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律解析: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社区:一个是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个是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对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摘掉了车牌,并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容易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揭示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会传递一种信息,导致这种不良现象无限地扩展。
生活启示:
“破窗理论”的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比如,在窗明几净、环境幽雅的场所,没有人会大声喧哗或吐痰;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就时常可以看见各种不文明行为,如吐痰、打闹、互骂甚至随地便溺等。又如,在公共汽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那么谁也不会不顾别人的眼光,贸然插队;相反,如果车辆进站尚未停稳,就有几个人猴急地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结果大家可能都你争我抢起来,最后导致局面混乱,降低了所有人上车的效率。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对管理秩序的任何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损害,如果不闻不问、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后果可能就是纵容更多的人去破坏它。于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各类有损公共秩序的行为,就都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滋生出来。
心理智慧:
为了。防止破窗效应,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比如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就能营造出文明而有教养的氛围,“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是很重要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看起来很小的过错,也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可能影响深远,最后呈蔓延之势。
76.时尚定律
在一定程度上遵守时尚,才会被社会所接受。
定律解析:
时尚,是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或某一集团中普遍流行的风气与爱好,是一种群体的心理状态。
从服饰、发型等有形具体的。东西,到歌曲、说话用词等无形抽象的东西,只要社会上一时崇尚,任何样式都可以成为时尚或流行。
不同的年代,往往流行不同的时尚,按照不同的时尚,也可以区分不同的年代。
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社会时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遵从着时尚。这叫做“时尚定律”。
生活启示:
时尚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流行服饰、流行发式、流行色、流行家具、流行歌曲、流行语、流行动作、流行的思维方式等。
比如中国传统家具,多以红木雕花为主,但现代家庭装修则日新月异,法式、欧式家具已走进不少家庭;以前人们探望亲友,多会带些水果之类的礼物,而现今送束鲜花已成为时尚;还有,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些流行语,在今天,“嗨”、“酷”等流行语经常挂在很多青年人的嘴边。
那么时尚流行是否有什么规律可循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是有的。
第一是新奇。每一种时尚,开始时都是以与众不同的形式出现的。它以最快的速度反映社会的某一现实状态,是新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风俗形成的前驱。
拿时装的流行来说,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时装的式样兴衰,有一定的循环规律。如果一个人穿上超前于时尚五年的时装,会被认为是怪物;超前三年穿戴,会被认为是招摇过市;超前一年穿,会被认为是大胆的行动;在时尚的当年穿,就被认为非常得体;流行一年后再穿就显得土里土气;五年后穿就成了老古董;十年后穿就只能被耻笑;可是过了三十年再穿,又会被人们认为很时髦、新奇。
就是说,某种时尚在消失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往往会“东山再起”,形成一种循环。
第二是从众。社会中,对时尚趋之若鹜和视而不见的人都属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遵循时尚的。因为人们不想被别人看作古怪的与众不同或土里土气的人。人们普遍认为:合乎时尚的就是美的、进取的、好的,反之则是保守的、陈旧的和不合时宜的。
心理智慧:
生活中每一个人几乎都无法完全摆脱时尚的影响。如果做一个脱离时尚的人,会使我们显得与周围的人和时代格格不入,影响我们的社会形象及与他人的交往。但是对于时尚,也不应该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度追求,过于重视,那只会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和金钱。
77.马太效应
一个人拥有的越多,社会就给他越多;一个人拥有的越少,社会就给他越少。
定律解析:
《圣经》中“马太福音”一章,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主人要到外国去,就把他的三个仆人叫来,要按他们的才干分给他们银子。第一人得了五千两,第二人得了二千两,第三人得了一千两。
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五千两银子做买卖,又赚了五千两;
第二个仆人用二千两银子做买卖,赚了二千两;第三个仆人则把一千两银子埋在了地下。
过了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了,跟仆人们算账。
他听说第一个仆人赚了五千两银子,说:“好,我要把许多事交给你管理,可以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
他听说第二个仆人赚了二千两银子,说:“好,我要派你管理很多的事,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
当他听说第三个仆人把银子埋在了地下,就骂了这个仆人一顿,决定收回他这一千两银子,分给拥有一万银子的人。
这个故事的结尾,有这样几行诗:“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默顿,最早用这个故事来描述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
实际上,在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领域都存在类似的现象,即:一个人拥有的越多,社会就倾向于给他越多;一个人拥有的越少,社会就倾向于给他越少。这种现象叫做“马太效应”。
生活启示:
社会对已经成名的人,总是给予越来越多的荣誉。比如一个人出了名,他的研究成果,包括不成熟的“退稿”、粗制滥造的“废稿”,都会成为“名篇杰作”。甚至他的一言一行也可能被奉为圭臬。就像爱因斯坦说的:“我每每小声嘀咕一下,也变成了喇叭的独奏。”
另一方面,社会对那些正在埋头苦干、还没有出名的人才,即使他们已做出不少贡献,但如果还没有被社会承认,他们的劳动成果也可能无人问津。
“马太效应”有时也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企业在用人策略上,如果遵守量才施用的原则,即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才能够人尽其用,使人才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就像上面的故事中,天国主人的三个仆人,才干是不同的,天国主人按照他们的不同能力,给他们分配大小不同的任务,是合理的。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对人才的判断也不能一成不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
马太效应还经常被用来解释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越是有钱的人,就越容易挣到更多的钱,这是因为他们拥有的资金和其他资源比较多,也就为获得更多的财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穷人则相反,没有钱,资源就少,就更不容易挣到钱。心理智慧:
马太效应提醒我们对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要加以注意。在各个领域,社会对已成名者和“无名小辈”,都应该不抱成见,尽量发掘新的人才;在贫富分化严重的社会里,政府应该对资源和收入进行合理调节和分配,给予所有人比较均等的机会,减少起跑线上的不平等,缩小过大的贫富差距,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