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点:云南中部玉溪市郊
发现时间:1992年
距今年代:2000多年
考古地位:为古滇国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
抚仙湖景观
在云南省澄江县城的凤山公园,有一座名为“抚仙”的雕塑。雕塑上有这样的记载:“传说天上有石、肖二仙因慕‘澄江海’的清澈明净,驾云来到湖边,被这瑰丽的湖光山色所陶醉,以致流连忘返。久之,二仙搭手抚肩化为山石。抚仙湖也因此得名。”
民间则把这段话编成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一日,久居天庭的玉皇大帝步出宫门,远眺人间,发现在云雾缭绕的万山丛中,竟然镶嵌了一颗状如葫芦的明珠,明珠上闪耀着湛蓝的波光,明净空灵。玉皇大帝爱上了这人间美景,传肖、石二仙立即下凡,描摹此景,带回天宫。
肖、石二仙遂腾云驾雾,降临到明珠所在的东南方向,他们定睛一看:这明珠原来是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泊,湖水清亮如镜,无风时柔和妩媚、静若处子,起浪时水花飞溅、如玉落银盘,确是一处人间仙境。再看湖泊四周怪石遍布、姿态各异、极富情趣;湖中有孤山独卧,云雾弥漫时,孤山忽隐忽现,似一位娇羞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时而缥缈、时而真切的远山近水令两位仙人只顾赞叹,早就把玉皇大帝交代的任务抛到了爪哇国。时间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了,肖、石二仙依旧陶醉在美景之中,舍不得离开,慢慢地,他们就变成了两座搭手抚肩、俯视明珠的石人山,抚仙湖之名便由此而来。
抚仙湖是个高原断陷湖泊,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之间,距昆明60多公里;湖容积为20618亿立方米,为云南省第三大湖;湖水最深处为155米,是我国除天池外的第二深水湖泊。抚仙湖三面环山,湖面北部宽而深,南部狭而浅,中部细长,如葫芦状。湖底多是岩石暗礁,起伏很大。抚仙湖水主要来自雨水聚积,属淡水湖泊。湖水呈蓝绿色,含磷量高,清澈透明。由于抚仙湖周围的自然环境没有遭受大的破坏,水质较好,且其水温冬夏变化不大,故为极佳的游泳之地。
抚仙湖探奇
对于抚仙湖的探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1992年,生活在抚仙湖当地的职业潜水员耿卫,就在水下发现了成堆的石块。为弄清原因,后来他又携带水下摄像机,对水下景观进行了拍摄。拍摄录像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极大兴趣,认为这些水底建筑有明显的人为加工过的痕迹。鉴于此发现的重大意义,2001年,考古人员在抚仙湖进行了我国首次湖泊水下考古。
抚仙湖的水下遗址主要集中在湖的东北部区域,这是考古探测的重点。这次考古活动不仅有专业的水下考古人员,还动用了一个专门执行水下探测任务的潜水器,以便对水位较深的区域进行勘测。这一次的考古收获是:在水深15米处发现了一堵长约60米,高约2米,呈正南北向的石墙,石墙下有散落的石块,石料多为大青石和石灰石。这片区域还有石块堆砌的石道,石料大小不一,大的约60~70厘米,小的约20~30厘米,每个石块上都有一两面是平整的,有明显的人工加工痕迹。历史地理学家于希贤教授认为,这种建筑特点带有当地彝族的古代建筑风格,类似普通城市里的“一般居民居住区”。
通过大约40米的开阔平地以后,潜水人员发现了一座带有台阶的高台式建筑。这片区域较之前一个区域要小,但是这里的石料明显大而厚,其中还有二三十米长的石墙、两三米宽的石板等。石料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迹,修造得十分平整精细,有的还凿有圆洞或石槽,就连所有散落的石块都排列有序。这一区域内还有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两旁则建有大型的建筑物。于教授推测,这里可能是古城的“富人区”或者是寺庙及祭坛。绕过一道长200多米、宽9米的石质城墙后,又是一片建筑区域,该片区域的建筑物的规模、数量、体积和石块的加工程度都远不如前两个区域,大概就是“贫民区”了。
到2005年年底,近两年的水下考古工作已经探明抚仙湖古城遗迹面积达24平方公里, 分布在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2公里的水域中,主要建筑共有8个,其中两座高大阶梯状建筑和一座圆形建筑最为重要。两座阶梯状建筑中,一座高为16米,分三层,底层宽60米,中层宽32米,顶层宽18米。从相关部门所做的声呐扫描图上可以看出,这座建筑的台阶非常整齐对称。另一座阶梯状建筑则分为上下五层, 每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第一级大台阶则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整座建筑高21米,第一层底部宽63米,第二层宽48米,逐层递减, 第五层宽27米,三四层倒塌严重,无法计算。这种构造非常类似于中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此外,在这两座建筑中间还有一条长300多米、宽5~7米的石板路面,用不同形状的石板铺成,石板上面有各种几何图案。在另外一个建筑区发现了一座圆形建筑,其底部直径为37米, 北面倒塌得比较严重, 东北面有个缺口,南面偏高,依稀还可以辨别出台阶,类似于古罗马的斗兽场。
这种台阶式建筑的图案曾在一些青铜器上出现过。带有这种图案的青铜器是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属于古滇国时期的物品。更令人惊奇的是,一些刻画在青铜扣饰上的环形台阶式建筑图案,几乎与水下发现的圆形建筑形式一模一样。青铜器上的环形台阶式建筑分上下两层,第一层有十余人,第二层有三四个人,坐在台阶上观看斗牛或者其他表演。因此,有专家认为,该圆形建筑是古代的娱乐设施或体育场。但也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如果这种建筑作为古代的娱乐设施未免过于奢华,不切实际。
在抚仙湖水比较浅的地方露出的石板上,还可以看到直径约8~15厘米的孔洞,与在水下建筑上发现的一些孔洞类似。如果把这些圆孔插上木桩,再用绳子连接起来,会形成一个规则的长方形,这非常符合杆栏式建筑的基础。所谓杆栏式建筑就是先用竹木搭成房架,底层悬空,再修墙而形成的建筑,这是古滇国建筑的主要形式。
从水下建筑群的建筑风格和石料雕凿工艺来看,湖底的建筑群与滇中发现的古长城颇为相似,应与其处于同一年代,即距今大约两千年前。这为“古滇王国”的存在提供了有力佐证。并且据史料记载,公元110年的东汉时期,这片区域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地震。那么,水下古城有可能就是在这次地震时沉没的。但这座水底古城是否就是一直未被发现的古滇国都,它的陷落是由于灾变,还是因湖水上涨而导致的,它陷落的确切年代是什么时候,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考古证实。
附:“庄硚开滇”
这是一个关于古滇国历史的故事。战国时代,群雄逐鹿,楚国作为南方大国,也不甘示弱,它在逐鹿中原的同时,还把霸业大旗伸向了西南。楚威王时,大将军庄硚开始带兵出征西南各地。庄硚是苗人的后裔,勇武善战。在一个黄昏,楚国的大军跋涉千里来到了滇池。一场场激烈的厮杀以后,滇池之畔的大小部落尽归楚国,将军庄硚的威名也响彻了云南。但是,就在他准备凯旋的时候,秦国也开始南侵,恰好切断了他的归途。无奈之下,庄硚只好带领将士重又返回滇池,在那里生活下来。他们逐渐适应了当地的风俗,还与滇人一起从事农、牧、渔、纺织,并经营采矿。庄硚始称“滇王”。到了汉武帝时代,中央王朝把滇国所在区域设为“益州郡”,下辖24个县,滇王成了名义上的统治者,古滇文明逐渐衰弱,融入中原文明。但是,由于历史记载的不足,古滇国的消失至今还是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