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9249700000003

第3章 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2)

一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协调。

不少父母因为工作忙、家务重,很少跟学校教师联系,就不了解学校教育和孩子在校的表现。有的父母言行举止有悖于学校教育。

比如,教师教育孩子做事要踏实认真,父母却说“会捣糨糊才是真本事”,这样就容易误导孩子或引起孩子认识的矛盾。

还有的父母怕孩子受到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担心孩子“走歧路”,就把孩子禁锢在“孤岛”似的家里,限制在“两点(家庭一学校)一线”的空间中,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分离”,更谈不上协调一致了。

二是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有不少家庭的父母之间、父母与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发生观念冲突、内容矛盾、方法不同的情况。他们相互间很少商量,各行其是,甚至各执己见,在孩子面前争吵,有时出现母亲唠叨、父亲训斥、爷爷“打圆场”、奶奶袒护、外公外婆充当“保护伞”的混乱现象。还有的父母当孩子有点成绩就彼此争“功”,孩子有了问题就互相推诿。这些都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影响了教育效果。

这些情况容易让人想到伊凡·克雷洛夫的寓言:梭子鱼、虾和天鹅想要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可是三个家伙用劲的方向不一致,结果使出吃奶的力气,车子还是在原地纹丝不动。类似地,如果教育孩子的思想观念不一致,力量不协调,那么即使“使足劲”,也会互相抵消、毫无进展,甚至产生负面后果。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达到协调一致呢?

首先,要处理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形成一种“三位一体”的协调教育。孩子是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下成长发展的,父母要主动、经常地与学校教师联系,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内容,了解孩子在学校里思想行为的表现,以及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反映孩子在家里的状况,接受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积极支持和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父母还要关心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积极联系社会上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交往。

其次,要正确处理家庭内部的关系,形成协调一致的家庭教育合力。父母要经常阅读家庭教育的书报杂志,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交换对教育孩子的想法,统一思想、互相配合、避免分歧,防止在孩子面前暴露出教育的不一致。特别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矛盾时,要冷静克制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最好等事后背着孩子交换意见,采取“补台”或补救措施。

心理知识:

当一个人有一块手表时,他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块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

两块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一块可以信赖的,校准时间,并以此作为标准,按它的指引行事。就像尼采说的:“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会更容易些。”

这就是“手表定理”。手表定理启示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只能有一个指导原则或价值取向。

5.教育要接收孩子的反馈——反馈效应

父母在向孩子灌输正确观念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反馈。互动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家教启示:

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个误区是:父母只管自己“教”,却忽视了孩子的信息反馈。单向地向孩子灌输的信息量过多过杂,延续时间过长,以致孩子反馈信息不全面,不充分,不及时。许多父母不注重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反馈的信息乃至心理变化,忽视过程的教育,不善于根据孩子的反馈信息及时调节教育内容、方式方法、节奏和步骤,致使家庭教育产生简单化、成人化等弊端。

比如,父母指出孩子的过错时,孩子常会找出各种借口进行辩解,尽力说明他的行为是合情合理的,如:“那个孩子不是也干了吗?”;“可是,你事先并没有提醒过我这件事不许做嘛”。

很多父母常认为孩子的辩解是狡辩,不分青红皂白地就予以“镇压”,根本不认真倾听和分析孩子的辩解内容。实际上,孩子的辩解往往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反馈。

在批评孩子时父母应该先听听孩子的申辩,并认真分析孩子的辩解中有多少是找借口推脱责任的,有多少是客观说明事实真相的,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批评教育。首先要对孩子的合理理由表示“承认”,这样才能消除他的戒心。防线攻破了,孩子对父母的话能够听进去了,这时再说“无论你有什么理由,做了坏事就是不对的,坏事终归是坏事,是社会秩序和公德所不能允许的”,孩子就有可能在父母的引导下,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是犯了错误,在这件事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进而改正错误。

运用反馈效应原理调节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性反馈。父母就某个问题教育孩子前,通过检查、询问,观察孩子眼神、表情、言行举止以及联系学校等方式,了解有关情况,掌握大量反馈信息,为调节控制教育过程提供依据。父母把握孩子先期反馈信息越正确、全面、及时,对这一问题的诊断越确切,针对性也越强。

2.效应性反馈。父母在就某个问题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通过谈话、察言观色和检验教育效应等方式,及时发现教育过程的成败、得失,立即进行调节控制,优化教育过程,增强教育效果。

3.巩固强化性反馈。父母对孩子,可以深入地谈心以提高他的认识,促其操作实践以熟练他的技能,使他反复训练来规范他的行为。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巩固强化教育效果。如果再发现新问题,就及时解决,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展和强化教育成效。

凡是经过强化反馈获得的印象,一般比一次性思维所形成的认知表象或刚学会的动作技能,要更深刻、更牢固。

4.延续或补充性反馈。父母就某个问题教育孩子之后,通过布置任务、提出相关要求等方式,使教育效果得以延续或补充,从而避免就事论事和“一阵风”的偏弊,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认识,升华他的观念,也有助于规范孩子的行为,把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品质。

心理知识:

“反馈”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是指在控制系统内,将放大器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到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

借用“控制论”这一现代崭新的科学理论之一的概念来说: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人”输入端,可以影响信息再输出,起调节控制作用。这叫做“反馈效应”。

用控制论来考察,家庭教育其实是父母与孩子信息(包括认知、情感、意向、行为等)双向传递的控制系统:父母输出“家庭教育”的信息,孩子随时反映“受教育”或学习的信息,其中存在着反馈的机制,并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在教育中,父母应及时根据孩子的反馈信息,调节控制教育过程,以提高教育的效益,使教育过程始终处于优化的动态平衡状态。

这就是教育中的“反馈效应”。

6.重视孩子的许多“第一次”一首因效应

孩子生活中的许多第一次,会给今后的生活打下烙印。

因此父母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次,给他打下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或者对良好的行为进行鼓励。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第一次”,父母都要予以重视。由于首因效应,在你教会孩子第一次该怎么做的时候,会给他打下烙印,从此开始形成习惯。

比如,有一个孩子叫圆圆,在幼儿园上大班。老师要求圆圆回家复述上课时老师讲的故事,并由父母把它写下来。当时圆圆妈妈工作特别忙,晚上加完班回家已经9点多了,但她还是认真地对待孩子讲的每一个故事,把它工工整整地写在本子上,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结果圆圆的第一本作业得到了老师奖励的一面红旗,成了班里最好的作业。

圆圆受到了鼓励,就把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用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上学后她经常拿到学校的各种奖项,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又如壮壮,在小学一年级时,一天晚上他拿着《新华字典》,让爸爸帮他查生字。爸爸先问他老师是否教过查字典,他说老师教过了,但他不太熟练。爸爸就让他自己查。刚开始壮壮有点畏难,爸爸就告诉他不懂的地方爸爸再教他,但他必须先自己查。

壮壮自己去查,果然查到了这个字。后来他再也没有让爸爸帮他查过字典,而且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自己的事,只要动脑筋能解决就自己解决,实在不懂才去问父母和其他人。这种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大大提升了壮壮的学习能力。

这两个事例都说明,“第一次”会对孩子打下多么深刻的烙印,多么深远地影响他今后的生活。

作为父母,要重视孩子生活中的许多第一次。比如:孩子第一次在学校受老师的表扬,父母在勉励孩子的同时,要告诫孩子珍惜荣誉;孩子在学校第一次受到了批评,父母不要盲目责怪孩子或说老师的坏话,而要鼓励孩子把事情经过讲清楚,帮孩子分析原因;

孩子第一次与同学发生矛盾,父母不要护短,要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培养孩子开阔的胸怀;孩子第一次参加学校活动,难免会胆怯,父母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在探索中寻找成功的快乐。

相反,父母如果不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就可能给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一天晚上,冰冰的妈妈下班回家,冰冰马上端出饭菜,兴奋地告诉妈妈,这是她第一次下厨,并满怀期待地让妈妈给“打个分”。妈妈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菜,马上吐了出来。当时她又累又饿,脱口而出的就是不耐烦的指责:“你当盐不要钱呀,这么咸怎么吃呀!不会做就别瞎折腾,浪费粮食!”结果女儿深受打击,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主动为妈妈做过任何事情。

心理知识: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字词,然后让他们以任意的顺序回忆。结果表明,位于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比中间部分的字词更容易回忆,在心理学上,前一种现象叫“首因效应”,后一种现象叫“近因效应”。

“首因”是指最初的印象,它会给人的认知活动造成强烈的影响。

这是为什么呢?一篇文章、一套数据,开始的内容比后面的部分记得清楚,是因为新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在大脑皮层留下较深的痕迹,以后回顾起来比较容易。思维的过程也表明:人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定势”,即“先人为主”。初次印象是思考问题的起点,人们分析问题、判断问题是从这个起点向后延续的。

首因效应使人类有一种特性,就是对堪称“第一”的事物有天然的兴趣和较强的记忆。比如,你能列出很多第一,如世界第一高峰,中国第一个皇帝,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可是紧随其后的第二,你能说出几个呢?

由于首因效应,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对“第一次”情有独钟:你会记住第一任老师,第一天上班,第一次恋爱,等等,但对第二可能就没有那么深的印象。

7.合适的氛围有助于教育——氛围效应

父母在教导孩子时,要注意营造符合教育内容的氛围。

平时在家庭生活中也要创造和谐、温馨的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教启示:

有一个孩子高考落榜,牢骚满腔,非常烦躁。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却火上浇油:“你要重读一年,可得为大人争口气呀!”儿子一听火了:“难道是我不努力?”父亲一跺脚:“你没考好还有什么道理?”儿子顶撞道:“你的工作又做得怎样?”父亲气得青筋直暴,连说几个“你、你、你……”可以想象,接下来就是父子俩的短兵相接,唇枪舌剑。

在这样的气氛中,是不利于对子女进行激励的。大量事实表明,在和谐的气氛中,子女更容易冷静思考父母的话,理解父母的苦心,从而愿意按照父母的激励去做。就是说,父母在激励子女时,要注意说话的艺术,选择恰当的时机,在比较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另外,家庭气氛与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和谐气氛中的孩子,往往心情愉快,性格开朗,活泼自信,智力提高快;而长期处于压抑气氛中的孩子,往往缺乏热情,孤僻内向,脆弱忧郁,智力发展慢。就是说,一个和睦的家庭、轻松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

据首都师范大学的调查表明,儿童在家庭中感到快乐的比例大约为20%,明显低于父母。这说明大多数父母在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有的家长说,我们整天为了生计奔波,哪里有时间、精力营造什么家庭氛围?其实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与经济条件及父母受教育的程度都没有多大关系,关键在于父母是否重视。

首先,父母不应该让家庭成为一个充满紧张气氛的“硝烟弥漫”的战场。虽然任何家庭都会有矛盾、有争吵,但父母尽量不要把矛盾和争吵暴露在孩子面前,不能因此对孩子造成伤害,尤其不要把孩子当作出气筒。孩子年龄小,内心比较脆弱,缺乏安全感,家庭的矛盾和冲突会给孩子造成难以想象的心灵伤害。

父母还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有的细心的父母,善于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比如,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用餐情景,这包括对餐室布置、食品烹饪、用餐气氛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亲切、和睦、温暖的情景会使孩子感到幸福、愉快,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绪,而变得更加好学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