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店铺货品管理必备手册
9132000000016

第16章 铺货(4)

(1)按照商品分类进行陈列

专卖商店的商品陈列常常按照商品分类情况而定。在一般情况下,商品应放在柜台外展出以便顾客选购,但对于一些贵重的小型商品,如珠宝、首饰等,不应采取开架陈列方式。

①随意性购买品。随意性购买品是指顾客无须事先计划而随意地进行购买的商品,大多是常用的小商品,价值不大。顾客购买的动机常是由于看到了吸引人的展示品。对于这些商品,小型专卖店应放在入口处,大型专卖商店应陈列在主要通道。

②便利品。便利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无须严格挑选的商品。顾客的购买特征是经常性购买,但一次购买量不大。便利品应放在主要通道两侧明显的位置。

③选购品。选购品是指对顾客来说并非经常购买的商品,其购买特征是反复比较和挑选。对于这类商品,仅有一层楼的店铺应放在后半部,几层楼的应放置于最顶楼。

④器具。器具是指家庭需要的日用品,人们购买的动机是实际需要,一般陈列于入口处和主通道。

⑤奢侈品。奢侈品又称贵重物品,顾客一般会经过认真计划和进行品质、价格比较后才购买,因此最好陈列在距入口处较远的地方。

(2)按照方便顾客的原则进行陈列

专卖商店的陈列除要考虑商品因素外,还应注意购买是否便利。

①一次购齐。为了购买方便,应将相互关联的商品靠近陈列。例如,衬衫、西裤、领带、皮鞋和皮带应放在相邻的地方,使顾客能在最小的空间内买足所需的商品。

②最快购物。为了使顾客花较少的时间完成购买,商品陈列应配合购买效率。靠近销售区设立一个收银台,可节省顾客来回走动的时间;设流动性展览柜可以接待更多的顾客;使用多层专柜,可以利用上下空间,陈列更多的商品,减少店员去仓库取货的时间。

(3)按照主题进行陈列

专卖商店的生命力在于创造人们想象的空间,因此依主题进行商品陈列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所谓主题陈列,即在商店内创造出一个生活场景,使顾客产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可以自由地进行选择或欣赏。

①确定主题。在确定主题时,应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思考,一方面要反映专卖店的宗旨和特征,另一方面要迎合时代潮流。例如,有一家服装店选择了休闲主题,那么商品选择就应追求自然、轻松和悠闲,店面展示突出休闲及运动性服装。假如专卖商店的规模较大,可以布置若干休闲场景,诸如舞厅场面、滑雪场面、沙龙场面等,并用模特儿所穿的服装引起顾客兴趣。

②发掘主题。专卖商店的主题陈列是需要发掘的,与众不同才会在竞争中略胜一筹。日本有一家普通的花店,出售各种鲜花,店面陈设与别的花店没什么两样,经营状况平平。这家店主非常喜欢蔷薇花,就将花店改为专卖蔷薇花的店铺,与其他花店形成了区别。店里有10~20种名为“蓝色之梦”的罕见蔷薇花。花店的特色吸引了不少顾客,但商圈内需要蔷薇花的毕竟有限,店主于是根据主题,收集了各种印有蔷薇花图案的商品,如桌布、椅垫、餐盘,以及小装饰品等,统统陈列于店面内销售,结果生意很好。这种方法不仅吸引了对蔷薇花有兴趣的顾客,也使对蔷薇花不了解的顾客发现了此花的魅力。

③发现主题。专卖商店的主题表现除了货架、模特儿、样品、空间等硬件设施外,还应注意所呈现的气氛和格调。例如,服装店应突出潇洒、漂亮;食品店应注意整洁、卫生;电器店应显示出高雅、华丽;钟表店应呈现生命和时间的关联。即使同为服装店,因等级不同,商品陈列也应有所差别。经营大众化服装,就应避免富贵、豪华的展示;而经营豪华型服装,切忌选用普通职业模特儿。总之,表现形式应与主题一致,这样才会形成特色,受到顾客的喜爱。

3.敞开式连锁店的商品陈列

(1)关联性陈列

运用格子式货架布局的零售店,相当强调商品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连锁商店的许多关联性商品往往是按照商品的类别来进行陈列的,也就是在一个双面陈列货架的两侧来陈列相关联的商品,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关联性商品应陈列在通道的两侧,或陈列在同一通道、同一方向,同一侧的不同组货架上,而不应陈列在同一组双面货架的两侧。

掌握关联陈列法的原则是,商品之间必须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要充分体现商品在消费者使用或消费时的连带性。

(2)顾客伸手可取

一旦顾客对陈列商品产生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就有触觉的要求,希望对商品作进一步的了解,最后作出购买与否的决定。通常采用柜台式销售方式的连锁店铺,尽量依靠店员的耐心服务来满足顾客的要求,而采用敞开式销售方式的连锁店则不同,其商品陈列在做到“显而易见”的同时,还必须能使顾客自由方便地拿到手,使顾客摸得到商品,甚至能拿在手上较长时间,这是刺激顾客购买的重要环节,也是近几年敞开式销售方式受到顾客欢迎的主要原因。除了那些易受损伤、小件易失窃或极其昂贵的商品以外,零售店应尽量用敞开式销售方式,这样自然会给人一种亲切感。

在运用敞开式销售方式陈列商品时,不能将带有盖子的箱子陈列在货架上(仓储式销售货架除外)。因为顾客只有打开盖子才能拿到商品,这对顾客是很不方便的。另外,对一些挑选性强,又易脏手的商品,应该有一个简单的前包装或配有简单的拿取工具,方便顾客挑选。要使顾客伸手可取到商品,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商品陈列的高度。例如,在零售店铺中,高个子的男工作人员常常将商品陈列到自己的手够得着的地方,而到超市购物的顾客大多数是女性,因而拿不到商品。

商品陈列伸手可取的原则还包括商品放回原处也方便的要求。如果哪一个商品可能会打坏,顾客就不愿意去拿,就是拿到手里也会影响其挑选观看的兴趣,使商品销售由于陈列不当而销售受阻。因此,要特别注意使商品伸手可取又能容易放回原处的陈列要求。

此外,要符合伸手可取的原则,还要做到陈列商品与上隔板保持3~5厘米的间距让顾客容易取放,货架上商品的陈列要堆满,但不是不留一点儿空隙,如不留一点儿空隙,顾客在挑选商品时就会感到很不方便。

(3)同类商品垂直陈列

敞开式销售方式的兴起,使零售店铺内相当一部分商品运用货架进行陈列,要求货架上同类商品的不同品种商品做到垂直陈列,而避免横式陈列。同类商品垂直陈列的好处有以下两个。

①顾客在挑选同类商品的不同品种时会感觉到方便。因为人的视线上下移动方便,而横向移动的方便程度较前者差。横向陈列会使得陈列系统较乱。而垂直陈列会使同类商品成一个直线式的系列,体现商品的丰富感,会收到很好的促销效果。

②同类商品垂直陈列会使得同类商品平均享受到货架上各个不同段位的销售利益,而不至于使同一类商品或同一品牌商品都处于一个段位上,提高或降低其他商品所应承担或享受的货架段位的平均销售利益。

(4)先进先出

商品在货架上陈列的先进先出,是保持商品品质和提高周转率的重要控制手段,对于运用敞开式销售方式的零售店尤其要重视这个要求。

当商品第一次在货架上陈列后,随着商品不断地被销售出去,就要进行商品的及时补充陈列。补充陈列的商品就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其陈列方法是先把原有的商品取出来,然后放入补充的新商品,再在该商品前面陈列原有的商品,也就是说,商品的补充陈列是从后面开始的,而不是从前面开始的。这种陈列法就称为先进先出法,因为顾客总是购买靠近自己的前排商品,如果不是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商品的补充陈列,那么陈列在后面的商品会永远卖不出去。一般商品,尤其是食品,都有保质期,因此顾客会很重视商品出厂的日期,用先进先出法来进行商品的补充陈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顾客买到新鲜的商品,这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排在后面的商品比较容易积灰尘,所以要特别重视后排商品的清洁。

4.服装店铺陈列要领

服装销售行业是一个低门槛行业,入行非常容易。的确,进入服装销售行业是一件不难的事情,但是,经营好一个服装店,让其创造丰厚的利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君不见,今天还在营业的服装店,明天便寻觅不着踪迹了吗?如何才能开一个既有钱赚又开心的服装店铺呢?

店铺的生意好不好,不用进店铺,在门口停留几秒钟看看就知道了!看什么,看招牌、看灯光、看陈列、看卫生状况……买衣服就是买漂亮,卖衣服就是卖形象,因此我们必须从“美”的原则出发,掌握服装陈列技巧,善于打造形象。

(1)合理利用活区

所谓活区就是面对人流方向首先最容易看到的区域,反之为死区。要把主推的款式放在活区,把另外的款式放在死区,这可大大提升销售量。

(2)对比色搭配

对比色搭配就是用冷色来烘托暖色,例如,用绿色衣服衬托粉色衣服,用蓝色衣服衬托黄色衣服。当摆放在竿子上时,不能让冷色和暖色各占50%,最好是3:7左右的比例比较合适,要注意穿插101110110l(1代表暖色,0代表冷色)。

(3)同一色搭配

同一色系的衣服放在一起会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但注意同一色搭配中不要同样款式、同样长短的放在一起,以免让人感觉像仓库。

(4)时间的把握要到位

店铺经营者首先要了解每天到这里来买衣服的人是什么顾客,有怎样的要求。以女装为例,星期一至星期四来的一般是全职太太,这样的话你就把普通的衣服放在活区和穿在模特身上。星期五下午、星期六、星期日,逛的人多是平时上班的女性,那么就把一些时尚的、贵的、款式独特的衣服挂在活区和模特身上去吧!

(5)模特数量要控制

有的人认为,模特比较容易展示效果,就在自己的卖场中摆放很多模特。其实这样做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让人感觉比较乱,既影响顾客的视觉,又不能突出主题。所谓“物以稀为贵”,把最好的款式穿在模特上会有较好的效果。

(6)合理利用“活模特”

店铺的营业员(导购员)是服装的“活模特”,她们穿哪种款式就会卖哪种款式,这可是减少库存的好方法呀!(店员的身材好才适用此方法)

(7)卖场陈列要有节奏感

不要把色系分得太死板,卖场的左边是冷色右边是暖色太不协调,应该有节奏感,就像音乐一样,冷暖色交替搭配使用。

5.小店铺的商品陈列方式

(1)创造友善的购物空间

商品陈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购买,而不是为了顾客看着高兴。商品陈列应注重其实用性,美观只是一个方面,不可本末倒置。有条件的店铺经营者可以将经营场所的功能进行分区,如商品的陈列展示区、购买区、收银台等,陈列展示区可以宽敞,以顾客站着、坐着、看着舒服为第一要务。顾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商品、了解商品,并表现出购买意向。

购买区则可以紧凑一点。收银台的设置一定要考虑方便顾客,有些经营者很不重视收银台的设置,随便找个犄角旮旯将收银台一摆,顾客想付款,找来找去要找半天,或者跑很远的路程,非常影响顾客的购买兴趣,有些顾客甚至会因此放弃购买的决定。对商品陈列展示区、购买区、付款区三者的合理配置很重要,不能在空间上将商品的看、选、买混合起来。如果对三者不加区分,将会严重影响商品的销售,影响店铺经营者的业绩和收入。

有些小店铺不能设立固定的收银台,但对商品的陈列展示区和购买区的功能区分,亦应十分注意。例如,一家毛衣专卖店仅有40多平方米,尽管空间十分局促,但经过对商品的功能的分区,可以留出进门10~15平方米作为商品的陈列展示区,包括顾客可以在这里试衣,而后面的25~30平方米作为购买区。货物实在太多的话,还可以在店铺的紧里端,打造书橱式的商品陈列柜,以折叠的方式将毛衣分隔摆放,中间和两边毛衣则尽量用衣架挂起来。陈列展示区的商品摆放尽量疏朗美观,以摆放新品或畅销商品为主,大部分商品则放置于购买区。这个地方的商品摆放可以紧凑密实一点。

店铺经营者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商品都陈列出来,店铺很小,只需要摆一两件样品就足够了。商品陈列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应将整个营业场所进行综合考虑,好的空间切割和功能配置,是成功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店铺不大,但在空间利用上有一个观念一定要改变:因为花了很高的价钱租来店铺,所以希望将每一寸空间都摆上商品,以为这样才算对得起高昂的租金。正确的观念应该是:所有的店铺空间都应为经营赚钱服务,只要是有利于提高营业额和利润的空间布置,就是有价值的布置,值得去花钱。不要在乎是否每一寸空间上都放上了商品,那是很陈旧的理念和经营方式。

在店铺空间安排上,要考虑顾客的视线。一般来说,位于商铺中间的商品陈列柜台应该做得低一点,最好不要超过大多数顾客的视线高度,两边的则可以高一点。这样在心理上容易给顾客造成这个商店很宽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