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力是关于企业命运的决定能力,是对多种可能性的判断和选择。决策者是舵手,在茫茫的大海上不迷失方向。理性的决策者,总是商场的赢家。决策总是和成功与失败、输与赢紧密联在一起。企业的决策者不仅要有呼风唤雨的勇猛,还要有穿透迷雾、洞察秋毫的细微。决策力是关于企业命运的决定能力,是对多种可能性的判断和选择。一个不善于决策的企业领导人,会贻误商机,企业的失败源于决策的失误,源于缺少决策的力量。正确的决策是科学的总结、冷静的分析和自信的表现。企业成功从决策开始,企业失败从决策开始。决策力来自于领导者的学识、远见、自信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决策力是企业命运的方向盘。
§§§第一节 不确定性下的领导决策力
决策是现代领导者的主要职能之一,领导者根据自己的职责权限,做出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有关决策。
在阅读这一章节的时候,请读者首先明确下列关于决策的一些常用名词问题:
什么是决策?答:作决定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如何进行有效的决策?答:对一个问题产生解决要求,经过思维活动做出行动决定并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决策分为那几个步骤?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决策的误区有哪些?答:只有组织的高层才能做出决策;做出决策的过程不同于决策执行过程,因此它们可以分开;决策总是导致积极的行动;为了改善组织的决策机制,提高主要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就行了。
决策与管理的关系是什么?答: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决策渗透于管理的所有职能中。
决策的重要性?答:有效的决策能力可以赢得尊重与地位。
决策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哪些?
答: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战略决策:关系企业或组织未来发展方向与远景的全局性、长远性的施政方针方面的决策。
管理决策:是执行战略决策过程的具体战术决策,重点是解决如何组织动员内部资源的具体问题。业务决策:指日常业务活动中为提高工作效率与生产效率,合理组织业务活动进程所做出的决策。
决策还可以分为规范性决策和非规范性决策。规范性决策:在管理活动中重复出现的、例行的决策。非规范性决策:在管理活动中首次出现的或偶然出现的非重复性决策。
决策又可分为确定型、不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指在决策所需要的各种情报资料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决策时所需的各种情报资料无法加以具体掌握,而客观形势同时要求必须做出决定的那些决策。风险型决策:决策时只掌握了部分决策必须的情报和资料,是介于确定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之间的一种决策。
决策还可以分为定量决策和定性决策。定量决策:决策目标和决策变量等应该用且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决策。定性决策:决策目标和决策变量等不能用数量来表示的决策。
本节就来谈一下不确定下的领导决策力。
以不变应万变
有人说领导者最好的决策就是不决策,就是谁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就让谁决策,也就是以不变应万变。通用汽车公司前总经理英飞曾经说过:“我始终认为:变与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我们似乎进入了中国禅学和太极推手的讨论话题了,显然这对我们太深奥了。领导者要有宽广的心胸,善于求同存异,虚心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处变而不惊、以不变应万变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之一。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的保罗·赫塞,是全球公认的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说:实际上,流程和制度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人性。什么是永恒的?对人的影响是永恒的。一个MBA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读过战略方面的课程,但是当他学成之后成为一个公司的CEO时,他会发现,公司的战略已经变化了。而人的变化不大,一个学市场的学生,学成之后是可以做销售工作的,学到的东西和现实生活是不一样的。对于领导者来说,就像教师一样,通过用学到的影响人的技能来影响被领导者,这是不变的。
保罗·赫塞还说:不管领导风格怎样改变,对人和生产力的关注应该是不变的。如何通过人来提高生产力的思想也是不变的。换而言之,就是你的价值观是不变的。同时,领导者必须承担一些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组织架构、战略计划、激励员工等等。领导者要沟通,除了单线的沟通之外,必须要多向沟通。所以中国古代的老子主张“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老子认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小河流的领袖,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一切溪流的下游。老子还说:“知其雄,守其雌。”——知道别人的雄强,自己安于雌弱,这才是最强的强者。老子又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你不争,所以天下才没有人能和你争,这才是争的最高境界,才是“大争”。
所以,最好的决策者的态度是悠闲自然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对部属多鼓励、少责难,如此而为,则事事顺遂、功成业就,大家就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事实上,如果从管理企业的角度来思考,这些思想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老子的思想启示我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使企业管理“功成事遂”,就必须追求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唯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企业管理者才是真正称职和优秀的领导者。所以,面对激荡市场的决策策略,决策者们要牢记一点:“以不变应万变”。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已经演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层次,由单极转向多极,从区域遍及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层出不穷。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老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将是对付激荡社会巨变的一种行之有效、弹性柔化的管理策略。
就现代企业而言,高明的管理者应该是领导和指挥众人的“导演”,而不是扮演什么具体角色的“演员”。当代管理学提倡科学管理,讲求管理效率,这实际上与老子“以静制动”的想法不谋而合。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就极力反对上层领导者“在工作细节上耗费大量时间”和在小事上“总是忙忙碌碌”的作风。他一直主张“一个企业,经理应始终设法保持对重大事情的研究、领导和检查的思维自由和必要的行动自由”。这就是说: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讲求管理策略,要善于“抓大事”而“舍小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推行“以不变应万变”的决策原则是企业顺应客观规律、尊重自然规律、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
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回答“你的经营秘诀是什么”时,强调:“我并没有什么秘诀,我经营的唯一方法是经常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松下幸之助的这种管理理念实际上已从另一方面对老子“以静制动,道法自然”一说进行了充分肯定。而管理者们在决策的时候,为了避免盲目决定而以静制动的决策理念,可以更好的、也更加有效的提升决策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审时度势,灵活机变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后兵法时代”,领导者惟独心有良策才可从容面对,胸怀大略方能决胜千里。“后兵法时代”,企业用兵法管理已经成为领导决策力与领导艺术才能的必由之道。
而“顺应形势,谋定而后动”的决策力是必须也是必要的。只有在决策者做到了“审时度势,灵活应变”,才能够避免不当决策带来的损失。有这样一句话:“领导用心,决策用脑。”每个决策者的生长环境不同,性格也有差异,领导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决策应形成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是属于科学的范畴,而运用之妙则是属于艺术的领域,存乎一心则是一种哲学的修养,优秀的领导者要能够涵盖科学、艺术及哲学的范畴。
什么是决策?决策就是能够在复杂或危急的状况下做出正确的决定。决策之所以变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就是因为决策有它的困难性。因此就产生了如下五个决策错误的主要模式:
不经思考,凭直觉与经验下结论,这类人充满了知识的傲慢;先有结论,再找答案,这是自以为官大学问大;意识形态主导决策,这是普遍的现象;为了解决今天的问题,制造了明天的问题,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危机时迟不决,不敢下决心,这是无魄力。正如高希均教授在22年前讲的,决策错误比组织内的贪污腐败更可怕。
决策基本上有三种型态,第一种为实现一个好的愿景而决策;第二种为了进行改革、变革而做决策;第三种为了防范或处理危机而做决策。
如果一个组织、一个政府、一个企业,前两项处理得比较多,必然是向上提升。若是后者比较多,可能就是动荡不安。所以决策可以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首先要理清做什么决策?希望达到什么目标?获得什么效果?我们在决策的过程中才不会偏离方向。
其次,无私的胸襟。再次,决策要有正确的情报。波湾战争之前,不论是卫星、人员都显示伊拉克准备要出兵科威特,但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不过是虚张声势,结果使得可以预防的一场战争还是爆发了,这就是误判情报的结果。最后,要有合理的逻辑。如何思考问题、做判断?可用五字诀“使状分比结”,五个词语“使命、状况、分析、比较、结论”。
如果决策者遵循了上面的四个基本原则,分析清楚了现有的形势,就可以按照下面的五个步骤进行决策了。认清问题的性质。先把问题彻底地搞清楚,就可以了解轻重缓急。
思考自己看这个问题的立场、角度在哪?以前服务公职时,凡是安全问题,要站在国家的立场来思考;如果是人事问题,要站在全单位或全局来看,并找到最好的人;如果是事务性问题,要从基层开始思考问题。了解相关及关键性因素,分析、比较后,做出最后决策。所谓决策就是能够以最低成本、最少风险,获得最大利益。
如何决策、决策的效果如何是检验现代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
决策是现代领导者的主要职能之一,领导者根据自己的职责权限,做出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有关决策。但是决策需要的技能和技巧,需要睿智的思维和敏锐的眼光以及丰富的经验,并将其汇聚而成。所以,领导者不要轻易作决策,特别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然后再根据形势,灵活机动地制定策略才是正确地的做法。只有将二者较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领导决策力的效能。
§§§第二节 决策力的使用效能
决策者们要充分认识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决策力是因人而异的。
决策所涉及到的因素的确是太多太多了。市场、战略、投资、人事、变革以及项目管理都可能是每一名决策者涉及到的问题。毫无疑问,决策的目的是要拿出最终结果,而且这种结果一定要对企业有利才行。那么决策者的决策思想到底是什么呢?每一个决策者都知道,企业是一定要参与竞争的,虽然竞争是一件复杂而又残酷的事。如果用最简单的方式来理解竞争,不妨就用具体的“攻”与“守”来描述,也就是说要么你进攻,要么你防守。这与企业要么“进一步”,要么“退一步”是一个道理。那么决策者又是凭什么进攻呢?很简单,凭的是优势。那么应向哪里进攻呢?也很简单,你向对手容易被攻击的地方进攻,即对手的薄弱之处。如果反过来想一想,对手向你进攻的进攻点也将是你的薄弱之处。原因也很简单,薄弱之处一攻就破。为此,决策者要减少你的薄弱之处,决策者要修补自己的薄弱之处,需要一种“决策能力”。从维持自身强势的精力中抽出部分精力,来修补管理中的不足之处,这样领导者被攻击的次数将大大减少,失败的可能性将会因此而降低。
但是,决策者们要充分认识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决策者在面对不同的情况,使用决策能力的时候,所达到的效果具有很大差异的。也就是说,决策力是因人而异的。
因人而异的决策力
决策是领导应有的职能,而且是必须履行的一项职能。职能虽是一样的,但不同的管理者在运用决策职能时,因运用手法不一样,产生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
第一种:坚决明确,令如山倒。
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决策方法就是主管有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于是就直接下达命令,让下属直接执行。这样决策的好处是简捷、不繁琐,缺点是虽然主管享用了充分的决策权和发布命令权,但下属在执行此命令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因而不可能给主管带来“意外的惊喜”。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军事领域(即便优秀的军事主管也非常注重通过决策激励人),但在企业中实施,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这种决策没有完全满足下属的舞台感、成就感等心理需要。
第二种:引而不发,海纳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