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考作文有一套
9364700000016

第16章 点“石”成金(1)

§§§第一节亲情文的创作与构思

一、故事赏析

在一次围猎猴子的过程中,有一只大母猴突围出来了。这只母猴突围的时候,抱着自己的孩子,同时还背着别的猴子的孩子。它跑到一棵枯树上,再没有地方可逃了。两个猎人拿着枪,对着母猴就瞄准了。正要开枪的时候,这只母猴对他们做了一个手势,类似于“暂停”的手势。一只猴子怎能做出这样的手势来?这只猴子究竟是要干什么呢?原来它是要给那两只小猴子喂奶。这俩猎人就想,先让母猴给小猴喂奶吧。那小猴可能也不太饿,吃了几口就不吃了。这时候,那只母猴就把那些枯树叶摘下来,把自己的奶水挤了挤,挤到树叶上,再把树叶放到小猴能够到的地方,并放了很多树叶。最后,这只母猴面向两个猎人,把自己的脸一捂,它好像是在说:“开枪吧!”

这两个猎人再也举不起枪来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面对的不是动物,而是一个母亲。从此,他们再也不狩猎了。

温馨点醒:在自然界中,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是有感情的,亲情、友情、爱情。尤其是在这个故事中,一只母猴让猎人们感动不已,居然放弃了自己的狩猎事业。浓浓血海中,亲情永远都是无法扯断的,它会是生命里永恒的主题,也是写作中永恒的主题。

二、导练分析

1.请说说你在创作过程中所理解的亲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亲情是朱自清散文中父亲那厚实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游子身上衣”的针线;亲情是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思;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寄托。

2.从上面提示的那段话中找出关键词,看:

背影针线

情思寄托

问:这样一看,你是否明白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点醒:亲情类文章需要取材小,切入口小,如背影、针线,以这些小口子为全文线索,升华到情思、寄托等情感主题上去。如此,可避免口水化的抒情,也可避免千人一面的抒情,说亲情就是母亲烧好早饭、洗衣服、做家务,父亲带你去游乐场玩、半夜送你到医院去看病,母亲深夜为你织毛衣,等等。假如材料太平淡了,写的人太多了,这样的文章肯定没有新意,在考试中也不会得到高分。

3.请以“鞋子”为例,写一篇关于“鞋子”的情感文章,你会怎么构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巧点拨:

(1)在鞋子前面加一个情感形容词。

如:一双虚荣的鞋子,一双痛苦的鞋子,一双让人落泪的鞋子。

如此,整篇文章的情感格调就出来了。

(2)再构思,鞋子为何虚荣?鞋子为何痛苦?鞋子为何落泪?解决了这些问题,文章的基本思路就出来了。

(3)开始布局谋篇了,鞋子是不是一开始就很虚荣?怎么安排?包袱在哪里抖出来?主题是升华到人,还是升华到国家,又或是升华到温暖与感动、善良与温馨上来?

(4)开始写作了,你想采用什么样的风格来叙述呢?文字风格是根据文章类别来把握的,如乡土类,文章就需质朴,切勿浮华;如都市小资类,文章就需华丽洒脱,吸引眼球,切勿死板木讷。很多时候,不必过于刻意,写得多了,那么统筹把握的能力自然就练出来了。

4.根据以上构思思路,以“一支钢笔”为例,你会如何构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点醒:写文章,花非花,草非草,木非木,所有的景致都可以是文章的线索和情感的象征。

三、例文精选(一)

一双虚荣的鞋子

陈晓辉

每次经过那家耐克专卖鞋店,他总会对橱窗里款式不一的鞋子留恋观望,然后脑海中浮现出邻桌嘲讽他的情形——“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我这双是匡威牌的名鞋,踩脏了,难道用你这双破布鞋赔偿吗?哼!”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买双比邻桌更高级的鞋,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去嘲笑他。

一到周末,他便上街到处寻找工作,可因年龄问题四处碰壁。之后,无奈的他终于决定向母亲开口。那是一个微凉的黄昏,母亲正在卧室里替他织着冬天御寒的线衣,他在卧室门口几度徘徊,不知道如何开口,因为他知道,去年因父亲的一场疾病,母亲失业,这个家早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母亲许是看出了他的心思,忙问是不是学校需要交钱。他吞吞吐吐地回答说自己进了学校篮球队,队里规定每位队员都要有一双耐克的专业篮球鞋。他低着头,不敢正视母亲的眼睛,深怕内疚与惶恐会让谎言曝光。母亲看着他焦虑的样子,赶紧放下手中的线活,拉起他的手,笑着说:“我上个月找了一份很轻松的活儿,估计一个星期后会发工资,到时给你买一双,好吗?别为家里担心。”母亲的话,让他有些小小心安,原来,母亲早就找到了工作。

一个星期后,一双精致的耐克篮球运动鞋成了他到处炫耀的资本,平日那不可一世的邻桌也早已没了傲人气势,对他“刮目相看”。毕竟在这所普通的小镇中学里,能穿上名牌鞋子的学生寥寥无几。当无数羡慕的目光聚集于他一人身上时,他的内心膨胀到了极点,脸上得意如花。

可是,始料未及的一幕发生了,让他毕生难忘。打完篮球乘兴而回的他,在一个拐角处见到了似曾相识的背影:她俯着身子,右手拿着一根细长的木棍在塑料垃圾桶中拨弄着,左手拿着一个黑色胶布袋,还时不时收起细棍,伸手进去拣拾。可能是俯身久了,转身的时候,她忽然“哎哟”一声,赶忙放下手中的袋子,双手护住腰,眉头紧锁。他看清了她的脸——是母亲。那一刻,他的心如同被锋利的刀尖抵住了,微微触碰,便疼痛不已。母亲的身影在泪水模糊的眼眶中越缩越小,他转过身,疯狂逃至家中。

晚饭时,母亲仍和往常一样向他述说工作的轻松,让他好好读书,有什么需要就及时开口,别为家里担忧。他笑着允诺,内心却很不是滋味。因为,母亲的谎言是为了给他撑起一片蔚蓝安宁的天空;而他的谎言,却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虚荣。回到房中,他脱下脚上那双耐克鞋,重新穿上了那双母亲帮他缝做的布鞋。

一双虚荣的鞋子,让他读懂了一位卑微的母亲对他的呵护与在时光中永不褪色的温暖之爱。

赏析与解读:这篇文章以“鞋子”作为情感线索,贯穿全文始终。到底是鞋子虚荣呢?还是“我”虚荣呢?答案是非常明确的。“我”对母亲撒谎,是因为自己的虚荣;而母亲对“我”的谎言呢?却是因为对“我”的“爱”。在虚荣中揭示出“爱”的主题,文章令人回味无穷。

问:文章中鞋子的“虚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不在文章的开始就表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点醒:如果“虚荣”一开始就在文章中表现出来,那就没有可读性了。我们写情感文章,不要一开始就表现出情感来,而要学会隐藏和转弯,在故事高潮处,让情感喷涌,到结尾再升华,这样就能让读者心起涟漪。

例文精选(二)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

李兴海

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留言:请用钢笔写字!

她是班里的学生,念五年级。矮小、瘦弱,怯懦不堪。很多次,我真想在分发作业的同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她,并告诫她:请改用钢笔写字。又怕这一小小的举动,会刺伤她敏感而又脆弱的心灵,于是作罢,悄悄地在那张写满铅笔字的纸上写下我要说的话。

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我布置的作业。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犟。

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一个让人备觉心酸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里默默流泪的她。

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着一个夏季。譬如,我明明见她从那头的路口向我走来,却会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恍然丢失了她的踪影;明明见她在球场上拍着篮球,却在与旁人寒暄过后,发现只剩下一个篮球在空荡荡的球场上跳跃;明明见她在厕所的出口耷拉着脑袋洗手,却在惊鸿一瞥之后,再度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相反,我的内心越来越不安。

黄昏后的校园里,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廊上散步,想着到底该如何消除她心中的惊恐。

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喃喃地说些什么。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生活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我满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真怕他们那片刻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她心怀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临走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

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在那份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接着,他毫无悬念地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五千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一边放慢脚步,一边不断回头看,最后他干脆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双眼紧盯着后面的选手们,紧咬牙关,奋力冲刺,当有两个人陆续冲过终点线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终点。

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关注的目光。

“你明明能跑第一,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关乎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遍地责问,他顷刻间泪流满面。

“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地悲鸣,诉尽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

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我顿然心生愧疚。

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那是一支精致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

赏析与解读:文章以“钢笔”作为全文的情感线索,贯穿始终。和前面的“鞋子”一样,“钢笔”在开始出场时并不是恸哭不止的,而是在结尾揭晓谜底的时候,才点出“恸哭”这个定语。以“钢笔”为线索,通过运动会比赛的侧面描述,表达了一个关于友谊的主题,出人意料的构思情节,吸引人的眼球。

提示:例文一和例文二重点都在鞋和钢笔前面的定语上,“虚荣”和“恸哭”是全文的基调,也是包袱。

鞋,虚荣?鞋子怎么可能虚荣?

钢笔,恸哭?钢笔怎么可能恸哭?

1.读者或阅卷老师一接触题目就会疑惑,文章的可读性就增强了。

2.这样的困惑不是一开始就点明的,假如上来就点明,那么文章就无悬念可言了。两篇文章的中间都有一个转折的地方,这两个地方都有形象深刻的细节描写。请尝试着找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一)处细节描写:可是,始料未及的一幕发生了,让他毕生难忘。打完篮球乘兴而回的他,在一个拐角处见到了似曾相识的背影:她俯着身子,右手拿着一根细长的木棍在塑料垃圾桶中拨弄着,左手拿着一个黑色胶布袋,还时不时收起细棍,伸手进去拣拾。可能是俯身久了,转身的时候,她忽然“哎哟”一声,赶忙放下手中的袋子,双手护住腰,眉头紧锁。他看清了她的脸——是母亲。那一刻,他的心如同被锋利的刀尖抵住了,微微触碰,便疼痛不已。母亲的身影在泪水模糊的眼眶中越缩越小,他转过身,疯狂逃至家中。

例文(二)处细节描写: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一边放慢脚步,一边不断回头看,最后他干脆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双眼紧盯着后面的选手们,紧咬牙关,奋力冲刺,当有两个人陆续冲过终点线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终点。

问:这两处细节描写都在文章的什么地方出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