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922300000004

第4章 误入尘网中,一去七十年 (3)

感慨生命的短暂,不是学曹孟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叹息,也不是拾苏东坡“人生如梦”的无奈,更不是看破红尘的消极颓唐,而应该想,人生苦短,生命易逝,今天能健康、自在、安乐地活着,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不去珍重生命、热爱生活、好好活着,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生如夏花般绚烂

智慧点金石

《庄子·大宗师》中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这是庄子参透生死问题后所讲的道。天地造化赋予人一个生命的形体,让我们劳碌度过一生,到了生命的最后才让人休息,而死亡就是最后的安顿,这就是人一生的描述。善待自己生的人,也一定会善待自己的死。

“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这是一个重要的结论。生命是虚无而又短暂的,它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如流水般消逝,永远不复回。一个人只有真正认清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方向,好好地活着,将生命演绎得无比灿烂、无比美丽,才是真正懂得善待生命的人。

故事苑:曲径通幽

大自然万千家族中的成员,无论其自身力量是强大还是弱小,都能其独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昭告:生命一次,美丽一次。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就更应该学习这种精神了,下面这个故事中的小男孩就是这样做的:

她是一个年轻的护士,很多时间都是在病房里度过,病人床头的花开花谢让她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有时候,她甚至觉得病人床头大朵绽放的花仿佛浑然不知死亡的存在,冰冷的花蕊就像一只只嘲弄的眼睛,因此,她一点也不喜欢花。

一天,病房里一个新来的男孩送给她一盆花,她竟然没有拒绝。也许是为了他孩子一般的笑容,也许是怕伤害对方的心。从搬进来的第一天起,她就知道他再没有机会离开这间病房了。

那次,他趁她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溜到外面玩了,回来的时候正好碰见了她。他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站在她面前,低着头一声不吭。到了傍晚,她的桌上多了一盆三色堇,紫、黄、红,斑斓交错,像蝴蝶展翅,又像一张顽皮的鬼脸,旁边还附着一张小条子:“想知道你不高兴的样子像什么吗?”她忍俊不禁。第二天她又收到了他送的一盆太阳花,小小圆圆的红花,每一朵都是一个灿烂的微笑:“想知道你笑的样子像什么吗?”

后来,他带她到附近的小花店闲逛,她这才惊奇地知道,世上居然有这么多种花,玫瑰深红,康乃馨粉黄,马蹄莲幼弱婉转,郁金香艳异咄咄,栀子香得动人魂,而七里香更是摄人心魄。她也惊奇于他谈起花时眼里放出的光,仿佛那里面燃烧着生命的激情。

他问:“你爱花吗?”

“花是无情的,不懂得生命的可贵。”

他微笑着告诉她:“懂得花的人,才会明白花的可敬。”

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她远远看见他在住院部的花园里呆立着,她刚要喊一声,他听到了脚步,急切回身,食指掩唇:“嘘——”

那是一株矮矮的灌木,缀满红色灯笼的小花,此时每一朵花囊都在爆裂,无数花籽四周飞溅,仿佛一场密集的流星雨。他们默默地站着,见证了一种生命最辉煌的历程。

第二天,他送给她一个花盆,盆里只有满满的黑土。他微笑着说:“我把昨天捡回来的花籽种在盆里了,一个月后就会开花。”

三天后,深夜,他床头的急救铃声突然响起。她第一时间冲到病人的身边,在家属的眼泪中,她知道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始终保持着奇异的清醒,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像刚刚展翅便遭遇风雪的花朵,渐渐冻凝成化石。

她没有哭,只是每天都给那一盆光秃秃的土浇水。后来,她到外地出差一个星期,回来后,发现那盆花不见了。同屋的女伴看见里面什么都没有种,就把它扔到窗外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打开桌前久闭的窗,整个人惊呆了——

窗户下,一个摔成两半的花盆里长出了一株瘦瘦的嫩苗,青翠欲滴,还有一个羞涩的含苞,好像一盏燃起的生命之灯。这时,她忽然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生命之旅,哪怕短如昙花一现,也应当珍惜这仅有一次的生存权利。我们理应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生命的花朵,让生命更精彩。

弦外有音

易朽的是生命,似那转瞬即谢的花朵,然而永存的,是对生的激情。每一朵勇敢开放的花,都是一个面对死亡的灿烂微笑。死是生的结束,也是另一个生的开始。一个人看透了生死的意义,看清了生命的价值,就会将生演绎得更美丽、更灿烂,这才是对死亡最好的回答。

人生:悠然而往,悠然而来

智慧点金石

面对生命,庄子没有觉得活得很痛快,也并不认为死很痛苦,生死已不存在于其心中。“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是寄宿,死了是回家。明白了生死交替的道理,就懂得了生死。生命如同夜荷花,开放,收拢,不过如此。

《庄子》中讲到的上古得道的真人,当尧舜也没有什么高兴;当周公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万古留名,封侯拜相,乃至成就帝主霸业,也不觉得什么了不起,嬉笑怒骂均与他人无干,在宇宙中“悠然而往,悠然而来”,对待生死,怡然自得,带着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

故事苑:曲径通幽

庄子心中真的对死亡不存在一丝恐惧吗?下面的故事能够解除人们的这一疑惑。据《庄子·列御寇》载:

庄子生命垂危时,其弟子们商量如何为其厚葬。庄子得知,对弟子说:我视蓝天为自己的棺椁,把光辉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看做相连的宝玉,天上的星星是珍贵的珍珠。把天下万物当做自己的殉葬品,这还不够齐备吗?何必还搞什么厚葬?当他的弟子解释说,怕他的遗体为乌鸦啄食时,庄子说,放在地面上为乌鸦、老鹰啄食,埋到地下则会被蝼食,这不是偏心吗?

庄子把死看得很淡。人既然已经死了,就等于回归了宇宙自然之中,暴尸或深葬,为乌啄,为蚁食,反正都一样,何必那么在意?

这位思想深邃而敏锐的哲人,就这样以一种浪漫达观的态度和无所畏惧的心情,从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在一般人看来令人万般惶恐的无限的虚无。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生命。

弦外有音

万物有生也有死,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对生和死的态度,形成了每个人的生死观,生死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重要内容。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处世哲学、生活态度。

庄子在《大宗师》中把生和死看成一种自然现象,指出:“死生,命也,其有旦之常,天也。”就是说,人的生和死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有白天和黑夜一样平常,并且认为“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庄子·天道》),“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庄子·刻意》)。一个人的降生是依循着自然界的运动而生,一个人的死亡也只是事物转化的结果;生若浮游天地之间,死若休息于宇宙怀抱。一切都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生也好,死也罢,平平常常,没什么可怕的。

承认生命的自然属性,当生则生,不当生则不生。生则好好生活,死则超然以对。这才是真正的解脱,真正超越生死的人生态度。

镇定地享受生命的快乐

智慧点金石

《庄子·内篇·养生主》中讲到:老聃死后,秦失去吊唁,哭了几声就出来了。老聃的弟子认为他的行为过于草率,就问他:“就这样吊唁他,可以吗?”秦失说:“可以的。……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顺着生命的自然之势来的;年龄大了,到了要死的时候,也是顺着自然之势去的。你的老师偶然来到世间,是应时而生,又偶然离开世间,是顺命而死。安于时机并且顺应变化,哀乐心情就不能进入心中。”

正如秦失所说:真正的生命不在现象上,人们要看通生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才是最高的修养。生死的问题看空了,随时随地心安理得、顺其自然,才能做到不惶恐、不惧怕,镇定地享受生命的快乐。

故事苑:曲径通幽

看透生死,节哀顺变,一切随遇而安,就不会在人生的旅途中为生死而饱受困扰。然而,无论生者或死者,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一个中年人暴亡了。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我失去了整整一辈子。”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一个声音在上空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生命的本质不在于现象,生是规律,死是必然,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脱生死交替的轮回。

虽然,生命的开始与结束只在于时间的早晚,但过程与态度却同样重要。

托尔斯泰曾讲述过一个流传很久的东方寓言:

一个旅行者在草原上被一只狂怒的野兽追赶。旅行者为了逃生,藏到一口无水的井中。然而,他看见井底有一条龙,张着血盆大口想吞噬他。这个不幸的人不敢爬出井口,否则会被狂怒的野兽吃掉;他也不敢跳入井底,否则会被巨龙吞噬。他抓住井缝里生长出的野灌木枝条,死死地抓住不放。他的手越来越无力,他感到不久自己就要向危险投降,危险正在井口和井底两头等着他。但他仍然死死地抓住灌木。忽然,两只老鼠绕着他抓住的灌木主枝画了一个均匀的圆圈,然后从各方啃噬。灌木随时都会断裂垮掉,他也随时会落入龙的巨口。旅行者目睹着这一切,深知必死无疑,而在他死死抓住灌木的时候,却看见灌木的树叶上挂着几滴蜜汁,他便把舌头伸过去,去舔舐这或许是最后的快乐。

在进退维谷的人生境遇中,以全部的力量抗争险恶的势力弥足珍贵。倘若面对无法抗衡的力量的威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能够镇定自若地去享受和体味生命最后的快乐,则更能显现出一种真正超然的人生本色。

弦外有音

与命运所作的任何一种抗争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因为畏惧艰难险阻而放弃行动,只能说明生命的懦弱。而当艰险真正降临的时候,除了本能的求生欲望之外,还能清醒地认识现实的境遇,在漫长的压抑和恐惧的煎熬中,抓住生命的树枝,使全部抗争的可能性都得到充分的证明,这才是有积极意义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