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9273000000016

第16章 顺治帝与五台山

方内方外的谜题

五台山自古就是佛教名山,千百年了,一直是佛家子弟的圣地。五台山的长老们换了一代又一代,弟子们则是遍布天下,不计其数。在这众多的僧众中,有一位却极其特殊,他就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顺治帝算得上是一代明君,他6岁即位,15岁亲政,清王朝在他的统治下,别开生面,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这位年轻的皇帝,和祖上最大的不同便是极其热爱汉民族的文化,而这决定了他日后与五台山的缘分。

顺治帝最初亲政时,并不通晓汉文,因而在阅读汉臣奏章时,一片茫然。

为此,他在处理政务之余,常常不知疲倦地读书,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几年下来,对中国的诗词文赋,经史百家无不涉猎。这其中,他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玉林、茚溪等高僧过从密切。在阅读过程中,他对汉文化产生深深的喜爱和认同,同时逐渐领悟了儒家“文教治天下”的方略。因此,他在执政期间,尽量尊重和利用汉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对汉族士人十分优待。汉族文化的熏陶对顺治来说是全方位的。他不喜欢母亲为他定下的婚事,对皇后长期冷淡,反而专宠汉族姑娘董鄂妃,这令宫廷上下很难接受。因而,顺治帝的施政常常遭到多方面的困扰和阻碍,这令他苦恼不堪。

在他心头还有一件令他尴尬难言的痛苦事,那就是他的母亲孝庄皇后下嫁给摄政王多尔衮。本来,按照满清旧俗,这本是正常的事,无可厚非,而且孝庄皇后此举完全是为了顺治的皇位。但顺治帝此时已经完全接受汉族的伦理观念,视之为奇耻大辱,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无法释然。顺治帝开始亲政后不久,便以“谋反”为罪名,削去多尔衮的一切爵位,撤去他的谥号,没收他的家产,以泄心头之恨。但无论如何,这件事对皇帝自尊心的伤害是难以抚平的。而此时的母亲依然在世,但是异常保守。她不愿变更满清旧制,在很多事情上与顺治帝有深刻的分歧。而且她威望极高,对朝政有很大影响力,顺治帝的处境可想而知。在万般无奈的抗争中,顺治帝可以从中获得慰藉的,除了董鄂妃的温存之外,便是消弭一切纷扰苦痛的佛法了。顺治十七年(1660年),董鄂妃一病不起,命归黄泉。顺治皇帝悲痛欲绝、万念俱灰,终于抛下王朝大业到五台山当了,和尚。

世间的苦难何其多也,连皇帝也未能幸免。也许,五台山的禅境能使顺治帝那颗枯寂的心灵得以安息。五台山静静捌鳖落在那里,暮鼓晨钟,为这所山寺平添了几分清幽。寺外峰峦连绵,沟壑纵横、林木葱茏、云蒸雾罩,的确迥异于红尘世象。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间到处奇峰怪石,峭崖秀洞,清泉碧池,涓涓细流,气候凉爽宜人,“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是避暑的胜地。伽蓝寺字,散布其间,多达40余处,其中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寺和菩萨顶被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寺庙殿宇鳞次栉比,圣景圣迹荟萃一处,使得五台山的禅意格外充盈。当年顺治皇帝选中此处出家,想来不是没有理由的。

据说,后来康熙皇帝及其祖母孝庄皇后多次来五台山礼佛,主要是为了看望顺治帝。孝庄皇后大约理解了顺治帝的苦心和政治上的英明远见,而康熙皇帝体会到的则是为君的不易。顺治皇帝贵为一国之君,可是仍旧无法获得快乐,无法在尘世中解脱,这固然是由于其执政不大顺心所致,但同时又未尝不是揭示了一个永恒的人类难题。人生在世,有几分欲望就有几分困扰,或为情所困,或为利所困,或为名所困,或为心气所困,总不能摆脱外在的纷扰而诉诸自己的内心。顺治亲政了十年,劳心劳力了十年,痛苦煎熬了十年,也使他深切的体味到,在尘世这些痛苦纷扰永远不会停息。他想呀,我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皇帝还有如此多的烦恼,何况常人呢。一番思索之后,顺治皇帝毅然走上了出家的路,大清国的龙椅上再也看不到顺治帝的身影了。

俱往矣,今日的五台山依旧是草木葱茏,香烟缭绕。而佛殿中木氩声声,似在催促人们索解永恒的人生谜题。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寺、菩萨顶、南禅寺、佛光寺、望海峰、挂月峰、锦绣峰等。

地址: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隅。

设施:五台山乃避暑胜地,建有很多游乐消夏场地。

名人足迹

沈阳:为顺治帝未入中原时的宫殿所在地,他在那里度过童年岁月。

北京:为顺治帝入主中原后居住地,在那里生活十多年。

江南:史载顺治帝一生多次去江南安抚民心,鼓励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