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墓疑云
9106400000009

第9章 中国卷(9)

沧海现佛像

1996年10月的一天,青州市一所学校正在为修建操场紧张的施工。一直轰鸣的推土机似乎感到有些异样,工人们走到车前扒开浮土,一幅惊人的场景出现在他们眼前。青州佛像窖藏随着这次偶然的发现被开启了。

抢救性的青州佛像考古挖掘工作迅速展开。考古人员采用局部发掘的方式整整工作了七天七夜,覆盖着泥土的佛像逐渐显露出它们本来的面貌。

佛像窖藏东西长8.6米,南北宽6.7米,考古人员工作了七天七夜,覆盖着泥土的佛像才逐渐显露出本来面貌,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许多佛像被人为地砸碎了。经过考古人员的修复和拼对之后,佛像总数达到400余尊。当时的青州博物馆副馆长夏名采回忆说,有一尊观音菩萨相当优雅完美“比维纳斯还要漂亮”。

这批石刻佛像数量惊人,精美无比。虽然,在进行完修复和拼对之后,佛像的总数已达到400余尊。但是,一个面积只有50多平方米,深度不到3米的窖藏坑内为什么会埋藏着数量如此之多的佛像?而且许多佛像在经过艰难的修复比对之后,仍然无法完整地再现原貌,它们原本只是一些残缺的肢体,或是一些没有身体的佛头。

考古学家认为,这批佛教造像绝大多数完成于公元5世纪到6世纪。当时统治中国的晋朝在来自北方草原民族的不断冲击下走向分裂,北方出现了由多个草原民族控制的割据政权。

公元439年,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北方,此后北方又相继出现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朝代,这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动荡的南北朝时期。青州的佛教造像大多就是在这一时代完成的。

然而,令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深感不解的是,这些佛像在出土前几乎全部遭到了严重的损坏,大多只是一些残破的肢体和佛头,但又显然是被人精心掩埋在地下。眼前的景象不禁让人猜测,这静静的佛像身后隐藏着怎样的风云突变的历史故事。

青州,地处山东半岛,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曾经是中国古代九州之一。在窖藏坑被发现之前,当地人知道这里曾存在着一个古老的寺庙,县史书记载叫做龙兴寺。龙兴寺在公元500年前后就已是远近闻名的大寺院,此后香火繁盛长达800多年。但公元1300年前后,龙兴寺却突然消失了。

青州佛像中年代最早的是北魏晚期的作品,绝大多数带有背屏,这是从中亚传入的造像样式之一。南北朝是一个大动荡年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宗教显露出它前所未有的力量。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但一直影响甚微,公元四世纪以后,佛教才在中国得到空前发展。北魏建国后,佛教逐渐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巨大的石窟佛像开始大规模兴建,造像模特据说就是皇帝本人。

从已经出土的龙兴寺石碑中的记载推断,当时的龙兴寺称为南阳寺,是当地最重要的寺院,寺内有高高的佛塔和雄伟的佛殿,一尊高达三丈九尺的巨佛耸立在佛殿中央。在龙兴寺遗址出土的这批造像中,虽然没有找到身量巨大的佛像,但有的造像不算基座也已高达3米,而且雕刻技法十分精湛。

青州佛像,绝大多数都是用当地盛产的称为青石的石灰石雕刻而成。在青州佛像出现之前,青州石刻的历史就已经开创。青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东汉时期胡俑像,高达3米,雕刻手法粗犷传神,说明至少在那时青州就已出现精湛的石刻技艺。

在北魏晚期到东魏时期的青州佛像,大多身材单薄、面部颧骨微微突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的形象。这样的造像风格被称为秀骨清像,深受汉族士大夫阶层传统审美情趣的影响。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公元6世纪上半叶的东魏时期。

但到了公元6世纪中期以后北齐时期,秀骨清像造像特征完全被新的造像风格所取代,早期从印度传入的艺术风格再次成为主流。一些佛像采用凸棱的方式刻出衣纹,好像打湿的衣衫紧贴身体,充分显现着人体的优美,这种造像样式可能就是史书中记载过的“曹衣出水”。从出土的青州佛像看,北齐时期单体的菩萨造像表现出极为繁复、细腻和华丽的风格,佩戴华美饰物的菩萨像都经过彩绘和贴金处理,光彩照人。

青州自古就地处南北交通的要道,历史上一度从属南朝,南北文化长期在这里交会,在佛教造像上自然响应并且主导了造像的汉化风格。来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汇会集到香火繁盛的龙兴寺,他们烧香拜佛,甚至不惜拿出积蓄捐造佛像,被称为供养人。供养人将自己想要达成的愿望铭刻在佛像底座的题记中,透过造像上的题记,今人也可以获知更多佛像背后的信息。

窖藏坑内的造像绝大多数都被严重毁坏,但仍排放有序。种种细节说明,这是一次有计划的、精心安排的掩埋行动,掩埋者很可能是对佛教极其虔诚的信徒。那么,他们出于什么原因掩埋佛像呢?

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被史学家称为“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三武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青州窖藏佛像主要属于北魏、东魏和北齐三个时期,从石刻题记和佛的造型衣饰看,它们的雕造时期应该在北魏太武帝灭佛以后,应是在北周武帝灭掉北齐,下令在原北齐境内禁佛、道二教时首次遭此劫难的。仔细观察佛像,会发现佛像手腕处有小孔,这是历史上再次毁损佛像的证明——原来接上的手掌又被毁掉了。沧桑巨变,青州造像向后人诉说了佛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的灭顶之灾。

然而,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又有了新的发现。在青州窖藏坑内发现的几件造像,根据鉴定为北宋时期的佛像。一件佛像上还发现了“北宋天圣四年”字样,这距离南北朝时期最后一次灭佛运动已近500年。而北宋历史上并没有关于灭佛的记载。

有专家认为,北宋时金兵曾5次攻打青州城,可能是担心佛像毁于战时,所以龙兴寺僧人挖地窖埋藏。然而,青州佛像是否毁于金人南侵,仍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因为金人南侵时,在别的地方没有发现毁佛证据。

在与青州相邻的临朐,于上世纪80年代初也发现过和青州佛像同时代的古代佛教造像。同时发现了造像记,记述当地明道寺僧人看到一些古代佛像已残破,就做功德把这些残破的佛像收集埋起来。做功德时还举行了一个盛大法会,并刻了一块碑记。石碑记录仪式日期在宋景德元年,与龙兴寺窖藏属于同一时期。

从这个线索推测,在北宋时期,青州地区寺院可能盛行着一种法会,就是将损坏的佛像集中起来,然后举行隆重仪式将其埋葬,以积累功德。就这样,这些残破的佛像就一直被泥土掩埋在地下,直到1996年的10月,它们才再一次重现在世人的面前。

巧夺天工的金缕玉衣

河北满城陵山汉墓,宫殿一样的山洞墓室,为后人留下一万多件珍贵文物,其中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足以令世界叹为观止。这一中国墓葬的传奇,昭示后人的是:“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渴望不朽的化做尘泥,劳动创造始成永恒。

河北满城县西北有座陵山,陵山上埋着王的传说一直在当地民间流传,直到1968年5月,当地驻军的那次爆破,才解开千古之谜……

1968年5月,驻守满城的一支中国工程兵部队奉上级的命令,正在这里进行一项绝对保密的国防工程。当战士们在距离山顶30米、一个朝东的地带打眼放炮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爆炸声过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崩下来多少石头。一名走在前面的战士,双脚突然失去了支撑,身体随着碎石渣猛然沉了下去。等他完全反应过来时,一个漆黑的洞口出现在他的眼前。

几天以后,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报告和洞中出土的部分器物就出现在河北省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报告里说:满城发现了一座古墓。

工程兵帮了考古者一个大忙,考古队火速赶往满城。考古队直接进了山洞,这里的岩壁上没有一根杂草,显然是人工修建而成,专家判断,这是一处古代的墓葬。借助灯光,人们看到这间墓室中到处都是车马器具的痕迹。从马的尸骨和遗存车辆的金属饰件推测,墓室中一共有16匹陪葬马和4辆车。其中一辆是豪华的安车。

在古代中国,只有皇帝、诸侯王和退休的重臣才能享用安车。墓室中出现安车,足以说明墓主人显赫的地位。穿过甬道,对面的一间墓室好像一个大仓库,摆放着数百件器物。从大量的朽木和瓦砾判断,大厅原来建有瓦顶木结构的房屋,现已朽烂倒塌。考古人员从朽木中发现了大量的铜制构件,它们式样不同,可以转动,每个构件上还雕刻着数字。

在清理地面饰物时,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古钱币,从钱币的形制上观察,属于公元前2世纪前后的西汉王朝的“五铢钱”,而在一些铜器上,人们还发现了刻有“中山府”、“中山内府”、“中山宦者”字样的铭文。

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河北保定、满城一带有一个叫做中山的古王国,后来被魏国所灭,但中山的名字却一直保留下来。到西汉末年,古中山国一直被皇帝分封给诸侯王,封国仍取名为中山。从钱币和铭文上看,墓主人应该是西汉中山国的一位诸侯王,这位墓主锁定为中山靖王刘胜,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汉景帝的儿子。

根据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形制,考古专家判断,在中厅的正西面,应该还有一个放棺椁的后室。但穿过中厅向西就是石壁了,人们在石壁上摸索着寻找,突然,有人发现了一扇伪装得与黛青色石壁一模一样的门。

打开石门,里面果然是一个墓室。墓室为石板建筑,上面涂满红漆,显得十分豪华。墓室分主、侧两间,侧室象征浴室,只有4平方米大小,里面放着洗浴用的大铜壶;主室象征卧室,中间放着矮小的案、灯具、熏炉,以及其他一些生活用品。南侧摆放着各种仪仗、兵器和铠甲,似在护卫墓主人。而北侧放置的正是墓主人的棺椁。

棺椁放置在棺床上,棺床为汉白玉。经过两千多年,棺椁完全已经塌陷。人们小心翼翼地拨开腐烂的堆积物,希望能找出墓主人的遗骸。没想到,出现在他们眼前的竟然是一件绝世珍宝——金缕玉衣。

古代中国人相信,冰凉润泽的玉石能防止尸体腐烂,于是,常把玉塞进或盖在死者身上,到汉代则发展到用玉片做成玉衣。装殓死者。但在汉代只有皇帝和显要贵族才有资格享用玉衣,并规定皇帝的玉衣用金缕穿连,叫做金缕玉衣;诸侯王、贵人、公主用银缕,再次一级的用铜缕。

由于玉衣随葬制度到汉朝末年被废除,除古文上的记载,后人从没有见过真正的玉衣。陵山墓葬中出现这一套完整的金缕玉衣,是中国考古界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中山靖王刘胜只不过是个诸侯王,为什么却能穿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穿的金缕玉衣呢?

现场人员无法确定答案,最后,他们请了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到陵山挖掘现场来看一下。

郭沫若在仔细研究了出土文物上的铭文和棺椁里的金缕玉衣后解释:“分等级使用玉衣制度是在西汉中晚期才严格执行的,而刘胜所处的西汉中前期并不严格。再结合陪葬品中清晰的铭文记载,确定墓主人为刘胜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到底刘胜生前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史书中记载的刘胜,身为诸侯王,他从不问政事,整日盛宴狂欢,寻欢作乐,妻妾成群,子女竟有120余个。在他的墓葬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位王爷奢侈糜烂的生活。

修凿于陵山中的刘胜墓,总长51.7米,最宽的地方超过37米,最高处有7米,容积约2700立方米,墓室布局完全模仿宫殿,建造考究,陈设华丽。从琳琅满目的陪葬品中,人们不难想象当年王宫里的生活。

陪葬品中还有一套医疗器具。有专门称量药的重量的铜量器,说明当时对药剂量的掌握已经很严格;有医用的工铜盆,专门用来蒸煮药物或用来消毒的;还有一套灌药器用于急救病人时将药灌入鼻中或喉中;还有铜制的外科手术刀,最特别的是金针和银针。

古代中国人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用针刺或火灸身体的某些部位把病制愈,就是所谓的针灸疗法。中国历史上关于针灸的文献著述很多,但却很少发现实物。刘胜墓中的这些针,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金属医用针,这些金针和古代中国名著《黄帝内经》中记叙的针灸针具,数量和形状都基本相同。

两千多年前,中山靖王刘胜并没在针灸的医疗下保住性命。他得了什么绝症?也许通过尸骨鉴定才能找到答案。然而,人们发现棺椁里的玉衣是扁的,刘胜的尸骨在哪里呢?

考古人员向棺椁的下方继续挖掘,一直挖到原始岩层,也没发现尸骨。郭沫若凭着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判断在这座墓的附近应该还有一座墓。那如果不是刘胜的夫人的墓,便是真正埋着刘胜尸骨的墓。

考古队经过仔细勘查,发现在这座墓北面100多米的山崖上,果然还有一处墓穴。挖掘者发现,这座墓更宽阔,布局和前座墓大体相同,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了一方铜印,印文为“窦绾”。史籍上记载,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叫窦绾。毫无疑问,这就是刘胜妻子的墓穴。墓室是分开的,人们称这样的墓叫“并穴合葬”,就是指两个墓穴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