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高标管事,低调管人
9181900000014

第14章 领导者最隐蔽的调控计策(2)

根据下属状态调整领导方向

在黄荣华、梁立邦著的《人本教练模式》一书中,叙述了一个“20分钟教会人打网球”的故事:

添·高威是一名网球教练,他宣称自己不用“训练”的方法,可以让任何人在20分钟以内都能学会打网球。电视台找了一个又胖又懒的女人来做实验,想揭穿添·高威的“大话”。

这个女人有170磅重,多年不运动,又穿着木桶一样的长裙,从来没打过网球。添·高威面对着这样的“学员”,怎么做才能教会她呢?人们都等着看笑话。

一开始,添·高威告诉胖女人,不要担心姿势和步伐的对错,不要竭尽全力。当球飞过来时,就用拍子去接,接中了,就说“击中!”没接中,就说“飞弹!”女人照着去做,无所谓的样子。三分之一的时间过去了,添·高威告诉她,眼睛留意球飞来的弧线,耳朵留意聆听球的声音,把焦点集中在球上。当胖女人这样做的时候,接中球的记录明显增高了。

在只剩下3分钟的时候,添·高威开始教胖女人最难的部分“发球”。他说,闭上眼睛,想象你跟音乐跳舞的样子,然后睁开眼睛,随着节奏发球。最后一分钟,观众们终于看到了奇迹,胖女人尽管在场上不便地跑来跑去,可是竟然能够自如地打网球了!

变化总在发生。所以每个人都要预见变化、追踪变化,更要适应变化,并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从而能享受变化。企业文化及领导方式要自觉地进入并适应这样一种新的“情境”。这种“情境领导”的方式特别适应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包括各种企业,无论是国有的还是私人的。

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情境领导模型创始人保罗·赫塞博士这样认为:某一具体的领导方式,并不是到处、随时都适用。领导的行为若想有效,就必须随着员工的不同特点、不同的行为表现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而不能是一成不变的。

每个人都要预见变化、追踪变化,更要适应变化,并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从而能享受变化。

麦肯特资深认证讲师龙子立形象地说:“对领导者来说,情境领导就像打棒球一样,你要根据不同的球来调整你挥棒的姿势,让你打出去的球能更准确地击中目标。”

对于管理者来说,实施情境领导的第一步应该是对员工的需要与状态进行判断和确定,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大致可分为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工作行为是指导性的行为,而关系行为是沟通行为。

保罗·赫塞博士将员工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没信心,没能力”;

第二阶段为“有信心,没能力”;

第三阶段为“没把握,有能力”;

第四阶段为“有信心,有能力”。

他认为,当员工的状态发生很大改观时,作为情境领导应该敢于冒风险改变自己原有的领导模式,去适应员工状态的变化,而不能沿袭老一套。

在下属刚进公司时,其工作状态基本上为“没信心,没能力”,管理者要采取“告知式”来引导并指示他。他需要管理者对其工作的热情和暂时不很稳定的工作能力表示肯定,需要管理者授予他一个明确的目标以及给他提出“做好工作的标准”,需要了解该项工作任务的有关情况、个人的表现和绩效怎样收集和反馈、他的工作范围、权限和责任,并希望经常得到工作结果的反馈,希望上司能够可以和他一起做行动计划,并且明确告知他工作的优先顺序和时间计划。

“对领导者来说,情境领导就像打棒球一样,你要根据不同的球来调整你挥棒的姿势,让你打出去的球能更准确地击中目标。”

经过领导者的激励,可以将员工带入“有信心,没能力”的第二阶段。管理者要采取“推销式”来解释工作并且劝服员工。要更多地授权给此员工,因为此员工要渐渐离开领导者的庇护,时常要自己作决定,会出现信心不足的情况,管理者应给予他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清楚的远景、经常性的反馈、进步时的赞扬、允许出错的鼓励、有针对性的解释、讨论员工顾虑的机会、参与解决问题和制定政策的机会、鼓励等。

当员工进入了“没把握,有能力”的第三阶段后。管理者要采取“教练式”来激励员工并帮助员工解决问题。下属需要管理者是平易近人的良师或教练、使得下属有机会表达其顾虑、得到发挥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支持和鼓励、希望管理者客观地评价其能力以建立其自信心、高水准的能力和表现能得到认可和肯定、能够通过努力清除实现目标的障碍,并希望管理者给予其一定的指导。

最后这名员工一步步走向成熟,而管理者断定他到了“有信心,有能力”的第四阶段后,员工工作能力已不是问题,工作的意愿也很高,他们成为企业的骨干。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变化与挑战,得到自主权和管理者的信赖,并且所作出的贡献要得到上层的认可和感谢,此时的员工需要良师或同事型的领导,而不再需要一位老板式的领导者。管理者要采取“授权式”来将工作交付给员工,而自己只需作监控和考察的工作。

领导的目的是希望跟随者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的进步、老练、作人处事日臻成熟,使跟随者最终亦能借学习而成为领导者。

情境领导法在领导学的领域中是一种生命循环理论(Life Cycle Theory),即此理论深信:领导有一轨迹可寻且过程起起伏伏,当领导进行到某一程度时定会导出一种结果——而且领导的目的是希望跟随者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的进步、老练、作人处事日臻成熟,使跟随者最终亦能借学习而成为领导者。

因为组织中的人力的要素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会随着组织系统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实现对组织的真正现实的管理,管理者的活动和行为就要从现在出发,从具体现实出发,随机应变,不断地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权变理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特点。通过提高管理者对环境刺激的直觉反应速度和适应性,也就是提高情境反应能力,去实现对变化的即时性把握,与情境共舞,从而进入情境化生存时代。

3 以无为应有为,以低调应变化

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认为领导水平的最高境界是民众都不知道这个领导的存在。低调管人法所遵循的也是这条原则,就是让下属有充分的自主权,并为自己做的事担负全部的责任。

无为就是无不为

西汉有两个值得大家注意的皇帝,一个是汉文帝,一个是汉武帝。汉文帝刘桓登基之前,因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乱政,弄得天下一片混乱、危机四伏。

汉文帝面对着这个千疮百孔的王国,实行了无为而治,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自由主义政策。低税收,少干预,自由开放。汉景帝刘启延续汉文帝的政策,也实行无为而治,节俭爱民,使汉朝经济得到进一步复苏。“文景之治”期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就是说,国家统一,各地关卡取消了,开发山泽自然资源的禁令取消了,所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商品交换没有不通的,大家都得其所欲。政府在煮盐、冶铁等领域全面开放,私人得以自由经营。甚至在冶铜铸币这样的货币发行领域,也都向私人开放,私人可以从事铸币业务。经济上的自由放任到了极至,民营工商业得到很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