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耐住寂寞
9258400000014

第14章 欲速往往不达,金钱上耐得住寂寞 (2)

试想,当你满脑子都是利益取向时,与人相交就显得虚情假意,也就很难赢得真情实意。但人脉之所以有用,是由于对方真心认同你,珍惜这份情谊,才会在适当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相对于点滴累积的“节流法”,人脉理财属于“开源法”,能助你在事业上处处逢源,也能帮你结交值得的人生缘分。懂得人脉理财者,有形与无形的人生财富就将由你掌握。

学会放弃,不因沉没成本一错再错

20几岁的你,身在职场,总是要面临很多选择。而无论是怎样的选择,都是需要成本的。

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而要有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国王那样令人觊觎的权势。”选择做一件事,必然会放弃另一件事,那个被放弃的事所带来的收益就是选择的机会成本。

付出的成本太高,可能会影响我们的选择,也会使我们的职业生涯留下太多的遗憾。

成功的选择往往蕴涵在取舍之间。比如在投资上,很多人会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但成功的关键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得,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果敢地取舍。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人总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然后才可能有所得。

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人们总会把注意力放在直接的损失上,却忘记了理性计算自己的“沉没成本”。所谓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又不可能收回的支出,包括金钱、时间、精力等。行为决策理论专家发现,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要看此事对自己有无好处,还要看过去自己在此事上是否有过投入,这被称做“沉没成本误区”。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学钢琴,花了不少钱给孩子买了钢琴,结果没几天小家伙就厌倦了,甚至不愿意再动手摸琴。焦虑的家长于是给孩子报更贵的钢琴培训班,并且使用逼迫手段。到了最后,孩子对钢琴的态度变成了反感,甚至对音乐也充满怨恨。家长因为冲动投入而陷入了沉没成本的深渊,甚至不惜牺牲掉孩子的兴趣和快乐,沉没成本误区让他们完全忘记了当初买钢琴的初衷--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

职场选择犹如爬树,一旦发现树上的果实并非自己所需要的或者上面的树干已经腐朽时,唯一的选择就是退下来,换一棵树或者朝另一个方向继续爬。否则,在树干上爬得越高的人退下来的难度也就越大,而且越是等待观望,所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20几岁的你,是否懂得计算机会成本呢?比如,下班后等公交车回家,但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公交车还没来。这个时候,如果打车回家要花30元钱,乘公交车只要2元钱,你会如何选择?通常大家会选择后者--既然已经等了很久,不差这一会儿,所以继续等下去。也许真的10分钟后车来了,也许还要再等半个小时,终于回到家时,虽然已经很晚了,人也比较疲惫,但是仍然为自己节省了28元钱而感到高兴,却忘记了为节省这28元钱而白白耗费了许多时间。

在等待的岁月里,其实许多机会都已经过去了,人生的激情也会慢慢冷却,金钱的投资已错过了大好时机。那么,已经失去的就让它失去吧,沉没成本是收不回来了,该放弃的就果断地放弃,别让它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初入职场的你,在理财上,是否也懂得计算机会成本呢?

有一位教授曾以每股27元港币的价格买了一些股票。当该股票跌到15元港币的时候,有人告诉教授,那只股票不值这么多钱,他失去的是“沉没成本”,劝教授卖掉。教授不同意:“卖掉后,我的血汗钱不都没了。”后来这只股票差不多跌到每股1元多港币的时候,教授卖出了股票。

有许多做投资的人计算他们的财富,留在记忆里的永远是他们曾经达到的最辉煌的那一刻,常将某一天的最高市值视为已到手的收益,然后,以那一刻计算他的得失。然而,变化的市值与最高市值相比,难免会导致心态失衡。

我们要明白,在投资过程中,过去的市值都属于“沉没成本”。有的人天天看自己账户上市值的变化,其实这没有任何意义,更容易唤起一种心理错觉,进而导致患得患失。

对投资而言,如果一笔投资无论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理性的做法是只能忽略它。因此,无论此刻我们的处境是艰难还是顺畅,真正有意义的都是如费雪所说的:“真正要紧的,是不要放弃在未来会大幅度增值的投资。”对于年轻人来说,该放弃时就放弃,不要因过去的失误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投资须谨慎,不可随大流

20几岁的人,你的理财信息从何而来?对大多数人来说,大众媒体仍是投资人的首要选择,电视报道与财经杂志最主要,其次是电视新闻、投资理财电视节目、网络新闻等,但理财信息来自金融机构专业人员与专业投资机构的比例反而不到一成。这种高度依赖口耳相传的投资模式,一般来说并不能够让人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投资人大都知道,不可以完全信赖媒体,因为媒体的很多信息都是二手传播。不过,令人无奈的是,大家都知道不要追涨杀跌,但就是很难克服人性的贪婪。

更糟糕的一点是投资人普遍具有“跟风情结”,虽然资产配置喊得震天响,还是有人觉得太过深奥,根本听不懂,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进行配置。有些人经常会对金融顾问说:“你直接告诉我可以买哪只热门股票就好。”

要知道,从媒体上以及从身边朋友那里得到的很多信息只是片段,是不完整的,可投资人眼中却只看到自己相信与想要得到的,对于风险等其他信息,却有意无意地忽略。

有个故事几年前曾流传颇广:某证券公司的散户股民几乎人人赔钱,只有门口看自行车的老太太赚了个钵盈盆满,于是大家纷纷向她讨教炒股秘方。她说:“门口的自行车就是我炒股的‘指教’,自行车少、股市萧条的时候我就买股票,自行车多、人人都抢着买股票的时候我就清仓。”这个故事讲了一个“随大流不赚钱,反其道而为之才能发财”的道理。实际上,这位老太太不知不觉中运用了逆向思维。

这个故事也说明,在投资理财上,盲目跟风是不会有大收益的,在投资上切忌随大流。

但多数人在理财中都存有“从众心理”。见大家都炒股,不管自己对股票是否了解,便一哄而上,全民皆“股”。一家公司推出一项高利集资,虽然不是公开办理,但其利率高达8%,并且很多人已经拿到了分红收益,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在对该公司经营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争相参加集资。

相对趋之若鹜的“从众”者,小赵则颇有主见。无论炒股的朋友怎么劝,参加集资分红的朋友如何动员,他总是按照自己的判断,另辟蹊径进行理财。他经过分析和衡量,发现某开放式基金的投资价值较大,于是在该基金无人问津的情况下购买了2万股,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连分红加上基金净值的增长,收益超过了10%。而盲目参加集资的朋友不但没有拿到8%的收益,差点连本钱也赔进去了。所以,理财不能盲目随大流,而是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制订理财计划,平心静气地理自己的财。

专业理财人士称,在个人理财产品日益多样化的今天,百姓在理财时,要有明确的理财目标,不能随大流。今天看着基金流行,便买基金,明天看着股票上涨,便炒股票,跟风的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这和罗杰斯的话是一个道理。罗杰斯曾经说过:“我可以保证,市场的大多数操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换句话说就是,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找到符合自己的理财需要,要独立思考。

我们在很多理财书上可以找到不少关于投资、理财规划等方面的内容,例如教人如何把自己的钱分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首先告诉你储蓄的重要性,其次是分门别类地教你一些常见的投资手段,甚至教你如何用保险理财获利。然而事实上,书本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经济学家不一定都是投资大师,投资大师也未必都是经济学家。

股市如大河,有波涛,有风浪,有涨潮,有落潮。股市中的机会好比大河中的鱼,有大鱼,有小鱼,抓住机会如同捕到鱼。市场深幅调整后,或涸泽而渔,或结网捕捞,或放长线钓大鱼,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是策略,是思维方式。大河依然在,鱼儿依然在,市场魅力也在于此。

所以,20几岁的人,坚持独立思考,抛开羊群心理,寻找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这才是理财的关键。

别急功近利,要关注长期收益率

巴菲特11岁初次购买股票,从零开始,通过从事股票和企业投资集聚了巨额财富,成为世界级大富豪。在战后的美国,主要股票的年均收益率在10%左右,巴菲特却达到了28.6%的水平。

长期研究巴菲特的罗杰·洛文斯坦强调这一成就的独特性:它是传统的长期投资的结果。罗杰·洛文斯坦认定巴菲特的成功正如巴菲特的好朋友比尔·盖茨对巴菲特的评论一样--“他对长期投资的热情”。

20几岁是人生的“尝试期”,年轻人已经摆脱了青春期的稚气,为大学毕业后尝试新的生活做好了准备。然而,当进入工作领域后很可能会发现,多数人都不清楚该如何管理刚刚获得的薪资。

大学毕业前,年轻人是父母辛苦赚来的钱的消费者,毕业后情况发生了转变。他们开始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一般只能在不超出收入的水准上进行消费。他们得根据现有的经济实力,形成自己能承受的生活方式。初期,他们可能还享受不到父母辈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所以,20几岁的人必须在能够承受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决策。不论是住房、家具、汽车、衣着还是娱乐,都要与现状吻合。他们必须考虑:是在收入范围内选择现代的生活方式,还是任性地透支信用卡?是享受不必要的高消费,继续依靠父母支付账单,还是理智、耐心地期待美好时刻的到来?

在这个人生的转折处,年轻人不得不认真对待投资理财这个问题,特别是中长期的投资理财。中长期的投资理财关乎自己日后的发展。那么,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中长期投资理财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投资理财目标。

投资理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制定目标到计划和安排实施,再到行为的管理,中间不断循环和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制定中长期投资理财目标。

中长期投资理财目标是整个投资理财规划的起点,是基础,却常常被人们忽略。目标缺失的结果是,你像一只无头苍蝇般到处寻觅食物,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当然会极大地影响具体行为的实行,影响投资理财行为的效果。投资理财目标好比登山时的目的地,没有目标,就会走很多弯路,非但不能事半功倍,还可能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