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盛宴
9248500000065

第65章 职业打拼——掌握主动

有两个同龄的德国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超市,薪水相同,其他待遇也一样。工作一段时间后,一个叫阿诺德的小伙子便很快地晋升为蔬菜果品部的主管,薪水也跟着涨了很多;另外一名叫奥卡姆的小伙子仍是一名普通职员,薪水也没有变,奥卡姆心里很不舒服,便找到老板发牢骚。

老板没有理会他,只是叫他第二天一早到集市去转转,看什么东西好卖些。

第二天,奥卡姆从集市上回来便向老板报告,说土豆好卖。老板问到土豆的价格、数量,他说不出,又转身跑到集市了解后向老板作了报告。

老板笑了,便当着奥卡姆的面对阿诺德作了同样的安排。

过了一会儿,阿诺德气喘吁吁地从集市上跑了回来,对老板说:“现在有两个农民在卖土豆,价格很便宜,土豆质量还不错。”说罢便拿出土豆样品交给老板看。同时他还了解到,一位农民的西红柿,价格很公道,超市的西红柿库存不多了,他订了几十箱,等会儿便要运来。他还要了那位农民的手机号码,如若需要,随时都可以送货上门。

此时,老板笑着对站在旁边的奥卡姆说:“这下你该明白了,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你高吧!”

奥卡姆与阿诺德最根本的差别,那就是阿诺德能够主动地思考,能够主动地工作,因而受到老板的赏识和重用。而奥卡姆则只会按部就班地工作,这种人一般是说一下动一下,不说不动,甚至于说了也不动。这样的人,不但不会受到重用,相反人们还会瞧不起他。

在美国工商管理学院能力测试GMAT考试中,其中的语法考试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对错考题。在一般的英语考试中,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都是正确的表述,但在GMAT考试中,假如一句话能用主动语态来表达而用了被动语态,就算是绝对的错误。比如说“电视机被我修好了”,一定要说成“我把电视机修好了”才对。

这种考试中主动、被动语态的敏感区别,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重大的命题,那就是对参加考试的人面对所发生的事情,看是用主动思维还是用被动思维。

校方认为,一般喜欢用被动语态来表述的人,大多习惯于被动思维,一个习惯于被动思维的人则常会用被动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一般喜欢用主动语态来表述的人,大多习惯于主动思维,一个习惯于主动思维的人遇到问题则肯定会主动地去解决。他们还认为,大凡拥有主动思维的人,都比较容易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主动,是一种态度,它反映着一个人对待问题、对待工作的行为趋向和价值取向;

主动,是一种品质,它是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品质;

主动,是自己装有太阳能发动机的汽车,懂得主动吸收资源,能够在直奔目标的同时积累新的能量。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起始差距很小,也许只是那么一点点,但日积月累就会拉大,就像奥卡姆和阿诺德一样,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你的脑子能不能自主地转起来,你的行为能不能自主地动起来。

能够自主地转起来,自主地动起来就是一种主动。

不能够自主地转起来、自主地动起来就是一种被动。

我们都应该积极主动,人性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有几个是死脑筋等待别人安排的?

我们都应学会积极主动,不要只是被动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应该积极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我们都可以选择积极主动、奋发向上的生活方式,那将是另外一种成熟与成功。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即使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也不一定就落在你头上,在一大堆人中,比你高的就有优势,你只有主动地跳一跳,才可能抢到这个馅饼。

所以,积极主动,永远是成功者不变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