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盛宴
9248500000085

第85章 友爱情感——生活的内涵

梭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曾搞了这么一个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

为了便于不同语种的人识别和点击,他们在题目的下面贴了16面国旗。到梭罗逝世纪念日这天,有92.3%的人点击了“否”。

这一结果出来后,非常出乎主办者的预料。

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没有像他的大部分同学那样,去经商发财或走向政界成为明星,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他写作,静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

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世界上竟有那么多的人认为他的生活并不糟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认同并羡慕梭罗呢?

为了搞清楚其中的原因,梭罗博物馆在网上首先访问了一位商人。商人答:“我从小就喜欢印象派大师高更的绘画,我的愿望就是做一位画家,可是为了挣钱,我却成了一位画商,现在我天天都有一种走错路的感觉。梭罗不一样,他喜爱大自然,他就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大自然,他应该是幸福的。”

后来,他们又访问了其他一些人,其中的一位是这样给博物馆留言的:“别说梭罗的生活,就是凡·高的生活,也比我现在的生活值得羡慕,因为他们没有违背上帝的旨意,他们都活在自己该活的领域,都做着自己天性中该做的事,他们是自己真正的主宰,而我却在为了过上某种更富裕的生活,在烦躁和不情愿中日复一日地忙碌。”

梭罗虽然没有财富,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但他选择了自然,选择了宁静,选择了他喜欢做的事,他的生活是美好的,也是最好的,他的人生是精彩的,也是成功的。

现实中的很多人,他们利欲熏心,不择手段,求荣卖友,出卖人格,经过全力拼杀,或许达到了目的,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财富,谋得了日思夜想的职位,求得了一般人所无法企及的生活水平,但他们却以牺牲丰富、有趣、充实的生活为代价,以出卖做人最起码的水准、最起码的人格为条件,他们所领略的是生活的单调乏味,赢来的是冷眼相看,他们最终成了生活的奴隶和俘虏。这种人能叫成功吗?正如哲人所说,他们只能是“享有快乐的猪”。

现实中却也有很多人,他们把美和爱全部倾注于生活,把善良敦厚的品质与平静豁达的胸怀熔铸于生活,他们在物质上也许十分贫乏,或者一无所有,但他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是充实的。他们也许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历尽了人间的喜怒哀乐,忍受了难耐的寂寞与无聊,正由于此,他们才真正懂得生活的内涵,才更加珍惜生活的时光,他们也才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满足与美好。

人最难做到的就是减少或忽略无法满足的各种欲望,殊不知,过高的欲望往往会成为生活的包袱和累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我们将来有望实现的一切,停止我们应有的发展,松懈我们应有的追求,而是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自己正在从事的事业,选择我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品味属于自己的那份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是什么?

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应该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不甘于平庸活着的努力。有人说:“生与死之间有一段距离,这便是人生;如何走过这段距离,这叫做生活。”

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应该是一种宁静。只要生活中有了宁静,人生就多了一首清纯的诗,就多了一首悦耳的歌,就多了一幅绮丽的画,人生也就多了一种享受,就多了一种美丽,就多了一种希望。

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应该是一种过程。梭罗选择瓦尔登湖,搭建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他便感受到了一种生活不可缺失的过程美。一些人错失眼前的生活,一味地追忆过去,猜度未来,这种人是品味不到生活过程的甜蜜美好的。

要记住,有一种生活,只要适合自己,只要有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是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