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三十岁要懂的博弈论诡计
916300000034

第34章 思维博弈:像成功人士一样思考 (3)

第十二章 思维博弈:像成功人士一样思考 (3)

有一天,邻国的一位青年找到了这位老爷爷,问道:“老爷爷,请问您高寿?”老爷爷笑呵呵地说:“我这个人喜欢动脑筋,让我出道题考考你吧!把我的年龄加上12,再除以4,然后减去15,再乘以10,恰好是100岁,好了,你猜猜我的年龄吧!”

不知为什么,这位青年居然被难住了,过了好一会儿都没有说出答案。

这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了一个小孩子,他大声地说:“用100除以10,再加15乘4,最后减去12,就是88岁!”

老爷爷听了他的话,哈哈大笑,说道:“不错,我正是88岁。”

这个小孩用的就是倒推法。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小学时代都曾用这种方法来解数学题,只是成年以后,很少有人将这种思维方法抽离出来,作为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

其实,在人生规划方面,倒推法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这种倒推法在博弈论中有一个专门的对应模型——海盗分赃。有这样一群海盗,他们之间一切事都由投票解决。船长的唯一特权就是拥有自己的一套餐具。可是在他不用时,其他海盗是可以借来用的。海盗船上的唯一惩罚就是被丢到海里去喂鱼。

现在船上有若干个海盗,要分抢来的若干枚金币。自然,这样的问题他们是由投票来解决的。投票的规则如下:先由最凶残的海盗来提出分配方案,然后大家一人一票表决。如果有50%或以上的海盗同意这个方案,那么就以此方案分配;如果少于50%的海盗同意,那么这个提出方案的海盗就将被丢到海里去喂鱼。然后由剩下的海盗中最凶残的那个海盗提出方案,依此类推。

我们先要对海盗们做一些假设。

1.每个海盗的凶残性都不同,而且所有海盗都知道别人的凶残性,也就是说,每个海盗都知道自己和别人在这个方案中的位置。另外,每个海盗都是很聪明的人,都能非常理智地判断得失,从而作出选择。最后,海盗间私底下的交易是不存在的,因为海盗除了自己谁都不相信。

2.一枚金币是不能被分割的,不可以你半枚我半枚。

3.每个海盗当然不愿意自己被丢到海里去喂鱼,这是最重要的。

4.每个海盗当然希望自己能得到尽可能多的金币。

5.每个海盗都是功利主义者,如果在一个方案中他得到了1枚金币,而下一个方案中,他有两种可能,一种得到许多金币,一种得不到金币,他会同意目前这个方案,而不会有侥幸心理。总而言之,他们相信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6.最后,每个海盗都很喜欢其他海盗被丢到海里去喂鱼。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他会尽可能投票让自己的同伴喂鱼。

现在,如果有5个海盗要分100枚金币,结果将会怎样呢?

从后向前推,如果1至3号强盗都喂了鲨鱼,只剩4号和5号的话,5号一定投反对票让4号喂鲨鱼,以独吞全部金币。所以,4号唯有支持3号才能保命。

3号知道这一点,就会提出“100,0,0”的分配方案,对4号、5号一毛不拔而将全部金币归为已有,因为他知道4号一无所获但还是会投赞成票,再加上自己一票,他的方案即可通过。

不过,2号推知3号的方案,就会提出“98,0,1,1”的方案,即放弃3号,而给予4号和5号各一枚金币。由于该方案对于4号和5号来说比在3号分配时更为有利,他们将支持他而不希望他出局而由3号来分配。这样,2号将拿走98枚金币。

同样,2号的方案也会被1号所洞悉,1号并将提出“97,0,1,2,0”或“97,0,1,0,2”的方案,即放弃2号,而给3号一枚金币,同时给4号(或5号)2枚金币。由于1号的这一方案对于3号和4号(或5号)来说,相比2号分配时更优,他们将投1号的赞成票,再加上1号自己的票,1号的方案可获通过,97枚金币可轻松落入囊中。这无疑是1号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方案了!答案是:1号强盗分给3号1枚金币,分给4号或5号强盗2枚,自己独得97枚。分配方案可写成“97,0,1,2,0”或“97,0,1,0,2”。

所以,要解决“海盗分赃”问题,我们总是从最后的情形向前推,这样我们就知道在最后这一步中什么是好的和坏的策略。然后运用最后一步的结果,得到倒数第二步应该做什么策略选择,依此类推。要是直接从第一步入手解决问题,我们就很容易因这样的问题而陷入思维僵局:“要是我作这样的决定,下面一个海盗会怎么做?”

有一则选登在《读者》上的故事正表现了倒推法在个人人生规划方面的妙用。

当年,故事的主人公刚刚十九岁,在美国一座城市的某大学主修计算机,同时在一家科学实验室工作。 他酷爱作曲,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人,出自己的唱片。

出于对音乐共同的热爱,他结识了一位与他同龄的作词的女孩,也正是这位聪慧的女孩让他在迷茫中找到了实现梦想的道路。

她知道主人公对音乐的执著,然而,面对那遥远的音乐界及整个美国陌生的唱片市场,他们没有任何渠道和办法。某一天,两人又是静静地坐着,若有所思,但又一无所获,他甚至不知道目前的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突然间,她很严肃地问了他一个问题:“想象一下,五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他愣了,不知该如何回答。她转过身来,继续给他解释:“你心目中‘最希望’五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你那个时候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

主人公沉思过后,说出了自己的期冀:“第一 ,五年后他希望能有一张广受欢迎的唱片在市场上发行,得到大家的肯定;第二,他要住在一个有丰富音乐的地方,天天与一些世界上顶级的音乐人一起工作。”

女孩下面的话对主人公意义重大,她帮助他做了一次时光推算:“如果第五年,他希望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发行,那么,第四年他一定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上合约。第三年他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能够拿给多家唱片公司试听。第二年,一定要有非常出色的作品已经开始录音了。这样,第一年,他就必须要把自己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就位,做好充分准备。第六个月,就应该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完美,让自己从中逐一作出筛选,而第一个月就要把目前手头的这几首曲子完工。因此,第一个星期就要先列出一个完整的清单,决定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话说到此,她已经让他清楚自己当下应该做些什么。 ”

对于主人公的第二个未来畅想,她继续推演:“如果第五年他已经与顶级音乐人一起工作了,那么第四年他应该拥有自己的一个工作室。第三年,他必须先跟音乐圈子里的人在一起工作。第二年,他应该在美国音乐的聚集地洛杉矶或者纽约开始自己的音乐旅程。”

主人公在这番时光推演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路线,他让未来决定自己当下应该做的事情。第二年,他辞掉了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只身来到洛杉矶。大约第六年,他过上了当年畅想的生活。

这个故事读来意味深长。当一个人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应该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做一个大的规划,设想一个你心目中最理想的五十岁时的生活图景,然后思考,为了实现梦想,你在四十岁时要做到什么,三十岁时要做到什么,五年内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些阶段性的目标,你现在必须完成哪些事。

这种从既定目标推到眼前现实的做法,正是用倒推法所进行的人生规划和统筹。这种做法避免了由于目标过于遥远而引起的现实的迷茫,让人们能够沉下心来,脚踏实地为了理想而进行有效的努力,是值得人们借鉴的。

时刻保持对风险的“痛觉”

北极的因纽特人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捕狼方法。方法其实很简单,是在冰原上凿一个坑,把一把尖刀的刀柄放进去并略作固定,往刀子上洒上一些鲜血,然后用冰雪把刀子埋好。不一会儿,寒冷的天气就把小雪堆冻成了一个冰疙瘩。最后,他们再往冰堆上洒一点血,就大功告成功了。剩下要做的只是到时候来收获猎物。

在冰原上四处觅食的饿狼闻到血腥味后,就会来到这个冰疙瘩前。它以为里面会有一只受伤倒毙的小动物,于是开始用自己的舌头舔冰堆上的血迹,并希望将冰堆舔开,以美餐埋在里面的食物。不多会儿,它就舔到了刀尖。但这时,它的舌头因为舔了半天的冰块,已经被冻得麻木了,没有了痛觉,只有嗅觉在告诉它:血腥味越来越浓,美味的食物马上就要到口了。

于是,饥饿的狼继续用舌头在刀尖上舔来舔去,它自己的血越流越多,血腥味又刺激着它更加卖力地舔下去……最终,失血过多的狼倒在冰雪地里,成为因纽特人的美食。

对善良的人来说,这是个残忍的故事,狡猾而残忍的人,可怜而愚蠢的狼。在这场狼与人的博弈中,人用了一点点计谋就让狼丧失了对风险的警惕,从而“乖乖”躺在了地上。这就提醒我们,在博弈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对风险的“痛觉”,莫做刀口舔血的狼。

生存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风险就像空气般充斥在我们的周围;街道、家里、办公场所,时时刻刻隐藏着许多我们无法预知的风险。每一场风险的应对都是我们与他人展开的一场博弈,但更是我们与自身的风险意识的博弈。

譬如,有一则广告上说:“你汇款10块钱,就能得到赚1000块钱的最佳方式。”一位读者按地址汇去了钱,他得到一封回信,信中只有一句话:“找100个像你这样的傻瓜。”

再如,一位民工模样的人在街上拦住你,说他挖到了古物而无法出手,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你,你一倒手就能赚多少……你心中暗喜,以为发财的希望就在眼前。可知道真相后才懊悔,他既然能挖到古物,想必他的文物知识比你丰富多了,他无法高价出手,你就能吗?

有时还会碰到有人拿着花花绿绿的外币在银行门口等着你,说急需用钱,便宜些,同你换些人民币——你都不知道那些钱是哪个国家的货币,他能换进来,就换不出去吗?非得找你?

全国各地都在摸彩票,有人就出了关于如何摸彩票中大奖的书——摸彩票完全是赌运气,作者要是发现了规律,还舍得教你?他摸彩票拿大奖不比写书容易?这种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但就是有很多人掉进了这种显而易见的圈套,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在与这些骗子进行博弈的时候采取了错误的策略性思维,尝到一点甜头,甚至一点甜头还没尝到就丧失了风险意识。

其实,他们的智商不见得有多高,手法也没有多先进,但他们绝对都是人性弱点的专家和好演员,他们绝对了解你的心理。

人的一生中风险无处不在,在应对每一场风险的时候,我们都要采取正确的策略性思维,时刻保持对风险的“痛觉”,而不要被“血腥味”刺激得有进无退。要知道,“血腥味”最浓的时候,就是风险最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