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认为,如果没有危机感、竞争力或进取心,可能会失去生存的空间,所以许多人都会殚精竭虑地为自己、为孩子安排前途,以作为发展的战场。从小到大,我们往往都会有比较的对象,小时比学习,长大比收入,虽然处处和人比较的这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一个人奋斗的愿望,但这种想法却带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就是容易产生嫉妒而导致心理上一些看起来不是疾病的病,也就是心理的不健康。
其实,只要记住,不能白白地来这个世界走一遭,我应该为自己活出点儿样来,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挑战自己。
真正把自己投进如火如茶的生活,就是勇敢地把自己置于人生角逐的队列中,让那颗历经风霜的心在跌宕起伏的岁月里,能够不断地迎接机会与挑战,并且把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作为自己不断成长的营养。只育超越才有飞跃,:
也只有突破才有成功。
当然,挑战自己也就是意味着自己要克服一些弱点,比如懒惰、怕吃苦等一些毛病。要有挑战自身极限的胆量、勇气和欲望。每个人都应以坚定的信心和运筹帷幄的胆识回应生活的种种挑战。每一次超越自我都会有很多的收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发现:有些并不聪明甚至貌不惊人的人做出了惊人的成绩;相反,有些耳聪目明、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的人却成绩平平。这是为什么呢?这正应了一句老话:上帝并不偏爱每一个人。事实上,每个人都想成才,都想获得成功。获得成功的条件有4个方面:才能、机遇、困难、努力程度。困难中,最难把握也最难取胜的是战胜自己。战胜自己,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异常艰难,为什么有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想戒烟,但就是戒不了?为什么有的人想勤奋学习,但学了几天就坚持不了了?
这都是战胜不了自己的缘故。人生的战场上,千军万马,杀气腾腾。
一位将军在作战时万夫莫敌,屡战屡胜,他的功勋彪炳,使得敌军望尘披靡,但他内心是否平静、自在、欢喜,就大有问题。例如拿破仑在全盛时期几乎统治半个地球,战败后被囚禁在一座小岛上,相当烦闷痛苦,难以排遣,他说:“我可以战胜无数的敌人,却无法战胜自己的心。”可见能战胜自己的心,才是最懂得战争的上等战将。
20世纪70年代后期,汽车市场萎缩,意大利菲亚特汽车总公司病入膏肓。1979年,维托雷·吉德拉出任债台高筑的菲亚特公司总经理。他上任伊始致力于采用新技术、设计新车型。经过三四年的努力终于推出了“昂罗”车以替代老式的菲亚特车。
新车型简化了车体结构。“昂罗”比老产品“菲亚特127”的车身部件减少了35%,铆焊点减少了36.9%,连发动机酌构件重量也下降了12%,是当时世界上最轻的汽车发动机。
新车型降低了耗油量。“昂罗”车采用了先进的截流装置和具有较高压缩比的空气压缩机,改善了燃油过程,加上车身变轻,风阻系数变小,所以耗油量下降了13%。
新车型还采用了电子设备和新材料。它装配了电子集成点火系统,能够更好地控制发动机、点火时间和燃油的供给量。发动机和车体部件尽可能采用铝合金、碳素钢、优质塑料及合成橡胶,使部件更轻、更牢固,生产成本也下降了不少。
“昂罗”车一问世,便很快扭转了“菲亚特”在欧洲市场的被动局面。当年的市场占有率就上升到12.7%,1984年又上升到13.4%,雄踞第一位。1983年的营业额高达12亿美元,利润7000万美元。
菲亚特汽车公司依靠高、精、尖的科学技术,一举扭转了连续10年亏损的衰败局面。
突破传统的创新让菲亚特起死回生,是材料技术的突破扭转了菲亚特汽车公司的衰败局面。突破就是超越,突破就是菲亚特成长的关键。同样,敢于突破、敢于尝试也是科学家们所必备的积极心态。
可以找一个比自己强的人作为竞争对手,并不断超越,直到最后超过他。只有这样,才有人生的超越。
战胜自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得意时容易忘形,失意时容易自暴自弃。平常人很难不受环境影响,矛盾、冲突、挣扎经常发生,如何调伏烦恼,非常重要。发生在心外的事比较好应付,发生在心中的事则较难处理。这需要有自我排解、自我平衡的功夫,在观念和方法上都要努力。在观念上要想到这是种种因缘配合之下所产生的结果,自己仅是其中的因缘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所以无法掌控,心中情绪自然会安定。在方法上则要有自我约束与宁心的功夫,若能随时随地安心安身,便是真正战胜了自己。
战胜自我,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我们最大的力量往往是从自我内心产生,正如我们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我们自己一样。
自我暗示往往会产生惊人的力量,消极的自我喑示可以将人带向死亡;而积极的自我暗示则使人自励自信,攻克难关走向成功。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现代心理学家们找来一个被处以死刑的罪犯,告诉他,他将被用刀割破静脉,让血慢慢流干而亡。在征得他的同意后,罪犯被绑起来,并被蒙住双眼,然后明确地告诉他,现在开始用刀割开他的静脉。事实上,医生只是用刀背在他手腕上划了一下,在他的身边放了一个滴水的装置,让罪犯以为是他的血在滴落。开始的时候,听到水滴落的声音,罪犯表情痛苦,还不停地挣扎。慢慢地,随着医生故意逐渐将水滴落的速度减慢,造成犯人的血快流干的假象,此时犯人也开始了痉挛,并在水快要滴干时真的死去了。这就是自我暗示的作用。不过这个例子所体现出的自我暗示的作用是消极的,故又称为消极的自我暗示。当然,积极的自我暗示也很多。在第23届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中,获得金牌的日本运动员具志坚每次出场前总要紧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在团体决赛中,我国体操名将李宁、童非,美国体操明星麦克唐纳、康纳斯等相继失手,唯独具志坚一路发挥正常,最后夺得全能冠军。比赛结束后,有记者问他,他上场前口中默念的是什么,具志坚却笑而不答。
一时间,具志坚默念的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即使他祈祷上帝保佑,未见得上帝真会保佑他。重要的是他的这种默念起了积极的自我暗示作用。这种情况在竞技场上并不少见。在1985年神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以不等的高度打破男子世界跳高纪录的苏联运动员帕克林,每跳一个新高度前,都要俯下身去扎鞋带。即伎当时鞋带扎的很好,他也要松开重新扎,这是他的习惯动作。但是,这个看来完全多余的动作恰恰是他“自我暗示”的进行曲。他说,鞋带一扎,眼前似乎什么都没有了,只看见前面的横竿,他要尽可能跳过去。
帕克林的扎鞋带同具志坚的念念有词可谓异曲同工。
自我暗示具有镇定的作用,这正是对处于逆境中人的对症药物。
面对逆境,你自己不能慌了手脚。而逆境中人们往往会慌了手脚,造成心理紧张,所以即使能克服的困难,也处理不了,而自我暗示却可以使你冷静下来,认清形势,发挥自己的潜能,走向成功。自我暗示还可唤起人的斗智,扔掉自怜,战胜逆境,成就事业。
当年,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被当权者驱逐出境,同时又被病魔缠身的时候,他流落到英吉利海峡的一个岛上,每天都久久地坐在俯睡海港的一张长椅子上,凝视落日,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然后,他总是缓慢而却坚定地站起来,在地上拾起一堆石头,一块块掷向大海,掷完了,就带着满足的心情和开朗的神情离去。
他天天如此,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天,一个大胆的孩子走上前来问他为什么要跑到这里来,向海里扔这么多的石头,雨果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严肃地说:“孩子,我扔到海里的不是石头,我扔掉的是自怜。”他始终没有让逆境夺去自己的斗志,而是通过扔石块这种方法进行自我暗示,从而战胜自怜心理。同时,他也因此而战胜了逆境,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每个人内心都存有对困难的回避,这时,当人们处于逆境中时,就容易退缩,产生惰性心理。这时,自我暗示又会提醒你,你必须对你的目标和自己负责。克服惰性,在从困难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坚决地迈出脚步。
惰性是成功的天敌。任何人想成功,都必须和惰性作斗争。世界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年轻时是一个懒惰的人。为了克服惰性,他采取了两条自我暗示措施:一是每天做做体操,二是每晚睡前记日记。这两条自我暗示,他一直坚持到八旬高龄,日记坚持记到他逝世前四天。正是他坚持不懈地克服了情性养成了毕生勤奋的习惯,才有了《馒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伟大著作,并使他成为文坛巨星。
行动效率——有效执行之关键
成功始于心动,成于执行
在树立理想和确立目标后,在每一个进程中都要勇敢地进行尝试;只有通过做,才能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无论是伟人还是寻常老百姓,在实现自己所定的目标的过程中,取得的大大小小的成功,无一不是做的结果。
“他能不能独当一面,自己设法解决困难?”“他是不是有始无终,光说不做的那种人?”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设法了解那个人是不是“说做就做”的人。
如果你一直在想而不去做的话,根本成不了任何事。要想拥有机遇就不要等待,而应当积极地投入到做之中。只有在做之中才有机遇。
一年夏天,一个淳朴的乡下小伙子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爱默生。
小伙子是一个诗歌爱好者,因仰慕爱默生的大名,故千里迢迢前来寻求文学上的指导。
这位青年诗人虽然出身贫寒,但谈吐优雅,气度不凡。老少两位诗人谈得非常融洽,爱默生对他非常欣赏。临走时,青年诗人留下了薄薄的几页诗稿。爱默生读了这几页诗稿后,认定这位乡下小伙子在文学上将会前途无量,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大力提携他。
爱默生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但反响不大。他希望这位青年诗人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于是,老少两位诗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即使是很普通的计划,如果确实执行并继续发展,都比半途而废的好计划要好。因为前者才会贯彻始终,后者却前功尽弃。前者尚有成功的机会,后者却永远不能获得成功。
青年诗人的信写得长达几页,大谈特谈文学问题,激情洋溢,才思敏捷,表明他的确是个天才诗人。爱默生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这位诗人。青年诗人很快就在文坛上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但是,这位青年诗人以后再也没有给爱默生寄诗稿来,信却越写越长,奇思异想层出不穷,言语中开始以著名诗人自居,语气越来越傲慢。
爱默生开始感到了不安。凭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发现这位年轻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
通信一直在继续。爱默生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成了一个倾听者。
很快,秋天刭了。爱默生去信邀请这位青年诗人前来参加一个文学聚会。他如期而至。在这位老作家的书房里,两人有一番对话:
“后来为什么不给我寄稿子了?”
“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
“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
“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小打小闹是毫无意义的。”
“你认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闹吗?”
“是的,我是个大诗人,我必须写大作品。”
“也许你是对的。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我希望能尽早读到你的大作品。”
“谢谢,我已经完成了一部,很快就会公之于世。”
文学聚会上,这位被爱默生所欣赏的青年诗人大出风头。他逢人便谈他的伟大作品,虽然谁也没有拜读过他的大作品,即便是他那几首由爱默生推荐发表的小诗也很少有人拜读过。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位年轻人必将成大器。否则,大作家爱默生能如此欣赏他吗?
转眼间,冬天到了。青年诗人继续给爱默生写信,但从不提起他的大作品。信越写越短,语气也越来越沮丧,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在信中承认,长时间以来他什么都没写。以前所谓的大作品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完全是他的空想。
他在信中写遭:“很久以来我就渴望成为一个大作家,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是个有才华有前途的人,我自己也这么认为。我曾经写过一些诗,并有幸获得了阁下您的赞赏,我深感荣幸。使我深感苦恼的是,自此以后,我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7。在现实中,我对自己深感鄙弃,因为我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再也写不出作品了。而在想象中,我是个大诗人,我已经写出了传世之作,已经登上了诗歌的王位。尊贵的阁下,请您原谅我这个狂妄无知的乡下小子”从此后,爱默生再也没有收到这位青年诗人的来信。
无论一个人理想多么远大,若没有实际行动和踏实地付出,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和空谈。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实现理想和得到认可的唯一途径是踏踏实实地去做,而不是想法或说法。正如故事中的这位青年人,他虽然有一个远大的目标,自身的条件也不错,但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如何才能走向成功,当他陷入难以自拔的白日梦的泥潭之中时,原有的才华就已经丧失殆尽了,结果他只能成为一名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