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李嘉诚给青少年的10条准则
9138000000020

第20章 为人与处世(4)

踏实应该成为你人生的主旋律之一,踏实会为你的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踏实应该成为你的作风,“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应该成为你的座右铭。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本身具有达到成功的才智,可是每次他们都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于是,觉得老天对他不公平,怨天尤人。其实他们有没有认真地检讨过自己呢?总是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期望很多,付出很少,内心里不屑于去做他们心中的“一般的小事”,认为那是大材小用。认为是小事,就开始耍起小聪明,投机取巧,得以蒙混过关。但是他们有没有静下来想过:他想蒙得过一次、二次,能总是混过去吗?一旦让老板察觉,就会留下极坏的印象。要知道,建立一个好的印象需要长期的考察,而坏印象却形成于一瞬之间。而且坏印象的改变是很难的,犹如一张白纸,整张白纸的白不如上面一个墨点的黑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即使老板这一次原谅了你,但是老板以后就可能不再信任你,因为你的人格在他的心目中已经打了一个折扣。所以总有人觉得与成功无缘,总是怨天尤人,抱怨老板不识人才,只把一些零碎小事交给他们,不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其实真正的原因不是老板不把机会给他们,而是他们自己把机会拒之门外。在老板的心目中,他以往的投机取巧已经被打上不踏实、不可靠、不能委以重任的印记。在一个公司中,如果再也没有机会从事重要业务,何以谈将来?何以谈前途?

这是不是说就可以在同事面前耍“小聪明”了呢?当然不是这样。如果你要冒险这么干的话,结果还是一样:老板、同事、同学,谁也不会信任你。

肖翔在学校里是一个很活跃的人,一直被朋友们十分看好。可是让朋友们吃惊的是,都毕业几年了,肖翔还是经常跑人才市场。而让朋友们大跌眼镜的是上学时默默无闻的明磊,此时已经成为一家著名电脑公司在华北地区的市场总监。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先看看他们这几年的工作经历。

离开学校后,肖翔应聘做了一家宾馆的大堂经理。由于爱耍些“小聪明”,所以刚开始挺受重用。可过不多久,他的那些“西洋镜”都被一一拆穿,老板马上就将他“冷冻”起来。无奈之下,肖翔只好卷铺盖走人。

之后,肖翔又进了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德国人严谨实干的作风当然又是肖翔不能“忍受”的。

新加坡人、日本人、美国人……这几年,肖翔的老板都可以组成一个“地球村”,可肖翔却还是在职场外游荡。

明磊则不同。大学毕业后他就进了这家电脑公司的销售部。之后,他勤奋工作,默默地积累工作经验。他对行业渠道的熟悉程度让上司很是赏识,对公司产品更是了然于胸。他的才干很快得到上司的肯定。当该公司华北地区市场总监的位子空缺后,公司总部就让他顶了上去。

他们的经历真像某位大学生所说的:“毕业以后,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水底的鱼浮到了水面,水面的鱼沉到了水底。”

如果换一个思维,你本身就有一定的才干,又加上你勤奋踏实,肯吃苦,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自己的工作,你都是事无巨细,悉心尽力,力求完美,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监督自己,激励自己,精益求精。我敢肯定,只要你保持这种优良的品质,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你都是杰出的。老板会在内心暗暗地赞许你,渐渐地把企业的核心业务交到你的手上,培养你,在一次次与重大业务的交锋中,你才能得以升华。老板最终自然会对你委以重任。而且你周围的同事因为你有满腹的才华,勤奋扎实,兼与老板赏识,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并因而喜欢你而愿意与你接近,给你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在老板心目中你是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才,在同事的心目中你是有才华更是让人喜欢的人,在企业里,你是大家的焦点,回到家你自然会很有成就感。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你从不投机取巧,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从而使你的前途一片光明,事业一帆风顺,家庭幸福美满。

9.独特而又残酷的育儿心经

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在事业上的成就早已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但李嘉诚独特得近乎残酷的“育儿心经”却为人们知之甚少。

在李泽钜、李泽楷很小的时候,李嘉诚就要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知道人世间的艰辛。他常带两个儿子坐汽车、坐巴士,到路边报摊看一个卖报的小女孩边卖报边做功课的苦学情景。每逢星期天,李泽钜、李泽楷兄弟俩也一定要跟随父亲出海畅游。“他们一定要听我讲话,我带着书本,是文言文的那种,解释给他们听,问他们问题。我想,到今天他们未必看得懂文言文,但那些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经验和做人宗旨。”

李泽钜、李泽楷八九岁时,即被父亲安排在公司董事会上,静坐一旁,作为学校之外的另一项重要课程。“带他们到公司开会,不是教他们做生意,而是叫他们知道,做生意不是简单的事情,要花很多心血,开很多会议,才能成事。”于是,从那时起,童年无忧的李家兄弟,就算想扭作一团嬉戏玩乐,在严肃的会议室内,在严父和严师跟前,也只好乖乖地正襟危坐。

很小的时候,李泽钜便被父亲送往香港顶级名校圣保罗学校念书,由小学念到中学。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李泽钜在学校里行事一向比较低调,许多同学都不知道李泽钜就是鼎鼎大名的李嘉诚的公子。

李泽楷小时候,与兄长一样入读香港顶级名校圣保罗男女小学。他在学校里不甚突出,最多在休息时与同学们打乒乓球。不满14岁时,李泽楷赴北美读大学预备学校。美国同学不论出身高家或平民,皆有很强的独立意识。耳濡目染,李泽楷很快习惯了独立生活。有一次,李嘉诚去看儿子,发现泽楷假日在网球场上拾球赚钱。他回港后对夫人庄月明高兴地说道:“泽楷学会勤工俭学,将来准有出息。”

还有一次,李嘉诚到李泽楷读书的大学看望他,那天下着雨,李嘉诚远远看见一个年轻人背着大背囊,踏着自行车,在车辆之间左穿右插。李嘉诚心想:“这么危险。”再看清楚一点,原来是儿子李泽楷。两兄弟到外国读书之初,李嘉诚只买了两辆自行车给他们代步。自那次目睹险境,他才放弃这个磨练儿子的方法。

1987年,21岁的李泽楷大学毕业。此时,李氏家族在加拿大的事业正轰轰烈烈展开。李嘉诚支持儿子李泽楷去了加拿大,并同意他进入一家投资银行从事电脑工作,做一名靠工薪度日的打工族。4年后,李泽楷结束了在外打工生涯,准备到父亲的公司工作,但李嘉诚并不以为小儿子的实习期已结束,只安排他到和记黄埔做普通职员,跟随行政总裁马世民学艺。马世民则安排他到旗下的和记信公司工作,这与他喜欢的电脑工作基本对口。最初的日子,李泽楷向父亲抱怨薪水太低,还不及加拿大的1/10,是集团内薪水最低的,都抵不上清洁工。李嘉诚严肃地说:“你不是,我才是全集团最低的!”原来,李嘉诚每年从集团支取的袍金才500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