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舍得用,孩子成大器
9272100000003

第3章 :舍得用,孩子的情商高

1. 不做鱼缸里的鱼,让孩子接受真实的世界

教育就是授人独立自尊之道,并开拓躬行实践之法。

——(日)福泽渝吉

知心姐姐卢勤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有一个小姑娘看着一个煮熟的鸡蛋发呆,卢勤问:“你不爱吃煮鸡蛋吗?”

“爱吃。”“那你怎么不吃呢?”“这鸡蛋跟我们家鸡蛋长得不一样。”“你们家鸡蛋长得什么样

啊?”“我们家鸡蛋是白的、软的,好咬。这鸡蛋太硬,咬不动。”一问这孩子才知道,原来她从来没有看到过家人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剥好了,切成四块放在她面前,她才吃。

一个连鸡蛋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将来怎么能面对现实的生活?我们应该做的是把真实的生活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面对世界,这样孩子才有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能力。

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注意一点,那就是网络对孩子的危害,虚拟世界让孩子抛却了生活中的种种束缚,自由地实践着自己的梦想。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孩子沉溺其中不愿走出来。可是现实社会毕竟与虚拟世界不同,所以很多孩子在接触到现实时,会感到无比的失落。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甚至还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什么呢?因为社会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课堂,孩子不仅可以从中学到无数有用的知识,还可以锤炼自己的性格,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自己的见识。

可是,一些父母却把孩子关在屋子里,舍不得孩子到外面去经历风雨,很多孩子的童年是在学校、家庭、辅导班中度过的,甚至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一种恐惧感,这种恐惧来源于对外面世界的一无所知,就如鱼缸里的鱼,没有机会游向大海。

在这方面,马宇歌的父母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马宇歌从小头上就戴上了许多的光环:5岁便在北京电视台播映个人绘画作品;8岁成为中央电视台首席小记者;10岁就开始独立旅行;13岁完成只身走遍中国大陆,写下40多万字成长史;

在大学演讲不用演讲稿;身具投掷、中长跑、蛙泳、蝶泳、主持、小提琴演奏、绘画、歌唱、指挥、舞蹈等多种才华;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该校建筑学院工学学士学位与法学院法学学士学位。2009年7月,马宇歌收拾行囊远赴印度首都新德里,22日正式到尼赫鲁大学注册,研读地理学..马宇歌的一切都令人惊讶。

马宇歌这些成就的取得与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1997年暑假,10岁的马宇歌毅然决定只身前往南京会见一个大朋友。以前小宇歌也离开过家,但只是跟随CCTV小记者团出去,有人照应,这次却是独自出行。父母要上班,不能陪孩子去,他们反复思考,最终决定同意孩子的计划。

当时,宇歌的父母心情也很复杂。临行前他们对孩子叮嘱了又叮嘱,把路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如何应付,再次作了提醒。爸爸怕妈妈到时放不开,对孩子心理有影响,就让妈妈去上班,他一个人送小宇歌走。当火车开动的时候,爸爸在月台上挥手送别,然后默默地转过身去,心里一酸,泪就陡地涌上来了。

后来宇歌爸爸回忆说:“走出这一步很不容易。当时只要一念之差,心肠稍微一软,就是另外一个结果了。也许现在宇歌还没进行第一次独立远行呢,不过这关总算过来了。”小宇歌这趟去了28天,南京完事后,还应邀去了江苏的南通、启东、吕泗,安徽的淮南、淮北,最后又回到江苏,从徐州回到北京。

这一路上小宇歌都没生病,只用了点清凉油。自此她对父母笑得可甜了,孩子的天性得到了极大发挥。小宇歌的学习却没有因此耽误,暑假作业和父母给她留的英语、数学作业全部做完,日记一天不落,而且每天坚持锻炼——长跑和做眼保健操,拍了4本图片,画了不少素描,而且看完了41万字的《红岩》,还写了读后感。

13岁那年,小宇歌只身走完了中国31个省的200多个地方,行程长达30万公里,交了1万余名朋友,写下40万字的旅行日记。实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名友”的非凡理想。

马宇歌的父亲希望孩子在行走中认识一个真实的社会,从中积累更丰富的社会知识。马宇歌自己随着不断的行走,思想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感觉自身渺小,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感染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自强自立。因为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是要靠自己去闯才能获得答案的。

马宇歌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来自于鹰的启示。母鹰哺育小鹰一段时间后,到了小鹰该会飞的时候,母鹰会把小鹰领到高岩上,把小鹰一只只推下去。在这期间小鹰顺理成章地就学会了怎样扇动它的翅膀,最初是出自求生本能的挣扎,到后来就变成了自身一种能力。

是鹰,总得要飞,孩子,总得要独立面对生活。父母是不能陪小孩一辈子的,所以要敢于给孩子飞翔的空间。关在笼中的鸟儿,时间长了,翅膀会退化,即使以后有宽松的环境,也不能再展翅高飞了。

真正疼爱孩子的父母应关注孩子将来是否能适应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将一个在父母精心呵护下,毫无社会经验和生存能力的人推入社会是非常残忍的事,也是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经历过是非曲直的父母,有责任把孩子从虚拟世界中唤醒,让初入人世的孩子看到一个真实客观的世界。鲁迅先生曾经批评他所生活的年代的文学是一种“瞒和骗的文学”,而且认为这种“瞒和骗的文学”绝不能长久。

作为父母我们要多带孩子走出家庭这座象牙塔,接触感受外面的世界,这是让孩子接受真实社会最重要的一步。

另外,我们还要多给孩子讲讲每天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不遮丑也不夸张。适当地给孩子进行客观分析,目的是让他们长大后能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并且以不变的真诚去迎接人生的风雨历程。

当然,我们在告诉孩子真实世界的同时,也要告诉他们怎样正确观察和认识社会:办法总比困难多,坏人总比好人少,这个世界还是光明和美丽的,让孩子坚信“明天会更好”。

2. 放手不放纵,让孩子学会独立

我们教育小孩子应折其中,一方面予以充分的机会以发展自动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一方面限以自由范围内使他们不得随意乱动,以免侵犯他人的权利。教育如能折其中施去,小孩子未有不受其惠的。

——陈鹤琴

有媒体报道,一个20岁的大学生在与父亲走散后竟然连回家的路都不认识,乍一听这事好像是天方夜谭,但遗憾的是,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

所以,放手让孩子独立是父母必须做的事情。

丛珊3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就让她自己洗袜子、洗手绢、叠衣服,丛珊也很听话,都按妈妈说的做了。但她毕竟是一个只有3岁大的孩子,有些事情根本做不好,但丛珊的妈妈认为只要孩子愿意接受锻炼就可以了。每当和朋友、同事聚会时,丛珊的妈妈就会很自豪地说:“她洗过的袜子、手绢我还得再洗,叠过的衣服我还得再叠..可是她却做得津津有味。从小就得让她独立,这样长大之后,要做的事情多了,她就不会觉得做这些事是负担。”

丛珊妈妈的想法确实很对,只有有独立的行为,才会有独立的想法。只有从小开始让孩子适应这种独立的状态,孩子才会更好地学会自己一个人去掌控生活。父母要在不同时期给孩子安排不同的任务,这样阶段性地进行,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不过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能急于求成,孩子毕竟还只是孩子,只有慢慢来,掌握好其中的规律,讲究方式方法,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就是说放手让孩子独立,但是家长还要在适当的时候出面协助孩子独立。比如:孩子一开始学习、吃饭、洗手等,都是当“玩”来对待的,家长应正确把握孩子的这种游戏心理,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玩乐活动中提高独立的能力。同时家长还要通过具体、细致的启发和直观形象的示范让孩子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比如玩具怎么摆放更整齐,与同伴发生纠纷时该怎么解决矛盾等。当孩子犯错误时,一定要宽容对待,正面引导,以免打击孩子尝试独立的积极性;当孩子表现出想要独立的愿望或做事情有一点进步时,要及时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促使孩子更努力。

暑假快结束了,10岁男孩张明要从郑州回北京。姥爷想锻炼外孙子的自理能力,就让张明自己到车站买票。孩子在售票台前说不清楚票的时间、地点、车次,就用求助的眼神望着姥爷,姥爷教他说一句,他就给售票员重复一句,很勇敢。在姥爷的帮助下,张明克服胆怯心理,完成了任务。然后,张明独自坐车回北京。他牢记家长的嘱咐:中途不下车,到了北京站等妈妈到站台接站。最终张明顺利等到了妈妈。

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就不需要手把手的指导,但是还要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当孩子遇到挫折灰心退缩的时候,家长要坚定地“扶住”孩子。

杨澜是著名的电视人,她回忆自己童年时说:“父母的独到之处就是老让我干家务。虽然我在家里是独生女儿,但他们却觉得女孩太懒,就可能嫁不出去。所以有很多固定的家务都是我做的,比如拖地、扫地、倒垃圾,到后来换煤气、买菜也是我的事。我小时候天真地认为全世界的孩子都跟我一样,长大以后才知道我是非常幸运的。”中学时的杨澜并不是那种聪慧过人的女孩,当然也就不是那种能巧解难题的高手,但她颇为自豪的是考试时基础知识分上她一分不丢,地理历史这种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随便问什么,她马上就能指出是在书的哪一页上,这当然是建立在她刻苦记忆的基础上。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她都仔仔细细地完成。

上了大学之后的杨澜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你能相信杨澜曾经因为外语听力课听不懂而特别沮丧吗?那个时候杨妈妈始终在一旁鼓励她,为她带来关怀。因为妈妈的支持,渐渐地,杨澜扫去了心头的阴影。通过杨澜不懈地努力,半年之后,她的听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些家长很支持孩子,对孩子十分期待,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经验,注重鼓励孩子,允许孩子探索自己的才能与长处,并且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能力达成自己的目标;而有的家长则是操纵孩子,不让他们犯错,当孩子表现不佳时就斥责他们,非常严厉。他们会一直敦促孩子朝自己认为对孩子最好的方向发展,可这样做不但不利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养成,还容易使孩子在失败后丧失信心。

所以,家长在孩子学会独立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少操纵。

此外,父母应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当孩子向家长谈论他们的挫折与错误时,家长要鼓励孩子找出错误的原因,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也可以通过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给孩子做示范。

总之,放手不放纵,不放纵的度还需要父母谨慎拿捏。

3. 让孩子赢得起,更要输得起

对勇气的最大考验,就是看一个人能否做到败而不馁。

——(美)英格蒙尔

现在的孩子成长环境优越,他们是在一片表扬、赞叹声中长大的,“孩子你真棒”、“你永远都是第一名”、“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在这些声音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过分要强,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努力,成功就是自己的,也必须是自己的。他们看上去自信满满,但却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经不起一点儿风雨。稍遇失败,便一蹶不振,彻底丧失了勇气和信心。

有许多孩子,他们本来拥有聪明的头脑,以前也曾是全班甚至全校的尖子生,但往往因为一次考试不理想或是老师某一句话,就变得消沉起来,学习成绩下降、上课精力不集中,甚至是逃学。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孩子变得精神萎靡,如果这种心态得不到调整,他的一生就只能是碌碌无为。

韩瑶是家里的独生女,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她,爷爷奶奶更是视她为掌上明珠。因为爸爸是中学校长,妈妈是医生,所以她有着优越的家庭条件。只要是韩瑶想要的东西,父母都会尽量地满足她,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韩瑶真的很幸福。

当然韩瑶也很争气,整个小学阶段每次考试都能拿到奖状,亲戚朋友夸韩瑶是个好孩子,同班的同学无形中也愿意和韩瑶来往。

韩瑶是个不甘示弱的孩子,只要考试就想争第一。五年级时,有一次考试,韩瑶由于身体不太好,只考了第五名,拿到成绩单后的韩瑶大哭了一场。小学毕业考试,她的成绩很理想,顺利地考入了一所重点中学。

韩瑶虽然进入了一所理想的学校,但入学以后,别的同学都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而韩瑶不仅没有进入状态,反而发现身边的同学都比自己优秀,自己原来的优越感一下子全没有了。课堂上,韩瑶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总有那么多的同学不假思索地就说出答案;老师在她身上停留目光的时间也少了;开学不到一个月要确定班干部,结果名单里也没有她;英语课上,老师听写单词,韩瑶只对了一半;语文课上,韩瑶好不容易争取到回答问题的机会,竟然答错了..

这一切都让韩瑶不断地怀疑自己,责备自己。她甚至感到自己再没有脸面见父母了,放学路过河边的时候,韩瑶居然纵身跳了下去..醒来后,韩瑶的母亲哭喊着问她为什么寻死,韩瑶有气无力地说:“我怕输。”随即两行泪滚落了下来。

我们经常看到新闻媒体上报道:某学生因承受不了过重的学习负担而自杀身亡;某学生不堪考试成绩下降而离家出走;某学生因为受到老师批评而自杀..

根据2008年《中国青年权益状况报告》显示,中国15~34岁青少年死亡原因,自杀位居第一。上海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杀心理行为问题,并且自杀行为的发生率随年级的上升而增长。研究报告还显示,24.39%的孩子曾有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而曾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人数也达到15.23%。

这些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反思,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差,禁受不住失败与挫折的考验是造成惨剧发生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什么造成孩子承受能力如此差呢?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遭受挫折的经验对挫折的承受力有很大影响。一个从小受过逆境磨炼的人,成年以后能更快地适应环境,在紧张状态下的反应有较大的灵活性,遭受挫折刺激时造成的伤害也比较小。

世间没有所谓的常胜将军,也没有所谓的天才。虽然有些孩子有超常的天赋,但并非事事顺利。一生事事都顺利、事事都成功的人是没有的,可以说失败贯穿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通常我们感受不到失败,是因为我们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失败看得习以为常了。

把一个失败的人和一个平凡的人及成功人士做比较时就会发现,可能他们在年龄、能力、社会背景、国籍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有一点他们是截然不同的,那就是他们遭遇失败时的反应。那些失败的人跌倒后就爬不起来了,只会躺在那儿没完没了地痛哭或抱怨;平凡的人的反应往往是跪在地上,避免再次受到打击;但成功的人的反应跟他们都不一样,他跌倒时会马上爬起来,拍去身上的尘土,同时也会汲取这个宝贵的经验并且立即向前冲。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办法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平时不要太刻意地为孩子排除可能遭遇的困难。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不要立刻插手,直接替孩子解决问题,不妨和孩子一起讨论,引导孩子去思考,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孩子拥有足够丰富的抗挫折经验时,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让孩子把生活中的失败视为另一种情感体验,从而能够积极自信地面对挫折。例如,当孩子在绘画课上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时,家长就可以善意地告诉他:“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将事情做好,上一次的唱歌比赛中,老师表扬你很棒,虽然这次画画比赛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只要努力,日后会得到老师的表扬的。”家长这样说,既让孩子明白失败和受挫是他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事情,同时也鼓励了他积极面对挫折。

有位妈妈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

这位妈妈的儿子非常喜欢下围棋,每天他们母子俩都会在家对弈一局。儿子非常执着和认真,偶尔也能赢一局,但这其实都是母亲不显山不漏水地让自己输掉。每次儿子赢了,都会高兴地跳起来:“我赢了!我赢了!”这时,孩子妈妈都会在一旁鼓励儿子一番。在这种气氛下,儿子进步得很快,但却变得骄傲和目中无人了。有一次他竟然对妈妈说:“妈妈,你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我觉得跟你下棋再也不会有进步了。”

为了打击一下儿子骄傲的情绪,让他明白自己的棋技还只是初学者的水平,在一次对弈中,她只用了20分钟时间就把自己的儿子打得落花流水,她也学着儿子的样子欢呼起来:“我赢了!我赢了!”儿子小脸儿涨得通红,半天后终于忍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儿子面对失败时的脆弱引起了她的沉思,她明白,经不起一点儿挫折的孩子,长大以后难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从这以后,她就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名人经历失败的故事,哥伦布用14年的时间才实现了他的航海计划;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1000多次;林肯经过很多次的失败和打击,才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可以与华盛顿相提并论的伟大总统..

很快,儿子就能正确面对胜与败了,每次输棋不但不沮丧发脾气,还要和妈妈交流一番,弄清楚自己到底输在哪里。

既然人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失败,那么就应及早培养孩子面对失败的积极态度,输得起的孩子才能赢得起。首先,多肯定、鼓励孩子。当孩子面对失败时,父母应当及时关心和鼓励孩子,给孩子安慰和必要的帮助,不让孩子感到孤独无助。父母要尽量避免消极否定的评价,如“不要再试了,再试也没有用”,“做不好就别做了”,“怎么这么笨,别人早就做完了”,这种话只能加深孩子的不自信和失败感。

其次,培养孩子面对失败时的正确态度。

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失败,这时父母要及时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勇敢,一定能做好的”,“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看看下次该怎样做”。

最后,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父母要勇敢地让孩子走出大人的“保护圈”,不要怕孩子遭遇失败。只有让孩子得到足够的锻炼,孩子的心才能坚强起来。总之,只要父母在生活中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就能让孩子在遭遇挫折后勇敢地站起来。

4. 吃苦等于吃补,给孩子的精神补钙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美)爱迪生

自从孩子降生,父母便忧心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补钙”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喝牛奶,吃钙片,生怕孩子缺钙,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精神上也需要补钙?精神上“缺钙”的孩子更可怕。

在下一代的身上,家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各个方面都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呵护。打开电视机,五花八门的儿童玩具、食品、保健品的广告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可以说在物质生活方面,他们的条件已经很优越了,然而孩子们的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我们又何曾体察和关心过?如果任凭他们整天沉溺于漫画和游戏之中,难免会出现精神上的“营养不良”,导致外强中干的“软骨症”。

孩子精神上的缺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⒈ 没有理想。

一家权威机构对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理想”的调查。在调查中,有三成左右的孩子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以后要做什么。特别是一些小学生,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现在辛苦学习是为了什么。一个叫琳琳的孩子说:“现在我在学钢琴,人家问我长大要做什么,我就说要做像郎朗那样的钢琴家,其实这都是平时妈妈说的。我真不知道我长大后想做什么,没工夫想,也懒得想。”

像琳琳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还有一些孩子没有长期理想,只有近期的目标,比如:“考上一个好学校”、“拿到特长生证书”、“能保送去重点校”。大部分6岁以下的孩子并不知道理想是什么意思。

卢勤说:“理想是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失去了阳光,心灵世界就会是一片黑暗。”

⒉ 性格懦弱。

很多孩子性格脆弱、胆小,不接受任何人的批评,碰到难题就退缩,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逃避,夜间不敢出屋,下雪不敢上学,雨天打雷时吓得浑身哆嗦。

懦弱还有一种表现就是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敢接受任何挑战,更经不起挫折的考验。

⒊ 不懂得感恩。

这一点很多家长深有感触,不管你为孩子付出多少、做了什么,孩子都觉得是应该的或者熟视无睹。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一个患癌症晚期的母亲,家庭经济状况很差,住在一家条件差、费用便宜的医院。这位母亲骨瘦如柴,痛不欲生,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一直坚持着,怕死在高考前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成绩,因为她太爱儿子了。她盼等高考结束,儿子能够来看她。这天,儿子终于来了,她对儿子说:“儿呀,妈想喝甘蔗汁。”儿子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了,说:“外面没有卖甘蔗汁的。”其实外面到处都是卖甘蔗汁的,两元一杯。此时,一位好心人去为她买回了一杯甘蔗汁。此时,这位母亲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呀!

父母对孩子身体缺钙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对精神之“钙”的作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致使很多孩子患上了自私、懦弱、冷漠、气馁、悲观、绝望等精神“软骨病”。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吃些苦,而让孩子吃苦不是参加个夏令营,去一趟农村体验生活就可以解决的。

知心姐姐卢勤说过:“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逼”着孩子去“吃苦”,孩子自己不乐意,忍耐力就会降到最低;加上他们心里明白,父母逼他们去“吃苦”是父母对自己平时怕苦的一种惩罚,于是强化了“负意识”。还没出征就失败了,又怎么可能获得胜利呢?

其实,让孩子吃苦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美国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曾经在全体学生中组织了一次为期三天的“要饭”活动,全校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这次“要饭”活动由少数学生担任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负责分发食品;其他大多数学生则扮演乞丐、流浪汉或穷人。在这三天内,学生不能在家吃零食,而是在饥饿的状态下,各就各位扮演各自的角色,逼真地体验生活。尽管这种生活体验的形式十分活泼,但所有孩子的神情却相当严肃,因为他们都郑重其事地把这看作是一次十分宝贵的体验,而并非一场闹着玩的游戏。

到了吃饭的时间,只见“工作人员”仔细地把饭菜分发给每个“无家可归者”,“无家可归者”一得到饭食便席地而坐,大嚼起来。再看这些“无家可归者”讨要来的饭菜,分量明显不够,面包制作得十分粗糙。至于菜,也只是白水加盐煮的白菜叶或土豆块,零星看到的几片肉,还是美国人普遍不入口的肥肉。

在这些“小乞丐”狼吞虎咽地用餐的时候,有一名教师在一旁不断地提醒:在一百多年前,美国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乞丐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要比今天高出一倍还要多;即便是今日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利坚合众国,也仍然有至少100万的无家可归者;在全球,至少还有两亿人靠乞讨为生。这位教师强调说:“这两亿乞讨者所能得到的饭菜,比你们现在所吃的还要差。”教师的话引起了“小乞丐”们的深深思考。

长达三天的“要饭”日子非常不好过:有的孩子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有的感觉到注意力难以集中,还有的说十分想念家里丰盛可口的饭菜..而所有的孩子都说终于体会到了“饥饿”的滋味。

有人会问:这些平时吃香喝辣的美国孩子,可能会对这种“自讨苦吃”的事很反感吧?事实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孩子积极踊跃地报名扮演“无家可归者”,而不愿担任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后来那些“工作人员”不得不由老师“硬性”指派某些学生担当。这足以说明“品尝饥饿的滋味”是大多数孩子自发的行为。

这在我们中国家长看来简直是胡闹,我们宁愿自己少吃点儿也要让孩子吃饱喝足,吃了五谷、蔬菜、蛋、肉、奶还不够,还要给孩子买一些补脑、补钙的保健品,以至于出现了不少营养过剩的“小胖墩”。很多家长明知道让孩子吃点“忆苦饭”、挨几天饿是一件好事,但就是怕“饿坏了孩子”,所以狠不下心来。

如果父母咬咬牙狠下心来会怎样呢?下面的故事也许是最好的回答。

李亚在襄樊市的一所重点中学里读高一,他的家远在二百多公里以外的农村。父母为了他能顺利地考入大学,节衣缩食,把成绩优异的儿子送到了这所重点中学。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李亚寄宿在学校,爸爸和他约定,每月15号给他寄500元的生活费。

刚开始时,李亚用钱既无计划也不节制,三天两头与同学到校园周围的餐馆里挥霍。结果第一个月还没完,他的口袋里就只剩几个钢儿了。他只得打电话向爸爸哭诉,爸爸容忍了他的无计划无节制的做法,提前把第二个月的生活费给他汇了过去。然而李亚却没有吸取教训,第二个月、第三个月还是和第一个月一样提前透支。

眼看离约定的第四个月的收款日子还很久,李亚又一次捉襟见肘,只剩下30元钱了。万般无奈的他只好硬着头皮给家里打电话,一接通就说:“爸爸,我饿坏了。”爸爸这一次“狠心”了,只简短地说了句“儿子,饿着吧”,就挂了电话,李亚再打时就是无人接听。

说来也怪,在这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李亚拿着30元钱绞尽脑汁、精打细算、节衣缩食,竟然把这段艰难的日子给熬了过来。

从此,李亚懂得了细水长流的道理,学会了精打细算。他惊奇地发现:只要稍稍节制一下,每月400元的生活费还能绰绰有余。这样一来,李亚每个月还可以积攒近百元的钱,他用这些钱买了自己喜欢的书和磁带,还给灾区的小同学捐过款。第一学期结束时,他还用自己省下的钱为父母买了些礼物带回去。

父亲“狠心”的一句“儿子,饿着吧”,非但没有把孩子“饿坏”,反而“饿”出孩子俭朴节约的品质和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自立精神。

所以,给孩子在精神方面补钙的最好方法是让孩子多经受困难的磨炼。孩子每克服一个困难,就得到一次锻炼意志力的机会。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踏平人生路上的坎坷,也就让他们学会了生活。正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卓越的人一大优点就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5. 改变自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叫管呢?不好好学习、品德不好要管。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心让孩子去干。

——刘少奇

袁睿是个男孩子,今年12岁了,马上就要升入初中,可令人不解的是他非常害羞,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陪伴。在陌生人面前会显得局促不安,说话总低着头,声音小,爱脸红,每次家里来了客人他都躲在自己的屋子里不出来。一次,父母下班比平时晚了,天气很寒冷,袁睿忘记带钥匙了,邻居张大妈看见了,就让袁睿到她家暖和一下,坐着等爸爸妈妈回来,可是他坚决不去,一直在楼道里等了一个小时。

袁睿的爸爸妈妈为此很发愁,这样的孩子将来怎样走上社会呀?

其实和袁睿一样的孩子有很多,他们的害羞胆怯一方面是天性使然,如性格内向等;另一方面是后天成长中的种种因素导致的,其中自信心缺乏就是最常见的一个因素。

孩子缺乏自信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爱提问、爱模仿、爱做游戏,喜欢争着做事,并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而且常常表现出顽皮、不听话等倾向,而这是孩子自主性发展的表现。父母如果总是管制孩子,其结果就是会压抑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形成胆怯心理,进而害羞、不自信。

所以在孩子幼儿时期,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做些简单的事情,如自己穿衣,自己洗手洗脸,整理玩具、图书等。孩子做得好的,要给予肯定、表扬,做得不太好的地方,除了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外,还应该鼓励他们,这样才能增强孩子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如果孩子已经像袁睿一样有了很严重的害羞表现时,父母也不要急,不要把问题严重化。

如果孩子执意不和别人打招呼,父母也不要逼迫孩子,那样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害羞,这样没礼貌”,“你看某某小朋友多好,多有礼貌,你为什么不是这样?你真不乖”。如果父母长期将“害羞”这个词定格在孩子身上,就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孩子会认为自己就是害羞的人,他会更加封闭自己。

父母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到人群中去,参加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会自然地和他人交流,长此以往,孩子的胆怯害羞心理会慢慢得到改善。

改变孩子害羞的过程一定要做到自然和循序渐进。

美国健康日网站有一些建议可能会对父母有所启发:

·

和熟悉的人交流。相对而言,熟悉的人可以给他们更多安全感。所以,不妨鼓励孩子和熟人多交流,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

·

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主动提问。有老师对学生说,害怕当众提问题时,可以把对方当成“大白菜”。其实,这可能避免了羞涩,但对培养孩子自信丝毫无益。研究发现,不敢注视对方眼睛的孩子通常感到:你在我旁边我很自卑,我不如你,我怕你。所以,敢于提问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敢于正视对方。学会正视对方,这样孩子能从对方的目光中感到被重视,自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

多打电话,但之前先打好腹稿。很多害羞的孩子在打电话时,通常会放松一点。可一旦出现冷场,会让他们局促不安。所以鼓励孩子多打电话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打好腹稿,尽量避免冷场的局面。

孩子不自信时,很多家长都是把目光盯在孩子身上,从来不曾想:“孩子的不自信和我有没有关系呢?”其实很多孩子的不自信源于家长的不信任。

信任孩子,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困难。不少家长在孩子年纪小时,认为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当孩子迈出独立生活的步伐,要求自己吃饭时,大人往往怕孩子弄脏、浪费而喂他;当孩子满心欢喜地自己穿衣服时,大人却为了赶时间而麻利地给孩子穿上了;当孩子因为主动做事而犯下错误时,父母严加指责,使孩子无所适从..这些都是不信任孩子的表现,也是造成孩子不自信的罪魁祸首。

所以,为了能够树立孩子的信心,父母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不要因为做错事指责孩子。

当孩子表现出愿意做事的时候,父母应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基础上,放手让孩子去做,即使孩子在雪白的墙上乱画,你也可以当作一幅画来欣赏,随后可以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清理。当看到孩子面露难色的时候,再告诉孩子应该画在纸上。

其次,多给孩子肯定和赏识。

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潺潺,花有花的芬芳,草有草的绿茵。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用处,因此,父母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及特点,并给予赞赏。

总之,父母只有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才能养成自信心。

6. 强制不如疏导,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当孩子情绪波动时,愚蠢的父母责备孩子,聪明的父母关爱孩子。

——赵东华

现在很多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多数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都无可奈何。

有位家长说,我们家孩子脾气特别大,平时在家吃饭不合胃口就摔碗;自己画不好画就撕本子;作业本忘在了学校,没办法写作业,就躺在客厅里打滚。有时还在别人面前发脾气,让我们感到很没面子,气得他爸爸真想揍他。

面对发脾气的孩子,很多家庭是妈妈劝哄和利诱,爸爸训斥和打骂。在公共场所,家长多是约束孩子喜怒和不安等情绪的表达,其实这是错误的,这样做不利于孩子对自己情绪的认知和掌控。

由于现在物质条件优越,再加上父母宠爱,大多数孩子平时都是一呼百应,随心所欲。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有了学业方面的压力,孩子就会产生焦躁不安、生气、愤怒等不良情绪,继而喜欢大发脾气,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地应对,就会妨碍孩子正常地学习和生活,甚至引发心理方面的疾病。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被孩子闹情绪、发脾气的表象所激怒,首先要看清背后的真实原因,然后再采取行动,不要认为孩子一发脾气就是无理取闹。再小的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一旦他们的想法被忽略,就会引发更大、更多的矛盾。

刘宁放学回家就把书包摔在床上,把电视的声音调得很大,一副气哼哼的样子。妈妈看到后,走过去,把电视的声音调小,问他:“今天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了?”刘宁说:“语文老师真讨厌,以后我再也不上语文课了!”这位妈妈没有像别的父母一样责骂孩子不懂事,不懂得尊重老师,而是接着问:“你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这才一五一十地向妈妈诉说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原来今天作文课上,同学们分组讨论作文题目时,一位同学的橡皮从桌子上掉下来了,滚得很远,正巧滚到刘宁的脚下,刘宁捡起来,就扔给那位同学,谁知没有扔好,砸在了一位女同学的头上,那位女同学大叫一声,被语文老师发现了,老师不听刘宁的解释,批评他违反纪律,并且让他到教室后面罚站。

做了好事却被批评,刘宁当然不服气,所以窝了一肚子火,回到家里就发脾气。妈妈听后说:“帮同学捡橡皮,你做得没错,老师确实有点冤枉你了,可是你也确实影响了其他同学,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也是有错误的,是不是?”刘宁见妈妈没有完全责怪自己,就低下了头,妈妈接着说:“其实,你可以换个方法做这件事,比如下课后再交给那位同学或者告诉老师,由老师转交,都不会引起课堂的混乱,这说明你做好事没有找对方法,以后注意吧。”刘宁点了点头,坏情绪消失了,于是起身把电视关掉回屋写作业去了。

刘宁妈妈的做法非常正确。她先接纳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听孩子倾诉之后,又给孩子做了分析,让孩子心服口服,不但气消了,而且也明白了“做好事也要掌握方法”的道理。

据美国一位教授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小孩比外国小孩少笑50%,对此,很多父母觉得没什么,笑不笑无所谓,只要学习好就行,而这其实是个大问题,这说明中国的孩子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任何时候你都别对孩子说“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因为任何感觉和情绪都应该允许。但需要注意的是,情绪的表达是需要学习的,孩子最有效的表达感受和兴趣的方式是大声说出来。孩子的想法与说法不见得代表他们的行为,但是一个人的情绪想法若是能被了解、接受,其破坏性与挑战性的行为需求就大大降低。

那么父母该如何面对发脾气的孩子并正确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呢?首先是接纳和理解。孩子有了坏情绪不要采用强硬的手段“以暴制暴”,父母需要先了解一下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如果孩子大声嚷嚷“我讨厌奶奶”,你可能会很自然地批评他:“奶奶是长辈,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接下来就是一通教育。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方式,问他:“为什么呢?”他也许就会说:“因为奶奶更喜欢弟弟,她都没有抱我那么多次。”这样你是不是就不会怪他是个不懂规矩的“小恶棍”了?而孩子的不满也会在这样温和的引导下很快消失。

父母应采取心平气和的态度,鼓励子女讲出内心的感受,让他了解父母已经体会到他的心情。另外还需要多留意孩子的动作眼神,说一两句鼓励的话,例如“多谢你让我知道你内心的想法”,“你可以哭出来,哭出来会舒服一些”等,这样有助于其情绪的平复。因此,对孩子的情绪和想法表示理解,大概是父母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其次是教会孩子正确地表达。

无条件地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绪,并不等于纵容孩子,让他为所欲为。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向父母诉说或者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听听音乐等。

有个孩子的发泄方式很好,他每次生气烦躁都会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过后再看自己写的东西都会笑,因为他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这个孩子最终成为了一名很有成就的学者。

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比较难,但是必须告诉孩子:有些场合公开发泄自己的坏情绪是不允许的,比如商场里、课堂上等。告诉孩子可以回到家后再告诉爸爸妈妈发脾气的原因,而回到家后爸爸妈妈应该采取上述的方法,帮助孩子疏导不良情绪,这样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

7. 哭≠给,不要被孩子的情绪绑架

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瑞典)林格伦

商场中,人头攒动,忽然一个孩子大声哭了起来,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只见孩子身边的妈妈在众人的注视下显得非常尴尬,但面对号啕大哭的孩子她毫无办法,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说:“好了,好了,妈妈给你买还不行吗?”这时孩子止住了哭声,擦干眼泪,高高兴兴地和妈妈去买自己看上的玩具了,尽管这个玩具家中已有。

这些情况的发生,说明父母的行为已经被孩子的情绪绑架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一直哭闹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和工作,于是就用满足孩子的要求来解决这个问题。“别哭了,妈妈给你买还不行吗?”这种处理方式暂时很有效。孩子非常聪明,他们见这种方式可以达到目的,以后再遇到父母不满足自己要求的时候,就会采用类似的办法,他们认为哭闹是搞定父母最有效的办法。

如果孩子通过哭闹、摔东西、生气不理人或者别的不良表达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父母就应该想办法改变这种情况,不能让孩子的情绪左右自己的行为,要有策略地应对,原则问题不能退让半分。

很多专家告诉我们:“要疼爱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有被关心、被呵护、被爱的自信。”很多家长深信,孩子年幼时宠爱一点儿没有关系,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实际上真的会是这样吗?

一味地满足孩子,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地迫使父母做出让步,直到父母再次满足自己。我们爱孩子是没有错的,但是一定要坚持原则,当孩子为了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号啕大哭时,父母要表现出坚决果断的态度。

上学前的孩子,父母可以采用“冷处理”的办法,比如当孩子哭闹时,父母可以走开,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表现无法“打动”父母,孩子就会自动停止这种行为。

洋洋想要一辆新儿童车,可是父母认为他现在的儿童车可以骑,买一辆新的纯属浪费,因此没有同意。于是洋洋就把玩具撒满了客厅,又哭又闹,见到这种情景,爸爸回屋看书去了,而妈

妈索性出去买菜。小洋洋见没人看自己的“表演”,就止住了哭声,坐在地上玩起了玩具。

妈妈买菜回来,看见洋洋躺在沙发上睡着了,就把他抱到床上。晚饭做熟了的时候,洋洋也醒了,没有再提自行车的事情,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饭了。

孩子大一些,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道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美国西北大学争端问题专家雷·汤普森教授建议,要向孩子耐心解释我们为什么不喜欢他的行为。比如,当孩子一遍又一遍敲饭桌的时候,家长可以说:“这样敲会把饭桌敲坏的,以后我们就用坏饭桌吃饭吗?”

通常我们和孩子讲道理时会碰上钉子,孩子好像根本不接受,或者没有打算接受,因为孩子希望父母完全接受自己的意见。这时候父母只有坚持原则,明确表示拒绝,态度要严肃,语气要坚定。让孩子明白这样的表情意味着“我不喜欢你这么做,你最好给我停下!”

如果父母屈从于孩子的情绪和要求,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满足自己,于是孩子喜欢的就做,不喜欢的就不做,最终变得没有耐心,不知道感恩和关怀,只知道向别人索取。如果孩子变成这个样子,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

8. 严格要求,培养孩子自制力

坚强的意志——这不但是指想什么就获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

——(苏)马卡连柯

现在,很多家长“谈网色变”,因为很多孩子一沾上网瘾就无法自拔,让家长忧心忡忡。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优秀的孩子,因为沉溺于网络而荒废了大好的光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无限,方便快捷,丰富多彩,可以帮助孩子快速地掌握知识,拓宽知识面,了解新事物;与此同时,网络也有其可怕的一面,信息混杂,没有约束,致使有些孩子沉溺于游戏、色情、暴力网站,为此逃课、撒谎,使他们身心受损。

那怎样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呢?山东女孩林粼对此给出了答案。

2003年,在“中国少年世界论坛”上,一位来自山东的13岁女孩林粼成为了众人关注的对象。林粼是一名小电脑专家,而她最初接触电脑却是从上网玩游戏开始的,最喜欢玩的是足球、篮球和《大富翁》游戏。她说:“不论上网还是打游戏我都有自制力,如今我正在学基础的电脑编程。”

因为有了自制力,林粼没有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而很多孩子染上网瘾,沉溺于虚幻的世界无法自拔,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自制力。有位染上网瘾的孩子曾经痛苦地对妈妈说:“我真的想离开网络,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可见,自制力对孩子的重要。

自制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于迫使自己执行自己的计划;二是善于抑制与自己的目的相违背的行动。

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澳大利亚专家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进行了一项关于儿童自制力的实验。他在孩子们面前放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如果孩子能够忍耐15分钟,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只能得到少的那盘。结果,超过80%的孩子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实验人员要求得到少的那份巧克力。这个实验说明,大部分儿童禁不住眼前的诱惑,自制力较弱。

孩子的自制力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溺爱孩子,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想尽办法满足,不限制孩子的行为,这些都会养成孩子任性、缺乏自制的性格。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种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此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书籍。与世上大多数的先扬后抑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一所著名大学里授课,备受尊敬,直到1883年逝世为止。

卡尔·威特的成功与他父亲老卡尔·威特的教育密不可分。对于孩子的教育,老卡尔曾经讲过这样一段经历:

卡尔1岁起,我就严格要求他。我从来不相信“小时候可以放宽一些,稍长大后再严格一些”这种似是而非的信条。

作为父亲,我有责任和义务让儿子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在孩子幼小之时,成年人对他们的影响是很深的,如果小时候对他们放宽要求的话,他们便会习以为常,等孩子稍大些后再严格,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卡尔6岁时,我带他去另一个教区的E牧师家,并在那儿住了几天。

第二天吃早点时,卡尔洒了一点牛奶。按在家里的规矩,洒了东西就要受罚,因此他只能吃面包喝水。卡尔本来就喜欢喝牛奶,再加上E牧师全家非常喜欢他,为了他的到来还给他特意调制了一种牛奶,并添上了最好的点心,这对卡尔诱惑不小。

卡尔在洒掉牛奶后先是脸稍微红了一下,迟疑了一会儿,但最终决定不再喝牛奶了。我故意装作没看见。E牧师家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多次劝他喝牛奶,可儿子还是不喝,并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我洒了牛奶,所以就不能再喝了。”E牧师还是再三地劝说他:“没关系,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喝吧,喝吧。”

我在旁边吃着点心,仍然装作没看见。卡尔还是坚持不喝,在万般无奈之下,过于疼爱卡尔的E牧师全家开始向我进攻了,他们推测一定是由于我训斥了儿子。为了打破僵持的局面,我让卡尔出去一会儿,然后向牧师全家说明了理由。他们听后责怪我:“对一个刚6岁的孩子,因为一点点过错就限制他吃喜欢的东西,你的教育是否过于严格了?”

我只得费尽口舌加以解释:“不,儿子并不是因为惧怕我才不喝的,而是因为他从内心肯定这条约束,所以才忍住不喝的。”在听了我的解释后,E牧师全家还是不相信,于是我只好通过做一个试验来揭示事实真相。

“既然这样,”我起身对他们说,“现在我们来试验一下,我先离开这个房间,你们再把我儿子叫来,劝他喝,看他是否会喝。”说完,我就走开了。待我离开房间后,他们把我儿子叫进屋里,热情地劝他喝牛奶、吃点心,但毫无结果。

接着他们又换了新牛奶,拿来新点心给卡尔说:“我们不告诉你爸爸,吃吧!”但卡尔还是不吃,还不断地对他们说:“尽管爸爸看不见,上帝却能看见,我不能做撒谎的事。”

E牧师说:“我们马上要去郊外散步,你什么都不吃,中途会饿的。”儿子回答说:“不要紧。”E牧师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把我叫进去,儿子流着眼泪如实地向我报告了情况。

我冷静地听完后,便对他说:“卡尔,你对自己良心的惩罚已经够了。因为马上要去散步,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心意,把牛奶和点心吃了,然后我们出发。”儿子听完我的话才高兴地把牛奶喝了,年仅6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自制能力,E牧师全家都非常感慨。

很多人会认为我的教育过于严格,我不否认,比起一般的家庭,这种教育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很严格的,但是这种严格并没有使孩子感到痛苦。

因为对卡尔的严格教育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他已经养成了习惯,也就不会感到有任何痛苦。

相信老卡尔·威特的这段讲述对父母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老卡尔时常告诫儿子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人能够约束你,只有上帝和你自己。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大小与自制力有很大关系,所以父母要从一点一滴开始严格要求孩子,让孩子在内心形成一种力量。首先,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缺乏自制能力,孩子也会缺乏自制力。比如,

父母说话不加思考,孩子说话也会不经过大脑;父母周末睡懒觉,孩子也会放弃早读;父母要是不整理房间,孩子也会乱放东西。因此,想要让孩子具有自制力,父母必须先增强自己的自制力。

其次,要给孩子制定规则。

大部分孩子年幼的时候缺少自制力,因为他们没有“可”与“不可”的观念。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可”与“不可”的观念,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从而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根据标准,孩子才能学会自我控制。这种标准可以通过订立规则的形式来体现。当然,在订立规则的时候,父母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孩子一起完成,而不是单以自己的意志来强迫孩子遵守。对于年纪大一些的孩子,订立规则往往会引起逆反心理,这时候就需要父母运用柔性的方法来应对。

一位妈妈发现上初中的儿子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去网吧,荒废了学业。于是,妈妈在儿子的书桌上放了一张纸条,纸条上是这样写的:

“我知道你的心里是矛盾的,因为你已经认识到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但是又无法控制自己,这是因为你缺乏自制力。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坚强。”

晚上孩子回来后,看到了妈妈的纸条,没说什么,妈妈也没追问他去做什么了。第二天,孩子主动询问妈妈该怎样增强自制力。

在妈妈的帮助下,孩子果断改掉了无节制地上网的毛病。

可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教育孩子应该采用温和的方式,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监督。通过这种理性的培养,慢慢地就可以把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孩子内在的自制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