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云南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密令特务头子沈醉率领大批军统特务窜至昆明,妄图以所谓“铁的手腕”来稳住大西南。沈醉指挥爪牙残害进步学生,并逮捕了九十多名爱国民主人士。正在准备起义的原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将军急忙发电报给蒋介石,陈述利害,为这批爱国民主人士说情。蒋的回电是:“情有可原,罪无可逭。”卢汉看毕电文后,知道蒋介石仍执意杀人,十分焦急。便把此电文拿给协助他筹划起义的李根源先生看,征询一个万全之策。李先生看后沉吟了一会儿,便提笔将电文的词序一改,变成:“罪无可逭,情有可原。”
“情有可原,罪无可逭”可理解为:你卢汉来电陈述有道理,这些人“犯罪”情有可原,但他们的“罪行”太大了,无可逃避,还是要杀。“罪无可逭,情有可原”可理解为:这些人的“罪行”本来是无可逃避的,但你来电陈述得也有道理,他们情有可原,可以释放。
在昆明的军统头目阅读了电文以后,以为蒋介石“恩威并举”,镇唬几个争民主的出头鸟,达到争取民众的目的也就行了,于是就把那九十多个爱国民主人士释放了。
后来蒋介石得知此事火冒三丈,他怀疑是机要秘书记错了自己口授的电文,却又不能排除自己有搞“颠倒”语序的可能性。于是只好骂几声“娘希匹”完事。一场惨祸终因李先生的机智而得以幸免。
在这个著名的案例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语序的调换竟然能使我们要表达的事情的含义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别。
语序的变化组合如同智力魔方一样,巧妙地转动它,可以变换出多种花样、形式,把说者的思想感情色彩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最终征服对手。常见语序变化技巧有如下一些方面:
1.词序的变化
有些词组本来有着固定的位置,表达特定的含义。如果把其词语的位置加以变换、颠倒,其意义就会发生质变,或使强调重点转移,因而能获得强化表达的效果。比如,相传曾国藩早年打仗之时,罕有胜迹,以至于给皇上上交的年终总结中,不得不比较客观地写下了“屡战屡败”一词,并准备好了接受皇上的圣颜大怒。然而,他的幕僚在二审施政汇报之时,很巧妙地把“战”与“败”二字做了个顺序上的调换。这样一来,“屡战屡败”的曾国藩却因为“屡败屡战”的大无畏精神受到了皇上的褒扬。而这位调换二字顺序的绍兴师爷,也因此被曾国藩尊奉为“一字之师”。
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一次迎奥运文艺晚会上,主持人也曾用类似的技巧勉励中国足球队:“中国足球队虽然屡战屡败,但影响不了他们屡败屡战的意志和精神……”在这里把“屡战屡败”这个词组中的词序加以颠倒,改成“屡败屡战”,意义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说明客观事实的同时,将足球队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突出出来,给人以信心和力量。有时,个别词语顺序的颠倒、变换,如果孤立地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一旦纳入到特定的口语表达的语境中,就能产生神奇的作用。
2.成分的调换
按照一般的表达习惯,句子成分是有一定位置的。为了表达特殊的思想感情,可以把句中的某些成分加以互换、移位,以创造特定的表达效果。比如,说“你怎么了?”表达的是疑问和责备之意,显得比较生硬。改成倒装句“怎么了,你?”则着重表达关切之意,显得和蔼可亲。“你快点!”表示命令、催促。“快点,你!”则表示不耐烦、斥责之情。很显然,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会带来所表达思想感情的微妙的变化。
3.语句的变序
为了谋求理想的表达效果,不仅需要对口语表达中的个别词语和句子的顺序加以考虑,而且还应从宏观上对表达内容的先后顺序作通盘的策划和设计,可以使表达更切题旨。名作家盖达尔旅行时,有个学生认出了他,便抢着为他扛皮箱,可是当发现皮箱有些破旧时,学生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为什么用的皮箱是‘随随便便’的?”盖达尔接过对方的话,巧妙措辞说道:“这样难道不好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更糟?”他的对答十分有趣,又寓意深刻,学生笑了。
有时长篇讲话更要精心谋篇,安排层次逻辑顺序,以追求强烈的整体表达效果。
必须注意的是,掌握和运用语序变换的技巧,要为交际宗旨服务,绝不是无目的地玩弄文字游戏。如果离开了交际宗旨的需要,任意颠倒说话的语序,不但不能提高表达的效果,反而让人感到语无伦次、不知所云,那就事与愿违了。
词序的变化能使口语闪光;
成分的调换能突出感情色彩;
语句的变序能提高表达效果;
第六 善用类比 拓展能力
智者若使用自己所习惯的语言,与普通民众,而不是与他们的同类说话,那么别人就不可能理解他们的意思——卢梭
类比是形式逻辑的主要内容之一,采用类比的方法能使形象更生动,说服更有力,选择和运用好类比法,无疑对拓展口才艺术的空间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适合青少年模仿的类比物的选择与运用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常规类比
常规类比是指所选的类比物已经得到人们广泛认同的一种类比。例如,在一次地方“春蕾工程”奖金筹措的动员会上,一个演讲者这样说:“我们大家都来看看摆在讲台上的这一盆鲜花,它颜色鲜艳、形态美丽,还发出诱人的香味,它的美丽和芳香是品种优良、土壤肥沃、阳光雨露滋润、花匠辛勤劳动共同造就的。虽然它们是优良品种,但如果失去土壤、阳光雨露和人们的精心呵护,它们会有怎样的命运呢?它们将没有机会绽放,它们将过早地枯萎,它们将无以给这个世界美丽与芬芳。现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区,有一些学龄女童,她们聪明、美丽、渴望读书,她们就像这盆花一样可爱,但是贫困使她们失学。她们就像失去肥沃土壤、阳光雨露的花儿一样,不能正常地生长,她们聪慧的大脑不能用于学习,她们不能学到谋生的技能和建设国家的知识……让我们敞开爱心,为她们做一点捐赠吧!我们的捐赠将使她们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获得正常生长的环境!”
以上这段演讲,是选择在某些方面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的类比物来进行推理的。选择和运用这种类比物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且类比物和演讲内容、主题十分协调,听众也很容易接受。
这是口才中使用频率较高,运用较为广泛,青少年易于学习的类比方式。但是,选择和运用这种类型的类比物,往往难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难以让人深思,难以产生较为持久的影响力,有时甚至会使听众产生老生常谈的感觉。
2.神似类比
特定而神似的类比是说话者用自己长期使用并对之产生感情的事物作类比物的一种类比。由于这种类比物不具有广泛意义,所以它是临时的选择和运用。这种类比物虽然不具有广泛意义和形似意义,但它是说话者深切感怀的、具有特定意义和神似意义的类比。例如,一个单位的领导,在新年初进行了一次演讲,向在本单位兢兢业业工作多年的同志表示诚挚的敬意。他选择了自己使用多年的一支钢笔作类比物,他说:“我多年使用的这支笔是世界著名品牌的笔,它造型优美、性能良好、坚固耐用、品质超群,它书写着我人生和事业的答卷。它是我人生和事业的助手,它的价值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用数据来统计的。
各位同人,多年来我和你们共事,和你们朝夕相处,和你们共患难共欢乐,我深深体会到你们和我的这支笔一样,你们品质超群,你们写下了中国建筑史上充满艰辛和辉煌的篇章,你们也是世界的著名品牌。多年来你们表现出的职业道德水平无与伦比,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了团结和奋进的风气,你们过硬的技术创造出一个个建筑史上的奇迹。是你们多年来出色的工作,使我们公司誉满全球,居同行业前茅。你们贡献的最大价值是你们树立的榜样,你们以实实在在的为人风范告诉世人:什么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敬业精神,什么是精湛的技术。在你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无论怎样颂扬都不为过的……我为你们感到荣耀,我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以上这段讲话中的类比物显然不具有广泛的意义,钢笔和员工显然也不具有明显的形似。但这个类比物是演讲者十分熟悉的,所以信手拈来,亲切、自然,这个类比物又是讲话者深切感怀的,讲话者比较成功地挖掘了钢笔和他的员工内在品质上的相似点,作出了神似的类比。这种类比的临时性和非广泛性,使之具有广泛意义的类比所没有的个性化色彩和新奇性效果,不失为一种上佳的类比方式。
3.奇妙类比
所谓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类比物,是指说话者所选的类比物与他所要讲的本体事物似乎毫不相干。以这种类比物所作的推理,似乎不符合一般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习惯,似乎与说话的情景格格不入。总之,看上去这个类比物和本体事物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例如,美国的威廉·穆尼在《演讲其实很容易》一书中,写到这样一个演讲实例:杰克逊地区是全州基础教育水平最高的学区之一,乔·伯伦特一家因此才搬到杰克逊地区来。但是,该区新上任的教育官员,想在该地区推行特色教育,辞退了一些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乔·伯伦特于是打电话给地方教育委员会,要求重新聘用这些教师,委员会告诉他,明天晚上要召开一次会议,他可以作为社区的代表在会上发言,于是,乔·伯伦特精心准备了一篇演讲稿。
演讲时,他以自己的鞋作类比物说:“我的鞋对我有极大的作用,买它是一次明智的投资,它保护我的脚,穿着很舒服,它是专为走路而制作的……这鞋帮助我明白为什么必须重新聘用这些教师。首先,像这鞋一样,重新聘用这些教师也是一种明智的投资,因为这些教师都是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的教师就意味着对我们的孩子进行高素质的教育。第二,正像这鞋保护我的脚一样,这些教师保护孩子们脱离无知,使他们不在求职上受歧视,不失业,摆脱低下的社会地位。第三,这鞋给我舒适感。那么这些教师是如何给我们大家舒适安逸的感觉的呢?孩子们感到这些教师十分亲切,每当学生们有问题时可以找到教师。另外,这些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是很好的……最后一点,正像这鞋是为走路而制作的一样,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教师每日每时都在把我们的孩子转化为有知识、爱学习的人。而如何去学习,正是孩子们从基础教育中得到的最好的脑力锻炼。它将让我们的孩子走好人生道路……最后,还有一句话,今晚当诸位脱自己的鞋的时候,请记住这些教师……”
鞋子和教师属于不同的范畴,鞋的特点和作用与教师工作的特点和作用,看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鞋子与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在上的不相及,内在上的许多道理、原理和活动规律是相及的、相似的。乔·伯伦特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才会以鞋的作用来类比推出教师的作用。运用这种似乎与本体事物风马牛不相及的类比物形成的奇妙类比,能使听众有新奇的感觉,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使听众从中得到不同寻常的启迪。
这种类比方式的运用给说话艺术和类比方法开辟了空间,就看我们善于不善于发现运用这无穷无尽、奇妙无比的类比物了。
4.系列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