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引爆你的创富潜能:让你的年收入增加10倍
9108100000024

第24章 创富智慧:叩响财富之门(3)

有一天,一位神仙路过,看到那个贪心人还在唠叨,问清原因后就告诉他自己就是神仙。

“你是神仙?那你有什么本事?”贪心人问。

“我可以想什么有什么。”神仙说完,掏出一支令箭抛向空中,用手指着前面一堆石头说声:“变金子。”果然,那堆石头一下子变成了金灿灿的金子。

贪心人惊呆了,对神仙倒头就拜,并恳求神仙送一支令箭给他。

神仙想了想说:“我还是送三支令箭给你吧。”并教他怎么样使用,然后化作一阵风走了。

贪心人惊喜万分,急不可待地要试试,他赶紧把一支令箭抛向空中,但一时不知要金钱、珠宝还是美女,这时他灵机一动,说:“什么都来。”果然,霎时间金钱、美女、珠宝等好东西漫山遍野一齐向他涌来。但令他意外的是,紧接着洪水、猛兽、魔鬼、飞沙走石等也一起向他奔来,他吓坏了,非常后悔刚才抛令箭时不该说“什么都来”,搞到现在不该来的也来了。这时他想起自己还有二支令箭,现在用一支把眼前的东西统统赶走,剩下一支等想好了再抛,把自己想要的东西一样不漏地要回来。想到这,他赶紧把第二支令箭抛向空中说:“什么都去”。就像意料中的一样,想要的东西去了,不想要的东西也去了,但他万万没想到刚才抛第二支令箭时说什么都去的“什么”也包括自己,弄到现在自己和洪水、猛兽、魔鬼一起飞去,想停也停不下来。他惊恐万分,把第三支令箭抛向空中大喊一声:“把我留下。”

贪心人终于留下来了,想想之前发生的一切,那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梦啊……

相信大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贪心是因为占有欲太强了。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与别人交流,与大家一起分享收获。在一些小事情和小利益上不要过分纠缠和在意,当发觉自己正在做贪心的事时就及时地提醒自己不应该这样做,不要纵容与宽恕自己的这种行为,因为这样久而久之,大家都会受不了你的,多学学在生活中理解和关注别人的需要,尽量帮助别人,把自己不需要的机会与东西分给大家。

当然,贪心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但是,不能过,也不能超限。

2.如何才能不贪心

在现实生活中,要赚钱,首先不能贪心,有多大能耐办多大的事,赚一分钱是一分钱。太贪心了反而会弄巧成拙的。

某电视台举行一个数钞票的节目,让四位观众数钞票,在三分钟之内,能数到多少,只要准确无误,这些钱就归他。不过,主持人会轮流给参赛者出脑筋急转弯的题目,答对了才能继续数。很快三分钟结束了。一至四位选手依次数了3472元、5836元、4889元、500元。当主持人宣布后,大家都在笑这第四位怎么这么没用,数得太少,亏死了。可是当在进行准确性确定时,1-4位手中的钞票分别是:3372元、5831元、4879元、500元。也就是说,最终结果是:因为只有数到500元的人数对了,有资格获得那500元。这时,全场一片哗然。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你只有在保证数对的情况下才能多数,否则将前功尽弃。而大部分人却总想“多多益善”,只有第四位“稳扎稳打”。做生意,赚钱也是这样,要做有把握的事,在商场上的失败者大多是太贪心,贪大、贪多,往往亏得更惨,输得更多。

而在这里,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观点是:赚钱最容易满足,当赚了一些钱后,容易患得患失,生怕失去,这是继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德国一家电视台有一档智力游戏节目,名称叫《谁是未来的百万富翁》。这档节目有一个特点,就是每答对一道题目,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金,继续答题,答对时奖金累加,但答错或没有回答出来,那么就退出比赛,并且剥夺已经取得的一切奖金,这样每前进一步,“包袱”就重一些。

那么,是见好就收呢?还是孤注一掷呢?前十几期最多到10万元左右便“见好就收”、“急流勇退”,退出比赛。一直到一位叫克拉马的青年人的参与,才第一次就产生了100万巨奖。克拉马并不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成就他的不是他的学问,而是他的心理素质和野心。即他能够把每一次获得的奖金都“归零”,这样他就能不背任何“包袱”地向前走,所以能正常发挥,获得了百万大奖。

讲到这里,大家也许感到很迷惑?刚才讲的是不能贪心,而很多人正是不贪心,才见好就收。而这里讲的这两个观点不是矛盾的吗?于是联想到在商场摸爬滚打的人都会产生两种人,一是通过经验的积累,对捕捉商机的敏感性越强;另一方面,有些人越经商,越胆小,越输不起,患得患失,缩手缩脚。要知道心有多高,事业就能做多大,只有永不满足,永远保持归零的心态,才能不断攀登新的高峰,达到新的境界。

太贪心,是永远也不会快乐的,但是贪心也会让人有一种上进心,一直想多赚钱。你认为贪心不好,可以学会满足,把现在赚来的钱去旅游,如果不心疼,那么你已经不是一个贪心的人。赚钱时,可以想这是为去某个地方旅游而赚的,那你就不是一个贪心的人,乐观点,贪心不一定是坏事。并且,把要做的事写下来按轻重缓急排列好,然后一件一件地去完成。

切记,不可三心二意,一会做这件事一会做那件事,结果哪一件也完不了,这样哪一件也做不好或做不完,都拖下来了,长期以来就容易产生逃避的心理。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这样刚做完的事会让你有点成就感,不至于全拖下来消磨时间、精力和自信。

“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常乐,即是福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居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

这是佛教经典《佛遗教经解》中记载修“八功德”之一的“知足功德”里所提出的劝诫,也可以成为人们的处世原则。

《智慧书——永恒的处世经典》的作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从人的需要角度,劝诫人们要功成身退,见好就收,切不可过于贪心,踏着欲望攀升的阶梯,无止境地被欲壑所累。他写道:“所有高明的赌徒均行此策。退得妙恰如进得巧。一旦获得足够的成功——即使尚有更多的成功,都要见好就收。联袂而来的好运总是可疑的,最好是好运和厄运交错而来,这样还可以使人享受苦中带甜之乐。当运气来得太猛烈时,它很可能会摔倒并把什么东西都撞得七零八落。幸运女神有时候也给我们补偿,拿持续性来换取我们的紧张感。如果她必须把某个人长期背在背上,她一定会感到疲倦不堪。”

是的,一个人如果利欲熏心,将个人欲望无休止地延伸,就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一个人如果正确地对待人的需要和欲望,正确地处理人的情感、欲望和现实的矛盾,并进行合理调节,就能够活得自在潇洒,“知足为幸福快乐的源泉”。

还有,做事要简单迅速,适可而止,不要画蛇添足,将一件可以几句话写完的字描述得太过于复杂。做人不要贪心,因为贪心而多吃了美味的事物,肚子难受;因为贪心而迟迟不肯放手那不属于自己的感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因为贪心而拼命争取得到的东西,最后可能成为自己的绊脚石。做人还是抓住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为好,顺其自然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得不到,即使得到了,日后可能也会后悔。

最后才能总结出:要赚钱,一是不贪心,稳步发展;二是不甘心,敢于突破。这两者不矛盾,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只有很好地把握这一对矛盾,才能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