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立正
9272600000024

第24章 砚

他有块松花石砚,是心上一件宝。

石砚砚身为浅绿、浑绿、暗绿和略带点白纹的四色交叠,有如行云流水,极为清秀雅致,且石质坚硬细腻,泼墨、蘸笔都给人一种柔润的感觉。有的朋友逗他说这是清朝皇室御用珍品,他当然知道这是玩笑,但虽非“御用珍品”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希罕物儿。他请一位老木匠用红木给它做了一个砚盒,只放在桌子上供观赏,平时从不舍得使用。

可就是这块砚台,却偏偏被他们的处长相中了。处长从来没到他家串过门,自从有了这块砚台,他专门来看过三次,每次都又看、又摸、又敲,辨色、听声、揣摩石性,好似考古一样不断研究、观赏,赞叹不绝,爱不释手。特别是有一次竟然注水、研墨、蘸笔……试验了半天,这使他心里突突直跳,他真怕处长拉下脸来,把这块砚台给揣走了。

他知道处长是个很有点雅兴的人,喜欢书法,也喜欢旧体诗词,常常舞文弄墨,吟吟写写,写写吟吟,虽不甚精,也有个半仙之体,市内此类活动他都不请自到。所以,对他这块砚台有如此之兴趣,也不是无因的。

但尽管这样,他也不能轻易割爱。

有人劝他说:“处长如此喜欢,还不赶快送给他。”

“凭啥?”

“你这呆子,有人想找这个机会还找不到呢!”

他摇摇头苦涩地一笑,他不想利用这个机会。

不久调整工资,妻子说:

“这回你把砚台送给处长吧!”

“我还没有掉价到那种程度!”

他一句话把妻子噎住了。

谁知怎么搞的,阴错阳差,全处十个人只有三人调资竟有他一个,这时有好几个未调上的心存疑问,借个由子跑到他家来看这块砚台在不在,是不是送给处长了。他自己也有点疑心,老想这是不是处长有意给他点甜头,然后好对他这块砚台伸手。

有人又出来劝他说:“处长待你这般好,还不赶快把这砚台送过去。”

他愤然说:“你们这是隔着门缝看人!”

时隔半载处长被提升当了副局长,这时又有人出来劝他说:

“这回你小子把那块砚台送上去吧!以后有机会副局长准能拉你一把,封个科长当当还不容易……”

他看着劝说的人良久,摇摇头,叹口气,没吱一声。

劝说的人见不对头,便蔫退了,从此不再提这事。

1957年反右斗争时,副局长因为一首打油诗出了问题,扯到政治上来,被定为右派分子,撤销职务,开除党籍,调到一个小镇上去边接受监督改造,边戴罪工作。于是,处里一些人都挑起大拇指说他有眼力,那时若把砚台送给处长,说不定现在还会受什么牵连。

副局长临走时当然没有人给送行,只带着妻子儿女凄然而去。待火车要开时,他气喘嘘嘘地跑来,把一个方方正正的纸包双手递给了副局长。

他说:

“这块砚台您喜欢,很抱歉,过去没能送给您,今天清您带上它吧!”

副局长听了心中一凉一热,没有说出话来,火车便开走了。

后来副局长经二十余年的磨难,每天一有时间便揣摩古今之书法艺术,在这块松花砚前边勤习苦练,终成了书法大家。他每次在国内外举行书法展览、表演,都要带上这块松花石砚。此时砚心已凹陷下去许多,可更显得古朴高雅,砚盒红中透亮,油光闪闪,煞是喜人。许多行家看了都齐声说:

“好砚,好砚,有此好砚理当有此好字。”

哦,竟是这样称赞?这到底是赞人呢,还是赞砚呢?副局长听了心中不免又是一惊一热……引起了更多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