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墓疑云
9106400000012

第12章 中国卷(12)

然而,此时的慈禧太后不过是一具任人蹂躏的僵尸罢了。她的嘴里含有一颗巨大的夜明珠,据说正是这颗夜明珠致使尸身不腐。士兵伸手去取,不料宝珠向喉咙滑去;于是,几只粗黑的大手按住她的头颅,一只拳头击在她的脸上,咯咯两声,慈禧满嘴牙齿尽落,宝珠却未滚出;再是几根大手指粗鲁地掰开她的嘴,宝珠抠出时,她的脸颊也被撕破。

劫取棺内宝物过程中,她的尸骸被抛出棺外,脸朝下趴在泥水中,一手反扭在身后。

无尽的宝藏展现在眼前,众官兵发疯般的劫掠着。孙殿英规定先将宝物集中后再分配,谁也不得私藏。但在这旷代财富的强烈刺激下,人们哪里还能控制自己?孙殿英咬牙切齿,下令谭温江向疯狂撕抢的官兵们开枪扫射,尸体不断倒下,终于控制住了局面。然而,还是有人将珠宝偷藏在内衣里,含在嘴里,甚至塞在肛门里……

生前最为穷奢极欲的慈禧定东陵盗毕,孙殿英又命人去挖清朝最盛时期乾隆皇帝的裕陵。挖法与前一样,也是用炸药开墓道入口。

乾隆的地宫果然规模更大,更加富丽堂皇。开棺之后,死去129年的乾隆尸身已腐,仅剩发辫、头骨和肋骨等。匪兵们同样迅速地将满室宝物抢劫一空。和慈禧墓中不同的是,乾隆是清代最为风雅的皇帝,他的陵寝内还有多幅珍贵字画。匪兵只识金银珠宝,这些艺术珍品被野蛮地毁坏殆尽。

孙殿英还想盗掘顺治的孝陵,因听说顺治帝于生前出家在五台山为僧,该陵里的棺系空棺,没有宝物,便没有下手。接着再准备盗康熙的景陵,不料还未挖到地宫,就流出黄水,越流越汹涌,顷刻间地上已积水二尺多深,匪兵们就没敢再继续。

以军事演习为名严密封锁着的清东陵内,经过七天七夜的疯狂盗掘,7月11日,孙殿英满载而归。

乾隆九龙宝剑的诅咒

九龙宝剑是清朝乾隆皇帝的陪葬品,因军阀盗墓,九龙宝剑辗转流入特务头子戴笠手上,在此之前还有两个特务也曾经拥有过,不过诡异的是,拿过这些宝剑的人,全都死于非命,这也让九龙宝剑增添了神秘色彩。

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古董玩家兼藏家莫过于大清朝的乾隆皇帝。他在位60年,又当了4年太上皇。乾隆在64年间里广收名画古帖、珍异古玩。死后这些奇珍异宝与他又一同埋在了裕陵的地下宫殿中。

这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放在他身边的一柄九龙宝剑。然而,这件国宝被军阀孙殿英盗出东陵后,颠沛流离,最终化为紫金山中的一抔春泥。

让九龙宝剑重回人间的是土匪出身的军阀孙殿英。1928年7月2日,孙殿英借演习为名包围了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一夜之间连掘慈禧和乾隆两座陵墓,将陪葬的金银珠宝等洗劫一空,装了满满二十大车返回驻地。

根据《南京日报》报道:孙殿英自诩此举是继孙中山辛亥革命、冯玉祥驱赶溥仪后,对满清的“最后一击”,因此并不讳谈所盗宝物。

他告诉别人:“乾隆墓堂皇极了,棺材里陪葬宝物不少,其中最宝贵的是乾隆颈上的一串朝珠和身边的一柄九龙宝剑。此剑共五尺,剑柄特长,上雕九条金龙,象征‘九九归一’。剑鞘用名贵鲨鱼皮制成,嵌满红蓝宝石及金刚钻,堪称价值连城。”

在孙殿英盗掘清东陵一个月后,南京的《中央日报》在头版报道了“匪军掘盗东陵的惨状”的消息,震惊全国。

各界人士要求法办孙殿英。此时,孙殿英方才慌了手脚,他用盗陵得来的赃物,四处打点当朝权贵,把乾隆朝珠中最大的两颗送给戴笠,将慈禧口中含的那颗宝珠送给了宋美龄,将“金玉西瓜”送给了宋子文。经过一番打点后,法办孙殿英之事就不了了之了。

而1939年孙殿英又将最珍贵的九龙宝剑交给戴笠,请他转送蒋介石。当时正值抗战时期,戴笠命令军统特务马汉三设法将宝剑送往重庆,呈献给蒋介石。马汉三深知这把九龙宝剑价值连城,所以他想利用战乱的形势,寻觅机会拥为己有。

意想不到的是,1940年,马汉三在张家口活动的时候,被日军逮捕。马汉三落到日本特务机关手里以后,为了活命,不仅供出了所有知道的情报,而且献出了价值连城的九龙宝剑,结果他后来被日本特务机关秘密释放,重新回到国民党军统工作。

日本人投降后,时刻关注宝剑下落的马汉三,得知宝剑此刻藏在大间谍川岛芳子在北平的家里以后,迅速逮捕了川岛芳子,并从她家中搜出了宝剑。

1946年3月,戴笠到北平第一监狱提审川岛芳子。狱中的川岛芳子说出了一个令戴笠震惊的秘密:原来,军统北平站站长马汉三在抗战的时候曾经被捕叛变,前不久,马汉三还从川岛芳子家中搜走了一把叛变时献出的九龙宝剑。

戴笠从川岛芳子口中获得这个意外消息以后,马上进一步对马汉三进行了秘密调查。马汉三发现事情败露以后,主动把宝剑交出,他还给戴笠送了好多金银财宝、古董、字画。可是这柄宝剑不久又从世间消失了,这次是进了戴笠的墓中。

原军统干将沈醉在《我所知道的戴笠》一书中写道:“1946年3月17日,戴笠携九龙剑由青岛启程直飞南京面蒋。谁知天气恶劣,飞机一头撞在江宁的岱山上,机毁人亡,大火烧了数个小时。军统派自己人去收殓。当沈醉从江宁农民手中寻回九龙剑时,它的剑鞘和剑柄早已烧得一干二净。于是,沈醉将它和戴笠的遗骸一起放入棺材中,运回灵谷寺志公殿暂放。数月后,蒋介石亲自选无梁殿西侧一片前有小池塘的坡地,将戴笠安葬在此处。”

而由沈醉督造建墓,因为戴笠杀害过许多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害怕受到报复,所以,沈醉派人在安放棺木后,特地将水泥渣灌入墓中加固。

但是,沈醉的顾虑不久成为现实,1951年春天,在南京各界的强烈要求下,戴笠墓被夷为平地。那么,九龙宝剑的残身在这次掘墓后到哪里去了呢?

毕生在中山陵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刘维才老人当时在灵谷寺派出所工作,当年戴笠墓的平毁工作就是在他的监督下完成的。他说:“1951年陵区东山头村的农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用铁镐沿戴笠墓水泥的接合处将墓扒开。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红漆木棺。”

刘维才接着说:“开棺后他们发现里面除了戴笠遗骸外,只有一把被烧得变形的左轮手枪,一个皮鞋后跟,还有就是那把九龙剑,那是一个一尺多长的狭长铁片,锈蚀得厉害,只依稀看出宝剑剑身的样子。”刘维才回忆,当时这些东西被一股脑地倒进墓前的池塘中填埋,而戴笠的棺材板则被农民运回去箍桶用了。

九龙宝剑在孙殿英之后流到军统局马汉三、日本特务川岛芳子,以及军统局局长戴笠手中,这四个曾经拥有九龙宝剑的人全都死于非命,乾隆宝剑诅咒的传说也因此传开来。

世事沧桑,当九龙宝剑的谜底被揭开时,一切早已无迹可寻。也许对这件国宝来说,化作紫金山中的一抔春泥也是不错的归宿。

三国被盗的那些名人们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历时最久的时期。由于诸侯并起,群雄逐鹿,战乱频繁,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为了生存,许多人都选择了以盗墓为生。于是,盗墓活动异常猖獗,由此而导致了防盗墓手段的花样翻新。

其中疑冢和秘葬两种防盗措施最为常见,就是这一时期出现最多的丧葬形式。不少名人采取了这种形式。如东晋十六国时的后赵皇帝石勒、石虎死后就设置了疑冢,后来有人曾盗掘石氏二陵,结果里面空空如也。

关于其设疑冢之事,《邺中记》一书中记道:“石勒陵在襄国城西南三十里,名高陵,不筑墙,不种树,立堂皇五间,安攒图勒大臣像。又于堂皇东立重陵,虎陵在邺西北角,既葬邺中便即其封城,故未有名。或云寻被掘,凡此二陵皆为伪葬。石勒、虎自别葬于深山。”而石勒母亲王氏死后,因惧怕政敌来盗毁坟冢,也采取了秘葬的方法。

南燕皇帝慕容德死后,其出葬方式为“乃夜为十余棺,分出四门,潜葬山谷”,使后人“竟不知其尸之所在”。关于秘葬,最神秘的故事莫过于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诸葛孔明了。

相传诸葛亮因为魏延夜闯进门,延寿之法被破坏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遗书后主刘禅,嘱咐刘禅子要在他死后,将尸体入棺,由四名士兵抬着一直向南走,杠断绳烂的地方便是他的葬身之所。

对于这位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的丞相的最后遗言,后主刘禅又怎么能不遵守呢?于是他就命令四个壮汉,抬着诸葛亮的棺材一直往南走。

这四个汉子抬了一天一夜后,终于因体力不支再也抬不动了,但是此时杠未断,绳也未烂。最后四个人商议,将诸葛亮的棺材就地掩埋算了。回去后,他们向后主禀报说已经将丞相的棺材埋葬在了杠断绳烂的地方了。刘禅听了四人的禀报之后觉得不对劲,怎么只有一天一夜的时间,就会杠断绳烂呢,肯定里面有猫腻。于是,后主将四个人抓起来严加审问。四个壮汉经不起皮肉之苦,只好招认。刘禅大怒,以欺君之罪将四人杀死。但是,四壮汉被杀后,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诸葛亮到底埋葬在何处了。

这个故事至此就该结束了。但是后人猜测,诸葛亮凭借着自己的机智,这一切都在诸葛亮预料之中,因为孔明早已料到,自己死后蜀国必为司马氏所灭,而蜀国灭亡后司马氏必会来挖他的坟墓进行泄恨,所以他在死后“导演”了这出戏剧,以保自己死后的安宁。

曹操与孔明,都采取了隐秘的办法处理后事,但前者被认为是一种“奸诈”,后者则被理解为是一种“机智”,其中的微妙之处,颇值得后人细细玩味。

这一时期,陵墓被盗者难以计数,单是名人陵墓就有不少被盗掘。在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内,有一座藏在茂林修竹之中的古冢,这就是三国时蜀汉皇帝刘备之墓,名为惠陵。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出身孤贫,白手创业。但他百折不挠,屡败屡起,终从一贩履织席之士,成为雄踞一方之主,世人皆称其为英雄。所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蜀先主庙》一诗中不由得感叹:“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股英雄气甚至镇住了盗墓贼。

根据《酉阳杂俎》一书中记载:“近有盗发蜀先主墓,见两人张灯对棋,侍卫十余。盗惊惧拜谢。一人顾曰:‘尔饮乎?’乃各饮以一杯,予以玉腰带数条,命速出。盗至外,口已漆矣。带乃巨蛇气。视其穴,已如旧矣。”这个故事显然有点荒诞不经,但刘备墓被盗,却是不争的事实。

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哥哥孙策之墓曾遭到盗掘。孙策年轻时,狂傲不羁,人送外号“小霸王”。他死后葬在苏州城附近。根据宋人写的小说《孙王墓记》记载,盗墓贼曾挖开孙策墓,得到了很多的金玉奇器,如银盂杯、金搔头等。后来盗墓贼被抓获,这些宝物全部被一个名叫朱励的人据为己有。不久,孙策的墓地被毁坏,变成了官窑。

诸葛亮的哥哥,东吴大臣诸葛瑾墓在明朝时也曾被盗。这一事情被在《三冈识略》一书记载。书中说:“吴郡的东关外有封土堆,当地人都传其为皇坟。”

明朝时有一猎户到关外打猎,见到土堆旁有一个孔穴。于是,当夜便潜了进去。进去后,他发现里面有石床石几,上面堆满了金银器物。最称奇的是里面有一宝炉,形状古朴,色彩鲜艳。这只宝炉后来几经转手,被当地一个富豪购得。富豪将其置于案上,只见炉内香烟自发,结成五色云。更称奇的是,在云中还能隐隐约约看到一只白鹤在其间飞翔。墓中有一短碑,其上刻的文字表明墓的主人是诸葛瑾。后来吴郡的官府抓获猎户,将宝物全部没收。但那只宝炉却散失于民间,下落不明了。

东晋大臣桓温的墓,在南朝时也没有幸免于难,同样被盗墓贼光顾。根据《南史·周山图传》记载:“山图迁淮南太守。时盗发桓温冢,大获宝物。客窃取小遗山图,山图不受,簿以为官。其后,桓温之女墓同被盗发,盗墓贼得金中箱织金篾为严器,又有金蚕银玺等物甚多。”

南北朝时陈朝的开国皇帝陈武帝陈霸先之墓曾被盗掘。陈霸先,吴兴郡长城县人,他家世寒贱,不列在士族。早年当里司、油库吏、传令吏等微职。后来得小军职,因镇压一起小股农民起义,官位渐显。

梁朝末年,朝内大乱,陈霸先与梁朝另一大将王僧辩在消除内乱、拥立梁元帝方面立下了大功。梁元帝死后,两人又拥戴元帝之子萧方智为主。此时,强大的北齐国派兵护送梁武帝萧道成的侄子萧渊明回国,要与萧方智争当梁国的国君。

陈霸先坚持维护原主,而王僧辩则畏惧北齐的强大,要迎萧渊明为主。两人为此争执不下。于是,在再三劝说无果的情况下,陈霸先就突然发兵,袭击王僧辩,并将其杀死。557年,陈霸先又灭掉梁朝,自立为王,建立陈朝,自称陈武帝。

陈霸先即位没到三年,就病逝在宫中了,他被葬在建康万安陵。王僧辩的儿子王颁得知陈霸先的死讯后,马上召集了他父亲的旧部一千多人,连夜赶到万安陵,掘墓剖棺,焚尸成灰,并且取骨灰投水而饮之,以报杀父之仇。

陈霸先的万安陵遗址,位于今天的南京市郊江宁县上坊乡石马冲。陵的原貌早已荡然无存,只有陵前的一对石兽历经风雨沧桑,昂然屹立。

生活在三国的那些名人们,虽然生前功成名就,富贵繁华,但是却没有想到费劲心力营造的身后事却在盗墓贼的手中一笑殆尽,抛尸毁棺。

敲响千年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