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9197700000013

第13章 合作能力(2)

“那好吧,”骆驼说道,“让我来试试看。”骆驼到了河中心便站住了,它回头叫道:“你瞧,我没说错吧,水不过齐膝盖深呢。好啦,尽管放心下来吧?”

“是的。”耗子答道。“不过,正如你所看到的,你的膝盖和我的膝盖之间可有一点小小的差别啊。劳驾,请你渡我过河去吧?,”

“好,你总算认识到个人的不足了。”骆驼说,“你很傲慢,夜郎自大。要是你能保证今后谦虚一点,那我才肯渡你过河。”

耗子不好意思地笑着答应了。就这样,它俩一起平平安安地到了对岸。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人都有个人所不能够的。谦虚的人通常能看到个人的不足——与强者联合共渡难关,彼此关爱中享受生命的快乐。

团结才有力量

从前,有一只公鸡,一只兔,一只猴和一只象,它们结拜为兄弟。

公鸡因为能飞,有一次飞上了三十三重天,衔来了一颗果树种子。这种子是万年生长,一年四季都结果子的。

兔子知道这种子的贵重,就首先动手把种子种在地上。猴子知道这树会结果,就天天替它上粪。大象就天天用鼻子从河里汲水来浇灌。

由于大家照料,树一天天地长大了,很快就结果了。

公鸡从树尖飞过,看见果子成熟了,心想:“我带来的种子结果了,我的功劳可不小啊!现在该我享受了!”于是,它天天飞上树,在树上慢慢地啄食这果子。

猴子是可以上树的,它想吃就爬上树,不想吃就爬下来。

象的个子很高,就用它的长鼻子卷着树枝吃果子。

这中间最吃亏的就是兔子。它爬不上树,只有在树下扑打纵跳,望着香气扑鼻的果子,翘尾巴,舔嘴唇。

树,一天天长高了,连有长鼻子的象也吃不到果子了,于是,它们开始有了争吵。

象和兔子一齐向公鸡和猴子嚷着:“这太不公平,树长高了,只有你们两个吃得到,要知道我们也曾经浇过水啊!”

兔子更不满意说:“是的,真的是很不公平,我一直吃不到一个果子,只吃了几片落下来的树叶。”

然而公鸡和猴子只顾个人吃,不理它们。它们没有办法,就找了一个聪明的人帮助它们评理。聪明人说:“你们四个先不要争,天底下原来没有这种果树,你们先说这果树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生长的?你们告诉了我,我就可以帮你们想出调解的办法来。”

公鸡说:“聪明人啊,正如你所说,这树天底下本来没有,是我从三十三重天上衔来的种子生长出来的,我的功劳最大,难道不是吗?”

兔子说:“虽然公鸡衔来了种子,但它不知道该怎么办,是我想到把它种到地里,因此才有了这棵树。可我却一直吃不到果子,只能吃到偶尔落下来的几片叶子。你说公平吗?”

猴子说:“虽然有了种子,有人种下地,但我上粪的功劳可不小啊!这树原来只有一根细草那样大,要不是我天天上粪,它怎么能活呢?”

象说:“虽然有了种子,有人种地,有人上粪,然而,天旱了这么久,我每天都用鼻子从河里运水来浇它,它才生长起来的。我也有功劳啊!”

聪明人说:“照这样说,你们每个人都对这树出过力,每人都该吃到这果子。你们与其这样争吵,不如大家一起想能吃到果子的办法。因为只有这样,才不致伤害你们之间的感情,而且又能让这棵树结更多的果实。”

它们觉得这话很有真理,于是就一起商量。终于商量出一个办法,规定大家摘果子要一起摘,让象站下边,象背上站猴子,猴子背上站兔子,兔背上站公鸡,然后公鸡摘下果子交给兔,兔交给猴,猴交给象,果子摘好了,大家一起吃。

自从想出这个办法以后,它们就不再争吵了,而且使这棵树长得更好,果子也结得更多了。

这是藏族传说,它教给人们团结和尊重他人劳动的意义。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起来,众志成城,合理组合,才能取得胜利。团结的前提就是目标一致,彼此谦让,共同进步,以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

牺牲眼前小利

从前,某地大闹饥荒,有两个饥寒交迫的人得到了一位老人的恩赐:一根钓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钓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钓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老人恩赐的一根钓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就是古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故事的来历。同样是具备同等条件的两个人,前者都只顾自己却落得个谁都不想得到的下场,后者都知道牺牲自己过上了好日子。合作——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它能帮助你克服各种混乱。著名成功励志学家陈安之曾经讲过:人的体力有限,不要和马比赛跑,而要跟马合作,最后你骑在马上,彼此共同到达目的地。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合作利益战略思维。

脱离集体会怎样

每年秋风来了,北方的天气逐渐变冷了。我们会看到一队队大雁往南飞去。大雁在长期迁移的历程中,集体配合能力很强,它们有时候排成一字形,有时候排成人字形。

雁群里有一只小雁心想:“跟你们一块飞多慢呀!如果让我一个人飞,我早就飞到南方去了。”大雁警告它,说不能这样做,随便离队会遇到危险。小雁满不在乎地笑笑,把好话当成了耳旁风。一天晚上,当大家都睡着了的时候,他偷偷地离队飞走了。它在无边无际的天空独自飞行,一边飞,一边得意地唱着歌。忽然,“砰”的一声,把它吓了一跳,它低头一看,不远处一个狩猎者正在朝它开枪。它急忙用力扇动翅膀,飞进云层。它想,多危险啊!差点就把命给送了,还是回去吧!然而它又想,这么快就回去,不是太没出息了吗,大家会笑话自己的。既然出来了,就不能这么轻易就回去,应该做出些事情,让它们瞧瞧。

天渐渐黑了,它决定先找个地方住下再说。小雁看到前面有一座山,这时它的口渴了,肚子也饿了。它心想,过了这座山,该到湖边了吧。于是,它鼓起精神,艰难地飞过了高山。不过山那边只见漆黑的树林。在漆黑之中,小雁到处搜寻着,迷茫着分不清到底哪里是东西南北。小雁感到自己疲乏极了,它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它落在草地上,很想舒舒服服地睡一觉,忽然又想起,谁为自己放哨呢?没人放哨,太危险了,说不定会有狐狸和狼出来伤害自己。它越想越害怕,后悔自己不该单独飞行,恨不得马上回到队伍里去。然而,漆黑的夜里,往哪里去找队伍呢?它伤心地哭了起来。正在这个时候,一只凶恶的狼号叫着从树林里跳出来了。小雁吓得浑身发抖,然而,在恐怖中它身上有了一种力量,怎么能等着被狼吃掉呢?它猛地扇起翅膀,飞快地飞到空中。小雁独自在天空中,心里又急又怕。这时候,它越发后悔当初没有听老雁的话。这只不守纪律的小雁在天上飞了好久好久,它飞过高山,飞过丛林,飞过海洋,终于飞回了雁群的队伍中。

小雁自以为是,最终发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离开了集体终究无法生活。过于重视自我,忽视组织价值,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斗争不如团结

美国某大学的社科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2只,房子里分别放着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的适当位置上,第三间房子的食物悬挂在房顶。

数日后,他们发现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伤的缺了耳朵断了腿,奄奄一息。第三间房子的猴子也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猴子活得好好的。

究其原因,第一间房子的两只猴子一进房间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于是,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动干戈,结果伤的伤,死的死。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做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难度过大,够不着,被活活饿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是各自凭着自己的本能蹦跳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难度增大,2只猴子只有协作才能取得食物。于是,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每天都能取得够吃的食物,很好地活了下来。

只有真正体现出个体能力与水平,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和智慧,才能使团队间相互协作,共渡难关。团队合作的前提是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团队的业绩与个人息息相关,他是执行者,而非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