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冬
9230000000003

第3章 让哲理启迪心智(3)

第21天

凡事不必太认真

做人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

但也不能太认死理,太较真。

太认真了,

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

对他人的小缺点不能容忍,

对自己的小差错不能原谅,

对社会的不良现象不能辩证看待。

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

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得计较一番,

最终给你带来不尽的烦恼,

使你只能关起门来成为孤家寡人。

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

他们在大是大非上讲认真,

在对待学问上讲认真,

而对一些无关大局的琐事,

却并不太认真。

那种一味刻板认真,

只能使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到肚子饿了,便叫弟子颜回去讨点饭。颜回来到一饭庄,主人说:“我写一字,你能认识,就请你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便自己滚开。”颜回手一扬:“这有何难啊,不说一个字,就是一本书,我也认得!”店主说:“先别夸海口。”说罢写了一个“真”字,颜回一看,哈哈大笑:“这是认真的‘真’,竟拿这么简单的字来考我,太不拿人当人来看。”店主大喝一声:“无耻之徒,竟敢冒充孔夫子的门生,还不给我滚蛋!”颜回回去告诉老师,孔子说:“此字念‘直八’。”颜回不解,孔子拍拍他的肩,意味深长地说:“凡事有时候是认不得‘真’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第22天

大智若愚更显大智大智若愚作为一种处世方略,

是智者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这种人给人的感觉,

总是老实敦厚,愚笨糊涂,

甚至有点木讷呆滞,

其实是不动声色,

内心却充盈着大智大慧。

大智若愚者不会为烦恼所扰,

不会为人事所累,

人生定会平安顺畅,左右逢源。

那种锋芒毕露,显山露水之辈,

常常被抛于险浪之巅,

落得遭人嫉恨甚至暗算的下场。

该聪明时则聪明,

该糊涂时则糊涂,

应成为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齐国有位智者叫隰斯弥。一次,受当权大夫田成子的邀请,一起登高览景。东西北三面视野宽阔,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只有南面被隰斯弥家的树林挡住了视线。回家后,家仆建议把树木砍掉,隰斯弥阻止说:“田成子是一个非常狡诈的人,他正有窃国之心,随时担心有比他更高明的人看穿他的心思。我家的树林挡住了他的视线,心里虽不满,但没有表现出来,如果砍掉这些树,表明我有见微知著的能力,他会对我产生戒备之心,甚而带来大的祸患,而不砍,表明我不知道他的心思,他心里虽不舒服却不会带来大的祸端。”

你在教给人某些东西的时候,要让人觉得你像若无其事一样。——波普

第23天

人应拿得起放得下

生活原本是有许多快乐的,

有的人却无中生有自寻烦恼,

他们习惯于一有事便放在心上,

在心里刻上一条条“皱纹”。

其实人应拿得起,放得下,

拿得起是一种勇气,

放得下是一种觉悟;

拿得起是一种能力,

放得下是一种境界。

拿得起都能做到,

放得下却很不容易。

只有拿得起放得下,

不把一些垃圾堆在心上,

不把乌云密布在脸上,

不把牢骚挂在嘴上,

牢牢把握自己所拥有的,

人生才会幸福快乐。

师徒两个和尚到山下化斋,途经一条小河,看见一漂亮姑娘在河边发愣,原来她不知河的深浅。师父便把姑娘背过了河就放下。小和尚对此事一直想说,又不便说出口,一直走出二十公里,小和尚终于忍不住对师父说:“师父,作为出家之人,怎能亲近女色呢?”师父说:“我将姑娘背过河便已放下了,你怎么还一直放不下呢?”

大丈夫处世,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

第24天

不留退路才有出路

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

必须全神贯注持之以恒。

一些人却战胜不了身心的倦怠,

抵御不住物欲的诱惑,

克服不了自己的惰性。

此时不妨挥舞利剑斩断自己的退路,

逼迫自己千方百计寻找人生出路。

因为留有退路,

就意味着懈怠放松,

就隐藏着麻痹大意,

就存在着自我安慰。

如果斩断退路,

就能自我加压,负重前进;

就能努力进取,破釜沉舟。

在漫漫人生路上,

只有不留下退路,

才更容易赢得光明的出路。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时,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里练口才。由于忍受不住寂寞,他时常都想跑出去闲逛,心总是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拿出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羞于见人,他只得打消跑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习口才,一连数月足不出户,演说水平突飞猛进。经过一番努力,戴摩西尼最终成了世界闻名的演说家。

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于亡地而后存。——韩信

第25天

人生路上懂得转弯

人生的成功离不开理想的支撑,

离不开坚强毅力的保证,

更离不开对事业执著的追求。

仅有这些也不一定能成功,

还要选准努力的方向,

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

然后扬长避短做强优势。

不要在必败的领域与人竞争,

一旦发现某方面的不适合,

要及时调头及时转弯,

努力去做更适合自己的事。

懂得善于放弃是聪明的人,

关键时懂得转弯更是明智的人。

他是个农民,从小就有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坚持写作,每一篇文章完成后便端端正正地誊写好,满怀希望地寄往出版社。可是,多年来,他没有一篇文章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未收到过,直到二十九岁,他收到了一封退稿信,信中写道:“看得出,你是个努力的青年,但我不能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相对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他的名字叫张文善,接到这封信后,他便开始书法练习,后来成了有名的硬笔书法家。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说:“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理想很重要,毅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生路上要懂得转弯!”

第26天

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越简单的问题,

我们越容易把它复杂化。

因为我们知道得越多,

就容易把事物的本源颠倒。

因为我们知识越丰富,

就容易把简单弄成高深莫测。

因为我们思维越狭窄,

就容易把现实幻化成虚无缥缈。

其实简单就是简单,

复杂问题都可简单化,

简单问题为什么非要弄得如此复杂?

我们的快乐、幸福其实也很简单,

对它们理解得越简单,

我们就越快乐、越幸福。

有这样一道题,据说曾难倒了爱因斯坦。说的是A和B可以相互转化,B在沸水中生成C,C在空气中氧化成D,D有臭鸡蛋的气味。请问ABCD分别是什么?很多人作了无数的推断,许多博士硕士包括爱因斯坦都没有说出正确的答案。最后叫一个目不识丁的补鞋匠回答出来了,其实答案很简单,那个补鞋匠说ABCD分别是鸡、鸡蛋、热鸡蛋、臭鸡蛋。

天才就是使纷繁复杂的事物化为简单平易的本领、能力。——塞拉姆

第27天

丢掉传统中的传统

传统中有很多灿烂的瑰宝,

对这些我们应继承发扬。

传统中也有一些落后的东西,

我们则应全力摒弃抛掉。

如果抛弃传统中的瑰宝,

则丢掉了民族的根和魂。

如果丢掉传统中落后的东西,

则是为了助推社会向前发展。

现实中有一些人,

他们缺乏创新意识,

对过时的东西,

不但不去变革,

相反还过度热衷,一味坚持。

这样既束缚了思想又僵化了思维,

既阻止了创新又阻碍了进步。

下决心丢掉传统中的传统,

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1903年的一天,俄国沙皇散步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克里姆林宫空地的中央,有一个哨兵笔挺地站在那里。沙皇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在这里设置哨兵的理由,便叫来哨卫队队长问,他说他也不知道,前任队长就是这样安排的。沙皇要求他务必查明原因。哨卫队长经过调查,才弄清缘由。1776年,叶卡捷琳娜女皇散步的时候,惊喜地看到了春天的第一朵小花,就在那个士兵站岗的地方盛开,女皇便命令在那里设个岗哨,好好看守着那朵美丽的花,不让人踩着。从那时起,这个哨位便一直保留了下来。到沙皇过问的时候,它已经存在了一百二十七年。

昨天的答案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正如今天的解决办法满足不了明天的需要一样。——罗斯福

第28天

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

“打蛇打七寸”,

解决问题要抓问题的关键。

找准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便能对路行医,对症下药,

便能事半功倍,旗开得胜。

很多人在没有找准问题关键时,

就匆忙行事草率处理,

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又费时费神费力,

有时还要落得他人的嘲笑。

要找准问题的关键,

就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

就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就要有解决问题的智慧。

找准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就成功地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对于一个谜,只要你抓住它的关键,它就不再是个谜,而只是一个逐步明朗的问题。——克·莫利

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造成的,于是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米加高到二十米。没想到第二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米。一只长颈鹿和几只袋鼠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第29天

切莫因循守旧

社会在不断发展,

时代在不断进步,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思考问题乃至干事创业,

我们不能因循守旧。

因循守旧只能导致失败,

墨守成规不能复制成功,

抱着旧观念,旧框框,

只能被判出局。

只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

才能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

才能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还记得恐龙是怎样消失的吗?

愿大家都不要做现代“恐龙”。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点疲倦,便戴着草帽靠着一棵树睡了一会儿,醒来发现旁边放的草帽被一群猴子抢光了。老人急中生智,想到了猴子爱模仿人的动作,便取下帽子扔在地上,猴子果然也学着老人把帽子扔在地上,老人快速将草帽一个个捡起,避免了损失。若干年后,老人的孙子继承了祖业,一天同样因疲倦在一棵树边小睡,一觉醒来,发现身边的帽子被猴子抢光了,他想起爷爷当年的做法,于是也把帽子取下扔在地上,希望猴子也能摘下帽子扔在地上,可这次猴子却把他扔在地上的帽子也捡走了。

第30天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钱财这个东西,

每个人都需要,

人人都离不了。

但是取财必须通过正当的途径,

千万不可行不义之道,

更不可获取不义之财。

如果见钱而眼开,

见利而忘义,

金钱就会像魔鬼一样纠缠着你,

让你永无安宁与平静之日,

灵魂也会被金钱的蛀虫逐渐吞噬。

钱财可追求却不可强求,

强求钱财就必为钱财所奴役。

每个人都要摆正钱财的位置,

不能只为钱财而生活。

齐国国王派人给孟子送来黄金,孟子拒而不收。第二天薛国又送来黄金,孟子毫不推让地收下了。孟子的学生对老师这种收一个不收一个的举动很不理解,孟子解释说:“在薛国的时候,当地发生了战争,国王让我为战争出谋划策,我收薛国的黄金是我接受自己的劳动报酬。对于齐国,我没有做任何事,齐国送来黄金,显然是为了收买我,你在哪里见过君子是可以用金钱来收买的呢?所以,辞而不受,受而不辞,我都是根据道义来确定的。”c

第31天

不可被盲目所左右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书写的,

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主宰的,

每一个人的路都是自己走下去的。

你不必按别人的意志过日子,

你也不用盲目行事亦步亦趋。

效仿别人,

你便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按别人意志过日子,

你只能生活在他人的阴影里。

一味地随从别人,

你只会遭受失败一事无成。

要坚持自己的想法,

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要善于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不要轻易就改变了原则。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沿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约十五厘米的地方撒上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连续走了七天七夜,毛毛虫们还是不停地围绕花盆在转圈,最后终因饥饿与筋疲力尽而死亡。

我们决不可被盲目所左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