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几千元本钱发财的50家店铺
9171800000020

第20章 白领创业——80后勇敢向前冲(1)

1.报纸“糊出来”的白领店——女白领从写字楼到地铁口的选择

导读:作为一位80后创业人,李怀佳用5 000元资金下海,在短短五年时间内就已经拥有六家店铺和百万身家。她所经营的是最常见、竞争也最为激烈的服饰项目,店铺都是从别人手中盘来的亏损门面。那么,李怀佳是如何让她的服饰小店脱颖而出的呢?

上海某个大型地铁商场,与全国其他各个城市的地铁商铺布局并没有什么两样,在这里,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经营服饰的小店占了绝对的主流。

然而,其中一家名为“生活理念”的店铺生意却格外得红火。十几平方米的小店里挤满了活力青春的年轻女孩,店外面还有许多等着要进来挑选心仪衣物的顾客,让年轻的老板应接不暇。李怀佳就是这里的老板,与此同时,她也是上海其他五家同样店铺的经营者。

作为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创业者,李怀佳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在灯红酒绿的大上海拥有了六家店铺和百万身家,而仅仅五年之前,她对从商还一无所知。

2005年,李怀佳和众多上海滩的白领们一样,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在地铁和写字楼之间穿梭。在静安寺附近上班的她,在一次乘坐地铁二号线途中,掀开了人生的另一篇绚烂多姿的扉页。

李怀佳回忆道:“我正走在下班路上,那天天气很好,我心情不错,走进地铁就发现有一个小店铺窗户上写着‘经营困难,挥泪转让’。我进去看了看,突然很喜欢这一爿小店。虽然家里没有人从商,但是我对于开店却十分感兴趣,决定仔细询问一下情况再做定夺。后来那里成了我的第一家店,实在是非常小,名副其实,因为仅有3.6平米。那个时候地铁商铺虽然十分紧俏,但租金水平却不高。那个铺位每月的租金是1 500元。我当时的收入是每个月3 000元,我合计了一下,即使赔了,也是每个月就少1 500元,这个风险我还是承担得起的。”

现在回过头来想,李怀佳有些庆幸,如果当时像现在一样寸土寸金,那么自己有可能到现在还是上海高级写字楼华丽玻璃墙内的一名普通文员,没有踏上这块舞台的机会。

创业之初,资金有限是必然的。除了房租,李怀佳将自己全部的积蓄都用来从批发市场购进服装,而在其他的地方则是能省就省。没有钱装修,她就模仿自己曾经去过的外国人开的咖啡厅,找来了几沓旧英文报纸,自己动手糊满了所有的墙,显得小店非常洋气,外面一看,宛如身处异乡。而李怀佳的事业,就是从这个糊满了报纸的小小屋子开始的。

十几天下来,所有的前期投入不过一万元,李怀佳的地铁小屋开张了。

创业,意味着开始一段艰苦的生活。当时并没有辞掉工作的李怀佳,每天清晨五点爬起来去很远的批发市场进货,挂样之后交给照看店铺的阿姨;下午五点之后,阿姨下班,匆匆下班赶来的李怀佳再次上岗,这一忙就要忙到十点多,然后又是五点多起床,周而复始。一个多月下来,本来就很瘦的李怀佳瘦了五六斤。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生意却是出奇得火爆。狭小的空间里总是人满为患,而且还有很多回头客经常光顾。一个月之后,小店儿的业绩让李怀佳自己都惊诧不已,营业额竟然有六万多元,除掉所有费用和成本,到手的净利居然有两万余元。

正在此时,李怀佳所在公司的一个决定让她左右为难。“当时公司派遣我去日本工作,我当然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是对于那个一个多月来倾注了那么多感情和辛劳的刚刚起步的小店,我更是难以割舍。”于是,经过一番挣扎的李怀佳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出国的机会,并且连工作也一并辞退了,她决定专心下海。

老板娘的全职投入让小店更上一层楼,李怀佳的小店很快在那个地铁商场里一枝独秀。可是树大招风,李怀佳的店铺很快开始遭到“围堵”。周围的同类店铺开始纷纷进相同款式的衣服,但是这一招似乎对已经积累了一批老顾客的李怀佳似乎并不奏效,甚至发生了让她哭笑不得的一幕。因为李怀佳的店实在是太小了,小到连四个人都站不下的程度,更别说是换衣服了。所以有些顾客就干脆拿了衣服跑到别的店去试了之后,再回来告诉她;“就要这件,我试过可以的。”

这样日子久了肯定不行,没多长时间,站内的其他商铺,以“商铺经营者必须是一房东”为由,联名向物业接二连三地投诉。就这样在非个人经营失当的情况下,李怀佳无奈地为自己第一次创业划上句号。

前途无量的工作辞了,全身心投入的小店也被迫关张,遭此重创的李怀佳心情荡到谷底,有满腹说不出的委屈,甚至开始负气地假设:“如果当时去了日本,说不定现在也干得好好的,拿着不错的收入,有着不错的前途。”

但是假设归假设,理智的李怀佳很快从低谷中重拾信心,保持冷静的头脑,开始理性地分析自己目前的局面:“在这个时候,对于创业者而言最忌讳的就是头脑发热,妄下决定,无论是急忙去重新找工作,还是寻觅店铺开业。”在休整了整整两个月以后,李怀佳盘下了另一个市场内的一个摊位。“在襄阳路经营的那几个月没有亏本,但是也没有赚到什么钱,主要就是因为房租实在太贵,每个月一万元,我赚来的钱几乎全部都交给了房东。我分析了一下,在这个市场内主要以仿冒名牌为主,这类商品利润是非常丰厚的。而做自己的商品利润很薄,也很难出挑,获利不是特别容易。”于是,在合约到期的时候,她果断地结束了租约。心思细密的李怀佳早就在其他几个地方物色好了店铺地址,这一次,她汲取了前两次开店的教训。几个小店铺已经陆陆续续开张,这些店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都在轨道交通沿线上,或者毗邻公交枢纽。两家进驻某轻轨站,一家位于浦东,还有一家就是前文提到的地铁商城里,并且都是四五平米左右的袖珍店铺,经营都以时髦、流行的女装为主。交通便利,是它们最突出的优势。那里虽然竞争压力大、经营面积很小,但是同时租金也相对较低,人流量非常大,过往的顾客非常多,经营时间也很长,对李怀佳来说驾轻就熟,重操旧业,手到擒来。

李怀佳一直精心经营着,在近五年多的时间里,几个不起眼的小店儿已经为她积累了百万以上的财富,并且,小店的成功还让她坚定了对自己的信心,她说道:“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选对路,而选择了之后,就要对自己有信心,无论前面发生什么,都坚定地一路走下去。”

2.“墨盒青春”——80后白领小夫妻的创业之路

导读:严峻的经济和就业形势让许多人感到无所适从,前途渺茫。但是,只要你独具慧眼,就会在广阔的市场上发现新的商机,只要你勇于尝试,就会在前行的路上不断创造奇迹。也许,一个小小的墨盒。就能让你叩开财富之门。

去年刚从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夏丽是上海一家大公司的普通白领,但是她却并不满足于每天朝九晚五的平庸的办公室生活。在大学里她就是位堪称疯狂的女性,大三那年,不顾家人的反对,她就和她现在的丈夫——一位普普通通的小老板,共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现在,她已经怀有身孕。夏丽决定辞职和老公共同创业,因为身处这个繁华的特大都市,在这个白领已经不再是光鲜职业的时代,对于她来说,每日循规蹈矩的生活实在是无聊透顶,另外无休止的加班也让她厌倦,况且现在肚子渐渐大了,也并不适合继续做下去。丈夫张彦支持她的决定,已经在社会上创业多年的但却并不成功的他也希望和妻子共同打拼,共同为了心中的理想和未来奋斗。

此时的夏丽怀有身孕,而张彦也刚刚结束了自己之前很不景气的生意,两个人都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不得不靠家中援助度日,两个刚刚开始新生活的年轻人有些失意、失落。就在他们两个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们租住的小房间所在楼盘对面的一家名为“办公桥”的打印机服务加盟公司吸引了夫妻俩的目光。他们发现,这个公司的加盟项目主要涉及打印机墨盒的回收再利用。而在大公司工作过的夏丽知道,几乎所有的公司都需要经常更换墨盒,这是办公消耗品,用量巨大,如果进入这个市场,做得好的话,肯定能够获得巨大的收益。

张彦的支持也坚定了夏丽的想法,夫妻两个人同心同德,决定去“办公桥”询问一下实际情况。经过准备,夫妻两个敲开了对面“办公桥”的大门。项目确实是好项目,但是“办公桥”高昂的加盟费却让夫妻两个人望而却步。走在回家的路上,两个人低头不语,气氛冷到冰点。到了家门口,夏丽突然抬起头来对张彦说:“其实我觉得不加盟他们咱们自己也能干得了。”这时,张彦握紧夏丽的手说:“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自己干,一定行的。”夫妻二人相拥在一起,体味着苦中作乐的甜蜜。

揣着家里支持的5 000元钱,夏丽和张彦夫妻两个跌跌撞撞,开始进入办公耗材市场。

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两个人资金有限,只能租了一个不到10平米的小店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打印机注墨加粉维修站。然而经营维修站并没有夏丽夫妻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刚开始的一个月,维修站一直都无人问津,张彦不得不每天外出到各个公司发传单,而夏丽则在店里负责店面管理。很多时候都是作为孕妇的夏丽一个人装卸店中的全部货物。在一次整理货架的时候,夏丽连续搬了好几箱墨盒,忽然只觉一阵恶心,接连吐了好几口“黄水”,随即坐倒在地,虚弱的她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

由于创业初期维修站没有盈利,而前期投入的房租、进货资金占去了他们仅有的那点钱,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夫妻二人每天只吃两顿饭,而方便面成了他们的主食。每次到超市,张彦都会扛回几大箱方便面,两人每天的生活费平均下来不到10元。看着有孕在身的夏丽吃这些没有营养的方便面,爱惜妻子的张彦心里非常难受,像刀绞一般痛。

妻子在家照看生意,张彦则在外面跑业务。在维修站刚开业的那段日子里,张彦每天早上7点出门,晚上7点多回来。一个多月的时间下来,他跑遍了打印机维修站周边的各个学校、医院、公司,散发了近5 000份传单。一次为给很远的一家企业的打印机加粉,他往返坐了4个多小时公交车。当他赶到服务单位的时候,早已汗流浃背、大汗淋漓,仅仅是为了赚到那50元钱。

夏丽主内,把小店打理得井井有条,“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张彦主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人热情、有礼貌。夫妻两个人一唱一和,夫唱妇随,一两个月的时间把小店经营得有声有色。许多客户在得到他们服务后都深受感动,也对他们非常有好感,夫妻店很快积累了很多客户。

两个多月的努力获得了回报,这家夫妻维修站已初具规模,店面也扩大到了20多平方米,店里摆满了各式打印机的配件。维修店开业两个月后就实现了盈利,目前每天的营业额在五六百元左右,月营业额已经达到了万元以上。

然而夫妻俩并没有满足于现在的小本盈利的状况。夏丽很快想到,他们的客户中有许多大公司,大公司并不缺钱,但是无非图个面子,在选择服务商的时候注重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要看服务商的形象、规模等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有这么多做办公耗材的商家,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成为大企业尤其是大国企和外企的长期合作伙伴的原因。而自己的这爿小店,想要做大做强,首先必须要搞好服务和形象建设。

有了一定的积累,夫妻店开始招聘了几个业务员,夏丽亲自设计了维修站的工作服、形象标识和维修标准流程,要求业务员到客户那里上门服务要规范、热情、专业和细致,还订立了明确的奖惩制度。

之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跟小店儿合作的许多大客户看到夏丽、张彦他们的店如此正规,终于放心地把全公司所有的办公耗材供应,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的更新和维修承包给他们做,并且热心地把他们推荐给其他大公司。这样下来,半年以后,夏丽和张彦已经签下了近十家大公司,成为了他们的独家服务商,从简单的灌墨粉到全面的办公耗材服务供应商,夏丽和张彦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如今夏丽和张彦已经成了“甩手掌柜”,他们的主要工作变成了开拓、维护客户和开设分店,他们的第三家分店马上要开张了,夏丽也即将分娩。一个美好的新生命即将到来,而他的父母,在他到来的过程中,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艰辛,成就了一次成功的创业。

3.小白领,就赚大老板的钱——瞄准雪茄消费市场

导读: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有这样一位聪慧的女孩,她并不富有,但是却敢于大胆地经营富人的“专利”——雪茄及其相关产品,并在几年的时间里狂赚100多万。如今,她的雪茄生意越做越大,个人财富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加。这是一个穷人做好富人生意的经典案例。

一种生活方式的产生必然会带动一种经济的蓬勃。当刘静模模糊糊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她还只是大二的一个学生。现在,她的雪茄专卖店已经开张了三年了。圈内人士对她的评价是“比较专业”“上海比较早涉足这一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