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三十岁要懂的博弈论诡计
916300000039

第39章 持续博弈:化解复杂问题的的五大成功策略 (1)

第十五章 持续博弈:化解复杂问题的的五大成功策略 (1)

在我们儿时玩的“剪刀、锤头、布”游戏中,每个小孩选择出剪刀、布还是锤头应该是随机的,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策略,甚至是策略的倾向性。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灵活运用稻草原理、最后通牒、沉锚效应等各种博弈智慧,争取事物的发展符合我们的预期,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随机策略让复杂问题简单化

某个村庄只有一名警察,他要负责整个村的治安。小村的两头住着全村最富有的村民A和B,A和B需要保护的财产分别为2万元、1万元。某一天小村来了个小偷,要在村中偷盗A和B的财产,这个消息被警察得知。

因为分身乏术,警察一次只能在一个地方巡逻;而小偷也只能偷盗其中一家。若警察在A家看守财产,而小偷也选择了去A家,小偷就会被警察抓住;若小偷去了警察没有看守财产的B家,则小偷偷盗成功。

一种最容易被警察采用而且也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警察选择看守富户A家财产,因为A有2万元的财产,而B只有1万元的财产。

这种做法是警察的最好策略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博弈论的知识,对这种策略加以改进。

实际上,警察的一个最好的策略是抽签决定去A家还是B家。因为A家的财产是B家的2倍,小偷光顾A家的概率自然要高于B家,不妨用两个签代表A家,抽到1号签或2号签去A家,抽到3号签去B家。这样警察有2/3的机会去A家做看守,1/3的机会去B家做看守。

而小偷的最优选择是:以同样抽签的办法决定去A家还是去B家实施偷盗,即抽到1号签或2号签去A家,抽到3号签去B家。那么,小偷有2/3的机会去A家,1/3的机会去B家。这些数值可以通过联立方程准确计算出。

此时警察和小偷所采取的便是混合策略。所谓混合策略,是指参与者采取的不是唯一的策略,而是其策略空间上的概率分布。通常情况下,遭遇“警察与小偷”博弈时,双方采取混合策略的目的是为了战胜对方,是一种对立者之间的斗智斗勇。但实际上,你与别人合作的时候,也会发生混合性策略博弈。

如果正在和乙通话,电话断了,而话还没说完。这时每个人都有两个选择,马上打给对方,或等待对方打来。

注意:如果甲打过去,乙就应该等在电话旁,好把自家电话的线路空出来;如果乙也在打给甲,双方只能听到忙音;假如甲等待对方打电话,而乙也在等待,他们的聊天就没有机会继续下去了。

一方的最佳策略取决于另一方会采取什么行动。

这里又有两个均衡:一个是你打电话而她等在一边,另一个则是她打电话而你等在一边。

博弈论中有一个结论:纳什均衡点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则结果难以预料。对于这个出现了两个纳什均衡点的打电话博弈,我们该如何从博弈论中求解呢?

我们可以把所谓纳什均衡点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果就难以预料,理解为没有正确(或者固定)答案。也就是说,我们无法从博弈论中得知到底该怎么做。

比如足球比赛开场时,裁判将手中的硬币抛掷到空中,让双方队长猜硬币落下时朝上的一面是正面还是反面。由于硬币落下是正是反是随机的,概率都是1/2,因此猜硬币游戏的参与者选择正和反的概率都是1/2,这时博弈达到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再比如我们儿时玩的“剪刀、锤头、布”游戏,每个小孩来说,自己采取出“剪刀”、“锤头” 、“布”的策略应当是随机的,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策略,甚至是策略的倾向性。一旦对方知道你出其中某个策略的可能性增大,你在游戏中输的可能性就增大。因此,每个小孩的最优混合策略是采取每个策略的可能性是l/3。在这样的博弈中,每个小孩各取三个策略的1/3是纳什均衡。

明显可以看出,这类博弈与囚徒困境博弈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没有纯策略均衡,只有混合策略均衡。所谓纯策略,是参与者一次性选取的,并且坚持他选取的策略。而混合策略是参与者在各种备选策略中采取随机方式选取的。

在生活中遇到这类问题时,我们只能按照惯例或者随机应变。一种解决方案是,原来打电话的一方再次负责打电话,而原来接电话的一方则继续等待电话铃响。这么做有个显而易见的理由,原来打电话的一方知道另一方的电话号码,反过来却未必是这样。另一种可能性是,一方可以免费打电话,而另一方不可以(比如你是在办公室而她用的是住宅电话)。

通常情况下还有另一种解决方案,即由较热切的一方主动再打电话,如一个“煲电话粥”成瘾的家庭主妇对谈话的热情很高,而她的同伴就未必这样,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她再打过去。再如恋爱中的男女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也是由主动追求者再打电话。

天宝十四年底(公元755年),安禄山假托承旨讨杨国忠,起兵十五万造反,派遣叛将令狐潮率重兵包围了雍丘(今河南杞县)。为了保卫雍丘,守将张巡留1000人守城,自己带领1000精兵,打开城门冲出。张巡身先士卒,冲进敌阵猛砍,兵士个个奋勇。叛军做梦也没想到张巡敢冲出城,被杀得措手不及、人仰马翻。

为了尽早攻下雍丘,令狐潮于第二天指挥士兵架起云梯登城作战。张巡率领士兵把用油浸过的草捆点着后抛下城去,登城的叛军被烧得焦头烂额,非死即伤。此后的60多天里,只要一有机会,张巡就突然出兵攻击,打得叛军不知如何应对。

在与叛军作战的过程中,张巡用计夺取了叛军的大量粮食和盐。但粮盐虽足,城中箭矢却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张巡让兵士扎了许多草人,给它们穿上黑衣。当夜月色朦胧,张巡命令兵士用绳子把草人陆陆续续地缒下城去。城外叛军见这么多人缒城而下,纷纷射箭,一时间箭如飞蝗。射了半天,叛军发觉不对劲,因为他们始终没听到一声喊叫声,而且又发现一批刚拉上城去,另一批又坠下来。派人前去探查以后,他们方知所射的都是草人。在叛军大呼上当之时,张巡已收获1万多支箭矢。

为了储备足够的箭矢,第二天深夜,张巡又把外罩黑衣、内穿甲胄的草人从城上放下去。叛军发现,乱射了一阵,发现又是草人。以后每天夜里,张巡都是如此,城外叛军渐渐知道是计,也不再拿箭去射。于是,张巡决定发起总攻。一日,张巡把500名勇士趁夜色缒下城去,勇士们奋勇突进敌营。叛军一点准备也没有,立时大乱。接着,叛军的营房四处起火,混乱中也不知死了多少官军。最后,张巡率军直追杀出10余里,大获全胜。

上面这个故事中,叛军刚开始发现用箭射的都是稻草人时,以后当城墙上缒下东西,仍用箭去射是对的,但后来上当的次数多了,他们就乐观地以为再次缒下来的东西肯定还是稻草人,结果张巡就缒下真人将他们杀得落花流水。故事中张巡采用的这种方法就是警察捉小偷博弈中的随机策略。

民间很早就有“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说法。说的是一位学艺归来的拳师,与老婆发生了争执。老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拳师心想:“我学武已成,难道还怕你不成?”没曾想尚未摆好架势,老婆已经张牙舞爪地冲上来,三下五除二,竟将他打得鼻青脸肿,没有还手之力。事后别人问他:“既然学武已成,为何还败在老婆手下?”拳师说:“她不按招式出拳,我怎么招架?”

这就告诉我们,在与对手博弈时,随机策略看似不是章法,但却胜似章法。因为在博弈中,大家都是理性的人,一方采取某种策略,另一方都会进行理性推测进而作出相应的回应。此时,如果采取随机策略,让他摸不清你的行动规律,便可巧妙战胜对手。

稻草原理:贪念要防微杜渐,成功在于积累

往一匹健壮的骆驼身上放一根稻草,骆驼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骆驼还是丝毫没感觉……一直往骆驼身上加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它身上后,骆驼最终会不堪重负瘫倒在地。在社会学里,有人把这种作用的原理取名为“稻草原理”。

早在1583年,药理学家、学者帕拉斯尔萨斯也说过一句极其中肯而精彩的话:“只有剂量能决定一种东西没有毒。”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不失其意义。从整个社会来考察也是这样,对作为个体的每个人来说也是如此。姑且不论中国民间“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就是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果腹之物——食物,也并非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食物如果过多,也可能造成副作用和中毒,正所谓过犹不及。那么,从哪一个时刻起,美味的食物会变成毒药?这种神秘的变化又是怎样发生的呢?

钱钟书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要想把哪个东西搞坏,不要骂它、不要臭它,而要让它无限制地繁殖泛滥,结果它自然就名声扫地了。”与钱钟书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一位研究苏共党史的专家的话:“前苏共20万党员时打垮了沙皇的反动统治,200万党员时打垮了希特勒的法西斯进攻,而2000万党员时却打垮了自己。”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丰富他们的家产,却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因为积重难返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加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敛取钱财,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真是太可悲了!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的手下人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假如心生贪念,守着自己的‘井水’还不满足,偏要惦记着‘河’里的,甚至‘江’里的、‘海’里的,一旦东窗事发,不仅‘河’里、‘江’里的水不保,就连自己那口井的‘井水’也难保全。”

在很多人看来,“自组织临界”中的一滴污水流进池塘,而且污水里面刚好含有荷花的助长剂,这种几率简直只有万分之一。但是正如稻草原理中所讲,一根稻草无足轻重,两根稻草也毫无感觉,但是一千根、一万根呢?其实,成功是需要累加的,每一根稻草都可看做是一个机会,如果能够抓住每根稻草,抓住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那么你成功的几率就会变成100%。

在很多人眼里,子敏的运气特别好。

她的专业在这个行业里并不占什么优势,长相一般,能力也并不出类拔萃。但她进入公司后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在每一个部门都做得有声有色,每一次调动都令人刮目相看。关于她的成绩,有各色各样的说法,大致上有一点就是,大家觉得是好运气眷顾了她,给了她得天独厚的机会,否则她凭什么从人事部文员到营销部经理,一路绿灯,一路凯歌呢。

只有她自己清楚,机会是怎么得来的。

进这家大公司的时候,专业优势不明显的她先被分到人事部,做一个并不起眼的文员。那个部门,能言善道、八面玲珑的女孩子和深谙权术、势利平庸的男人层出不穷。她不惹是非,只是恪尽职守,不过偶尔露露峥嵘。比如,发现了别人输错了数据,她悄悄将其修正了,并不大肆渲染;领导让她做什么,她就竭尽所能,总是在第一时间做到让人无可挑剔。别人扎堆抱怨工作百无聊赖,老板苛刻,地铁太挤时,她在悄悄熟悉公司的部门、产品以及主要客户的情况。

有一次营销部经理偶尔经过她的办公室,看到她处理一件小事情时表现出的得体和分寸感,就打报告要求她去顶他们部门的一个空缺。

营销部令她的世界骤然广阔起来。同原先一样,她的特色就是默默地努力。半年后,她的几份扎实的调查分析报告为她赢得了一片喝彩。一年后,她已经是营销部公认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了。看到她在会议上气定神闲、无懈可击的发言,使原来行政部的同事大跌眼镜。

刚刚荣升公司经理不久,老板请她喝茶,问她愿不愿意接受挑战,去情况并不乐观的北方公司。

子敏选择了库存积压最厉害的第一销售处,开始了她的第一步工作。寒冷的冬天,她一个人借了一辆自行车,找代理公司产品的代理商,了解产品滞销的原因。几个月后,情况就开始明显改善了。

不知情的人当然以为她这两年走红运,哪里知道她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