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不是口头上一句“你真棒!”“真聪明!”那么简单,还应有实质性的行动,比如学会倾听孩子说话、与孩子平等地交流等。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倾听”不仅仅是一种表示赏识的方式,而且还是了解孩子最有效的途径。
1.学会倾听孩子说话,让鼓励更有效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了解孩子、拉近亲子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倾听”可以充分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因为倾听表达了对孩子的一种关心和尊重;“倾听”也可以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倾听”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自己有评论任何事物的自由,使孩子相信,自己也有能力评价任何事物,而这种评价又没有受到父母的轻视,增强了孩子去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信心和能力。
所以,父母要想让鼓励更有效,就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欢迎孩子的任伺想法,尽管那些想法有些可能是错误的。如果父母能够很好地倾听孩子的谈话,就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情况,更好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和支持。
倾听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当父母与孩子沟通之前,要倾听孩子的心声,而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是否有效,也需要倾听。因为,父母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更有效的、更适合孩子的鼓励式的教育方法。
案例回顾——
一天下午,苏珊放学回家,刚一进门就冲进自己的房间,把书包甩到床上,嘴里还一直嘟囔着:“真是个讨厌的老师,我讨厌死你了,我再也不上你的课了!”
这时,苏珊的爸爸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看到女儿气得小脸通红,嘴里还嘟囔个不停,就知道女儿肯定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于是,善解人意的爸爸关了电视,放下手中的遥控器,招呼女儿坐在他的身边。
苏珊甩了甩她那长长的马尾辫,狠狠地把自己摔到父亲旁边的沙发上,撅起小嘴,很生气地说:“我今天被数学老师叫到办公室了。”
“哦,是吗?为什么?”爸爸看了看女儿,微笑着问。
“数学老师说我上课不专心,课下作业总是拖堂交,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学生。”
“哦,是这样呀。”苏珊的爸爸点点头,仍旧面带微笑,鼓励女儿继续说下去。
“我讨厌数学老师,一个几十岁的成年人了,每天总是那么小心眼,喜欢挑别人的刺儿。因为昨天我不舒服,所以作业迟交了几分钟,他就把我叫到办公室,批评我一顿,真是气死我了。”
“是吗?”爸爸仍然微笑着看向女儿。
“是啊。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最近特别讨厌上他的课,一点意思都没有。他上课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没意思,所以经常在课堂上做其他作业。今天,他竟然把我叫到办公室了,我才发现,他的人和他的课一样让我讨厌。”苏珊仍然生气地说。
苏珊的爸爸这次没有说话,但依旧微笑着看着女儿。
“这几天我就在想,真希望学校能给我们换个有点意思的数学老师,比如年轻点、说话有点意思、不招人讨厌的那种。”
苏珊的爸爸耸了耸肩,表示爱莫能助,也很无夸,但他仍旧微笑地看着女儿。
“哎,不过,我想我还是要想办法适应他,喜欢他,毕竟学校不会因为我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会把老师给换掉的。如果我再这么讨厌老师,早晚也会引起我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讨厌,如果长期继续下去,我的数学成绩也就会受到影响,这样做太不好了,是吗,爸爸?”苏珊发泄了很多,这时说话的语气也缓和了很多。
“是啊!好孩子,你说得对极了!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苏珊的爸爸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开心地对女儿说道。
“爸爸,谢谢你能听我发泄完,现在我觉得舒服多了!我想我也该做作业了。”苏珊站起身,高兴地去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去了。
专家解析——
可见,当孩子需要发泄心中的怨气时,他需要的是一个忠实的听众,一个能听他诉说烦恼的朋友。而此时,父母完全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说教,只需要认真地听孩子把话说完就好,即使孩子这时候的想法是偏激的、错误的。例如案例中的苏珊在学校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而苏珊的爸爸能够仔细倾听孩子的诉说,当孩子发泄完以后,不仅解开了心里的那个结,而且无形中得到了爸爸的支持和鼓励,为后来的适应老师奠定了基础,这不仅有利于孩子改正错误,而且也无形中为孩子指明了改正错误的方法,并给孩子以无形的鼓励和支持。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首先要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了解真相的方法之一,就是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谈话,以同情与认同的态度,站在孩子的立场,让孩子尽情地倾诉,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也不要加人自己的意见和评价。否则,对孩子来说非但不起任何鼓励的作用,反而还会破坏孩子说话的心情,使亲子沟通无法进行下去。
用心听,但不要急于作出判断,这是卡耐基分析人性的弱点时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然而有些父母总是急于订立是非标准,判断孩子的对错。只判断而不用心去听,会切断亲子之间心灵沟通的途径,更不容易找到鼓励孩子的正确方法。
专家支招——
如果你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你必须学会鼓励和支持;如果你想有效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和支持,你就必须学会倾听,只有真正地学会了倾听,你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要,才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当然,倾听孩子说话,不是像伸懒腰、打呵欠那样简单随意,倾听需要的是气氛和真减。所以,当父母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注意下面两种鼓励方法:
支招一: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很多父母这样抱怨自己的孩子:
“孩子大了,有什么话也不愿意和我们说了,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
“我们家的孩子好像和我们走得越来越远了,他现在根本就不喜欢和我们说话。”
“就是啊,每次一问我家姑娘话,她总是很不客气地说:‘和你们没有共同语言,别跟我说话。’你说这孩子是怎么回事?真是怪了。”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孩子小的时候,无论任何事情都会向父母汇报一下,即使是班级里说了笑话,孩子也会一五一十地说给父母听。然而,孩子大了,却不那么爱和父母说话了。其实,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和父母说话,一方面是因为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秘密,思想成熟了,有些事情自己就可以解决;另一方面,孩子不与父母交流,并不是孩子的错,父母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有事情和父母商量,由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价值、观念上的不同,导致双方意见不统一,父母觉得自己的阅历丰富,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不给孩子选择的余地;而孩子呢?他们认为父母的那种想法和做法已经过时了,再说自己也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既然父母是如此地不讲理,那也就不能和他们去说什么了。于是,孩子就按自己的思想去做事情,完全不管父母的管教和想法。
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作为父母,必须营造一种和谐、宽容的环境,做孩子最亲近的朋友,让孩子尽情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这样既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又能够和孩子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当然,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除了向孩子提出规范的要求之外,还要善于接纳和支持孩子的观念和意见,与孩子展开交流和探讨,最后由孩子做出判断和裁决,使父母的意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从而让孩子在民主、快乐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可见,倾听不仅是一种交流方式,也是对孩子有效的鼓励方式。
支招二:不要对孩子的诉说“亮红灯”。
有些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时,总是表现出很多的不耐烦;也有的父母在听到孩子的一些话语时,会粗鲁地打断,甚至会怒对孩子,禁止孩子继续说下去;还有的父母干脆还没听完孩子的诉说,就很生气地对孩子进行一顿训斥,让孩子站在墙角独自反省去。有些父母可能觉得他们的做法没什么不妥,然而,这些父母不知道,他们的这些做法非但对孩子起不了任何的鼓励作用,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伤害。
在一期家庭互动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请来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当节目开始的时候,主持人问小男孩:“小朋友,你长大了要做什么呢?”
“我长大了要开飞机,做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小男孩认真地回答,他那稚气的童音清澈而响亮。
“那如果有一天,很多人都坐你驾驶的飞机飞到了很远的地方去旅游,而这时候飞机的油用完了,飞机也回不来了,你会怎么做呢?”主持人又向小男孩提问。
“我会让坐在飞机上的人都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跳出去。”小男孩想了想,很认真地说。
孩子的答案,引起了台下观众的哄笑,主持人也以一种特别的神情注视着这个稚嫩的孩子。
观众的哄笑使孩子感到手足无措。看到小男孩那撅着的小嘴,眼睛里满含着的泪水,主持人这才发觉,台下观众的反应似乎让这个坚强的孩子受了很大的打击,主持人为刚才大家的表现感到有些抱歉。
“你为什么要一个人挂着降落伞,跳出去呢?”主持人有点惊讶地问道。
“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一定要回来!”小男孩说出了一个令台上和台下都很惊异的答案。
主持人听完小男孩的诉说,非常激动,鼓励孩子说:“孩子,加油吧,我们相信你会成为一个优秀的飞行员。”
于是,台上台下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一个关于倾听的经典故事,如果主持人没有听完孩子的诉说,又怎么能知道最后的答案竟是如此的出人意料呢?而大家又怎么能体会到孩子那真挚而善良的童心,又怎么能去鼓励孩子完成自己的心愿呢?
2.积极的鼓励,从有效的沟通开始
很多父母都有着这样的美好愿望,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并且很多父母的这种愿望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膨胀,主要表现为过度地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承受能力,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巨大的压力。
当然,很多父母把孩子看成蕴藏着石油的矿井,他们认为,只有给孩子强大的压力,才能使孩子这口井出油,并且压力越大压出的油也越多。殊不知,过分地施压往往适得其反,就像那有伸缩性的弹簧,虽然我们拉的时候用的力越大,弹簧的伸展度也就越大,但是如果外界的压力过于强大,将会把这根弹簧拉断。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强加给孩子的压力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孩子要么选择逃避,要么选择叛逆,而这些结果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孩子能够很好地应对外界的压力、提升学习动力的重要条件。
实践证明,要想更好地鼓励孩子,沟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沟通可以使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和鼓励孩子;沟通可以使父母更好地尊重、信任和理解孩子。可以这样说,沟通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通过沟通,孩子的心灵有了释放的境地,通过沟通,孩子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和成功。
案例回顾——
肖扬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很有追求的青年,由于家庭条件不允许,肖扬还没来得及考大学就辍学打工了。虽然现在他也小有成就,但是为了完成年轻时的心愿,肖扬把他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16岁的儿子身上。
肖扬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但是他也承认自己是一个很严厉的父亲。为了让儿子学有所成,肖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给儿子买了各种各样的学习工具,比如电子词典、复读机等高科技产品,希望能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
孩子果然没辜负父母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肖扬眼见孩子就要考高中、大学了,对孩子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孩子的压力也在不断地加大。
进入初三下半学期,随着中考的逐渐逼近,肖扬对孩子的要求更加严格了..他每天给孩子很少的休息时间,从不让孩子参加学校的任何课外活动,希望孩子能在中考中夺魁。然而,有些事情总是让人难以预料,肖扬的儿子竟然瞒着父母参加了学校的书法比赛,并且学校还要对这些参加比赛的学生进行两个星期的培训。
肖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非常生气,他找到孩子的班主任,坚决让孩子退出比赛,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没想到孩子非但不退出比赛,还对父亲的行为表示不满,整整三天,孩子的脸总是阴沉沉的,不和父母说话,做作业也总是心不在焉。肖扬觉得,孩子的逆反心理被激发了,这个一向乖巧、听话的孩子对父母的权威发起了第一次挑战。
当儿子沉默的第四天,肖扬找到了儿子,与他进行了第一次交谈。经过与儿子的倾心交谈,肖扬发现,自己对儿子了解得实在太少了,对他的关心只是落在两个重点上,一个是孩子的吃饭穿衣,另一个也就是孩子的学习,而对孩子的喜好和思想发展,从来没有关心过,更别说是认识和了解了。
到了今天肖扬才知道,原来孩子喜欢书法,并且他不仅把书法作为一种课外活动,更把它当做展现自己的舞台,认为只有在书法中他才能找到快乐。
肖扬听了儿子的心声,妥协了,他告诉孩子,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不耽误学习,就支持他。孩子爽快地答应了,并向父母做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