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三十岁要懂的博弈论诡计
916300000009

第9章 策略选择:任何情境下都有优势策略 (2)

第三章 策略选择:任何情境下都有优势策略 (2)

在已经确立了同时行动的优势策略的前提下,如果运用了相继行动的博弈,在采用优势策略的时候就必须留神。因为策略互动的本质已经改变,优势策略的概念就会完全不同。假如你有一个优势策略,无论你的对手选择怎么做,你按照这个策略做就行。如果你选择相继行动,而你的对手先行,你就应该选择自己的优势策略。

这是你对你的对手每一个行动的最佳对策,也是对他选择的特定行动的最佳对策。但是,如果你先行,你就不会知道你的对手将会采取什么行动,而他会观察你的选择,同时作出自己的决定,所以说他的选择将会受到你的选择的影响。在一些情况下,如果采用优势策略以外的策略,你将会有更有效地施加这种影响。

处于劣势位置,转换思维改变处境

作家刘墉在《我不是教你诈》一书中讲了一个小故事。

小李搬进高楼,十几盆花无处摆放,于是请人在窗外钉花架。师傅上门工作那天,他特别请假在家监工。张老板带着徒弟上门,他果然是老手,17层的高楼,他一脚就伸出窗外,四平八稳地骑在窗口,再叫徒弟把花架伸出去,从嘴里吐出钢钉往墙上钉,不一会儿工夫就完工了。

小李不放心地问花架是否结实,张老板豪爽地拍胸口回答说,三个大人站上去跳都撑得住,保证20年不出问题。小李一听,马上找了张纸,又递了支笔给张老板,请他写下来并签名。张老板看小李满脸严肃的样子,犹豫了一下,小李又说:“如果你不敢写,就表示不结实。不结实的东西,我是不敢验收的。”张老板只好勉强写了保证书,搁下笔,对徒弟一瞪眼:“把家伙拿出来,出去再多钉几根长钉子!出了事咱可就吃不完兜着走了。”说完,师徒二人又足足忙了半个多钟头,检查了又检查,最后才离去。

从这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博弈论上的启示:如果你不想陷入某种境地而从此难以脱身,那么就应该预见到这种后果,并且赶在自己的讨价还价能力仍然存在的时候充分运用。换句话说,如果你是买家,就要争取先验货或者试用再付款;如果你是卖家,应该争取对方先支付部分款项再正式交货。

这里我们讨论的是自己与对方处于对等地位的时候所采取的策略,那么,如果在谈判开始的时候你就处于劣势,你该如何保护自己讨价还价的地位?

《战国策》记载的一个故事,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

伍子胥是春秋楚国时的杰出的军事家,性格十分刚强。他在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伍子胥祖父伍举、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俱是楚国忠臣。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人为乱”,遂迁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伍奢和伍尚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

逃到边境时伍子胥被守关的斥候抓住了。斥候对他说:“你是逃犯,必须将你抓去面见楚王!”伍子胥说:“不错,楚王确实正在抓我。但是你知道原因吗?是因为有人跟楚王说,我有一颗宝珠。楚王一心想得到我的宝珠,可我的宝珠已经丢失了。楚王不相信,以为我在欺骗他。我没有办法,只好逃跑。现在如果你把我交给楚王,我将在楚王面前说是你夺去了我的宝珠,并吞到肚子里去了。楚王为了得到宝珠就一定会先把你杀掉,并且还会剖开你的肚子,把你的肠子一寸一寸地剪断寻找宝珠。这样我活不成,而你会死得更惨。”斥候信以为真,非常恐惧,只得把伍子胥放了。伍子胥终于逃出了楚国。

伍子胥在被斥候抓住以后,处于一种绝对的劣势地位,要想通过与斥候的讨价还价而让斥候放走他简直难如登天。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必须采取一个策略。

于是伍子胥告诉斥候,如果斥候选择押送,他就会选择诬陷。因为对于伍子胥来说,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否诬陷斥候,他的结局是不变的。对于这一点,斥候也十分清楚。因此,伍子胥的威胁是可信的。伍子胥的这一策略行动改变了斥候的预期,进而改变了他在讨价还价中的地位,增强了自己讨价还价的能力。

对于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危机,人们总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这是一种预期的支付,以保证自己能够免于陷入困境。这种预期支付心理,恰恰给了处于显性困境者以机会,他们完全可以采用欺骗的方式让对方作出预期支付,从而帮自己摆脱劣势的困境。

伍子胥正是运用此种策略,三言两语巧妙地转换了自己的劣势处境,并且把自己的困境与斥候的困境捆绑在了一起,迫使其作出了帮助自己解围的理性选择。

这对于我们每个人在处于劣势时转换思维方式,是很有启示的。学会通过改变我们与对手之间的位置,创造一个困难,使对方陷入与你一样无法全身而退的困境,进而创造一个对自己的讨价还价有利的优势。

面临二元选择,选一个都比不选好

有一个名词——“霍布斯的选择”,据说这个词来自中世纪美国一位叫霍布斯的马场老板。他在卖马时承诺:“买或是租我的马,只要给一个低廉的价格,可以随意选。”但他又附加了一个条件:“只允许挑选能牵出圈门的那匹马。”

其实这是一个圈套。他在马圈上只留一个小门,大马、肥马、好马根本就出不去,出去的都是些小马、瘦马、懒马。显然,他的附加条件实际上就等于告诉顾客好马不能挑选。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获得了满意的选择,但选择的结果可想而知。

“霍布斯的选择”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有时我们自以为作出了抉择,但事实它是在没有选择下的一种人为选择。

“霍布斯的选择”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譬如在管理领域。一个企业家在挑选部门经理时,往往只局限于在自己的圈子里挑选人才,选来选去,再怎么公平、公正和公开,也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挑选。所以,要想打破这种“霍布斯的选择”,就要,跳出马圈的圈子,到大草原去选“马”,到全世界去选“马”,打开思维空间,扩大资源的配置半径。一般地讲,配置资源的半径越大,企业就越处于优势;反之,配置资源的半径越小,企业就往往越处于劣势。只有放宽眼界,打开思维,放眼世界,才能选到世界级的“千里马”。

与“霍布斯的选择”相对的是选择太多。选择越多越好似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共同进行的实验。

在实验中,科学家随机抽取两组人,让第一组测试者在6种巧克力中选择自己想买的,第二组测试者则在30种巧克力中选择。结果,第二组中的满意度远远低于第一组,很多人感到所选的巧克力不大好吃,对自己的选择有点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