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自我心理调解
9203100000004

第4章 人格障碍、心理异常的自我调适(1)

如果你具有下列任何一种心理趋向,千万不要错过本章:

通过书中的自测,发现自己有早期心理障碍的信号。

当你陷入焦虑.抑郁.恐怖等状态中时,总是无法自我解脱,以至于妨碍了正常的生活。

你尚无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心理医生;你希望通过阅读本书为你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于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精神病态,或病态人格。

一般情况下,诊断人格障碍,其症状标准至少要符合:患者有特殊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通常表现在多方面,如情感.警觉性.感知和思维方式等,有明显与众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患者具有的特殊行为模式是长期的.持续性的,不限于精神疾病发作期;患者的特殊行为模式具有普遍性,使得患者社交适应不良。

人格障碍与性行为障碍的诊治一直不受重视,患者又极少去精神专科就诊,因此实际患病例数要远比普查数字为多。

人格障碍与正常人格一样,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因此应该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人格障碍的治疗是着重于使患者更多地适应环境,减少矛盾冲突。

药物治疗只有临时对症的效果,镇静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物等均可对症适量选用,如分裂型人格障碍和偏执人格障碍可给予酚噻嗪类药物,有焦虑表现可给予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具有冲动和攻击行为者可用碳酸理等等。

对大多数人格障碍患者来说,心理治疗并不适用,但在某些方面,心理治疗可能会发挥作用,诸如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以此使其接受教诲,确立生活目标,发挥特长等。但是治疗需要较长时间与耐心,同时要防止患者的依赖和纠缠。

集体治疗方式被证明比个别心理治疗有效。实际上是使患者通过一种生活和学习环境,参加多种集体活动以控制和改善他们的偏离行为,在患者之间相互交流中,探索新型的较适合的康复方法。多数学者指出,惩罚是无效的,应多方面紧密配合,对他们提供长期而稳定的服务和管理,特别是卫生部门和教养系统的配合是很必要的。

早期心理障碍的信号

1.无缘无故地担心会发生不幸的事情,为一点小事而忐忑不安,夜不成眠,食不知味,心慌意乱。

2.闷闷不乐,不愿见人,对周围事物毫无兴趣,悲观厌世。

3.动作古怪,行为异端,破口骂人,喜怒无常,嗜睡。

4.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均被别人控制,自己头脑里所想的什么都被别人所知,生怕别人知其隐私,惶恐不已。

5.莫名其妙地情绪高昂,高度兴奋,声音高扬,花钱大方,爱管闲事。

6.总以为某异性对自己有好感,屡遭拒绝,而仍紧追不舍。

7.无端怀疑有人加害于自己,处处与自己作对,昼夜防范,不敢出行。

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又称妄想型人格。其特征是对别人充满猜疑和偏执,认为他人的动机都是恶意的。

诊断及自测

症状至少符合其中的3项,就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对自己的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就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他人,总是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与之说理或用事实来改变其想法。

病例

25岁的张某在18岁读高中三年级时,学习成绩相当好。平常,他虽与同学进行交往,但他总觉得他们嫉妒自己的才能,总是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他,为此有的人不再主动亲近他。他经常顶撞班主任,总觉得老师的想法是错误的,而自己却一贯正确。他一向我行我素,说话办事全凭个人意愿,因为他觉得自己具有比别人更强的能力和智慧。若是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他就把原因归结于客观,而从未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他不管别人的喜怒哀乐,从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慢慢地,他连朋友也懒得交了,更乐于自己独处。

他总是对别人充满怀疑。在读书时,他对任何人,包括班里任何同学,甚至自己的父亲,不管他们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他都从心里怀疑。他总是想:为什么要信任他们呢?如果信任他们,说不定哪天他们就会利用我的信任加害于我。后来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他被调离机关去一个下属公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他断定有人搞鬼,嫉妒他的才干,为此他感到愤愤不平,觉得领导这样做实在是很不公平。于是他不断地给上级部门写信,直述自己所蒙受的耻辱,直述对领导的看法,并扬言非把领导搞垮不可。

张某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现在虽然程度并不太重,但却有向严重发展的明显倾向。

治疗与调适

治疗及调适目标:通过心理治疗与自我调适,克服其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

认知提高法。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对别人不信任,且不会接受任何善意的忠告,因而首先要做到相信别人,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周围的人要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患者也要对自己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地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

交友训练法。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全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以诚交友。患者必须以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己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获得帮助,交流思想感情,心理障碍才会得以消除。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理”。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使朋友关系和谐而充满乐趣。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跳出的非理性观念密切相关。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患者必须首先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

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即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

现在对这些观念加以改变,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分。

这世上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为什么要求人人忠实于我?别太苛求了。

世上的好人总比坏人多,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而且我的亲人和朋友对我很真诚.友善。

为什么要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做出反应呢? 也许没这个必要,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自己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

我不敢流露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柔弱的表现。

在本子上多记一些和此类内容相对立的句子,并告诉自己,改变后的句子是正确的。每当出现偏执的意念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次,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找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

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漩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待人处世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2.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多说几句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痛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认为理所当然。

3.要学会向所有你认识的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要学会克制和缓解怒气,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

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和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调查资料显示,分裂型人格障碍占人格障碍患者总数的29%左右,且男性多于女性。

分裂型人格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另一个词:精神分裂症。一般认为,分裂型人格容易诱发精神分裂症,但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明。分裂型人格与精神分裂症和遗传的关系尚待证实。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尚不能独立,需要父母的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占重要地位。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人格的。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儿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他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但如果终日不断被责骂.被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孤僻.叛逆,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也不愿与其他人和事物进行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分裂型人格。

诊断及自测

症状至少符合其中的3项,就可诊断为分裂型人格障碍:

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

2.奇怪的.反常的.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妥.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等体验;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直系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病例

张某,男,27岁。读书时学习成绩一度很优秀,可在高中时,逐渐变得孤僻.不合群,父母发现他喜欢照镜子,他还时常莫名其妙地对父母发脾气,怀疑女同学看不起他,极为自卑,不愿与同学交往,上课时也低着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参加工作后症状加重,脾气暴躁,经常毁弃物品,谩骂亲人和同事。不愿结交朋友,也不谈恋爱,工作不求上进,认为自己没有前途。

治疗与调适

治疗及调适目标:纠正患者孤独离群性.情感淡漠和与周围环境的分离性。

社交训练法

此方法可以纠正患者的孤独不合群性。

1.提高认知能力,认清孤独不合群.严重内向的危害,自觉投入心理训练。学会训练的方法.步骤.目的和注意事项,并积极配合实施。

2.制定社交训练评分表。自我评分,每天小结,每周总结。8~12周为一疗程。施治者(医生.专业人员.家长等)每周核对记录,并做出评价。

自我评分标准:

0分训练无变化;

1分稍有进步,愿意参加社交,与人接触交谈,但仍比较勉强和刻板;

2分明显进步,能够主动与人接触交谈,孤独不合群的倾向改变程度在50%以上;

3分孤独不合群现象基本消失。

3.评分计算和奖励措施。每日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3分,每周最高分为18分。如果以8周为一疗程,总分为144分。一般以奖励表扬为主,对每一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并给予强化,以鼓励其自信心,这一点很重要。奖励方式通常可采用现金奖励.赠送喜爱的生活学习用品.允许定期外出旅游等等。切忌因为无进步或进步微小而批评责备,以免造成患者心理反感和对自己丧失信心。

4.训练内容和目标。训练内容由简到繁,从易到难。开始时由施治者和患者共同商定,以一位朋友(同学或同事)为交谈对象,要求患者每次主动与他交谈5分钟,交谈内容和方式不限,逐渐做到主动.自然.融洽地随便交谈,进而逐步增加交谈的时间(从5分钟增加到20分钟,再增加到半小时);交谈对象由1人增加到5人。训练成功后,改变训练内容,患者应鼓足勇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投入现实生活。

兴趣培养法

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而给予优先注意的认识倾向,并具有向往的良好情感。因此兴趣培养有助于克服兴趣索然.情感淡漠的人格。具体做法如下:

1.提高认知。患者应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确定积极人生的理想和追求目标。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求快乐,发现真知,使生活充满乐趣和活力。

2.参加社会实践。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实际生活,接受大量的社会信息,促使兴趣多样化。

3.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这是培养兴趣的较好形式,如绘画.歌唱.舞蹈.艺术体操.体育锻炼.科技活动等。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