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也是一种隐身道。低调做人是安身立世之根本。可以让人在卑微处安贫乐道,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低调做人者是人中的智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屈伸自如,攻守有度。因此,他们常常会胜人一筹。
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就的人,都是做人的典范。在他们身上积聚的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还有为人处世的低调作风。
“不争“和“无求”使你远离烦恼
西方有言道,欲望使人盲目。欲望或希望就像无常鬼的绳子,绑着人这里、那里,使人们如无头苍蝇般地乱闯,一刻不得安宁,永不满足,乱纷纷,闹嚷嚷,不由自主、痛苦万分地演绎着人间闹剧。
从那些雄才大略、雄心壮志里面,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看到的是无可奈何的不自由:“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所欲不会总是得遂,但欲望却永不休止,以不能总是得遂的结果去满足永不休止的欲望,最终必落得痛苦绝望,鲁迅说:
“绝望之为虚妄,恰如希望一样。”没有开始希望,绝望也无所谓了。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抽身事外,不去争抢,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把有所作为当作无所作为,把有事当作没事,把大事当作小事,不挂在心上,不显摆,不自以为是,不自怨自艾,以善意对待仇怨,麻烦和绝望就不会找上门来。无欲无求,天下就没人能争得过你。
只要身心清净安乐,就能享受人生真正的快乐。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人们要么嫉妒别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要么心生怨恨,很在意别人的说法、看法,一旦这些说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样,就生气、发火;要么在为钱为财蝇营狗苟,贪得无厌,很少能达到无欲无求的境地。
何谓嫉妒?当别人超过自己时,油然而生的一种酸溜溜的感觉,那就是嫉妒。别人长得比自己漂亮,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健康,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吃得好,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穿得有品味,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住得比自己宽敞、舒适,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的女朋友(或男朋友)比自己的靓、酷、帅,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的成绩比自己的高,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的“乌纱帽”比自己的大,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财大气粗,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开名车,自己却还骑着自行车,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出国留学,自己不能,心里会酸溜溜的。总之,只要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心里就难过。
嫉妒不仅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有害的心态,而且是一种心理疾病。嫉妒心越强,说明其心理越脆弱。他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和目标,总是把自己同别人相比,无法从生活和工作中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因此,常常处在压抑、焦虑不安、怨恨烦恼、患得患失的心境中,得不到片刻祥和、宁静。因此,嫉妒就像一把双刃剑,既使别人受到伤害和痛苦,也使自己处在频繁的心理刺激和压力下,造成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心血管及许多脏器的功能,进而导致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神经症、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严重的还将诱发某些精神病,出现早衰。
那么如何诊治呢?人得如己得,随喜功德——恭喜、祝贺超过自己的人,进而见贤思齐,取长补短。这样,岂不皆大欢喜?
关键是要有真诚的爱心。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慈悲;爱是不嫉妒,不做害人的事;爱是但愿你过得比我好,爱使灰冷的心田温暖,使无望的沙漠中开放出一片希望的绿洲;爱是付出,也是得到。爱护众生的人有福了,慈悲的人有福了。
嗔心也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有害的心态,是一种伤害身心的“火气”,是一种渗透到内心深处的对立情绪,它令人对微不足道的事情剑拔弩张。科学家们确信,正是这种对立情绪导致心血管病的爆发。列·乌伊尔扬姆斯医生的研究证明:经常生气、发火,会对人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还可能导致动脉甚至免疫系统受损。
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师早就告诫我们:“嗔心一起,于人无益,于己有损;轻亦心意烦躁,重则肝目受伤。须令心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则疾病消灭,福寿增崇矣。”,“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
还有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有害的心态,那就是贪心。造假行骗是因为贪,受骗上当也是因为贪。圈套、陷阱、笼子都是为贪得无厌者而设。如果不加以适宜的引导和制约,小则害人害己,大则害国害民。医学家指出,贪得无厌者往往是极其虚伪的人,自欺欺人,使自己的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处于焦虑不安和烦恼中,加重了身心的负担。长此以往,会造成机体新陈代谢和神经调节功能的紊乱造成内伤,损害健康,损福折寿。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大”不可贪,“小”亦不可贪,贪小则失大。
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院长李开复也曾劝告我们:不要贪小便宜,如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出租车票,等等。
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些细节、小事,然而,正是这些所谓的“小事”,成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中国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很值得汲取。
宽广胸襟,无忧也无恼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身处低下,方能成为百谷之王。要想拥有百川的事业和辉煌,首先要拥有容得下百川的心胸和气量。
话又说回来,从整个社会来讲,还是得有人管理、做官。问题是对于做官者来说,要注意的是,忘记地位也就是放低自己,真正地把自己视为普通人,不要把自己放在别人之上,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据《战国策》记载:魏文侯太子击在路上遇到了文侯的老师田子方。击下车跪拜,子方不还礼,击大怒说:“真不知道是富贵者可以对人傲慢无礼,还是贫贱者可以对人骄傲?”田子方说:
“当然是贫贱的人对人可以傲慢,富贵者怎敢对人骄傲无礼?国君对人傲慢会失去政权,大夫对人傲慢会失去领地。如果贫贱者计谋不被别人使用,行为又不合于当权者的意思,就算是穿起鞋子走路,终究还是贫贱,难道他还会怕贫贱?会怕失去什么吗?”
太子见了魏文侯,就把遇到田子方的事说了,魏文侯感叹道:
“没有田子方,我怎能听到贤人的言论?”
即使成为名家也要谦和礼让,一方面,名是相对的,知识是无止境的,满招损,谦受益;另一方面,如果你居功自傲,狂妄自大,别人也不会理你那一套。《王阳明全集》卷八中这样写道:
“今人病痛,大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悌,为臣而傲必不能忠。”因此狷狂必忍,否则害人害己。
如何忍傲忍狂?王阳明认为:狷狂、傲慢的反面是谦逊,谦逊是对症之药,真正的谦虚不是表面的恭敬,外貌的卑逊,而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狷狂之害,发自内心的谦和。自我克制,审明进退,常常能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虚以处己,下礼以待人。不自是,不居功,择善而从,自反自省,忍狂制傲,方可成大事。
我们需要学会宽容,“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懂得宽容待人的好处。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我们要接受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
宽容代表着一个人的美好心性,也是最需要加强的美德之一。俗语讲,眉间放一“宽”字,自己轻松自在,别人也舒服自然。宽容是一种豁达的风范,也许只有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面对自己的人生。
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因为任何的想法都有其来由,任何的动机都有一定的诱因。了解了对方的想法,找到他们意见提出的基础,就能够设身处地地接受对方的心理。
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如果执著于过去的错误,就会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并且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氛围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
宽容是一种幸福。我们在饶恕别人的同时,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所以说,宽容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
宽容更是一种财富。拥有宽容,就拥有了一颗善良而真诚的心。这是易于拥有的一笔财富,它在时间推移中升值,它会把精神转化为物质。选择了宽容,便赢得了财富。
因此,只有用一种比大海还要宽广的胸怀去对待人生、对待他人,生活才会变得更精彩。
低调做人是高处的平和
不能不说,低调做人是一种境界,它是经过相当的磨炼和修养而达到的。进入这种境界后,就像登上了高山之后,站在山顶的平地上,高大而又平凡。
日本有个白隐禅师,他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其中台湾著名作家林新居撰写的《就是这样吗?》颇为感人。
该书讲的是有一对夫妇,在住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
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
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
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
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霎时即逝。
白隐为了给邻居的女儿以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过,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就是这样吗?”这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是对“宠辱不惊”最好的解释,反映了白隐的修养之高、道德之关。
人要有经受成功、战胜失败的精神防线。成功了要时时记住,世上的任何一样成功或荣誉,都依赖周围的其他因素,绝非你一个人的功劳。
失败了不要一蹶不振,只要奋斗了,拼搏了,就可以无愧地对自己说:“天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语)这样就会赢得一个广阔的心灵空间,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把握自我,超越自己。
人生无坦途,在漫长的道路上,谁都难免要遇上厄运和不幸。人类科学史上的巨人爱因斯坦,在报考瑞士联邦工艺学校时,竟因三科不及格落榜,被人耻笑为“低能儿”。小泽征二这位被誉为“东方卡拉扬”的日本著名指挥家,在初出茅庐的一次指挥演出中,曾被中途“轰”下场来,紧接着又被解聘。为什么厄运没有摧垮他们?因为在他们眼里始终把屈辱看作是人生的轨迹,是人生的一种磨炼。假如他们没有当时的厄运和无奈,也许就没有日后绚丽多彩的人生。
19世纪中叶,美国有个叫菲尔德的实业家,率领工程人员,要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连接起来”。为此,他成为美国当时最受尊敬的人,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在举行盛大的接通典礼上,刚被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突然中断,人们的欢呼声变为愤怒的狂涛,都骂他是“骗子”、“白痴”。可是菲尔德对于这些毁誉只是淡淡地一笑。他不做解释,只管埋头苦干,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通过海底电缆架起了欧美大陆之桥。在庆典会上,他没上贵宾台,只远远地站在人群中观看。
菲尔德不仅是“两个世界的统一者”,而且是一个理性的战胜者。当他遇到难以忍受的厄运时,通过自我心理调节,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在实际行为上显示出强烈的意志力和自持力,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完善。
世上有许多事情的确是难以预料的,成功伴着失败,失败伴着成功,人本来就是失败与成功的统一体。人的一生,有如簇簇繁花,既有红火耀眼之时,也有暗淡萧条之日。面对成功或荣誉,要像菲尔德那样,不要狂喜,也不要盛气凌人,把功名利禄看轻些,看淡些;面对挫折或失败,要像爱因斯坦、小泽征二那样,不要忧悲,也不要自暴自弃,把厄运羞辱看远些,看开些,逐渐进入高标处世、低调做人的境界。
妄想太多不自在
有的人因为对“有”的认识不足,总是在有所得的心态下生活,对于人生的一切似乎都能令我们生起执著。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执著地位、执著财富、执著事业、执著信仰、执著情感、执著家庭、执著生存的环境、执著拥有的知识、执著人际关系、执著自身的见解、执著技能所长等。由于执著的关系,我们对人生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恋恋不舍的心态,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种种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