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谋略之成事经
9274000000025

第25章 琢磨自己:欲成事,先克己(4)

又有不少年轻人平日为人的确很诚实可靠,但他们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对任何事都太马虎,这样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信用丧失。比如,他们明明在银行里存款已经不多,却还是开出了一张超额的支票,结果害得收款的人到银行去碰壁。如果这样做生意,那么他的一切信用将最终破产。

一个精明强干的商人做起事来总是很迅速、敏捷,从不会显露出拖拖拉拉、行动迟缓的样子,这就是他们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他们订立合同后从不违约,也决不会开出空头支票。他们知道,无论是树立信用、还是生意成功都需要小心谨慎,否则,生意必将失败。

要获得他人的信任,除了要有正直诚实的品格外,还要有敏捷、正确的做事习惯。即使是一个资本雄厚的人,如果做事优柔寡断,头脑不清,缺乏敏捷的手腕和果断的决策能力,那么他的信用仍然维持不住。

而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别人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愿再找他,因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

互相尊重最有用

相互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交际法则——显而易见,没有尊重的交往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认可,体验对方的心情,让对方乐于接受。对成大事者而言,他们的习惯方式是:先尊重别人!

身上具备唯我独尊这种弱点的人往往想当然地以为这种态度是那些伟大人物或领袖们所独有的,它是充满自信的表现。然而,可悲的是,他们错了。那些真正的人物或领袖之所以能蜚声海内外,获得众多人的尊敬和认可,并不是因为唯我独尊,而是在于他们从来不说太过自信的话,在于他们敢于不顾自己的身份而拿自己开玩笑。正是这种肯于和多数平凡人打成一片,而不是在他们中间显得高高在上的姿态,才使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最终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富兰克林有一种很好的摆脱唯我独尊的方法,他养成了一种习惯,在他表明他的意见时,用一种比较模糊灵活的言词,以至40年之中,没有一个人认为他说过任何武断的话。

这里有一条很好的交际原则:不要说太过自信的话。如果你能坚持这一条原则,则你在将来发现你曾经说过的话有错误时,也不必收回你以前所说的话。你应该知道:你所表达的意思或信仰,毕竟还只是你个人的意见和信仰而已,而别人也还仍然保留着他自己的意见和信仰,并且拥有取舍的权利。做到了这一点,别人自然不会盯着你的错误不放,而你呢,也不用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坚持错误。这样一来,自然就避免了陷入唯我独尊的可怕境地。

自尊心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无论他是高高在上的一国领袖,还是沿街乞讨的流浪者。然而,在待人处世方面,我们往往是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的自尊心,而把别人的自尊心踩在了脚底下。

有一个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写作业,特别是数学,那些加、减、乘、除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障碍。有一次数学测验他得了49分——全班就他一个人挂“红灯”,数学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怒气冲冲地当着办公室许多老师的面就把他狠批一顿:“你数学到底怎么学的?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及格,你还有指望吗?……”他那时还小,对老师说的许多词语并不十分明白,但他的小小的自尊心是明显地受到伤害了,而且印象很深,直到成年后还能回想起那个令人伤痛的场景——当着许多老师的面,被无情地数落……

后来他就真的“没有了指望”,数学课经常无故缺课,他对那门课产生了厌倦,对教课的老师产生了反感,他讨厌她。幸亏父母发现及时,给他补了许多课,才使他期末考试“幸免于难”。

后来过了一年后换了个数学老师,老师尽管在上课时极其严肃,对作业要求也很严格,但他从来不发脾气。知道这个孩子基础差,老师总是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捕捉住这个孩子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然后对他鼓励。这使他信心大增,对数学逐渐产生兴趣。直到现在,他一直对那位有着一颗仁慈之心的老师心存感激。

故事说明了一个简单但又常常为人所忽视的道理:没有人愿意被别人伤及自尊,人们总是希望得到肯定和赞美。许多人看着不顺眼就想指责别人,别人一有失误就抓住“把柄”加以“发挥”,似乎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情舒畅,但谁又能去考虑那些自尊心被深深伤害了的人的感受呢?

人们总喜欢玫瑰的花而不喜欢玫瑰的刺。批评像根刺,稍不小心就会把别人的自尊心刺伤,批评也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会引发对方的不满情绪和反抗心理。当然,并不是说批评就是不尊重别人,

但批评总是让人觉得不舒服,如果试着体会别人的心情,采用和气开导的方式,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林肯就受过这方面的深刻教训:林肯住在印第安纳州鸽湾谷的时候,年纪轻轻,喜欢评论是非,还常常写信和诗讽刺别人。

他常把写好的信扔在乡间路上,使被讽刺的对象能拾到。

林肯在伊利诺州春田镇当见习律师时,仍改不了这一毛病。

1842年秋,他又在报上写了一封匿名信讽刺当时的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席尔斯,被全镇引为笑料。席尔斯愤怒不已,终于查出写信者是林肯。他即刻骑马找到林肯,下战书要求决斗林肯并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只好接受挑战。他选择骑兵的腰刀作为武器,并向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学习剑术,准备到决斗那一天决一死战。幸亏在最后一分钟被人阻止了,否则很难想象“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局面会怎么样。

这是林肯人生中最深刻的一个教训,从此他学会了与人相处的艺术:他再也不写信骂人、任意嘲弄人或为某事指责人了。此刻的他深刻地明白了一个自尊心受到伤害的人会有怎样可怕的举动。

南北战争的时候,林肯新任命的将军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惨败,使林肯很失望。全国有半数以上的人,都在臭骂那些无用的将军们,但林肯却没吭一声。他喜欢引用一句话:“不要评议别人,别人才不会评议你。”

当林肯太太和其他人对南方人士有所非议的时候,林肯总是回答说:“不要批评他们。如果我处在同样情况下,也会跟他们一样的。”

也许,任何时候都要顾及别人的自尊心,这就是林肯善于与人相处的秘诀,也是他的成大事之道。

顾及别人的自尊心,有许多种方法可以采用。在柯立芝总统执政期间,他的一位朋友接受邀请,到白宫去度个周末。这位朋友偶然走进总统的私人办公室,听见柯立芝对他的一位秘书说:“你今天早上穿的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位迷人的年轻小女子。”

这可能是沉默寡言的柯立芝一生当中对一位秘书的最佳赞赏了。这来得太不寻常,太出乎意料了,因此那位女孩子满脸通红,不知所措。接着,柯立芝又说:“现在,不要太高兴了。我这么说,只是为了让你觉得舒服一点。从现在起,我希望你对标点符号能稍加小心。”

柯立芝顾及别人自尊心的方法可能有点太过明显,但其心理策略还是很高明的。通常,在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赞扬之后,再去听听一些比较令人不痛快的事,总是好受得多。

麦金尼在1896年竞选总统时,就曾采用了这种方法。当时,共和党一位重要人士写了一篇竞选演说,自诩写得比任何人都高明。于是,这位仁兄把他那篇不朽演说大声念给麦金尼听。那篇演说虽有一些很不错的观点,但总体还是不行,很可能会惹起一阵批评狂潮。麦金尼不愿使这人伤心。他一定不可以抹杀这人的无比热诚,然而他却又必须说“不”。请注意,看他把这件事处理得多巧妙。

“我的朋友,这是一篇很精彩而有力的演说,”麦金尼说,“没有人能写得比你更好。在许多场合中,这些话说得完全正确,但在目前这特殊场合中,是否相当合适呢?从你的观点来看,这篇演说十分有力而切题,但我必须从党的观点来考虑它所带来的影响。现在你回家去,根据我的指示写一篇演说稿,并且送我一份副本。”

他真的照办了。麦金尼替他改稿,并帮他重写了第二篇演说稿,他后来终于成为竞选活动中最有力的一名演说者。我们不妨假想,如果麦金尼没有顾及这个人的自尊心而直接指责其过失,那又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肯定不会有这样一个圆满的结局。

不要去争论

天底下只有一种能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那就是避免争论。避免争论,要像你避免响尾蛇和地震那样。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是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绝对正确。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即使赢了,但实际上你还是输了。为什么?如果你的胜利,使对方的论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证明他一无是处,那又怎么样?你会觉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他会自惭形秽,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一个人即使口服,但心里并不服。”

潘恩互助人寿保险公司立了一项规矩:“不要争论!”

真正的推销精神不是争论,甚至最不露痕迹的争论也要不得,人的意愿是不会因为争论而改变的。

几年前,有位爱尔兰人名叫欧·哈里,上过卡耐基的课。他受的教育不多,可是爱抬杠。他当过人家的汽车司机,后来因为推销卡车不成功而来求助于卡耐基。听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卡耐基就发现他老是跟顾客争辩。如果对方挑剔他的车子,他立刻会涨红脸大声强辩。欧·哈里承认,他在口头上赢得了不少辩论,但并没能赢得顾客。他后来对我说:“在走出人家的办公室时我总是对自己说,我总算整了那混蛋一次。我的确整了人一次,可是我什么都没能卖给他。”

卡耐基说:我的第一个难题不在于怎样教欧·哈里说话,我着手要做的是训练他如何自制,避免口角。

欧·哈里现在是纽约怀德汽车公司的明星推销员。他是怎么成功的?这是他的说法:“如果我现在走进顾客的办公室,而对方说:‘什么?怀德卡车?不好!你要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赛的卡车。’我会说:‘老兄,何赛的货色的确不错,买他们的卡车绝错不了,何赛的车是优良产品。’这样他就会无话可说了,没有抬杠的余地。如果他说何赛的车子最好,我说没错,他只有住嘴了。他总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后,还说一上午的‘何赛车子最好’。我们接着不再谈何赛,而我就开始介绍怀德的优点。”

“当年若是听到他那种话,我早就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了——我就会挑何赛的错,而我越挑剔别的车子不好,对方就越说它好。争辩越激烈,对方就越喜欢我竞争对手的产品。”

“现在回忆起来,真不知道过去是怎么干推销的!以往我花了不少时间在抬杠上,现在我守口如瓶了,果然有效。”

正如明智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 “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因此,你自己要衡量一下,你是宁愿要一种字面上的、表面上的胜利,还是要别人对你的好感?

你可能有理,但要想在争论中改变别人的主意,你一切都是徒劳。

威尔逊总统任内的财政部长威廉·麦肯罗以多年政治生涯获得的经验,说了一句话:“靠辩论不可能使无知的人服气。”

“无知的人?”麦肯罗说得太保守、太片面了。事实上不论对方才智如何,都不可能靠辩论改变他的想法。

比方说,所得税顾问派生,为了一笔关键性的9000元钱跟一位政府的税务员争论了一个小时。派生解释这9000元钱事实上是应收账款中的呆账,不可能收回来,所以不该收所得税。“呆账!大头鬼!”稽核员上火了,“非征不可。”

“那位稽核员非常冷酷、傲慢,而且顽固,”派生在课堂上说,“任何事实和理由都没有用……我们越争执,他越顽固,所以,我决定不再同他论理,开始改变话题,说些使人愉快的话。”

“我说:‘比起其他要你处理的重要而困难的事情,我想这实在是不足挂齿的小事。我也研究过税务问题,但那是书上的死知识,你的知识全是来自实务工作的经验。有时我真想有份像你这样的工作,那样我就会学到很多。’我说得很认真。”

“这下,稽核员伸直身子,靠在椅背上,花很多时间谈论他的工作,他告诉我他发现过许多税务上的鬼花样。他的口气慢慢友善起来。接着又谈起他的孩子,临告别的时候他说要再研究研究我的问题,过几天会通知我结果的。”

“三天后,他打电话到我办公室,通知我那笔税决定不征了。”

这位税务稽核员表现了人性最常见的弱点,他要的是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派生越和他争论,他越高声强调职务上的权威,但一旦对方承认了他的权威,争执自然偃旗息鼓了。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他就变成一位有宽容态度和同情心的人了。

拿破仑的家庭总管康斯坦在《拿破仑私生活拾遗》第1册73页曾写到,他常和约瑟芬打台球:“虽然我的技术不错,我总是让她赢,这样她就非常高兴。”

我们可从康斯坦的话里得知一个道理:让我们的顾客、朋友、丈夫、妻子,在琐碎的争论上赢过我们。

释迦说:“恨不消恨,端赖爱止。”争强疾辩不可能消除误会,而只能靠技巧、协调、宽容,以及用同情的眼光去看别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