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引爆你的创富潜能:让你的年收入增加10倍
9108100000004

第4章 创富法则:让你的财富升级(3)

(3)目标明确。

一个人意志的陶冶同他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是紧密联系的。可以设想,一个没有明确生活目的、思想颓废、不求上进的人,是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精神情绪的。

不要说诸如此类空洞的话:“我打算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或“我计划多读一点书”。而要具体、明确地表示:“我打算每天早晨步行45分钟”,或“我计划一周中一、三、五的晚上读一个小时的书”。

(4)权衡利弊。

如果你因为看不到实际好处而对体育锻炼三心二意的话,光有愿望是无法使你心甘情愿地穿上跑鞋的。

普罗斯教授对前往他那儿咨询的人劝告说,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好4个格子,以便填写短期和长期的损失和收获。假如你打算戒烟,可以在顶上两格上填上短期损失“我一开始感到很难过”和短期收获“我可以省下一笔钱”;底下两格填上长期收获“我的身体将变得更健康”和长期损失“我将推动一种排忧解闷的方法”。通过这样的仔细比较,聚集起戒烟的意志力就更容易了。

(5)改变自我。

然而光知道收获是不够的,最根本的动力产生于改变自己形象和把握自己生活的愿望。道理有时可以使人信服,但只有在感情因素被激发起来时,自己才能真正加以响应。

(6)注重精神。

法国17世纪的著名将领图朗瓦以身先士卒闻名,每次打仗都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在别人问及此事时,他直言不讳道:“我的行动看上去像一个勇敢的人,然而自始至终却害怕极了。我没有向胆怯屈服,而是对身体说——‘老伙计,你虽然在颤抖,可得往前走啊!’”结果使他毅然地冲锋在前。

大量的事实证明,保持顽强意志去行动,有助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顽强意志力的人。

(7)磨炼意志。

早在1915年,心理学家博伊德·巴雷特曾经提出一套锻炼意志的方法,其中包括从椅子上起身和坐下30次,把一盒火柴全部倒出然后一根一根地装回盒子里……他认为,这些练习可以增强意志力,以便日后去面对更复杂更困难的挑战。巴雷特的具体建议看上去似乎有些过时,但他的思路却给人以启发。例如,你可以事先安排星期天上午要干的事情,并下决心不办好就不吃午饭。来自新泽西州的比尔·布拉德利是纽约职业篮球队的明星,除了参加正常的训练之外,他是每天一大早来到球场,独自一个人练习罚犯规球的投篮瞄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球队里投篮得分最多的人。

(8)坚持到底。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其中含有与困难作斗争并且将其克服的意思。如果你决心戒酒,那么不论在任何场合里都不要去碰酒杯。倘若你要坚持慢跑,即使早晨醒来时正下着雨,也要在室内照常锻炼。

(9)实事求是。

如果规定自己在3个月内减肥25公斤,或者一天必须从事3个小时的体育锻炼,那么对这样一类无法实现的目标,无论多么坚强的意志也无济于事。而且,失败的后果将最终使自己再试一次的愿望化为乌有。

在许多情况下,将单一的大目标分解为许多小目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10)逐步培养。

坚强的意志不是一夜间突然产生的,它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形成。中间我们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失败,必须找出使自己斗志涣散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

(11)乘胜前进。

实践证明,每一次成功都将会使意志力进一步增强。如果你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种不良习惯,那么就能获取与另一次挑战决斗并且获胜的信心。

每一次成功都能使自信心增加一分,给你在攀登悬崖的艰苦征途上提供一个坚实“立足点”。或许面对的新任务更加艰难,但既然以前能成功,这一次以及今后也一定会胜利。

(12)要有韧性。

所谓韧性,也就是能经得起刺激,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要互谦互让。必要的忍让、克制是保持家庭、集体团结和睦不可缺少的品德。干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不能焦躁、暴怒,当想发怒时请记住这句格言:“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1.4 驾驭财富的经典步骤

1.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致富绝招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大名蜚声海外,他是世界著名的塑胶大王,是台湾最大的石化集团的缔造者。他领导的台塑集团不但雄居台湾之首,亦是世界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据估计,其财富超过40亿美元,是台湾最富有者之一,位居世界华人十大富豪之中。

他早期生活很艰难,但正是四处碰壁的生活,练就了王永庆的意志,也使他确立了“人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这样的坚定信念。他说:“公司经营的成败,人的因素最大,属于人的经验、管理、智慧、品行、观念、勤劳等无形资源比有形资源更为重要。”他之所以能由一个“穷光蛋”一步步发展成为世界巨富,其成功秘诀在于以下几方面:

(1)王永庆在总结台塑企业的发展过程时说:“如果台湾不是幅员如此狭窄,发展经济深为缺乏资源所苦,台塑企业可以不必这样辛苦地致力于谋求合理化经营就能求得生存及发展的话,我们是否能做到今天的PVC塑胶粉粒及其他二次加工均达世界第一,不能不说是一个疑问。”他又说:“研究经济发展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工业革命和经济先进国家会发源于温带国家,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气候条件较差,生活条件较难,不得不求取一条生路,这就是压力条件之一。日本工业发展得很好,也是在地瘠民困之下产生的,这也是压力所促成的;今日台湾工业的发展,也可说是在‘退此一步即无死所’的压力条件下产生的。”

事实的确如此,台塑企业能发展至年营业额逾千亿元的规模,可以说就是在这种压力逼迫下,一步一步艰苦走出来的。台塑企业如果在当初不存在产品滞销、台湾没有市场的问题,便不会想出扩大生产,开辟国际市场;没有台湾塑胶粉粒资源匮乏,也就不会在美国购下14家PVC塑胶粉粒工厂之举。

王永庆把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融入企业管理中,创立了“压力管理”的方法,就是人为地造成企业整体有压迫感和让台塑的所有从业人员有压迫感。

①台塑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PVC塑胶粉粒的原料来源是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台塑在美国有14家大工厂,但台塑与拥有尖端科技与电脑的美国对手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他们必须开辟更多的原料基地,企业才会有生命力。这是企业的压力之一。

②全体从业人员的压力。台塑的主管人员最怕“午餐汇报”。王永庆每天中午都在公司里吃一盒便饭,用餐后便在会议室里召见各事业单位的主管,先听他们的报告,然后会提出很多犀利而又细微的问题逼问他们。主管人员为应付这个“午餐汇报”,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70小时,他们必须对自己所管辖部门的大事小事了然于胸,对出现的问题作过真正的分析研究,才能够过关。由于压力过大、工作紧张,台塑的主管人员很多都患有胃病,医生们戏称是午餐汇报后的“台塑后遗症”。

王永庆每周的工作时间则在100小时以上。整个庞大的企业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对企业运作的每一个细节也都了如指掌。由于他每天坚持锻炼,年逾古稀身体状况仍然很好,精力十分充沛。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人多事杂,单靠一个人的管理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组织的力量来推动。台塑在1968年就成立了专业管理机构,具体包括总经理室及采购部、财政部、营建部、法律事务室、秘书室、电脑处。总经理室下设营业、生产、财务、人事、资材、工程、经营分析、电脑8个组。这有如一个金刚石的分子结构,只要自顶端施加一种压力,自上而下的各个层次便都会产生压迫感。

(2)合理的激励机制。王永庆对员工施加巨大的压力,同时对部属的奖励也极为慷慨。台塑的激励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物质的,一类是精神的。台塑的金钱奖励以年终奖金与改善奖金最有名。王永庆私下发给干部的奖金称为“另一包”(因为是公开奖金之外的奖金)。“另一包”又分两种:一种是台塑内部通称的黑包;另一种是给特殊有功人员的杠上开包。1986年黑包发放的情况是:课长、专员级新台币10万~20万;处长高专级20万~30万;经理级100万。同时给予特殊有功人员200万~400万的杠上开包。业绩突出的经理们每年薪水加红利可达四五百万元,少的也有七八十万元。此外还设有成果奖金。对于一般职员,则采取“创造利润,分享员工”的做法。员工们都知道自己的努力会有代价的,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除了以上两套管理方法,在人员选拔、使用上,王永庆也自有一番心得。他认为人才往往就在你的身边,求才应从企业内部去寻找。他说:“寻找人才是非常困难的,最主要的是,自己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先要做好;管理上了轨道,大家懂得做事,高层经理人才有了知人之明,有了伯乐,人才自然就被发掘出来了。自己企业内部先行健全起来,是一条最好的选拔人才之道。”王永庆分析指出:身为企业家,应该知道哪一个部门需要何种人才。例如:这个单位欠缺一个分析成本的会计人员,或是电脑的程序设计人员;究竟是哪一种成本分析,需要的是哪一部门的电脑专家,困难在哪里等等。任用人才时应首先确定工作职位的性质与条件,再决定何种类型的人来担任最适宜,然后寻求担任此职位的人才。

王永庆说:“就像苦苦地研究一样东西,到了紧要阶段,参观人家的制造,触类旁通,一点就会;如果不经苦苦地研究追求,参观人家的制造,仍然一无所得。要自己经过分析,知道追求的目的,才知道找怎样的人才,否则空言找人才,不是找不到,就是找到了也不懂得用。还有,人才找来了,因为自己的无知,三言两语便认为不行的也多得是;或者因为本身制度的不健全,好好的人才来了,不久就失望而去。”基于这个道理,台塑每当人员缺少时,并不是立即对外招聘,而是先看看本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有没有合适的人员可以调任,如果有的话,先在内部解决,填写“调任单”,两个单位互相协调调任即可。负责人事的台塑高级专员陈清标说:“通过内部的甄选有两大优点,一方面可以改善人员闲置与人力不足的状况;另一方面则因人员已熟悉环境,训练时间可以节省下来。”这样就可发挥轮调的作用,将不适合现职的人,或对现职有倦怠的人另换一个工作,使其更能发挥所长,而且分工太细组织僵化等现象也可以从调任中消除掉。

2.把欲望转变为财富的经典步骤

欲望从它诞生日起就一直受到人们的争议。从最早的佛教教义中,我们就能找到证据,“人生来是苦的,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然而人的欲望如同深埋于人们心中的那颗蠢蠢欲动的种子一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动力,它给人类的生命以无穷的激情与活力,最终成为人类生命延续成长的神秘力量。

因为欲望,人们走向两极;因为欲望,人们改写人生;同样因为欲望,人类才得以进步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发展到现在声光电的信息时代,就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的过程。这种提高的过程,就是人欲望不断满足的过程。也可以说,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不断地满足自身的欲望。

财富金钱虽不是万能,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有钱则是万万不能。财富虽不等于幸福,但它却能带来幸福,只要你做财富和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就意味着你是一个真正的意义上的大气之人,一个正直而高尚的人,那么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统率、支配财富和金钱时,幸福感便会油然布满你的全身。这就是财富的魅力。

当欲望与财富连在一起时,欲望就摇身一变,从肉体爬进人的灵魂与头脑,迅速在你的心底充溢起来,成为一种永不停息的巨大力量。正是这种永不停息的、渴望财富的强大欲望之力,唤醒了人的意识,唤醒了人心中伟大的力量。这种被唤醒的力量巨大无比,具有无穷的创造力,它能创造历史,创造全人类的新生活。

所以把欲望转变为财富,有十个明确而切实的步骤:

(1)你心里要确定你真正所企及的财富的数量目标,仅说“我要很多钱”是不够的,数目一定要明确。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目标是很可怕的,有了目标也就有了人生追求的高度,而人一旦有了追求,目标也就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