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万成被通知到乡上,解决他的采石场问题。在乡政府围墙的铁栅门口,遇到了正在等候他的村支书温良全。
董万成是上石岭子乡虎尾村的村民。十年前,他响应乡政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经济的号召,在驻村干部龚文军乡长的帮助下,在虎尾山办起了采石场。所谓采石场,其实就是把虎尾山上那些采之不尽、挖之不竭,泛着青光的石岩、石坡,用炸药炸成片石,然后把它们投进碎石机,让机器的钢牙把它们咬碎成指头大小的石粒,拉出去卖给那些修公路的。除了购买炸药和机器外,这是一个无本生意。可开头几年,董万成做得并不顺利。这一是因为上石岭子乡离外面热闹的世界太远,外面来拉碎石的汽车少说也要走大半天,有些豆腐盘成肉价钱的意思。第二呢,是因为那几年一些人在河里采石、采砂,从河里采出的卵石不用碎,只需要用铁筛子过一遍就行,这自然又比董万成的碎石便宜。做了几年,董万成没赚到多少钱,有些丧失信心了。可在这时,风水突然转了:上级下决心整治河道里的乱挖滥采,关闭了全县所有的砂石公司,而国家在实行惠农政策中,蓬蓬勃勃开展起来的公路“村村通”工程,一下子加大了碎石的需求。
董万成时来运转,机器成天轰鸣不止,投进机器里的是石头,吐出来的是银子。没多久,董万成发财了,扒了老屋建起了小洋楼,显摆似的屹立在王家湾,宣告了他这个上门女婿率先在村里进入了“小康”!可是没想到,庄稼人个个都是无师自通的经济学家,村里的麦荣生、杜仁政、李明忠以及邻近油坊坡村的吴国礼、朱光柏等十多人,一见这碎石的生意有钱可赚,且投资不大,又不需要什么技术,就纷纷也买了机器,和乡里签了合同。这一来,虎尾山上一下子就摆开了几十处“战场”,几十台碎石机同时响起来时,震得头上盘旋的鹞子都不敢在虎尾山上歇脚了。董万成最初非常生气,心里骂道:“龟儿子些,就晓得跟船!老子当初喝凉风的时候,你们不来,现在有钱赚了就来了!”可骂归骂,却拿别人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山又不是你的山,你采得,别人就采不得?好在董万成修了小洋楼以后,还有一些积累,又去贷了一些款,不但重新添了两台碎石机,而且一不做,二不休,还购置了一台东风牌货车——他觉得不能老租用别人的汽车,那样除了锅巴就没多少饭了!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要干就大干,绝不能输给了那些跟船的“虾子”们。
正在董万成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突然在去年的一个日子和一群不速之客手里,起了一个突然的变化。
董万成清晰地记得那是十月的一天。十月小阳春,天气暖暖的,山上树叶该红的红了,该黄的黄了,该紫的紫了。而不红不黄不紫的,依旧青翠欲滴,郁郁葱葱,和红的黄的紫的混在一起,近看远看,都像是一幅画。中午时候,突然有几辆屁股上冒烟的“乌龟壳”,从县城方向驶到了碎石场旁边的佛尔岩下。“乌龟壳”停下来后,从里面钻出一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的城里人。这些人既不像干部那样穿西装洋服,把“裤腰带”拴在脖子上,又不像是生意人长着一个啤酒肚,胳肢窝里夹只大皮包那样牛皮烘烘。
他们鼻梁上都架着一副眼镜,倒像学校里的教书先生,却又每个人在胸前都吊了一个大照相机,并且男女都一样,不论老少都蓄着长发,粗看全是女的,细看却是有男有女。这些人一下车,就对着佛尔岩上那些不知是何年何月何人留下的“鬼像”,高兴得“哇哇”直叫。一边叫,一边议论,又一边像发现稀罕物似的,解下胸前的照相机,对着“鬼像”“咔嚓咔嚓”地照起来。董万成知道他们是从城里专门来看佛尔岩上那几十幅“鬼像”的,心里没感到奇怪。因为他早就听说了一些,那岩上的“鬼像”是什么国家级文物,不能动的。而且在这些年的采石期间,也隔三差五地见到一些人像这些人一样,不辞辛苦,专门从省城、京城坐着车子来看这些“鬼像”。他想不明白,这些“鬼像”吃不能吃,穿不能穿,值得这些人大老远跑来?都是城里人吃饱了没事干,闲得慌,才颠儿颠儿地跑来!
董万成正在心里骂这些没鸡巴事干的城里人的时候,那些人的目光却已经离开了岩石上的“鬼像”,开始把头转向了碎石场,在指点着议论什么。一些人像刚才照“鬼像”一样,举着照相机,对着“隆隆”运转的碎石机和他们照。
董万成先还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又把兴趣转到了碎石场,难道“隆隆”作响的铁疙瘩和从里面吐出来的石子,也成了这些城里人眼里的风景?这些城里人就是没有见过乡下的天,到了乡下什么都成了他们眼中的稀罕物,还举着相机照相呢!可是,董万成马上就明白过来了:哦,城里人不是对“隆隆”作响的铁疙瘩和从里面吐出来的碎石子感兴趣,而是对他们感兴趣!因为他们不是一般的人,他们是什么呢?说通俗一点,他们也和那些开工厂、办企业的城里人一样,是“老板”了!说文雅一点,就是龚书记过去在大会上表扬他们时说的那样,他们是农民企业家,是脱贫致富的开拓者,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带头人,是全乡人民学习的楷模!龚书记都这样看,这些有文化的“四眼客”难道不会这样看?对,一定是这样!这些“四眼客”一定在心里说:“看,没想到,这些乡巴佬,黄泥巴脚杆,还能办大事呢!”
董万成一想到这里,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看见那些人的镜头对着了自己,就“刷”地脱下了罩在外面糊满灰尘的、汗渍渍的工作服,露出了贴身的鲜红的衬衫和发达的肌肉,又将头上的破草帽摘下来扔到一边,从地上举起一块升子大的片石,微笑着对着那些人的镜头,做了一个亮相动作,然后才将石块十分优美地投进碎石机的斗里。一边投,一边在心里骄傲地说:“照吧,要说我,才真正是这片石场的创业者!他们那些龟虾子,都他妈是跟船的东西呢!”
可是,董万成却大错特错了!
那伙人离开没两天,乡政府把所有采石场老板都通知到了乡上开会。采石场老板都以为到年底了,龚文军又要找理由,让他们出点儿“血”什么的,因为这样的事年年都有!于是,老板们一路上就商量好了“哭穷”的方式和对策。可是,乡政府这天却没让他们出“血”。会议一开始,龚文军就宣布了乡政府的决议:虎尾山所有采石场,从即日起关闭!
这无疑像一颗原子弹,投在了采石场老板中间。大家大眼瞪小眼,会场像死一般静默了一分钟,暴风骤雨立即到来。
“为什么要关闭采石场,啊?”
“这不是要断我们生路吗?”
“不行!我们坚决不答应!”
在采石场老板愤怒的叫喊声中,乡党委书记龚文军始终保持着冷静与沉默。等大家喊声停止后,他才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昨天的省报,交给采石场老板,让他们自己看。
看完报纸上的文章后,除了采石场老板呼出的粗重的不平之气外,会议室又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中。
原来,那天到佛尔岩看“鬼像”的人,不是一般的城里人,是从香港和澳门来的一支啥考察团。陪同他们的,不但有省里部门的官员,还有省报的记者。那个记者见佛像周围一片机器轰鸣,一座风光如画的山脉此时赤石裸露,满目疮痍,加上听了代表团一些专家批评性的议论,回去就写了一篇批评文章,登在了省报上。编报纸的人大概对董万成很有好感,把记者提供给他的那张向碎石机投石块的照片也发在了文章的右上角。在照片后面,是一段“编者按”。“编者按”说:“照片中这个老乡虽然笑得甜美,可他不知道他正在干着让子孙流泪的蠢事。他的笑,说明在我们一些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中,还没有真正树立起环境保护的观念。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我们希望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还菩萨一个安宁,还大地青山绿水,真正担负起保护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不让长江成为第二条黄河,也担负起保护文物安全的责任来。”
董万成看完报纸上的文章,眼光最后落在了自己的照片上。这时,他只觉得身上的热血,潮似地涌到了头上,不但面孔变成了猪肝的颜色,连耳根也红了。他鼓着从脖子一直窜到额头的几根青筋,一拳砸在桌子上,不知是觉得愤怒还是受了羞辱,红着眼睛骂了起来:“我日他记者,日他‘编者按’,老子开石场,关他们相干……”
他还要骂,龚文军制止了他:“算了,老董,报纸上说得也有道理!我们这儿山上的地质,多以灰岩、页岩和白云岩为主,很不容易风化,几千万年才形成山上那点儿表土。一旦破坏,要想恢复,又要等上千万年!你不要小看你那部碎石机,才十年的工夫,你就把虎尾山靠公路的坡吃了那样大个洞。现在你们十几部机器,几年时间,不就把虎尾山给吃完了……”
龚文军的话还没有说完,董万成又气呼呼地跳了起来,拧着头冲龚文军没好气地叫道:“吃完了,当初也是你叫我吃的!”
龚文军停了一会儿,才像不好意思地说:“是的,确实是我鼓励你办采石场的。但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过去的老皇历总不能用一辈子!当初,上面的政策是一切以经济为中心,所以提倡家家点火,户户冒烟,村村要有企业,乡乡要有工厂!沿海一带,因为小企业遍地开花,天灰了,水黑了,不但没受到批评,反而还得了表扬。为什么?因为他们经济发展起来了!可现在不同了。现在上面的政策是科学发展,保护环境!你忘了报纸上那句话吗?我们这儿是长江中上游生态保护区……”
“管那么多!”董万成越听越觉得不是味儿,他心里燃着火,喉咙口冒着烟,愤怒和不满已经使他不能自制了。他心里明白,虽然乡政府关闭的采石场不是他一家,但是他刚刚才投进二十多万元,这一关闭,他无疑损失最大。因此,他不想再听龚文军说下去了,把手里攥着的报纸用力往地上一摔,大声说:“我不晓得长江在哪儿,它黄不黄关我们屁事!我只晓得投进去的钱,不是偷来的、抢来的,不能打漂漂!”说完,就气冲冲地朝外面走去。走到会议室门口,才想起自己手里还握有上方宝剑,于是又回头冲龚文军喊道:“我们有和乡政府订的合同,想关我们的采石场,没那么容易!”说完就走出去了。
其他石场老板一听,都觉得正义和真理在自己一边了,也纷纷站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说:“是呀,我们有合同,合同怎么订的就怎么办!”
尽管遭到了采石场老板的一致抵制,但乡政府关闭采石场的决心,却也一点儿没有动摇。他们见和采石场老板无法达成协议,就在县上有关部门的配合下,采取了停止提供炸药、断水断电的措施,想逼迫董万成他们和乡政府签订关闭协议。但乡政府的这一措施,更激起了采石场老板的反抗。他们也给乡政府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立即恢复供水供电供炸药,就到省上和北京上访。采石场老板的话绝不是威胁,因为龚文军也得到了非常准确的情报,石场老板已经筹集好了上访资金,领头的人就是董万成,而且发出了“与石场共存亡”的誓言。石场老板的行动又让龚文军作了难。就在双方都骑虎难下的时候,温支书去给石场老板出了一个主意,这主意乡政府也同意了。于是乡政府又把石场老板召集起来,双方重新签了一个延期半年关闭的协议。为了防止协议到期扯皮,乡政府还请来了县公证处现场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