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微笑着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对它说话,它也会很和气地对待你。”
孩子点点头,说:“那我明天再去那里对它说些好话。”
“应该这样,”他的母亲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不论男女老幼,只有你对人家好,人家才会对你好。”
这位母亲非常聪明,因为她恰到好处地教会了孩子怎样待人。宽容是一种美德,在生活中,即使别人错了,你若能容忍他人,宽容他人,就能获得信任和支持,也能得到别人的友善相待。
支招三: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当发生矛盾时,双方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能够理解对方,从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许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消除这种现象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
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应该鼓励孩子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让孩子把自己置身于别人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有利于孩子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理解是为了宽恕,理解一切也就是为了宽容一切。
2.鼓励孩子奉献爱心
所谓爱心,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怜悯之心,有时还包括相应的行动。有人曾经这样赞扬爱心:
爱心是冬日里的太阳,能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丝丝温暖;爱心是一汪清泉,使身处绝境的人看到生命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声,使孤苦伶仃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一片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使他们枯萎的心灵得到情感的滋润。
有人说,爱心能使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渺小走向伟大。电影《爱心》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小柯的母亲中年丧夫,经过艰苦创业,办起了一家知名的饺子公司。然而,她患了不治之症,作为将去之人,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的儿子小柯。
作为90后的小柯,不知人情冷暖,不懂得感恩,更不懂得去爱人、爱生活、爱社会,当然,更不懂得如何爱自己。小柯的母亲为了让儿子懂得感恩,懂得去爱,决定用一年的时间,让小柯离家进入社会磨练自己。
小柯来到上海打工,虽然经历了很多的磨难,经历了人情冷暖,终于还是成功了,但是,他却永远地失去了他最爱的人——母亲。在这段时间里,他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爱人、爱生活、爱社会,这是他伟大的母亲送给他的最后也是最好的礼物。
案例回顾——
布朗一家都是善良而有爱心的人,布朗太太和蔼善良,布朗先生温文尔雅,当然,他们的孩子小露西也善良懂事,非常讨人喜爱。
一天,4岁的露西见妈妈在厨房里忙碌,便问:“妈妈,你在做什么?需要我帮忙吗?”
布朗太太回答道:“宝贝,谢谢!妈妈正为隔壁的约翰太太烧一盘菜。”
“为什么,妈妈,约翰太太也会做饭啊?”小露西打破砂锅问到底。
“是啊,宝贝。但是,因为约翰太太失去了女儿,难过得心都碎了。我们应该照顾她。露西,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也许你也能想出一些方法来安慰约翰太太,让她走出失去女儿的痛苦呢。”布朗太太鼓励女儿。
小露西歪着头,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帮助妈妈照顾和安慰约翰太太。几分钟后.露西敲开了约翰太太家的大门。
“露西,你有什么事吗?”约翰太太两眼肿肿地问道。
露西甜甜地向约翰太太说道:“妈妈说,您失去了女儿,非常难过,心都碎了.”说着,露西伸出她的小手,手里有一个oK绷带,“这是让您把碎掉的心粘起来的。”
约翰太太接过绷带,破涕为笑。她弯下腰,一把抱起小露西,泪眼盈盈地说:“谢谢,亲爱的孩子,你帮了我很大的忙。”约翰太太接受了小露西的善意。
后来,约翰太太买了一个画框,把露西的oK绷带放在画框中,每次看到它都会感到一丝欣慰。
专家解析——
这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一个小故事。我们为小露西的善良和懂事而开心、感动,更为布朗太太不失时机地鼓励女儿而感到欣慰和敬佩。正是布朗太太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使一个4岁的孩子表现得是如此善良、懂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爱心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宝贵的,所以,爱心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因此,鼓励和呵护孩子的爱心也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有爱心,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的标准。因此,培养孩子的爱心是父母急需进行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儿童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身心发育最为迅速,所以,也是孩子爱心培养的最关键的时期。
可以这样说,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这种魔力只有那些拥有爱心的人才能发现,才能感受,才能交流。一个拥有爱心的人,懂得对他人付出爱心,当然,也会很容易得到别人的爱心和支持。
一个人想要拥有温馨的生活,创造美好的人生,更需要把爱心当做一种力量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可以这样说,一个拥有爱心的人,无论遇到任何的困难和挫折,都能去战胜,因为他有爱心做后盾,他的爱心又换来了更多人的爱心支持,这是最重要的。
红红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她最近特别喜欢自然课,当然,也迷上了自然课里介绍的一些植物。她觉得那些花草很有意思,比如含羞草,只要被人轻轻触摸,就会立即卷起叶子。
红红妈妈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为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促进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于是到花卉市场买了一盆漂亮的含羞草,希望红红每天都能看到这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且能够细心照料它。
开始的时候,红红非常兴奋,对含羞草悉心照料,每天给它浇水,有时还会施肥,根据日照的情况,不断地给花盆挪位置,并且拿出小本子,歪歪扭扭地在上面记录着含羞草成长的情况。
但是,没过多久,妈妈发现,红红给含羞草浇水的次数少了,挪位置的次数也少了,记录也不写了,似乎她已经把这些事情忘记了。过了两个星期,由于红红的忽略,含羞草的叶子开始变黄了,杆茎也开始蔫了,枯萎了。如果再不浇水,含羞草就要死去了。
晚上,妈妈把红红叫到阳台,问道:“红红,你看含羞草怎么了?”
红红支支吾吾地说:“不知道。”
“那你这几天给含羞草浇水了吗?”妈妈有点不高兴。
红红低着头,吞吞吐吐地说:“没有……”
妈妈告诉红红:“植物也是有感情的,如果你以爱心细心地照料它们,它们也会用鲜花和香气奉献给你。”红红红着脸,低着头,静静地听着妈妈的批评。以后的日子里,红红细心地照顾着含羞草,而含羞草也恢复了以往美丽的颜色和旺盛的生命。
爱对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爱,就有了希望,有了爱,就会有美好的人生。
爱是一个人重要的素质,它是人性的基础,一个没有爱的世界将会变成沙漠和荒原,即使是死神都不屑于光顾;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如同一个冷漠无情的杀手,一个与社会完全脱节的庸人。
专家支招——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父母如果想让孩子的内心充满真爱,就应该付出更多的爱心去教育孩子和引导孩子。人间的丰富多彩,世界的缤纷艳丽,都需要孩子用爱心和细心去发现、去欣赏、去领悟。
有人说,爱心能使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渺小走向伟大。也有人说,培养孩子的爱心,关键在孩子的童年时期。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尽早对孩子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博爱之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支招一:以身示教,传递爱心。
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以身示教非常重要,尤其是孩子母亲的作用极其重要。
鹏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小的时候,鹏鹏每次和妈妈出门,总是能够见到妈妈主动给刚上车的老爷爷让座,并且还主动搀扶着老爷爷坐好。上二年级以后,鹏鹏觉得自己长大了,不让父母每天接送他上学了,他觉得自己可以每天坐公交车回家。当然,此后鹏鹏坐公交车上学也总是第一个给老人让座,并且慢慢搀扶着老人坐到座位上。
当然,鹏鹏不但从妈妈身上学会了礼貌让座,更从妈妈身上学会了尊重老人。在家里,妈妈对爷爷奶奶非常尊重,对他们的照顾也是非常细心,对于邻居也是热心帮助,无论谁家有什么事,鹏鹏妈妈总是帮助到底。因此,鹏鹏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妈妈身上学会了尊重老人、有爱心、热心帮助别人。所以,妈妈的言传身教,胜过世界上无数本教科书,胜过无数次的说服教育。
支招二:关爱孩子,让孩子在爱的教育中学会去爱。
孩子学东西很直观,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琳琳是个4岁的孩子,一次,琳琳的手出血了,爸爸边包扎边安慰孩子说:“琳琳勇敢,琳琳不怕疼,爸爸吹吹。”琳琳很懂事地止住了哭声,很勇敢地让爸爸包扎伤口。过了几天,妈妈的手被菜刀割流血,琳琳赶快给妈妈拿来止血带,嘴里不停地说:“妈妈很勇敢,妈妈不怕疼,琳琳吹吹。”
可见,孩子的模仿性很强,他们会模仿父母的举动和言语来安慰受伤的人。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让孩子在点滴的教育中学会关爱,并学会回报这份爱。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他们只是知道对孩子进行无私的奉献,却从来不要求孩子来回报。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是一种错误的行为,由于父母只知道付出,却不懂得要求孩子回报,也不培养和鼓励孩子施爱的能力,最终导致孩子只知道接受,却不懂得回报。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于父母或他人关心和爱护自己,而不知道去关爱父母,更不知道去关爱他人,因此,孩子的这种感情是畸形的。
有一位父亲自身是一名教育者,他可以滔滔不绝地向他人介绍很多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但是,自己却不能将这些教育方法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这位教育者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儿,小小年纪就会背诵诗歌,学习也很不错。但是,令这位教育者非常纳闷的是,他那聪明的女儿就是不知道体贴人,总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占为己有,这使教育者非常心痛和无奈。
其实,父母对待孩子不应当无条件地去满足、去奉献,应当让孩子明白,父母也需要孩子关心,孩子不能一味地从父母那里索取。这种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培养孩子尊重父母、尊重父母的劳动开始,而不是让父母的爱“有去无回”。
支招三:创造机会,让孩子体会爱心。
培养孩子的爱心,就要让孩子体会爱心,感受爱心,父母还要对孩子的爱心进行鼓励。
如何引导孩子的爱心,这就要求父母花费一定的心思,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创造机会,利用这些机会暗示或鼓励孩子表达爱心。
比如,父母可以经常鼓励孩子帮助左邻右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坐公交车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等,这样可以激起孩子对他人的爱心。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一些适时地暗示,告诉孩子要表达自己的爱心。比如,当妈妈生病,或者爸爸生日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去安慰妈妈,或者给爸爸买个生日礼物,以表示对父母的关爱。而当孩子付出行动之后,父母应以微笑的表情、赞扬的语气,或者直接的表扬,来鼓励孩子,这样有利于激起孩子产生一种关爱他人后的愉悦心理,并有动力不断地进行下去,促使孩子形成一种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