份。何况北京现在正愁着找一个理想的出海口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正愁着寻找建港投资合作者的唐山人的心弦被这位北京市老领导重重地拨动了一下,于是试探性地提出:如果北京方面愿意与我们合作建港,我们举双手赞成。“好事嘛,我给你们撮合撮合!”这位老领导欣然应诺,并在之后的日子里多次穿梭往返在北京和唐山之间,为两家合作建港立下汗马功劳。

“北方大港”迎来又一个7月18日的重要日子。1993年的这一天,由北京市政府和唐山市政府领导共同起草的更名为“京唐港”的文件签署的那一刻,正值万吨巨轮“洪茂海号”远洋货轮乘风破浪驶离港口,它示意了渤海湾上一个向国际通航的新港口诞生了!

“京唐港”从此成了“北方大港”的正式名字。

北京和唐山的合作,使孙中山先生近百年前梦想建成的“北方大港”真正插上了翅膀……京唐港人因此不会忘记为这一成功合作做出特殊贡献的北京市老市长焦若愚,英年早逝的北京市副市长、“好人”李润五,唐山市梁志忠、张士儒、张和及京唐港早期建设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们的功绩。

逝者如碑,今人如旗。

京唐港从在渤海湾打下的第一根桩柱那一刻开始,就与众不同。这里的建港不是靠国家和政府的资金投入,市场经济的运作,是港口生命的全部血脉。与首都北京联手投资的股份制建港形式,谱写了我国第一个跨省市建港的精彩篇章;企业独资、合资建设业主码头则是京唐港在发展蓝图中出彩的又一创举。当你迈步在日夜沸腾的大港码头时,你会发现这里有开滦矿务局的煤炭专用泊位,有冀东水泥集团与新加坡外商联合投资的散装水泥筒仓设施;有中晨能源仓储公司的进口液化石油气泊位,还有山西晋煤等琳琅满目的国内外著名企业的专用码头……它们如一颗颗璀璨的繁星,烘托着京唐港这轮光照四方的明月。

刘卫民十分自豪的告诉我:京唐港用10多年的时间,跨入了别的港口需要用几十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千万吨国际贸易大港的行列,靠的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靠的是运营机制的活力。如今,该港口包括码头建设、港口铁路等辅助设施在内的50多亿基础建设投资,几乎完全依靠的是社会资源和企业自身能力。难怪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听取京唐港建设的汇报后,动情地说:只要中国人民发扬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任何愿望和理想都是可以成为美好的现实。

京唐港人,把昨天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遗愿和今天中国人强国富民的理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