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盛宴
9248500000040

第40章 处世待人——勇敢地承担责任

在一个一望无际的大湖中央的小岛上,建有一座庙宇,庙中供奉着传说中菩萨戴过的佛珠链子,庙里只有一艘小舟供和尚外出运送补给使用,外人无法接近。

庙里住着一位老师父,带着几个年纪轻轻的和尚念经修行。有一天,老师父突然召见大家:“菩萨链子不见了。”

和尚们都不敢相信,因为庙中唯一的大门二十四小时都由和尚轮流看守,外人根本无法接近。和尚们个个心怀不安,他们都成了偷取菩萨链子的嫌疑犯。

老师父安慰这群和尚,说他并不在意这件事情,只要拿的人能够承认错误,然后好好珍惜这串佛珠链子,并为此给了七天时间让和尚们闭门静思。

第一天没有人承认,第二天也没有,直到第七天,还是没有人站出来。

老师父见没有人承认便说:“大家修行结束了,明天早上就可以离开。”

第二天早上,和尚们背着行囊,准备乘舟离开,以示清白。唯独剩下一个双目失明的和尚依然在菩萨面前念经,众和尚都松了一口气,因为这表示他承认拿了链子。

老师父一一向无辜的和尚道别后,转身问这位双目失明的和尚:“你为什么不离开,是你拿了链子?”

和尚回答:“佛珠未拿,佛心还在,我为修养佛心而来。”

“既然没拿,为何留下来承担责任,让别人误会是你拿的?”师父又问道。

和尚说:“过去七天中,怀疑既伤自己的心,又伤他人的心。现在,大家虽然离开这里了,各自心中仍然有一团抹不掉的阴影,需要有人勇敢地承担才能化解怀疑。”

老师父从袈裟中拿出他说不见了的佛珠链子,戴在这位双目失明的和尚的颈子上说:“链子还在,只有你学会了承担。”

东周时期,秦国得到情报,他们将有一个绝好的攻占郑国的机会。秦穆公喜出望外,不顾老臣蹇叔的反对,欲派兵袭击郑国。郑国知晓后严加防范,大败秦军,俘获了三员大将。

秦穆公得知后,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三员大将被放回时,秦穆公身穿素服,亲自到郊外迎接。三员大将叩头请罪,秦穆公说:“我不听蹇叔的话,导致战事失败,使三位受到侮辱,这是我的罪过,你们何罪之有?”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都赋予了不同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角色饰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对责任的完成和承担。

正是这种责任的完成和承担,让人在困难时能够坚持,在消沉时能够振作,在成功时能够冷静,在绝望时能够不言放弃。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要面对一些屈解、误会和考验,这种屈解、误会和考验也同样包含了一种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讲,对屈解、误会和考验的最好面对就是勇于承担。

正是这种责任的勇于承担,尽管让自己承受了压力和委屈,但却能唤醒一个人应有的觉悟与良知,凸显一个人美好的心灵与人品,成就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与使命,从而获得世人的尊敬与爱戴。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缺乏一种责任感,他们在责任面前胆怯了,在责任面前畏缩了,在责任面前逃避了,在责任面前推卸了,在责任面前放弃了。

殊不知,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需要承担责任,没有责任的人生是空虚的,不敢承担责任的人生是脆弱的。

是的,放弃承担责任,就等于放弃了自身的价值,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人格力量,就等于放弃了成功的选择。

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承担责任,并不是要求你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承担,事实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责任要你来承担,生活是需要你承担起由你应该承担的那部分义务与责任。

乐于承担责任的人,除了能成就你的事业,完美你的人格魅力外,有时还有可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与惊喜,那位双目失明的和尚不就得到了珍贵的佛珠链子吗?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能够承担责任,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作为一名领导者,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则是很不容易的。事实上,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一名真正爱护下属的领导者,不仅要敢于对下属出现的失误负责,更要敢于承认自己的决策失误,对因自己的决策失误而造成下属失败与失利的后果承担责任。

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镌刻在人生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金子般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