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儒家经典与中国式管理
9190500000012

第12章 《中庸》——中国式管理的行为法则(1)

《中庸》蕴涵着极为深刻的管理智慧,在组织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无过无不及的适度原则、执两用中的合理选择原则、经权损益的权变原则都是管理的精华理论。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和自然法则,讲述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在继承孔子中庸思想的基础上,把中庸与人性道德联系起来,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以“至诚”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和世界本原,论述了“尊德性”和“道学问”两种修养形态,提出以“至诚”的态度使人与天道合一,做到“极高明而道中庸”,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以赞天地之化育。

《中庸》本为《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公元前483年~公元前402年)之手。唐代韩愈为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北宋二程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南宋朱熹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并撰《四书章句集注》。从此《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存《中庸》经秦代儒者修改,大致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每篇提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对《中庸》的注解,影响最大的是朱熹的《中庸章句》。

朱熹在《中庸章句》中对“中”“庸”的注解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又引程子的说法:“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中庸是指行事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此后,“中庸”不仅成为儒者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以及待物处事的基本准则,而且也成为一般人的社会心理积淀。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并引用二程的观点,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是实用的学问。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

《中庸》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中庸”这一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而且以此为基础讨论一系列问题,涉及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

首先,提倡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正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合于“中庸之道”。

其次,提出为人之道,君子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要“反求诸己身”,从自己做起,重视修身。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养心性,以达到“至诚”的境界。实行中庸之道需要智,而智又要有德相辅。能否坚持中庸之道,是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再次,阐述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的过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中庸》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中庸,是儒家关于道德理想和人格的哲学。孔子以“中庸”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并影响整个儒学体系。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庸一直被视为至善至美的德性。《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民众已经长久缺乏了。

中庸由孔子首创,经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全面阐述而变得系统丰富。后世历代儒家继承这一传统,甚至儒家以外的其他思想家也表现出中庸思想。如庄子所谓“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韩非子所谓“去甚去泰,身乃无害”,都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有相通之处。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对世界、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的为人处世的哲学,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和思想方法论,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指导思想。中庸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处世哲学,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认识,也体现出中国古代思想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庸之道逐渐成为中华民族颇具特色的一种思想方法和道德品性。例如,中国人普遍认为“物极必反”,任何极端的主张和做法都不可能长久。因为到了极端,事物就要走向反面。而只有中道才是常道,才能持久。

在儒家看来,“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中庸”以人的内在要求(人性、本心)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强调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准确契合,以达到“和”的大功用;而“中”的基本原则是适度,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追求中常之道,内外协调,保持平衡,不走极端,这一儒家传统思维方式使中华民族形成一种稳健笃实的民族性格。

中庸之道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及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在中国式管理智慧中,中庸之道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行为法则之一。

《中庸》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中庸》蕴涵着极为丰富的现代管理价值,在组织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可以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中庸》的管理思维无处不在。

英国著名的投资公司牛顿有限公司总经理海伦娜·莫里西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取得意见一致很重要,而统一意见的过程则是中庸思维的最基本的表现。因为机械的统一意见并不能取得圆满的结果,中庸思维更注意创造性的综合。

运用中庸思维的创造性综合,御手洗富士夫谱写了佳能公司的辉煌,因此被日本商界当成英雄。他于1997年出任佳能首席执行官,在他任期内,佳能公司的纯利润增加了两倍,达到14亿美元,销售额为243亿美元。尽管日本股票低迷,但佳能的市值却从110亿美元猛增到340亿美元。

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不仅在于他模仿了美国人的管理模式,不折不扣地促使部下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对于经营不善的分公司毫不手软地予以关闭;更在于他善于吸纳主流的日本管理思想,做到了在模仿中借鉴、在学习中创新。比如,他认为美国模式的独立董事起不了多少作用,而把更大的权力给予审计人员,以确保董事会按照管理规范行事。为了鼓励员工对公司忠诚不渝,他推行终身聘用制,充分体现了日本的管理思想。这种运用中庸思维、将日本和美国管理思想灵活融合的做法取得了实效,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一方面像美国CEO那样要求严厉、办事果断,另一方面注入更多的人性化因素。

中国的很多成功企业也往往运用中庸思想。联想总裁柳传志、海尔总裁张瑞敏虽然都从西方管理思想中获益匪浅,可是他们更注重国情,对中西方价值观和哲学观进行互融。

在企业管理中,独断专行包含着中庸思想,但中庸的价值更多与现实性、有效性、效率、创新、超越等联系在一起。

具体来看,中庸思想主要包含无过无不及、执两用中、权变的思想,其中,无过无不及是其理论核心。因此,中庸的管理内涵主要包括适度原则、合理选择原则、权变原则,而这些都体现了中庸的思想本质——整体和谐性。中庸之道就是万事万物都应该遵循客观存在的规律,使其保持在一个无过无不及、合理适度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存在。

第一,无过无不及的适度原则

中庸的“中”指适度、无所偏倚、恰如其分,主要指人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客观实际相符合,从而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庸”即平凡、平常、平易可行,既无改易又必须灵活掌握的通常之理,含有普遍适用的意思。关于中庸的含义,朱熹解释为“无过无不及”,在孔子的心目中,惟有无过无不及的中正才是最好的,包含有适度的原则。

毛泽东曾经对中庸的含义给以全新的解释,认为,过与不及是一定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出并确定其一定的质,就是“中”或“中庸”或“时中”。

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即反对走极端,倡导适度原则。因此,孔子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主张要“以礼制中”,合乎礼就是“中”,违反礼就是“过”或“不及”,要求人们做事不要偏离合适的标准,以实现至德的中庸。孔子把“礼”作为待人处事的标准和原则,使“中”表现出鲜明的原则性,因而更加容易操作。

把这一思想运用于企业管理,要求人们树立适度观,使事物的质处于合理的度的范围之内,并尽可能朝最佳的度的方向努力。现代经济学流行的“博弈”理论就是要在各点当中找到一个最平衡的定位,即“黄金分割”点,恰到好处,适可而止,这是“中庸”最佳的度。

企业管理借鉴中庸思想,实行适度管理,为人处世,接人待物,既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一切都要做得恰到好处。中庸提醒管理者,成功最要紧的是掌握“度”。

对于“度”的把握,中国古代许多帝王的御臣之道就是一个个典型事例。如秦始皇赏罚有度可以安民,可以光大帝业;刘邦恩威并用是一种谋略,一种用人的手段,让人屈服,是王者之道;李世民对待功臣宽严适度,巧妙地处理了自己与功臣的关系,将功臣团结在一起,这是他作为一位英明帝王的高明统御术;武则天御臣宽严相济,宽容之中并非毫无节制,整治一个人要再三考虑,以实现应有的效果;康熙威严有度,使臣子在宽严相济的环境中生存,为大清江山效忠,这是他的过人之处。

古人智取皇位,雄霸天下,其攻心治人、为人处世的智谋无不闪耀着中庸智慧的光芒,巧妙地运用了无过无不及的适度原则。

第二,执两用中的合理选择原则

孔子主张详细地研究事物两端的道理,把事物两端的道理研究清楚,解释清楚,然后取其中点而用之,这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用其中于民”是中庸的根本目的,而“执其两端”是达到中庸最佳状态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策略。“执两用中”的选择原则含有从全局来把握事物本质的意思,要达到“中”的度,就必须认清两个临界点,否则就容易犯极端的错误。

运用中庸的方法——“执其两端”,分析“过”与“不及”两方面的情况,然后确定事物的量,就可通达事物,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保证事物的质处于度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