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国宝密码
922600000047

第47章 唐秘色瓷之谜—“轻旋薄冰盛绿云”

发现地点: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

发现时间:1987年

距今年代:1100多年

代表性国宝:葵口碗、葵口盘

考古地位:代表唐末五代越窑制瓷艺的最高水平

秘色瓷含义之争

秘色瓷是唐代时期专供皇室用的一种青瓷器,它代表着唐代瓷器的最高水平。“秘色瓷”一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诗中用千峰翠色来赞叹越窑青瓷的釉色,可谓贴切至极。五代诗人徐夤的《贡余秘色茶盏》也写道:“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诗中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形容秘色瓷美得超凡脱俗。前蜀王王衍的“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则对金棱秘色瓷碗进行了生动描述。

但是,秘色瓷属于越窑青内瓷,为何有“秘色”之称?对此,历代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依宋人赵德麟之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认为因“庶民不得用”,故称“秘色”。此说还有《中国陶瓷史·越窑》中的记载为证:“五代十国时,割据两浙、苏南十三州的吴越国王钱氏利用越窑成熟的制瓷技术,采取唐代贡窑的办法,在余姚上林湖一带建立官窑,烧造宫廷用瓷和贡唐 、贡晋、贡辽、贡宋等的贡品,因为这些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和进贡用瓷,臣庶不得用,故称秘色瓷。”这种观点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但也有人以民间传说为倚证,认为因其烧造工艺、釉料配方秘不示人,故称“秘色瓷”。另外还有观点说,“秘色”并无特殊含义,而是当时人们对那种色样青瓷的统称。也有人认为秘色即“稀见之色”、“香草色”、“碧色”,或者是神秘色调和神秘、珍奇和本身色调的混称,等等。

自法门寺地宫出土秘色瓷以后,相关学者经考证认为:“秘色”应是一种青中泛湖绿的釉色,是越窑青瓷中极为罕见的一种色调。想要烧出这种色泽的瓷器,就要在烧成后期控制窑炉内的还原氧和烧成温度,使胎、釉原料中的氧化铁还原为氧化亚铁,赋予瓷器以青绿颜色,这样烧出来的釉层才能滋润透明,具有玉的莹润美感。

秘色瓷的历史

1982年,新编《中国陶瓷史》认为秘色瓷的时代始于五代,这是因为在《十国春秋》、《吴越备史》、《宋史》、《宋两朝供奉录》等文献内,都有关于五代的钱氏朝廷向后唐、后晋和辽、宋王朝进贡越瓷的记载。并且,在法门寺地宫秘色瓷器没有发现以前,这类越窑青瓷在考古中的发现主要集中在吴越国都城杭州和钱氏故乡临安,其中包括杭州市郊玉皇山麓钱元灌墓、施家山钱元灌次妃吴汉月墓以及临安县功臣山钱元玩墓,都出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秘色瓷器。因史证、实证俱全,该观点在当时令陶瓷学界深信不疑。

另有秘色瓷始于晚唐之说。这主要是依据“秘色瓷”之称最早见于晚唐诗人陆龟蒙的诗篇中,却无实证。直到法门寺地宫所藏秘色瓷发现,这种观点才终为众专家学者认可,成为盖棺之论。

“秘色瓷”是我国唐宋时期浙江上林湖地区越窑烧制的一种青瓷,五代时达到高峰,至南宋时才消失,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越窑青瓷创烧于东汉时期,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发展,成为我国古代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窑系。越窑青瓷的制瓷工艺基本摆脱了东汉晚期承袭陶器和原始瓷器工艺的传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随着烧制技术的日趋成熟,越窑烧制出来的瓷器开始呈现出青润的光泽,称为“漂瓷”,其釉色细腻纯净,均匀润泽,成为皇家喜爱的器皿,这就是秘色瓷。因当时烧制的瓷器均为皇家使用,产量少,稀有传世,所以越窑秘色瓷的实物在全国各博物馆中馆藏数量极少,连碎片都极为珍贵。

唐朝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越窑青瓷位于当时的七大名窑之首。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绍兴、宁波等地,这里原系古越族人居住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唐代中期,余姚县上林湖附近地区,因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利,而且上林窑产品因品质超群,被朝廷选为贡瓷,还曾置官监烧。此后,上林湖窑产品品质愈发晶莹,有 “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的赞誉,该地也被誉为“唐宋瓷都”。晚唐起,越瓷中的贡品开始被称为“秘色瓷”。如今,慈溪上林湖地区有“中国青瓷露天博物馆”之誉。1999年初在当地的考古发掘表明,越窑烧造的下限为南宋初年。

越窑瓷器的品种十分丰富,有碗、壶、瓶、罐、盒和雕塑等。同类器皿又有多种制式。如碗分圆口、花口。圆口碗主要用于喝茶,浅身敞口,斜壁呈45度,也叫茶盏。花口碗则有四瓣、六瓣之分。壶的形状分盘口、直口、喇叭口,壶身有圆腹、椭圆形腹等。唐代执壶的明显特点是短直流、小曲柄、体态饱满。晚唐至五代时,流与柄相对加长放大,腹体喜做成瓜果形。宋时则形体轻盈秀长,流和柄几乎高于壶口。到了清代,难寻秘色瓷之踪,传说乾隆曾叹道:“李唐越器人间无。”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唐僖宗用来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根据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账,专家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4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秘色瓷”,自此,才揭开了秘色瓷的千古之谜。

秘色瓷代表作品

八棱秘色瓷净水瓶。该瓶为小直口、圆唇、细长颈、矮圈足。瓶身通高22厘米,口径23厘米,腹径11厘米,底径8厘米,重615克。颈下有三条台阶状的平行凸棱,肩部丰满,肩、腹为瓜体形,有八条竖向凸棱。通体青釉,造型简洁明快。此瓶为佛教供养器,亦称功德瓶、五宝瓶,盛五宝、五药、五谷、五香等,用以涤除烦恼和垢尘。

五瓣葵口秘色瓷盘。该盘为五壁葵口,斜壁深腹。盘高约7厘米,口径约24厘米。通体施均匀凝润的青釉,底外壁有托珠支垫痕。由于其在制胎施釉及烧造等方面独具特色,在光线的照射下,盘内清亮似有水,恰恰应了那句 “巧剜明月染春水”的描写 。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该碗为敞口,深腹,圈足。高约94厘米,口径21厘米,重817克。其口沿五曲,腹壁斜收,上有竖向凸棱。碗外壁还残留着包装纸上的仕女图印痕,为珍贵的文化痕迹。还有一件银棱金银平脱秘色瓷碗。碗口沿脱离足跟为银棱,内壁施黄釉,外壁素烧,并采用多银平脱工艺装饰花鸟图案,是唐代陶瓷工艺进步的重要标志 。

附:唐代邢窑

邢窑,即邢州瓷窑,位于今天的邢台内邱、临城一带,是中国白瓷的发祥地。邢窑创烧于北朝,闻名于唐代,其所烧制的细白瓷,代表了隋唐两代白瓷烧制工艺的最高水平,为后代青花、五彩、粉彩等精细瓷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邢白瓷的发明与制作,打破了自商代以来青瓷为主一统天下的局面。邢窑与越窑一起,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新格局,成为我国古代最早的官窑之一。

邢白瓷的烧制难度相当高,要求必须在原料加工和烧成时,将胎和釉中的含铁量有效地控制在1%以下,这样才能烧成上等白瓷。在目前已出土的邢瓷残器标本中还发现了那种品质精良的“透影瓷”和“类银”、“类雪”的细白瓷,其精湛的工艺和优良的品质令人叹为观止。邢窑的白瓷从瓷质上分成三个品种:粗白瓷、细白瓷和透影细白瓷。其中以透影细白瓷最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