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处处充满“变”的时代:市场在变、需求在变、目标客户在变、竞争对手在变、计划在变……故有人言,这世界惟一不变的就是“变”。面对千变万化的内、外部环境,作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该如何去做呢?一句话,那就是变:不仅要发现变化、适应变化,还要去寻求变化、应对变化。
而欲成大事者,必须会造势,能借势。“势”是一种资本、一种资源。时势造英雄,英雄能乘势而起,蛟龙腾渊;枭雄会造势而出,雄霸天下。凡是善于抓住时机,能够跟上形势的决策者,都能在风波诡谲的商场上取得胜利。当然这也是管理者具有良好应变力的结果。
班超入虎穴,置之死地而后生
所谓的应变力,是在面对危难、将临困境、实出意料之外之境际时,领导者的明智作为,顺时局而不拘泥,应形势而不犹疑。夫欲成大事者,都必然要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据说,少年毛泽东离开家乡时曾留下这样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表达了少年毛泽东的鸿鹄大志,那么这首诗最早出处,就充分体现了领导者的应变力的良好效用。
在《后汉书·班超传》中,在2000多年前的东汉年间,有一个叫班超的爱国英雄。班超一开始只是一名抄书小吏,但当他听到匈奴不自量力地侵扰边疆,杀我居民后,就扔了笔,气愤地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碌碌无为呢。”就这样,他参加了对匈奴的战斗并在战场上战功卓著,这就是成语“投笔从戎”的来历。后来,汉朝为了根除匈奴的侵扰,就派遣班超作为使节出使到西域去,当时的西域大致在今天的新疆、中亚一带。
话说班超手持汉朝的节杖,带领着由36人组成的使团出发了。他们首先来到了鄯善国。鄯善国王早就知道汉朝是一个泱泱大国,国力强盛,人口众多,不容小视,现在又见汉朝的使者庄重威仪,颇有大国之风,果然名不虚传,就殷勤地招待了他们。
过了几天,班超发现鄯善王对待他们忽然冷淡起来。他起了疑心,跟随从的人员说:“你们看得出来吗?鄯善王对待咱们跟前几天不一样,我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这儿。”
话虽这样说,毕竟只是一种猜想。刚巧鄯善王的仆人送酒食来。班超装着早就知道的样子说:“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几天?住在什么地方?”鄯善王和匈奴使者打交道,本来是瞒着班超的。那个仆人给班超一吓,以为班超已知道这件事,只好老实回答说:“匈奴的使节来了三天了,他们住的地方离这儿三十里地,还有100多个全副武装的随从和护卫。”
不言而喻,班超一行人此刻正面临着不测的危机。但是,这时候的他们一行人,毫无反抗能力,一个文官带着手下区区几十名随员,综观局势,似乎只有束手待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无力可施。但是,古往今来,真正的英雄都是做到了在常人无法自处的情景下做出出人意料的事情,才成就他们的事业和功名。班超也不例外。
这个投笔从戎的文人,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后,立刻召集三十六个随从人员,对他们说:“匈奴果然已经派来了使者,说动了鄯善国王,现在我们已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等鄯善国王被说服,我们自身难保是小事,国家交给的使命也就完不成了。大家说该怎么办?”大家齐声答应:“我们服从您的命令!”班超猛击了一下桌子,果断他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我们只有下决心消灭匈奴,才能完成我们的使命!”这就是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来历。
当天夜里正刮大风,班超带领36名勇士悄悄来到匈奴使者的驻地。他布置十个勇士拿着鼓,藏在匈奴使者的房舍后,并跟他们约定,见火烧起来就打起鼓大喊大叫。其余的勇士都拿着武器,埋伏在大门两侧。一会儿,班超顺着风势把火烧起来,顷刻之间战鼓齐鸣,杀声四起。匈奴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结果跑出一个,就被杀死一个。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勇士们杀了匈奴使者和随从三十多人,还有一百多人被烧死。
第二天,班超提着匈奴使者的头去见鄯善国王,当面指责他说:“您太不像话了,既答应和我们结盟,又背地里和匈奴接触。现在匈奴使者已全被我们杀死了,您自己看着办吧。”鄯善国王又吃惊又害怕,很快就和汉朝签订了同盟协议。就这样,经过班超等人的不懈努力,其它的西域小国也都跟汉朝和好了,班超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使命。
《处世悬镜》云:“处大事贵乎明尔能断,处难事贵乎通而能变。”班超能够当机立断,置之死地而后生,一举扭转不利局势,不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更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这不得不归功于他的应变力。
而班超“不求衣锦还故里,但愿马革裹尸还”的临终遗言,表达了他无私无畏的高尚的献身精神,少年毛泽东的那首诗最早就出自于此。抚古思今,今人遥想班超的英雄气度,在感佩他的智慧和勇气之余,更应该从中悟得应变能力对于领导者的可贵。要知道,唯有善应变者,方能成大事。
善应变者成大事
凡善于应变者,都善于把握“势”即“形势”和“趋势”,“势”常给人的是机会式机遇。
有关“势”的研究和学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韩非子那里。韩非子说:“故善任势者国安,不知因其势者国危。”但是中国人常常说“乘势而起”,所以中国人乘势而起的成功者不在少数。
东汉末年,朝政紊乱,宦官和外戚斗争激烈,人民痛苦不堪,天下纷扰,汉室倾危,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黄巾军起义,各地军阀因势造势,趁机扩充实力,扩大地盘,天下四分五裂。孙坚孙策父子以及曹操等人就抓住这个机会,成就了一代霸业。
元朝末年,元帝国由盛而衰,统治阶层不恤民力,导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各地发生饥荒,百姓疾苦无处可诉,终于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起义摧毁了元朝的统治基础。朱元璋因势造势,削平群雄,于1868年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当然,不仅朝代的更迭、创建是这样的,就是在战争中,善于灵活应变,掌握局势者一样与胜利结姻。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自率领百万秦兵大军分三路进攻东晋。谢玄作为前锋都督,率领8万“北府兵”沿淮河西进抵挡秦主力,采取转守为攻、先取洛涧再决战的战略方针。战胜了有10倍兵力的秦军,又率军西进淝水,实施与苻坚主力决战的计划。谢抾及时抓住战机,先诱秦军撤阵自乱,然后乘势攻击,一举获胜,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凡是善于抓住时机,能够跟上形势的决策者,都能在风波诡谲的人生战场上取得胜利。
事实上,面对愈来愈开放的市场,有许多企业家因势造势,也有越来越多的善于应变者。
但在市场的大舞台上,永远有主角,但总是不断换面孔演出。要站在舞台上不容易,要永远站在后台上更困难。每一个当下,谁都很难断定舞台上的某人是永远,还是一时。也就是说,时空的因缘际会让有些人上台了,这是机会。
君不见,在人们省视成功者时,能够有几个人清楚地看到他们用失败堆积的过去?又有几人能够预测他们用智谋写就的未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的变革之中,在市场的发展前景之下,那些善于应变者与那些墨守成规、不懂变通者是有高下之分的,在商场上,前者比后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发挥余地。所以,作为一个出色的企业领导人、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既要有坚定的执著与信念,更要有随机应变、乘势而起的机敏与智慧。
§§§第三节 通权达变,突破常规
西方有句谚语:“智者通权达变,愚者刚愎自用。”而中国也有句谚语:“变则通,通则久。”他们都是讲关于领导者要善于应变,要通权达变,以达到智者的境界,建立王者的功勋。
所谓“通权达变”就是要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因时制宜,不拘常规。汉代刘向在《淮南子》中所主张的“法与时变”,就是讲的要通权达变。“通权达变”这一处事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前人也把它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