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美唐诗宋词故事:诗意春秋伴人眠
9105500000021

第21章 烟月不知人事改——体味词曲中的悲欢与离合(9)

张孝祥刚登上政治舞台不久,就站到了主战派一面。他上书为岳飞鸣冤,在朝堂上对秦桧党羽曹泳提亲“不答”,这可得罪了秦桧一党,为官不久,根基不稳之时,如此鲜明的立场,很快就给自己招来了祸患。秦桧指使党羽诬告他的父亲张祁杀嫂谋反,将张祁投进了监狱,用尽手段百般折磨。张孝祥也因此牵连受难,仕途受阻。幸运的是秦桧不久就死了,张家这才算脱离了苦难。

从绍兴二十四年到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4~1159年)的五年里,张孝祥在临安当官,接连升迁,仕途很是顺利,直至升任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为皇帝执笔代言的官,是近臣,也是十分重要的职务。如此炙手可热的人物,仕途又是青云直上,难免遭人嫉妒。果不其然,汪彻一纸弹劾,使张孝祥丢了官职。

丢官以后,张孝祥只好回到老家芜湖,闲赋两年半之久。在此期间,金主完颜亮南下攻宋,张孝祥虽然无官无职,但是他满腔热血,胸怀报国之志,始终密切关注战局变化,曾致书李显宗、王权等军事将领,谏言抗金计策,陈述战略。同年进士虞允文(公元1110~1174年)在采石矶大败金兵,金主完颜亮不得不移师扬州,调整渡江计划,却被部下叛将所杀。金国只得撤兵,南宋朝廷暂时安全了。张孝祥听说此事后,十分高兴,既为好友感到骄傲,也表达了自己建功的愿望,作了一首开篇这首《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

诗人高喊“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巧用两个典故:“乘风”《南史·宗慤传》记载,宗慤少有大志,曾对他的叔父宗炳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击楫”句化用《晋书·祖逖传》化用祖逖“中流击楫而誓”句意。也使人们想起了毛润之的那句“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同样是表达渴望建功立业,担负大任,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的心情。采石矶之战后,他来到建康,拜访南宋重臣张浚,席上慷慨激愤,作《六州歌头》词一首: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张浚听后,“罢席而入”,酒也不想喝了。“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说出了多少爱国志士的心声,恐怕有生之年,是无法收复中原故地了。“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感人至深。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可谓颇得要义。

46.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晚节不保的刘克庄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刘克庄(公元1187~1269年)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初名灼,师事真德秀。宁宗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补将仕郎,调靖安簿,始更今名。江淮制置使李珏任为沿江制司准遣,随即知建阳县。因咏《落梅》诗得罪朝廷,闲废十年。后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授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郎官,被免。后出知漳州,改袁州。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授右侍郎官,再次被免。六年(公元1246年),理宗以其“文名久著,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授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五年(公元1264年)因眼疾离职。度宗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特授龙图阁学士。第二年去世,谥文定。他晚年趋奉贾似道。谀词谄语,连章累牍,为人所讥。但他也曾仗义执言,抨击时弊,弹劾权臣。他与江湖派戴复古、敖陶孙等也有交往,自言“江湖吟人亦或谓余能诗”。

刘克庄是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他十分推崇辛弃疾、陆游的词,对辛弃疾评价尤高。他的词以爱国思想内容与豪放的艺术风格见称于时,在辛派词人“三刘”(刘克庄、刘过、刘辰翁)中成就最大,甚至被认为“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沁园春·梦孚若》、《玉楼春·戏林推》等词,是他的代表作。或悲痛“长安不见”,或慨叹“功名未立”,诸如《玉楼春·戏林推》中“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等名句,爱国情深,沉郁苍凉,确乎“壮语亦可起懦”(杨慎《词品》)。此外,像《鹊桥仙·乡守赵寺丞生日》要求“更将补纳放宽些,便是个西京循吏”,直是以词为民请命,在别的词家中这样的作品是不多见的。刘熙载注意到刘克庄不屑于剪红刻翠,认为“后村《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云:‘粗识国风《关雎》乱,羞学流莺百转,总不涉闺情春怨。’……意殆自寓其词品耶?”(《艺概》)但也有人认为他的词“直致近俗,乃效稼轩而不及者”(《词林纪事》引《历代诗余》录张炎语);“纵横排宕,亦颇自豪,然于此事究非当家”(《四库全书总目》)。这是偏颇之见。实际上,刘克庄也不乏清切婉丽之作,如咏海棠的《卜算子》、咏舞女的《清平乐》等词即是。

诗人一生经历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五朝,因为父亲封赠少师衔,他也算是贵胄子弟,23岁就以荫补官,踏上仕途之路,典型的官二代。如果他平稳生活,安静做官,享受这种自出生就有的好生活,纵使将来不能出将入相,富贵显达,也定然令无数人羡慕不已。然而,他志气天纵,抱负不凡,在宋王朝的官场泥淖里,自然会屡屡碰壁,历尽磨难。诗人38岁时,因所作《落梅》诗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的句子,被劾免官。在家闲赋,这一呆就是十年。淳祐年间,宋理宗赏识刘克庄“文名久著,史学尤精”,又因为他是荫官入仕,特赐同进士出身(宋代科举,进士出身更为荣耀)。按照现在的话说,已近中年的人,仕途又难再有大的晋升,本应安安稳稳,照顾好老婆孩子,过好下半生就好了。然而,刘克庄却并不安分于此。在朝任职仅一年就因为“草诏忤旨”而被放外任。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又因弹劾权臣史嵩之,再度被免官,在家闲居八年。他前后被罢官达四次之多,本是因荫致仕的官二代,却凭着一腔热血,满腹才学伸展拳脚,反复“折腾”,在南宋词人中也算得上异数。

第一次落职时,他在词中写道:“老子平生无他过,为梅花受取风流罪”(《贺新郎·宋庵访梅》)。第三次免官时,自称:“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不知是揶揄自己还是嘲讽他人,内心的愤慨用轻松的笔调脱出。

关于辛派词人,简要的说是指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继承了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抚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刘克庄曾在《稼轩词》序中称赞辛弃疾的词:“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这段话很形象地概括了辛词的特质,也说明刘克庄很能把握辛派词的特点。“稼轩是极有性情人,具一段真气奇气,否则纸上奔腾,其中俄空焉,亦萧萧索索,如牖下风耳”(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辛词其实并不好学,学得不好,很容易流于粗豪叫嚣,而刘克庄算是辛派词人中的佼佼者,虽也有过分直白浅露的毛病,但更有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名作。开篇的《贺新郎·九日》便是其中之一。

上篇写重阳节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感喟。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满天密布深黑的乌云,再加上阵阵斜风细雨,真是“满城风雨近重阳”,使人心乱如麻,愁思似织。下面四句说平生目空一切,他自称“一生枘凿,壮夫瞋懦,通人嫌拗。”(《水龙吟》)曾因泳《落梅》诗讥刺时政,“东君缪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致遭权臣忌恨,由此病废十年,但他并不因而畏怯,这在他病后仿梅绝句中可以看出,“梦得因桃却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并柳,也被梅花累十年。”重阳本来是登高之佳节,由于风雨凄凄,只能登上高楼,放眼遥望千山万壑,浩荡秋色,也即是“群玉峰头,万里秋无极。”(赵以夫《龙山令》)高楼百尺,用刘备语,刘备与许汜共论天下英雄;许汜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由于许汜只知求田问舍,营个人私事,因此陈元龙与许汜不多讲话,并让他睡下床。刘备批评许汜自私,并且说,要是我的话,就自己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上。事见《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词中的百尺高楼,是指英雄志士登临望远之所。

接着四句是登高楼后触目伤怀。自己本是一介书生,如今垂垂老矣,忧国之心尚在,他于送黄成父还朝时说:“时事祇今堪痛苦,未可徐徐俟驾。好着手、扶将宗社。”(《贺新郎》)个人受谤废黜都不介意,只有恢复神州,是他最大愿。面对千崖,联想起唐代杜牧在池州刺史任上写下的《九日齐山登高》诗末两句云:“古往今来只如此,朱山何必独沾衣?”他同意杜牧所云,感触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很多人共有的心情,因此也不必像齐景公那样在牛山独自泪下沾衣。但作者在此虽认为不必为个人得失计较,同时也突出“神州泪”之可贵。虽然往事一去无迹,却仍然不能在记忆中抹去,至此词意陡转,过渡到下片的回忆当年。

下篇先说少年时代自负有下笔千言的才华,很想有所作为。“凌云笔”,用《史记·司马相如传》典故,“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到如今”两句写现在,与前面形成鲜明对照,叹息如今已是才华消尽,只余暮年萧瑟之感。“常恨”三句,结合九日登高题意,慨恨文士不顾国家多难,只想效法魏晋名士风流,遇到重阳节,总爱提东晋孟嘉落帽故事。孟嘉于九月九日随桓温游龙山,风吹帽落,他并不觉得。桓温命人写文章嘲笑他,他亦取笔作答,文辞超卓,四座十分叹服。(《晋书·孟嘉传》)在作者看来,这种毫无现实意义的所谓名士风流,不过是早已过时的狂客行径,不值得每年重九都要把它称扬一番。“若对”两句,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忧国志士,他们与前者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不追慕魏晋风度,而是对“时事祇今堪痛哭”的现状感到忧心如焚而又无能为力。词意至此急转直下,作者在感愤之余,觉得自己既不能改变这种局面,际此佳节也只能赏黄花以遣怀,但谁如果只是赏花而辜负了美酒(即不饮酒),恐怕连黄花也要笑人太孤寂了,言下之意是壮志未酬,只能借酒浇愁。

末两句以登高作结,雨消云收,暮色渐至,下如江淹《恨赋》所云:“白日西匿,陇雁北飞。”秋天鸿雁南来,明春仍然北去,北上恢复神州的大业却遥无实现之日,眼看白日西下,象征着国势危殆,令人痛心。自己老眼平生,壮志难伸,亦只能长歌当哭,借酒浇愁。

47.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范成大《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

——抗节不屈,临危不惧的范成大

《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

范成大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

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

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

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存诗1900首。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和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因疾退居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的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反映农村生活的代表作是《四时田园杂兴》,共记60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