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在变化,领导者还能保持惯常的优势吗?必须意识到,今天的商业世界比过去数年内的情形都要复杂得多,政治因素、国际环境、监管法规和社会舆论都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一位管理者不仅要了解市场动向,察觉商业环境的冷暖,甚至还要学会在一定的时间里飞速的提升软实力。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下面我们就从历史人物中寻找领导者的智慧,领悟亘古不变的管理谋略。
刘邦高明在哪里
人们都知道,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最后,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有“西楚霸王”的美誉。而刘邦出身市井,身无长物。但是,楚汉之争的最后结果却是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那么,也许人们要问“刘邦究竟高明在哪里?”
刘邦第一个高明之处在于:以名人为榜样,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努力追求人生的高度,这也是刘邦战胜项羽的最重要原因。
刘邦工于心计,善于吸引他人为己所用。他天生狡黠、油滑,爱吹牛皮,颇像个混混儿。他的出身极其普通,其名子不为世人知,这与项羽的名将后裔身份根本无法相比。在一贯重视光环和背景的人们心目中,刘邦显得黯淡,这使得二人在刚起兵的时候,刘邦只能落个从属的地位。但刘邦自有他的一套。狡黠和油滑自然不是领导者的气质,但刘邦却善于不断拔高自己。
他自比“信陵君”,从而给自己定出了人生的高度。他常不自觉地模仿信陵君的处世、行为方式,为自己的性格添加了理性和工于心计的优点,这使得他的人生成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一生。他也因此受到乡里人士的敬重。
刘邦从信陵君那里学到了很多优良品质,例如,他学到了用笼络手段壮大力量的方法。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善于根据情势揣摸人的心理,润滑人际关系,加强凝聚力,吸引他人为己所用。
史记载:刘邦先行入关后,项羽闻讯,欲击之。是时,刘邦自忖以十万军不敌项羽之四十万军,乃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恭敬地“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项伯遂感于厚爱,力劝项羽“善遇”刘邦,并于鸿门宴上拔剑与项庄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得范增的杀“邦”计划全盘落空!
从表面看,刘邦似乎无甚特殊才能,但其麾下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平……皆忠诚效命,连自视甚高的张良也敬佩地对人说:“沛公殆天授也”。以一个平民出身的“浪子”,团结着一大批才高气傲的谋士、将军为之效力,岂一般的手段所能致?
刘邦的第二个高明之处是:宽容、仁慈、有大胆量。
与项羽“诸所过无不残灭”之举相反,刘邦做事较有分寸。楚国长老皆赞曰:“沛公,长者也。”史记载:汉元年十年,沛公兵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项羽兵败死后,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
刘邦的第三点高明在于:遇事冷静,喜用智不斗力。
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斗力。”以己之短敌彼之长,这样的傻事,刘邦自然不会做。
攻打宛城时,为免强攻损兵之弊,刘邦听从陈恢的建议,许原宛守为殷侯。
刘邦的第四点高明之处就是:为实现大谋,坚忍克己。
刘邦入关后,从樊哙、张良谏,封秦重财物于府库,不取分文。并当众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同时派人到各县乡村广而告之。秦人大喜,献上牛羊酒食犒劳军士。沛公又推辞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这样秦人更加高兴了,唯恐沛公不为王。这一点,聪明的范增看的十分清楚:“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刘邦的本性也是贪财好色的,但是为了达成目标,他变得很能克制自己。这与项羽每攻城破镇后遂“收其货宝妇女”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为了做成大事,刘邦常能忍受相当的痛苦,做出惊人之举。楚汉荥阳对峙时,项羽欲烹刘邦之父以迫其退兵,刘邦竟说:我们已约为兄弟,我父亲即你父亲,如果要烹你父亲,“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惊怒,要胁计划因之破产。
许多人都鄙视汉高祖刘邦,觉得他不过是个乡下无赖,趁乱世投机取巧才得到了天下。但无论如何,刘邦既然能在群雄并起之时,最终夺得天下,成为汉朝的开国之君,定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刘邦善于察颜观色,看人下菜碟,深通权变之术,为他驾驭下属、成就帝王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驭人方面,中国式管理主张只有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对策,因人而变,因人制宜,方能广罗天下人才为己所用。刘邦深谙此道,拥有这项出色的领导才能,并且又同时拥有如上四点高明之处,这正是刘邦能够从风起云涌、诡谲多变的时代里脱颖而出的原因,所以他战胜项羽,取得了天下。
项羽的悲剧
项羽24岁在苏南造反,27岁灭掉秦国,自号西楚霸王,号令天下,政由己出,32岁兵败垓下乌江自杀。一生仅有三十几个春秋,却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烽火连天、铁骑蔽日的雄浑篇章。他短暂的辉煌和凄惨无比的结局,历来是中国人凭吊抒怀的一大题材。而项羽和刘邦几乎同时起兵,项羽比刘邦力量雄厚。灭秦后,战争由反秦转变为刘、项争天下。最终还是刘邦弱小的一方夺了天下,项羽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项羽和刘邦在中国历史上,是楚汉相争中的两大主角,项羽是锐不可当的27岁霸王,刘邦是年逾50之人;项羽乃名将之后,刘邦为默默无名的农家子弟;项羽受过严格的大将训练,刘邦本身非将才,集结的亦多乌合之众;后项羽宰制天下,声势如日中天,而刘邦仅被封为汉王,所据之地偏远险阻。然而,历史却出现了强弱悬殊的戏剧性大逆转:项羽以32岁的英年兵败自刎,全盘皆输;刘邦则承袭了秦始皇的大一统格局,尽收天下,开创了绵延四百年的汉朝。这场被称为“猛狮与胡狼”之争的历史对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为何会成为后人一再回顾的经典教训?
项羽的失败,正是过份依赖军事的结果。他出生将门贵族,崛起于秦始皇大秦帝国动荡之际,他拥有用兵如神的军事天赋,在短短三年内,率领五国联军直入秦都咸阳,终结了大秦帝国,以霸王之名威震宇内;他凭着天赋的军事才能和严格的军事训练,在他27岁起,就逐步立下惊人的战功;他用兵别有洞见,敢于行险,善于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士卒的心,形成强大实力。他本应成为秦始皇之后下一个掌控天下的人,然而,与年长一倍、出身草莽的刘邦对峙争峰数年后,在“楚汉争霸”中,却让他尝到一败涂地的四面楚歌滋味。他虽善战,政治谋略却不敌老谋深算的刘邦,灭秦之后一连串失策的扰民、焚宫、封王、杀义帝等举动,引发了民怨及诸王叛乱,终于让长于收买人心的刘邦羽翼丰满,布下牢不可破的圈套,霸业昙花一现,功败垂成。
项羽失败的原因具体归纳来说,有以下三点:
首先:缺乏谋略和视野,不具备政治家的素质。
读司马迁《史记》得知:项羽,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刘邦。当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面对身后的丛林干戈,他笑对死亡,气概何其豪迈。英雄项羽最终自刎死掉了……耳畔怆然响起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折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至死将失败的原因归之为时运不济。然而,真的只是时运不济使然吗?
有人说:项羽最大的失误,就是在鸿门宴上未听从谋士范增之言,以至放“虎”归山,招致最后的失败。这一失败看出项羽是一个在政治上看不清方向、认不清真假的人,又在险境中不能急中生智、化险为易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领导众人走向成功呢?
其次: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
目光短浅、自满自得、足勇少智、缺乏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细读史书可知,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他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爱慕虚荣,不乏自满自得的小农意识;
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这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只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却不具备一种帝王的胸怀。他真正的失误不在于杀没杀刘邦,而是误在自身不能克服的性格弱点上,就算他于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以后也一样会败于张邦、王邦、李邦。
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且看一下《史记》中的几个小片断:在新安,章邯率部归降。项羽不是对降兵善加督导,化为己用,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
在新丰鸿门,闻刘邦欲关中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击压刘邦十万军。刘邦恐,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卑曲称臣,高颂项王。项羽显然沾沾自喜,颇以为得意,遂听从项伯言而“善遇”刘邦。这就有了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而“项王默然不应”的千古遗憾。
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令’秦人大失望”。
灭秦后,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此时却心怀东归意,说:“人富贵了不回归故乡,就如同穿着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谁能知道呢?”劝者见项羽目光如此短浅,不由意冷心灰,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大怒道:“烹说者”。
汉二年冬,因封侯不当,田荣起兵反叛。项羽平叛后,“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这样的例子在项羽的一生中数见不鲜。
项羽的性格弱点贯穿了一生的始终,他似乎并无意加以改变,这对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英雄来说,是他的致命伤。他的成长过程只是一部勇猛成长史,却忽略了对更高层次人格的追求和塑造,因此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失败。
总结起来,争霸中的项羽与刘邦俱怀统一江山的大志,项羽禀赋优于刘邦,可惜的是他不注重自我管理,动辄怒、大怒,遇事率性而为,毫无克制,这是成功的大忌。也由此酿成了项羽的人生悲剧。观古思今,作为一个领导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软实力,才能真正成就属于自己的霸业。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
从楚汉之争中我们可以充分的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的确,历代关于这样的论述屡见不鲜。唐代著名政论家赵蕤在他的《长短经》一书中说:“得人则兴,失人则毁。故首简才,次论政体也。”意思是说:任何的事业,得到人才就能兴旺,失去人才就会失败。所以要先注意人才的收揽,其次才能谈及制度的建立。一个王朝的兴亡更替,和统治阶层是否注意收揽和重用人才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在市场竞争中,没有哪个企业是在一群平庸之辈的手中得以发展壮大。人才就是企业的生命力,就是企业的新鲜血液和活的灵魂,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知易行难,虽然所有的中国企业都号称重视人才、珍惜人才,但能够真正做到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所以也只有寥寥可数的企业成为某一行业、某一商业领域的绝对的霸主和领袖。
人才是一项事业兴亡的关键,我们可以从耳熟能详的司马迁的《史记》中找到证据:
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理想英雄,若在今日的中国,定是少男少女崇拜的对象,刘邦却是“好酒及色”,连结发之妻都厌恶他的为人。但在楚汉之争中,刘邦屡败屡战,垓下之围一战而定天下,项羽百战百胜,垓下之败一战而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原因何在?古有定论:项羽有一谋士范增而不能用,刘邦却能驾驭韩信、萧何、张良等能臣武将,从谏如流,所以能在败局中有退路,逆境中得超越,越挫越勇,最终开创雄汉基业,旺汉四百余年。
当今企业的激烈竞争,已经不是几千年前那样血腥原始的战争了,但人才在竞争双方的较量中,依然是决定性的因素。中国《武经七书》中的《黄石公三略》说:“罗其英雄,则敌国穷”。这句阴谋之论在现代的市场竞争中仍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如果将竞争对手的人才全部为我所用,那么对手就会相当的狼狈不堪甚至一败涂地。反之亦然。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是毫不夸张的提法。
现在有人提出“管理为王”的口号,其实深究管理的内涵,不外乎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实现人、财、物的资源最优化的配置、指挥、协调等,以便最有效地实现组织价值和目的的动态过程。企业的价值和目标在于最大程度地赚取利润,因此,企业管理的实质就是将人、财、物资源最优化配置,以便尽可能地获得利润,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