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与野生动物共舞
9217500000007

第7章 被驱逐的生命(3)

没落的王族

诗人牛汉有一首诗,题目是《华南虎》,诗中这样写道:

笼里的老虎/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有人用石块砸它/有人向它厉声呵喝/有人还苦苦劝诱/它都一概不理/又长又粗的尾巴/悠悠地在拂动/哦,老虎,笼中的老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还是想用尾巴鞭击那些可怜而又可笑的观众?

我终于明白……/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这首诗作于1973年,正是“文革”的十年动乱期间。诗人在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是一只华南虎,被囚禁的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于是写下了这首《华南虎》。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然而,诗人的笔下,也真实地反映了华南虎的遭遇。如果华南虎有人一样的思维,它就会感到屈辱;如果它还有记忆力,它一定会渴望那“苍苍莽莽的山林”;如果它真有灵魂,它就会“腾空而去”,发出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

华南虎,世界上最濒危的动物之一,它也许已经从山林中消失。

华南虎资料图华南虎,一直牵动着中国人的心。在最近几年中,不断有关于所谓华南虎的“新闻”。2007年发生在陕西省的华南虎造假新闻,曾引起广大公众的强烈关注。周正龙用华南虎照片伪造证据,谎称发现了华南虎,甚至引起美国《自然》杂志的注意。

一种野生动物的濒危和消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人们如此强烈的关注。因为,华南虎就在这些年,就在我们的动物保护意识刚刚觉醒时,从我们的眼皮底下,已几乎走向了灭绝。堪察加棕熊的悲剧,在华南虎身上重演。

长期以来,虎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兽中之王。虎在生态系统中,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有“旗舰物种”之称。据估计,全球野生虎的数量可能已经不足5000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孟加拉国、中国、印度以及俄罗斯等国家。

在中国,大家最熟悉的虎有西伯利亚虎(又称东北虎)和华南虎(又称中国虎)。东北虎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省的大面积原始林区。华南虎曾在秦岭以南广泛分布。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普查表明,华南虎在野外仅残存不到20只。21世纪初,由中外科学家的联合调查表明,华南虎可能已经在野外消失。据估计,野生东北虎可能不到20只。

虎在中国曾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动物,由于猛虎伤人,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打虎就是一种公认的英雄行为。但华南虎和东北虎却有不同的遭遇,早在1959年,林业部门就把华南虎与熊、豹、狼等划为害兽,号召人们大力捕杀;而东北虎则被列入与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同一类的保护动物,可以活捕,不能杀死。这样,华南虎就遭遇了灭顶之灾。

东北虎——与华南虎有不同遭遇新中国建国初期,野生华南虎的数量估计有4000多只,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由于虎对人类的威胁,政府号召打虎,甚至还组织专门的打虎队,想尽千方百计对其赶尽杀绝。例如,1956年冬,福建的部队和民兵联合作战,捕杀了530只虎、豹。在这场运动中,江西的南昌、九江、吉安等地捕杀了150多只老虎。有一个专业打虎队,在1953~1963年的10年时间内,转战粤东、闽西、赣南三省,共捕杀了130多只虎、豹。在围歼华南虎的运动中,涌现出许多打虎英雄。

我们再看看同时期虎皮回收的情况,大体可以看到虎的种群消亡过程。

例如,1956年全国收购虎皮1750张,江西省1955~1956年捕虎171只,湖南省1952~1953年共捕虎170只。1960~1963年河南省至少捕虎60多只。广东在20世纪50~60年代捕虎数量约为70只。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江西的华南虎年捕猎量少于10只,1975年后再没有捕过虎。河南省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7只,浙江每年捕虎3 只。20世纪70年代广东猎虎不到10只。湖南省最后捕到野生虎是在1976年。1979年我国全年只收到一张虎皮。湖北最后捕到的野生虎是1983年。

谁也没有想到,30年后,华南虎会在中国引起再次关注,关注的焦点是希望恢复一个走向绝灭的动物种群,为保持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做一份努力,但为时已晚。

就在我国号召大规模猎杀华南虎时,一些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开始对华南虎的处境表示极大的关注。1966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哺乳动物红皮书》中将华南虎列为濒危级。

而我国在1973年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中,还把华南虎列为三级保护动物,仍允许每年控制限额的捕猎。4年之后的1977年,终于将华南虎从黑名单转入到受保护的红名单,它和孟加拉虎同属于禁止捕猎的第二类动物。东北虎仍然位于保护兽类的首位。到1979年,才将华南虎列为一级保护动物。据估计,到1981年,野生华南虎的数量大约只剩下150~200只。

鉴于华南虎的濒危状况,1986年在美国举行的“世界老虎保护战略会议”上,把中国特有的华南虎列为“最优先需要国际保护的濒危动物”。1989年,我国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终于将华南虎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单。1996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华南虎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华南虎成为最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1993年,鉴于中国野生虎数量已极为稀少,国家禁止了虎骨贸易,禁止虎骨入药。同时,东北虎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大量繁殖,在东北最大的繁殖基地中,数量已超过900只。虎在动物园中也迅速繁殖,仅北京动物园饲养的东北虎,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已繁殖了120多只。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在捕获野生华南虎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人工饲养。华南虎作为一种观赏动物,进入了动物园。有6只华南虎传留了后代,至今共有300多只。在动物园中饲养的这些虎,由于人们缺少对动物的爱心,有些不同程度地受到虐待。诗人牛汉的《华南虎》就是见证。

为了挽救濒危的华南虎,1995年我国成立了华南虎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华南虎的救助工作,在进行一系列调查的同时,加强了栖息地的保护。我国动物园圈养的300多只华南虎,也纳入了《21世纪议程》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动物园协会为华南虎建立了谱系,记载了全部圈养华南虎的繁殖情况,和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发现,圈养华南虎种群的基因多样性在逐渐下降,这是多年来近亲交配的结果。

1996年,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最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

华南虎,这一悲剧性的物种,终于成了举世瞩目的明星。只是聚光灯下空空落落,主角缺席。我们不知野生华南虎身在何处,甚至,不知道它们是否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知识点

东北虎

又称西伯利亚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接近350公斤左右,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东北虎属中国Ⅰ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消失的白鳍豚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干流全长6300余千米,流经六省二市,历来就是沟通我国西南腹地和东南沿海的交通运输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