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礼仪指导:馈赠礼仪一点通
9204000000018

第18章 不同场合中的馈赠(4)

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诬陷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汨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驾舟救屈原而兴起了赛龙舟的习俗,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儿童节

国际儿童节,它是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

1925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国际儿童节”的概念。

这次大会有54个国家的爱护儿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宣言中,对于儿童精神上应有的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危险工作的避免、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以及怎样救养儿童等问题,均有热烈讨论。

自此次大会后,一方面藉以鼓舞儿童,让儿童感到幸福、快乐,另一方面也为引起社会重视与爱护,各国政府都先后规定“儿童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硝烟中的中国孩子的童年难免痛苦和愤怒,但苦难的童年也有明快和热情。中国抗日儿童团的建立,让那时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节日——儿童节,不过,那时的儿童节是4月4日。

老儿童团员回忆说,到儿童节这天,只要日本人不来“扫荡”,县里、区里都要组织活动、开大会。有时举行唱歌比赛,有时组织操练,几个村的儿童团还较着劲,看谁歌唱得好,操练得整齐,得了优胜还有奖,奖品是铅笔等。

从 1949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学校一般会为此组织相关的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正式着装。

香港、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民间在约定俗成下,两地的儿童节日期仍保留过去的传统为4月4日。民间庆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礼物给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游玩。

七夕情人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袋、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的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而世界教师节是在每年的10月5日,为纪念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颁布《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将每年的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节。

国庆节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冬至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离别时的馈赠

前路漫漫,山河苍茫,人生曲折难料,离别终究难免。一份别致的小礼物,能成为永久的纪念。

多情自古伤别离。那么,在和家人、恋人不得不分离时,怎么表达你们之间那难舍难分的感情呢?在与同学朋友即将分别时,又怎样去表达你们之间难忘的友谊?

在别离时,许多人会选择一件恰当的礼物相赠,这样既会使别离者睹物思人,又能激励他们在异地他乡,更加发奋图强,拼搏进取。

选择送别时的礼品,应能体现两人往日的感情,以及表达对他今后的希望。送给文友一支精美的钢笔,希望他能在今后的道路上更加勤奋笔耕;给喜欢摄影的朋友送一本相册,希望他能拍摄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送给棋友一副棋,愿他能常常想起自己,日后能在棋艺上大有长进。

送别时还可选用一些象征性的礼品相赠。如朋友远行,送一只扬帆的银色工艺船,祝他一帆风顺;邻里搬迁新居,送上几幅字画会显得很适用和更有意义;同事调动工作,大伙儿凑点钱,送上一个高级热水瓶,象征彼此的心是热的,友谊是长存的。

送别的礼品有:

1.鲜花、点心、水果或书籍杂志,附上一张卡片,祝他一路平安;

2.一本纪念册或精美的电话簿,在纪念册上留下赠言,送给即将离别的同学;

3.剪一束秀发系一个结,放在锦盒里送给即将远行的他;

4.把你们最爱看的电影碟片包装好送给对方;

5.纪念表,象征你们的情感或友谊。

离别之时赠花,万种离情,都化作鲜花碧草的回忆。古代有送别之风,吟诗和词,风雅之至,文人中尤为流行,唐宋之际已成为时尚。

官府常在官道旁建筑亭舍,供官府衙门、民间亲朋作饯别、迎迓之用,于是便有十里长亭、五里短亭之别,朋友送别的礼仪常常有酒,但又很简朴,往往折柳祝愿。

送别的花木有:

1.芍药,又名“将离”,表示依依惜别,长相思念,适合在恋人及亲人远行时相送;

2.玫瑰,代表爱情,可在即将远行的恋人衣襟上佩上一朵,让您的款款深情跟随他(她)到天涯海角;

3.柳枝,柳谐音“留”,送行者欲借柳枝表示最后的挽留。柳枝冬枯春荣,赠柳枝盼游子早归。柳枝随插随活,赠柳祝愿远行者随遇而安;

4.杜鹃花,杜鹃鸟啼杜鹃花开,游子听到声声“不如归去”的啼唤,不免触景生情。赠一盆家乡的杜鹃花,可慰游子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