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偷妾:神偷小娘子
912200000204

第204章

如果他心狠一点,可以让人杀了那个老板娘,一了百了。但是,那是两条命啊,并且其中的一条是他万谦的骨肉,他怎么下得了这手?还有一个点子,就是他可以趁那个老板娘生下孩子之后,把孩子抢过来,然后把那个老板娘赶走。可依照那个老板娘的性格,她是断然不会答应的,再者,如果真这么做了,以后那孩子问起娘来,他该如何回答?

也许,他真不该逃婚的。他万万没有想到老天爷因此给了他一个这么大的惩罚。

第四天,万谦终于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换了身正式的衣服,决定先去常府负荆请罪。无论怎么样,他负了人家,应该给人家道歉的。

快要到常府的时候,遇到了一件事。路边几个恶霸抓住一个卖梨的老头不放:“还钱!这个月的期限都过了这么久了,你还不还钱,难不成想赖账?”

老头怯生生地说:“郑大官人,不是我要赖帐,是我现在真的没钱还啊!你再缓我几天,等我把这梨卖了,就有钱付你的利息了。”

那被称作郑大官从的恶霸不依:“你借钱的时候,我有没有缓过你?如果不是我,你家老伴早就病死了。如今你是想过河拆桥不认帐了,是吧?”

老头:“郑大官人,我怎么可能不认帐?这钱,我月月都有还的。当初我借你十两银子,这前后加起来,我应该还了二十两都不止了,您这利息也太高了些吧!”

郑大官人掏出一张字据来,说:“谁说是十两银子,明明是五十两,你还的那二十两,还不够本呢!”

老头一听这话,急了:“郑大官人,可不能胡说,当初我明明就只借了十两银子,怎么是五十两呢?”

郑大官人:“这上头有你按的手印,难道还有假不成?”

老头气得真捶胸:“你骗我!你欺我不识字,把十两银子写成了五十两!你……你……”

郑大官人阴笑着说:“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就算你告到官府,也得赔我这银子的。算了,今天我心情好,就再缓你几天吧。这梨不错,我拿了,就算是作为你的延期交钱的罚金吧!”说着,他指挥着两个手下,把老头的那两筐梨都抢了过来,打算回去。

老头扑了过去,抱住郑大官人的腿,苦苦哀求道:“郑大官人,您行行好,梨你可以拿去,可那字据你得改过来!你不能这么坑我啊!”

郑大官人抬起一脚就把老头踹到一边,轻蔑地说:“我就坑你了,你能怎样?”

那老头又扑了过来,再次抱住对方的腿不放,希望他能良心发现,回心转意。然而,这一招,对这种恶人而言,根本就没有用,甚至还引发了他的怒气,几个虎狼之辈一拥而上,将老头揍了个鼻青脸肿,一个萝匡也被踢翻了,里头的梨滚了出来,散了一地。

万谦正要下车去跟人评理,这时只听得一声娇喝:“住手!”一位年轻的女子从围观的人群之中挤了出来,挡在了老头的前面,不让人再出手伤他。

郑大官人笑了:“哟!这位姑娘,想打抱不平呢?”

女子将手一伸:“把字据交出来,我可以饶了你们,否则的话,别怪我不客气!”

郑大官人笑得更厉害了,一双小眼睛挤得没了缝:“哈,姑娘好大的口气!不过,我喜欢!如果姑娘真想替这个老家伙还钱的话,不如拿你自己抵债好了,我保证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来骚扰他!”说着,他就打算动手拉人。

女子冷哼一声:“这可是你们自找的!”只见她一拳往对方的脸上砸去,正中鼻梁,郑大官人一声惨叫,捂着鼻子就跳了起来,痛得眼泪直飙,紧接着一阵拳风腿影,其他几个狗腿子也倒在了地上,哭爹叫娘不已。

女子又一脚将郑大官人踹翻,从他身上搜出字据,当着众人的面,撕了个粉碎。万谦在马车里看得十分痛快,忍不住鼓起掌来:“好,太好了!”这样的女子,才叫英雄,非那些女贼可比。

郑大官人抬起袖子,将流出来的鼻血擦干净,他指着女子说:“有种你就报上名来!日后我一定会找你算帐的!”

女子冷笑道:“名字,你就不必知道了!可日后,你还是自己小心一点为好。京城之内,天子脚下,这当官的为王的不计其数,你又算得上是哪门子大官人?如果你家里有人做官,那你就更得小心了,朝廷三令五申,禁止有人放高利贷。你不但放,还擅自攥改字据,坑蒙拐骗,搞不好,那可是要掉乌纱帽的!无论你是为自己也好,还是为家人也好,我劝你还是遵纪守法一些。”

“老子向来都是遵纪守法的良民,你们这些刁民欠债不还,还撕毁字据,这才是真正的违法!”郑大官人咬牙切齿地说,“有种你就在这里给我等着,我这就找人来收拾你!”说完,领着他的几个伤兵残将,狼狈不堪地跑了。

女子把老头从地上扶了起来,检查了一下他的伤势,确定没有伤到骨头,只是皮外之伤之后,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瓷瓶来,塞到对方手中:“大爷,这药,你拿回去擦一擦,很管用的!”

“谢谢姑娘!”老头抹了抹眼角的泪珠,“给姑娘添麻烦了。你还是快些走吧!不然的话,那个郑大官人带人来报复你,你就惨了。”

女子不肯走:“大爷,不怕,我还真就不信没了王法了!我若是走了,他回来找不找我,和定会找你撒气,那你怎么对付得他了?我就在这等着,他若是不来还好,他若是来了,我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老头叹了口气:“这郑大官人可不是一般人啊!他们家一门就出了三个进士,有三个人在朝廷内当官呢!”

女子依然不听:“那又怎样?俗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当今皇上做错了事,还要受太后娘娘惩罚呢!像郑大官人这种人,就该让他受点教训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