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最喜欢的科普书:飞出地球的战车
9215700000014

第14章 访问外星的使者——空间探测器(3)

“海盗1号”拍摄的火星表面景色“海盗1号”和“2号”分别于7月20日和9月3日在火星表面软着陆成功,40分钟后就将第一张火星彩照发回地球。它们分别在火星上工作了6年和3年,对火星进行了考察和拍照,共发回5万多幅火星照片,分辨率高达200米。四次探测有无生命存在的实验中,没有发现任何高级生命痕迹,从而排除了有关火星人的推测。

“火星观察者号”探测器

“火星观察者号”探测器1992年9月25日,美国用“大力神3型”火箭成功发射了一个“火星观察者号”探测器。它重25吨,携带7部仪器,经11个月飞行72亿千米后,到达距火星表面378千米的近极轨道,准备对火星进行长达687天的观测考察,绘制整个火星表面图,预告火星天候,测量火星各种数据,进一步揭示火星上有无处于原始阶段的生命现象,为未来人类移居火星探寻道路。但是1993年8月21日,火星观察者号探测器突然与地面失去联系,不再发回信息。这次探测令人失望地夭折了。

1996年11月发射“火星环球观测者”。它次年9月飞抵火星,进入绕火星轨道飞行,其电池2006年出现故障。

1996年12月发射“火星探路者号”。1997年7月,它携带的着陆器以及“旅居者号”火星车在火星着陆,最后一次向地面传送信号是在1997年9月。

1998年12月发射“火星气候探测者”。它次年9月飞抵火星后与地球失去联系。

1999年1月发射“火星极地着陆者”。它当年12月在火星南极降落过程中,着陆器以及携带的两个小型探测器与地球失去联系。

火星上的水资源2001年4月发射“奥德赛”探测器。它当年10月抵达绕火星轨道,并一直工作至今。

2003年“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分别于6月和7月发射升空。它们都成功着陆火星,目前都在超期服役。

2005年8月“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升空。它次年3月进入绕火星轨道,目前仍在火星轨道上探测。

2007年8月4日 “凤凰号”升空。它于2008年5月25日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附近区域。

根据40多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科学家已基本肯定火星是一个没有高级生命的世界,流传甚广的“火星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但是火星上有没有与地球不同的其他形式的生命,或者是否曾经存在过有智慧的高级生物,则还是一个深奥的难解之题。解开这个难题还需要人类不懈的努力。

知识点

火星冲日

冲日是指某一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于绕日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的状态,而地球恰好位于太阳和外行星之间的一种天文现象叫“冲”。由于小行星也属于外行星,所以也有“冲”的现象发生。“冲”时相应的日期是“冲日”。如果这时又距地球最近则称为“大冲”。

顾名思义,火星冲日就是指地球在火星和太阳之间的时候。当火星与太阳视黄经相差180度时,称为火星冲日。这时,火星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两边,太阳刚一落山,火星就从东方升起,而等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时,火星才在西方落下,因此整夜都可观测火星。一般来说,冲日时,火星离地球较近,它的亮度也是一年当中最亮的。

空间探测器探察土星之谜

太阳系中共有8颗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土星属于第6颗。土星周围有17颗天然卫星绕其飞行,其“腰部”缠绕着一圈绚丽多彩的光环——土星环。此外,土星上还保留着大量太阳系形成时的原始物质。这一切,给土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探测土星,研究土星及其卫星,不仅有助于人类了解太阳系形成、发展的历史,对于研究地球自身大气的进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先驱者11号”探测器

“先驱者11号”于1973年4月6日启程,它以探测土星为主要责任。1979年9月1日,“先驱者11号”从距土星3400千米的地方掠过,第一次拍摄到了土星的照片。它探测了土星的轨道和总质量,测量了土星大气成分、温度、磁场,发现了两个新光环。探测了土星之后,“先驱者11号”便从天王星近旁掠过,与“先驱者10号”同于1989年飞离太阳系。

“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探测器

飞越各大行星的美国“旅行者”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国先后发射了“旅行者2号”和“1号”探测器,这两个姊妹探测器沿着两条不同的轨道飞行,担负探测太阳系外围行星的任务。它们于1980年11月13日和1981年8月26日分别飞近土星考察。它们的土星探测之行,初步揭示了土星家庭的面貌。

“旅行者1号”掠过土星时,发现成千上万的光环群,形成一组交错在一起的环形彩带。“旅行者1号”还着重探测了原来认为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卫星——土卫六,但从拍回的照片上发现土卫六的直径只有4828千米,而不是过去认为的5760千米,因此判定它小于木卫三,从而退居为太阳系的第二大卫星。此外,还发现了土星的几颗新卫星。

“旅行者2号”则对新发现的土星环和几个卫星作了近距离探测,向地球发送回1万多张照片。

由于上述探测器都没有携带着陆舱,只是在飞越土星时远距离地进行探测,所以图像清晰度差,数据不全面。它们都如土星的“观光者”,来去匆匆。土星的真面目,仍然是人类的一个谜团。

“卡西尼号”探测器

为解开土星之谜,1997年10月15日从肯尼迪发射中心发射了大型的土星探测器——“卡西尼”探测器。这是20世纪最后一艘行星际探测的大飞船。此次探测计划耗资巨大,从1990年开始研制,至2008年使用期满,总开支高达32亿美元。

美国“卡西尼”土星探测器“卡西尼”探测计划是一个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三方合作的对土星进行空间探测的科研项目。“卡西尼”土星探测器由美国国家航天局负责建造,以意大利出生的法国天文学家卡西尼的名字命名,其任务是环绕土星飞行,对土星及其大气、光环、卫星和磁场进行深入考察;“惠更斯”探测器以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惠更斯的名字命名,其任务是深入土卫六的大气层,对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进行实地考察。

土星探测器“卡西尼”的外形非常庞大,由轨道器和子探测器(“惠更斯”)组成。其中,轨道器上载有12台科学探测仪器,“惠更斯”携带6台科学仪器。“卡西尼”的总重超过5700千克,是往昔的“旅行者”探测器的数倍。如此庞然大物,即使当前全球推力最大的商用火箭“大力神-4B”,也无法使其加速至可以直飞土星的速度。“卡西尼”要到达土星,中间需要多次借力飞行,即借助星际(如金星、木星等)引力来完成这次太空长征。

“惠更斯号”探测器从土星上拍回的照片1997年10月15日,搭载着“惠更斯”的“卡西尼”探测器离开地球,开始了漫长的土星探测之旅。2004年7月1日,在太空旅行了7年后,“卡西尼”探测器进入土星轨道,正式开始为期4年的土星探测使命。“卡西尼”传回的第一批照片是在进入土星的过程中从土星环黑暗的一侧拍摄的,随后传回的照片是从被阳光照耀的另一侧拍摄的,照片更加清晰,显示了土星环结构和边缘的更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