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最喜欢的科普书:飞出地球的战车
9215700000019

第19章 翔太空之翼——载人航天器(4)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是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其名字来源于英国海军的一艘研究船,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在19世纪70年代,该船曾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中航行过。“阿波罗17号”的登月舱也曾被命名为“挑战者”。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开发初期原本是被作为高拟真结构测试体,但在“挑战者号”完成初期测试任务后,被改装成正式的轨道载具,并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任务首航。

然而不幸的是,“挑战者号”在1986年1月28日进行第10次太空任务时,载着7名成员在发射后73秒爆炸,这一惨剧震惊了世界。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事故原因最终查明:起因是助推器两个部件之间的接头破损,喷出的燃气烧穿了助推器的外壳,继而引燃外挂燃料箱。燃料箱裂开后,液氢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爆炸。当然,导致这场事故的间接原因也很多,包括技术问题、飞行程序问题、管理问题,等等。

“发现号”航天飞机

“发现号”航天飞机是美国建造的第三架航天飞机,1983年11月建造完成,1984年8月30日首航。

“发现号”名字来源于历史上著名的探险船只,一艘是18世纪70年代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在南太平洋航海探险时所用船只之一。他驾驶着这艘小船在南太平洋航行,成为第一个踏上夏威夷群岛的非土著居民;另一艘是1610年至1611年探险家亨利·哈得逊在加拿大哈得逊湾搜寻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西北水道时所用船只。“发现号”的名字在人类地理探索史上拥有极重要的地位,并在人类太空探索史中得到延续。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瞬间“发现号”的专业名称为“OV—103”,即“轨道飞行器103”。它的机身长372米,翼展达238米,载货舱长183米,横断面直径46米。

在历次发射中,“发现号”战绩辉煌,曾将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内的20多颗各类卫星及探测器送入太空。1995年,“发现号”又一次成为了头条新闻。它在第一位女航天飞机驾驶员柯林斯的操纵下飞过了“和平号”空间站。“发现号”还部署了几颗军事和研究卫星(包括其他国家的卫星)。具体有如下重要成绩:

1984年8月30日——首次飞行。

1988年9月29日——“挑战者号”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的首航。

1990年4月24日——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上轨道,人类有了观察遥远宇宙的“火眼金睛”。

1998年10月29日—— 搭载着77岁的参议员约翰·格伦起飞。格伦是曾搭乘“水星”飞船升空的美国首名航天员。这次他又成为最高龄的“太空人”。

2005年7月26日——“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的首航。

2008年5月31日——为国际空间站运送新舱,还为空间站送去“新人”格雷戈里·查米托夫,成为空间站第17长期考察组的飞行工程师。“阿特兰蒂斯号” 航天飞机

“阿特兰蒂斯号”是美国制造并投入使用的第四架航天飞机,它的航天专业名称为OV—104,即“轨道飞行器104”。

“阿特兰蒂斯”的名字来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1930年至1966年间使用过的一艘重要的双桅帆船。这艘科学考察船是当时第一艘用于海洋科学研究的船只。

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

“阿特兰蒂斯号”从前任航天飞机中吸取了许多经验。在首飞时,它比“哥伦比亚号”轻3240千克;在轨道器组装中获得的经验,使组装“阿特兰蒂斯号”所需人时比“哥伦比亚号”减少了495%,这大部分来源于在机身前部采用防热敷层取代陶瓷片。

“阿特兰蒂斯号”继承了海洋考察船的探索精神。在之后的飞行中,它完成了多次举世瞩目的飞行任务,其中包括1989年把“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和“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送入太空,1991年将“康普顿”伽马射线望远镜送入太空。

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1995年开始,“阿特兰蒂斯”号相继执行了7次飞往“和平号”空间站的飞行任务,为此后俄美合作建设国际空间站拉开了序幕。其中1995年6月“阿特兰蒂斯号”首次飞往“和平号”空间站的飞行恰好是美国历史上的第100次载人航天飞行。

“阿特兰蒂斯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现役3架航天飞机之一。美宇航局航天飞机项目经理韦恩·黑尔曾表示,3架航天飞机到2010年将全部退役,而“阿特兰蒂斯号”将首当其冲。

“奋进号”航天飞机

“奋进号”航天飞机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肯尼迪太空中心旗下的第五架实际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也是最新的一架航天飞机。首次飞行是在1992年5月7日,负责的任务中有不小比例是作为国际太空站计划的支援。“奋进号”空重68647千克,装发动机后重78088千克。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奋进号”的名字来源于18世纪英国著名探险家、航海家和天文学家詹姆斯·库克的一艘船。1768年8月,库克为了观察和记录金星经过地球和太阳之间这一稀有现象,驾驶“奋进号”航行到了南太平洋,完成了它的处女航行。据载,“奋进号”和它的船员是历史上第一次完成长距离远洋航行后,仍无一人因患坏血病而死的航行。库克船长也因善于利用食谱治疗而赢得了人们的信任。

从某个角度来说,“奋进号”是一艘“拼装”的航天飞机,它是以“发现号”和“阿特兰蒂斯号”的建造合约中一批同时生产的备用结构零件为基础,额外组装出来以便填补“挑战者号”意外坠毁后留下来的任务空缺。事实上因为是最后才开始建造,“奋进号”在建造过程中吸取了许多先前的教训,拥有更多新开发的硬件装备。例如,直径40英尺的减速伞,可缩短着陆滑跑距离1000到2000英尺;扩展续航时间的线路和管道使其具有执行长达28天任务的能力;改进的航空电子仪器包括通用计算机,增强的惯性仪器和战术导航系统,恒星追随系统,改进的前轮操纵系统;还加装了新型辅助动力系统,可用于驱动航天飞机的液压系统。

在航天飞机投入使用后,原来设想的能够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的愿望由于种种原因化为了泡影。但无论如何,航天飞机代表了载人航天事业的新阶段。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航天飞机应能解决目前航天飞机存在的问题,使载人航天更加例行化、普及化。

知识点

“哈勃”太空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又称哈勃空间望远镜,是以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之名命名,在轨道上环绕着地球的望远镜。它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基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

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太空轨道的“哈勃”望远镜长13.3米,直径4.3米,重11.6吨,造价近30亿美元。它以2.8万千米的时速沿太空轨道运行,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它已经填补了地面观测的缺口,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许多根本问题,对天文物理有更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