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企业考虑到了以上的变化,那么,针对这款新式蒸锅的经营手段必然要进行调整。比如,由于这款产品更好地满足了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企业可以考虑制定较高的市场价格,还可以针对这款产品特殊的使用方法,设计特殊的促销方式。一个新产品也许将企业带入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企业对这个新市场可能并不是完全熟悉,因此,企业必须意识到在这个新市场中,换句话说,针对这款新产品来说,以前所有的经营手段恐怕要有所改变了。如果企业缺乏了这个商业逻辑,那么,很可能会将一个极有前途的新产品埋没掉。
在上篇中我们曾经提到品牌延伸的问题,其实,在做品牌延伸的决策中也蕴藏着一个商业逻辑(当然并不只是这一个),即当企业考虑将某个品牌延伸到其他的分类(细分市场)中去时,需要评估这个品牌在那个分类中的价值是多少,然后再确定如何给新的分类中的品牌制定价格策略。在一个新的细分市场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行业特征,以及竞争品牌的态势等,都可能与品牌原有分类中的情况不同,这些因素都会促成消费者对欲将进入的品牌的看法,显然,企业不能拿对原有市场的理解给新市场做出判断。
假如有一种情况,基于品牌在原有细分市场上的高品质和创新精神的表现,在新的细分市场中的消费者可能会认为此品牌更加有价值,但是,如果企业认为自己是这个细分市场的后来者,而毫不犹豫地采取了低价策略参与竞争,其结果必然是一场灾难,不仅启动了或者加剧了整个行业的价格战,更加可惜的是,此品牌也白白浪费掉了可以获得更高利润的机会。显然,如果企业在做品牌延伸决策时,没有类似的商业逻辑,那么,企业很容易忽略对品牌在新的细分市场中的价值地分析和判断,当然也就谈不上制定出正确的价格策略了。在这种情况下,将品牌延伸到新的分类中去,必然是一个冒险而没有任何保证的行为。
在产品领域,很多本土企业还存在着一个错误的商业逻辑,即他们总是希望将自己的全部产品进入到各个超市中,这种商业逻辑实际上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比如,支付给超市的产品进店费、退货损失、整个供应链中库存成本的增加,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产品管理过程中的费用增加。从零售商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需要将供应商的所有产品都引进超市,首先,每家零售商的定位不同,比如家乐福定位于中产阶级,大润发定位于普通的收入人群,丝芙兰定位于高端顾客群体,而屈臣氏定位于中端顾客群体。另外,零售商的每家门店周围的商圈也各不相同,比如,家乐福上海古北店周围的顾客消费水平比较高,而他们在上海的宝山店周边的顾客消费水平则一般。因此,零售商在做商业组合时,需要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而选择供应商适合的产品进店。
从消费者和供应链的角度来看,零售商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他们通过合理的组合商品,使消费者总是能够买到适合自己的商品,同时,也避免了货架空间、仓库空间的浪费,从而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因此,企业在考虑进店产品时,应该摈弃将全部产品进店的商业逻辑,而是认真地分析每家超市及其门店的情况,设计更加适合的品牌和产品组合。伴随着产品进店的商业逻辑,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商业逻辑,即在日常的经营中分析产品的绩效,这也是容易被很多本土企业所忽略的。由于商品组合、物流、行业内竞争、营销策略、与零售商的合作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进店的产品在每个月的销售情况是不断变动的,而企业应该定期地分析各产品的绩效,从而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行动计划。
可惜的是,很多本土企业并没有实施这项工作,从而导致滞销的产品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被零售商清场,而旺销的产品却经常出现缺货、陈列效果太差、不能及时响应竞争对手的行为等问题。最终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还导致了销量的下滑。其实,对产品绩效进行定期分析并不困难,也并不需要企业提供很多的人力和其他的资金的投入,而且,现在越来越多零售商可以为供应商提供各种销售数据,产品绩效分析其实只是一个头脑中的智力活动而已,做好产品绩效分析工作的关键,仅仅在于企业是否具有这样的商业逻辑。
一直以来,在国内的企业界和营销界存在着一个讨论,即在新产品推广中,是首先将产品铺满市场,然后依靠销售力量推动消费者尝试,还是率先打广告以拉动消费者尝试。其实,在不同的行业及不同的企业,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结论,不过在做出决策前至少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一个极具创新特征的新产品在推向市场时,不久必然会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企业无法阻止竞争对手的模仿行为,但是,新产品投入广告的时间与竞争对手的模仿行为有直接的关联。如果广告投入过早,广告的效果将会被竞争对手所分享,这当然是任何一家企业不愿意看到的情况,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决策广告的投放时间呢?
当然,大多数企业都早已看到这些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解决方法,不过,其中有一个商业逻辑并不是每家企业都非常清晰,即新产品的广告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模仿的产品所分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广告投放的时间一定要在新产品的差异性在市场上确立之后。显然,当新产品在市场上已经确立了差异性之后,也就是说,新产品的特点已经被消费者所熟悉和认同,那么,竞争对手的模仿产品就无法分享广告所带来的拉动力了。如果没有这种商业逻辑,企业就无法保证广告的投放时间是否正确,当然也就无法保证企业投入的广告费用,是在为整个细分市场服务,还是在为自己的产品服务。更加可怕的是,假如竞争对手模仿的产品上市很快,而且具有更好的品质或者功能,那么如果广告投入时间不当,甚至可能会导致竞争对手从广告中受益更大。
§§§第三节 纠缠不清的定价、毛利和品质
企业不仅要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变化,同时也要响应其客户的需求及其变化,比如,经销商和零售商等渠道客户。因此,在企业给产品定价时,不仅应该考虑到消费者和竞争对手对价格的影响和反应,实际上,渠道客户尤其是零售商对价格的影响也非常大。比如,其中也蕴藏着这样一个商业逻辑:零售商一方面希望产品的价格越低越好,同时又毫不犹豫地将给他们带来低毛利的产品抛弃掉,那么,企业必须定价时将零售商的想法考虑进去。在零售商尚不足够强大的时期,零售商以上的想法并不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但是,随着零售商的逐渐壮大,他们开始介入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从而加剧了竞争,因此,零售商的想法应该引起供应商的注意了。
如果产品的零售价制定的过低,或者促销过于频繁,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获得更大的销售份额,并得到零售商的大力支持,但是,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各产品的价格无疑会持续降低,不久零售商就会发现,这个产品给他们带来的毛利率已经变得太低了,他们已经没有必要在这个产品上投入更大的精力了。那么,零售商势必要减少这个产品的货架空间,并将它放到货架上非常不利的位置上,当然,这个产品的销量将开始下滑了。为了维持销售份额,企业往往会继续降价以刺激消费者购买,但是这种做法可以说适得其反,对于零售商来说,更低的零售价就意味着他们将损失更多的毛利。
企业当然可以采取降低给零售商供价的方法,或者给予更多的费用,从而保证给零售商的毛利空间。显然,这是以牺牲企业自身利润为前提的,虽然可以获得零售商短期的支持,但是当产品再也无法为企业提供利润时,这个产品即便没有被零售商清场,也会被企业主动放弃的。问题在于,正是由于零售商的想法,使以上的过程变得更加短暂了,也就是说,零售商使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了,因此,企业在定价时需要考虑到零售商因素,并制定出适合的经营手段。比如,当产品刚刚上市时,有意将产品的零售价格订的高一点,以给零售商留出更多的利润空间,获得他们在货架上的支持,从而延长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
一个零售业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个消费者与价格之间的商业逻辑。为了在竞争中赢得更好的价格形象。家乐福有一个极其复杂的价格政策,他们将所有的商品根据顾客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的商品制定不同的市调频率,以及价格指数(即相对于竞争对手而采取的价格对策,比如对于那些价格敏感程度很高的商品,其零售价格必须比竞争对手低5%,而对价格敏感程度较低的商品,可能只比竞争对手低2%)。显然,价格指数是整个价格政策的核心,不过价格指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家乐福在各个国家市场上,每年要专门召开一个最高级别的会议,以确定在这个国家及其各个区域市场上的价格策略,其中核心是讨论制定什么样的价格指数,而制定价格指数的依据就是当地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的变化。
实际上,这种极具竞争性的价格政策是家乐福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如果我们仔细考虑的话,家乐福之所以产生这种价格政策,在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关于消费者和价格之间的商业逻辑。家乐福认为应该根据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来确定相应的价格政策是合理的。如果当地市场上的消费者收入水平不高,他们对商品的价格极其敏感,那么,为了吸引顾客必须建立起更好的价格形象,因此,在这个市场上的价格指数应该更低,比如,确定为比竞争对手价格低5%。如果在另外一个市场上,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较高,他们对价格并不关心,而更加关心商品的品质、购物环境和优质服务等,那么,家乐福就应该降低价格指数,直至价格指数变成100%(就是与竞争对手保持一样的零售价格),甚至价格指数超过100%。
而且,家乐福在价格政策中首先按照价格的敏感程度区分商品,本身就是建立在以上的商业逻辑基础之上的,如果消费者在购买某些商品时,并不关心价格,那么这些商品的价格指数就会较低,直至价格高于竞争对手。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另外一些商品时,对价格极其敏感,那么这些商品的价格指数就较高,而且为了保证这些商品随时都能保持确定的低价,家乐福安排高敏感商品的市调频率要远远高于那些不敏感商品。另外,有迹象表面,目前在国内一级城市的大卖场业态中,非食品(主要是指纺织品、百货用品和家电产品等)的销售在不断地降低,但是,从全国的消费趋势来看,随着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食品占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应该是逐渐降低的,其实,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与家乐福在价格方面的商业逻辑有关系。
从九十年代大卖场进入国内市场以来,以低价赢得竞争是大卖场一贯的竞争策略,但是,随着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在很多一级城市中的消费者,不仅需要购买更多分类的非食品,而且,对这些商品的品质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也就是说,消费者开始需要购买那些有更高品质的非食品的商品。而很多大卖场依然沿袭多年以来的低价竞争策略,包括家乐福,从而使很多大卖场没有及时地更新商品,即以具有更高品质的商品替换掉原来的低品质商品,从而无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消费者在购买非食品商品时,转移到其他的零售业态也是很自然的。而国美、苏宁等电器超市虽然在商品选择上没有问题,但是,他们的购物环境和服务质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在一级市场上的消费者的需求了。目前,消费者潜在的不满并没有显示出来,是因为百思买等跨国电器超市在国内市场上的门店太少。
§§§第四节 顾客的购物行为改变以后
顺便提及另外一个零售业的例子,全球最大的电器零售商美国的百思买(Best Buy)自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由于其开店速度过慢,至今在中国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门店(不包括百思买与江苏五星电器的合资后的门店)。而国美、苏宁等本土电器零售商各以几百家门店,以及每年上百家门店的开店速度,几乎控制了全国的电器零售市场。如果从这种态势看来,百思买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没有发展的机会了。但是,事实并不一定如此,随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地提高,在一、二级城市(甚至大多数三、四级市场)中,大多数家庭都已经完成了一般家电产品的购买,因此,目前的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产品时,更多的是进行第二次更新换代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