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潜伏心理学2
9345700000005

第5章 投射效应:职场人际关系最致命的误会(4)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非常大的企业,工资、福利等待遇非常好,而且公司也是非常人性化管理,我的领导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但是正因为他的随和,让我丝毫看不到他的锋芒,反而我总觉得他唯唯诺诺。

很多时候,我给上司提一些工作建议,他都慢吞吞地不予回应,我想他分明是妒忌我的才干,用这种软方法来打压我。

有一次,我再也忍受不了他的拖沓,越级汇报这种情况。

没想到的是,我完全想错了我的领导,这让我终生悔恨!当我在大领导面前不停地数落我们领导工作效率低,办事效率慢的时候,大领导可能正在心里悄悄地给我准备好了辞退书,他找出了一份文档,让我觉得自己的确再没有颜面再在这个公司里混下去了。

原来,我的领导把我乱七八糟的零散建议,已经全部整理好,标注着我的名字,递交给了大领导,而且还在为我做加薪的申请,只不过,我的领导,他的性格不好张扬,他是一个习惯用事实说话的人。

我永远忘不了离开那家公司的时候,我甚至无言再去见领导最后一面的情形。

所以,在这里,我也向大家介绍我的教训,希望更多的人引以为戒,在职场中,尊重领导没商量,你如果能真心诚意地帮助你的上司,分担他的工作压力,将心比心,他也会感激你、信任你、提携你。

还应该抓住一切机遇展露自己的才华,比如在开会的时候,应该主动发言,响应领导的决策,提出最有益的见解,这样,相信不久以后,你的才华就能引起上层领导的关注,加上你的领导对你的积极评价和大力推荐,你离成功只差那一步就到位了!

换个角度看对手,向你的对手学习

职场上,谁是对你最有影响力的人?

也许你会猜到很多人,但是却容易忽视的是你的对手,其实,对手无处不在,无论他来自公司外,还是公司内,你总会遇到和你存在竞争的人。

不过,不必对“对手”这个词感到紧张,设想一下,在百米赛场上,你是否能跑出好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什么人和你一起站在起跑线上。

一个人没有追求和奋斗目标,就不可能发现竞争对手的存在,发现对手往往是成功的开始。这意味这你有了一颗进取心。有了进取心,才能想着把工作做好,才能有向竞争对手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如果一个员工,仅仅是抱着做好分内事的态度,工作的执行力就会打折扣,工作热情也会受到打击。有进取心,才能时刻准备着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点和长处,吸取竞争对手的经验和教训,这是不断改进工作的原动力。

对手是一面镜子,他能照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做到更加完善自己。对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战者,他们必然出现在每个人的职场中,让职场生机勃勃,让每个人有了更加强烈的危机意识,从而更进步,更完美。

但是很多时候,由于我们个人心理的不能调适,我们往往对对手产生了心理上的厌恶和排斥。职场生涯中,很多人在谈到竞争对手或者行业内强者时,往往是一脸不屑,认为竞争对手是因为某些特殊因素与条件才达到了现有的结果,不值得尊敬与学习。这样,在主观上就不愿意去学习竞争对手,从而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了对手的缺点和不足,而对于他们的优点视而不见,这是一种对个人发展非常不利的投射效应。想一想,你看不到对手的优点,但是对手却学到了你的优点,来弥补他的不足,那么在竞争中你的优势就会少了一半。

况且,当今的竞争已经具备了一种复杂的状态,结果却未必一定是你死我活。事情的发展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很多时候,对手也会变成朋友,竞争的焦点不再是“干掉”对手。事实是你可能干掉若干对手,但却挡不住有更多的新对手不断地冲到你面前,甚至有可能把你干掉。所以,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对手,是用正常的目光投射到对手身上的前提,毕竟很多敌对关系的形成恰恰是因为过于敏感、不能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态度引起的。

还有的时候我们抨击他人只是出于证实自己的能力。那么倒不如承认对手的特长和能力即使与工作无关,也能够成为你与他建立友好桥梁的机会。发挥你心思细腻的特点,观察他最得意的方面,如做事认真,家庭幸福,爱好兴趣,工作态度,办事效率甚至他那让人羡慕的健康等,哪怕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表明你对他的认可,也会促进你们的关系走入“良性竞争”。

魏东和沈峰是刚进公司的实习生,当然,大家都知道在这个部门里,这两个人只能留下一个。

魏东的性格非常内敛,有时候,甚至过分地谦虚。可是,坦白说,这个社会已经不需要过分谦虚了,正如身边的不少人被越来越多的大话包装着,如果你穿了件过分谦虚的外衣,相形之下,你的起点会显得太低。

魏东不懂得这个道理,他说话的时候常常说:“我自己个人的一点小意见,请多指导”,其实这些词语一旦使用多了,会被人等同于稚嫩、能力缺乏。同事们看到魏东总这样谦虚,不知不觉在心里就种下了一种印象,于是怎么看,都感觉魏东做出来的方案好像真的非常欠缺思想。

而沈峰的口头禅却是“交给我吧”、“我来负责”等这些句子,这让老员工和公司的同事都感到非常踏实,觉得“此人可用”。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相信沈峰是个胸有成竹的人,一般情况下,沈峰的方案通过率就比较高。同时,方案通过,也就意味着在实施的过程中,沈峰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和锻炼。

不得不承认先入为主,一开始魏东总是以过分谦虚示人的话,后期要扭转这些印象需要更大的付出。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一个月的实习期结束,魏东离开了公司。

但是魏东并没有因此仇视沈峰,也没有自暴自弃,他懂得了自己的失误,在下一份工作展开之前,他成功地复制了沈峰的口头禅。终于,在另一家大公司里,魏东成功通过了试用期,而且以良好的职业形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的观点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但这种很小的差别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看到这里,想一想自己的对手,无论你现在从心理上能否接受这个人的存在,你是不是都应该从向他学习开始?

读者报告

在这里,我要夸一夸我的“对手”,在同性中,她是我最佩服的女人,以前我总是觉得她工作能力一般,不过是投机取巧,现在看了这个文章之后,我觉得“掩耳盗铃”是不科学的,我的这个对手的确有很多很多的优点,让我发自内心地佩服,虽然我在公司从来没有表现出来。

她当年和我同一天入职公司,无形中,我们俩人就成了互相比较的对象,那时,我们两个人初来乍到,同样的经验不足,我一个人就埋头苦干,自己摸索,但是她敢于沟通也善于沟通。从而更加珍惜时间,学东西更快。

后来,我们进入工作状态之后,她和我的工作方法又有不同,很多时候我写出方案或者整理出思路来之后,往往形成书面资料,或用邮件形式递交,或递交给领导秘书,之后便是等待领导的回应,但是她不!我发现她经常直接拿着书面资料去找领导,这让我大吃一惊——

她深知一个工作繁忙的领导是没有太大可能去仔细看你书面资料的,正如我等领导的邮件常常都是遥遥无期,即使有的时候,领导给我回邮件了,也是非常模糊性的回答,但是我的这个“对手”,她拿着材料与领导沟通,也许只需要短短几分钟,领导就可以明白她方案中的精髓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