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
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光剑!
招,是什么样的招?天地阴阳招!
这是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剧《白眉大侠》的片头曲。这部剧构筑的是一个充满了侠客与正义、阴谋与爱情的武侠世界——刀光剑影,让人热血沸腾。
“刀光剑影”语出南朝·梁·吴筠《战城南四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夜泥。”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清·陈端生等著《再生缘》第二九回:“有一座山山势险要,山腰里房屋重重,旗幡招展,绣带飘扬,还有刀光剑影,杀气腾腾。”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挥刀击剑时的闪光和影子,比喻激烈、紧张地交锋搏斗。
钟元凯《李贺诗歌的色彩美》:“前一首诗出现的主角是赳赳武夫,鸿门宴刀光剑影中的英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二章:“然而周围的刀光剑影,威严神色,竟使他浑身软弱,失去跳起来大骂的勇气。”徐铸成《报海旧闻》四六:“当时的斗争是相当激烈的,真可说是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黎汝清《小说<万山红遍地>构思及其他》:“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像走马灯似的出现在我的面前……一会儿刀光剑影,一会儿娓娓而谈;一会儿花香鸟语,一会儿霹雳闪电。”
说起来,刀和剑都是古代重要的作战及防身武器。刀为单面侧刃,厚脊,主要用于砍杀;刀只在一侧有刃口,另一侧做成厚实的刀背。这种厚脊薄刃从力学上看不但利于劈砍,而且刀脊无刃,可以加厚,不易折断。
剑为双刃,呈柳叶或锐三角形,中间有脊,主要用于刺杀。古代的刀产生要比剑晚一些。剑是由矛头、匕首演变而来的。剑,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剑产生在商代。当时的剑一般较短,约为20~40厘米,呈柳叶形或锐三角形。
自黄帝至东周,剑大多以铜铸剑,剑质颇佳,炼制技术亦逐渐进步。春秋战国之时,并定剑制,详言制剑之法。周礼考工记云:“周官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两从半之,以其腊广为之。茎圆长倍之。中其茎,役其后,身甚五其茎,重九锵(按:周礼六两半为一锵),谓之上制,上土服之。身长四其茎,重七锵,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重五锵,下士服之”。又考古记云:“剑,古器名,两刃而有脊,自背至刃,谓之腊,或谓之锷(即剑身)。背刃以下,与柄分隔青,谓之首(即剑盘),首以下把握之处曰茎(即剑柄),茎端旋环曰铎。”这一时期是铸造史上的“青铜时代”,即以青铜为重要原料来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青铜是铜与锡(也含铅及其他金属元素)的合金,以含锡量的多少来决定铜器的硬弱程度。我国的青铜时代大约相当于夏、商、周及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剑身加长,刃部锋利,装饰华丽,并能依剑的不同部位,在铸造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配方。经对部分剑的化验表明,剑的两愕(刃)含锡较高,有的高达19.88%,这是为了提高刃部的硬度;而剑的中脊含锡量却很低,有的还加入了铅,这样就加强了整个剑身的韧性,使剑在使用中既能用力砍刺,而又不易折断。有的剑表面还经过铬化等工艺处理,使其不致生锈,如已发现的越王勾践剑等青铜剑至今仍乌光逼人。
战国后期的秦国已经是青铜剑、铁剑并用,同时剑的型制也有变化,长度曾加到100厘米左右,剑身狭长,表面经过仔细地研磨,并有一曾铬盐氧化物,显现着乌黑的光泽,能防蚀防锈,陕西秦墓出土的诸多长剑几乎有如新制,而其他兵器如铍、矛、殳、镞等也都是应用此法。
这种长度的青铜剑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由于青铜硬而脆的性质,过长的剑极易折断,因此剑的长度历来是受到限制的。秦代的长剑硬度一如经过处理的中碳钢,却能具有这种长度,出土之后颇令人不敢置信。经过学者的研究,发现其剑身有规律地作多段的收束,剑身宽度逐段变窄,而厚度则作比例性的加大,使其物理性能达到非常完美的地步。据说兵马俑出土时有过大量碎片压住青铜长剑的实例,移开碎片后,长剑立即反弹恢复原状,可见这种青铜剑韧性之优良;此时可说是青铜兵器的第二个时代,也是最后一个高峰。
而刀产生于4000多年前,当时的铜刀是仿照石刀、骨刀制作的,还未摆脱石刀的形式。商代时,铜刀形制比以前进步,但并未形成兵器。直到西汉末年,骑兵已经成为战争的主力。由于马速度快,推刺功能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劈砍功能十分适用,于是在西汉时期,出现了环柄的长刀。此类武器只有一面刃口,而另一面是厚实的脊,所以便于劈砍,又不易折断。
至汉武帝时期,剑长有超过1米的,剑刃由两度弧曲而伸,成平直,剑锋的夹角由锐加大。由东汉时期,环首铁刀在当时骑战中占有普遍地位,剑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后作为佩带仪仗或习武强身自卫之功用了。
西汉时期的刀呈长方形或梯形,直脊直刃,现在看来样子很酷。刀柄和刀身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一般没有格。刀柄首端制成扁圆的环状,称“环柄刀”或“环首刀”,与所谓的“大环刀”不同。
在西汉末年时,钢铁兵器几乎完全取代了青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数百年的交替期间,同时也是青铜兵器的发展巅峰,无论长度、硬度、韧度,在历史舞台上展现其最后的灿烂风华。
到三国时期,军队中大量装备的短柄兵器,就只有刀了。从这个时期开始,钢铁兵器已完全代替青铜兵器登上了战争舞台。当时对刀的淬火工艺已非常讲究,知道不同的水性,淬出的刀刃软硬也不一样。有的刀还安装了长柄,变成了长兵器。如《三国志》就曾记载有典韦好持长刀,关羽用的是偃月刀等。
唐代的刀已有仪刀、郭刀、横刀等形式。长刀还有双面刃的陌刀,全长3.3米,重7.5千克。它作为“兵中之帅”,是唐代的常备武器之一。此时,刀的形制已由汉代的直脊变成了曲脊,更便于砍杀。枪到晋代,枪头改制成短尖式,更为轻便锋利,遂成为以后历代的主要兵器,有“兵中之王”的美称。唐代的枪有漆枪、木枪、白干枪和朴枪4种。斧也较流行,有长柯斧和凤头斧。此外,两晋以后还新出现了鞭、铜、锤等兵器。以上这些兵器的变化正是这个时期钢铁技术发展的具体表现。
隋唐时期的剑没有多少军事功能,更多的是文人墨客的饰物,常用来抒以凌云壮志或表现尚武英姿。《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散)郡公,开国公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号侯,皆只佩。绶亦如之。”后剑与道教接上不解之缘,成了道士们手中的法器之一。
到了宋代,冶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已能锻造出与现代弹簧钢相似的钢剑。这种剑采用高碳钢为刃部和低碳钢为茎干的合制方法,使钢剑刃部锋利而剑身富于韧性和弹性,“可以屈置盒中,纵之复直”(《梦溪笔谈·异事》)。到明代,产生了所谓“苏钢”的优质钢材;明中期后又发明了“生铁淋口”技术,使刃部表面生成生铁溶复层和渗碳层,达到了表面坚硬,内部柔韧与耐磨、耐用的效果。明代对淬火工艺又有新的认识。文献中记载,当时有用原油(石油)淬火者,并对淬火工艺功能的掌握更加准确。明代对兵器的制造要求很严。戚继光曾指出:“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军器集》)
总之,这个时期由于钢铁冶炼技术的提高,产量大增,钢铁的品种也更加丰富,逐渐做到了“因器用材”与“因材施法”。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冶金技术是比较发达的,在冷兵器时代铸造的各种兵器,有很多有可称得上是精良利刃,这反映了古人冶金的智慧与成就。
话说回来,现代各式形形色色的高科技武器、生化武器、卫星武器……真正可以“兵不血刃”,冷兵器时代的刀光剑影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机械大炮轰炸下,终于走进历史,成为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