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盛宴
9248500000002

第2章 品德修养——不泯的良知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中飞行了108分钟,平安地返回地球。

这个25岁的矮个子上尉,代表人类圆满地完成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次飞行,几分钟后,消息便在全球炸开,世界各大报纸、电台都竞相报道了加加林传奇式的英雄事迹。

接着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耀眼的光环,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同他握手交谈,政要名人与他拥抱干杯,各种象征最高荣誉的勋章挂满了胸前,他的军衔也从上尉升至少校,茹科夫斯基军事学院录取了他,后来他又进了高等军事学院研究生院学习。他走到哪里,哪里便是鲜花相送,掌声相迎,盛宴相款。

他于是有些飘飘然了,常常无视法规,驾着国家奖励给他的伏尔加小轿车在街上横冲直撞。

有一天,他又闯了红灯,这一回他的伏尔加撞翻了一位老者的汽车,两辆车毁得不成样子,幸好他和那位老者都只受了点轻伤。赶到出事地点的警察一眼就认出了加加林,连忙举手行礼,并当即保证“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那位老者尽管也受了伤,但见面前立着的是加加林,只好无可奈何地苦笑。随后,警察拦下一辆过路汽车,嘱咐司机将加加林安全送到目的地。

加加林坐上了车子,但老人的苦笑和伤势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让他不可理解的是,荣誉的光环竟然可以让执法者颠倒黑白,明明是自己的过错,竟要让一位年迈体弱的老者为自己顶罪。

就在这一刻,加加林的良知复苏了,他让司机迅速把车开回出事地点,他在警察和老人面前诚恳认错,并帮助老人修好了汽车,赔偿了全部医药费。

良知是人类先天拥有的情感,是人有别于动物独有的理性;

良知是无字的合同,它约束我们的行为,督促我们践行自己的诺言;

良知是灵魂的岗哨,它默默地坚守职责,监视着我们别做出缺德、违法的事情;

良知是罪孽的告发者,它铁面无私,把我们狰狞的面目、卑鄙的手段、假恶丑的行径向世人检举,向我们自己的灵魂控诉;

良知是行为的审判员,它刚正不阿,把我们的心态与行为放到神圣纯洁的天平上去衡量,传唤到庄严肃穆的审判席接受审判;

良知是真善美的支撑点,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格。

良知,能使人去掉一些自私和庸俗,使思想和灵魂得到升华。

良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命底线,没有了它,人就成了次品、废品甚至危险品,迟早有一天会被社会用道德、法律的手段消除。

倘若一个社会普遍缺乏良知,则欺骗、谎言、残酷、冷漠将大行其道。

一个好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应该是讲良知,一个美好的时代必然是一个崇尚良知的时代。

对于一个有良知的人来说,最难以承受的是自己良心的谴责。对于一个没有良知的人来说,不要说良知的谴责没用,就是道德的谴责、法律的谴责也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良知的声音极其微弱,很容易被淹没,可是却又清晰得无法遁逃。

良知虽然是天然生成,但良知也依靠后天的造化。

良知也会沉睡,很多人只有在受到心灵的撞击后,良知才会被唤醒。

良知是不能用金钱来度量的,如果到了用元、角、分来衡量良知的时候,社会离衰败没落也就不会太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