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命令我沉默
9074700000012

第12章

3

秋天的犁铧雪亮

更深的心不允许被埋藏

所有的尸体站立

血液重新

在他们身体里流淌

那些干枯、僵死的

被蟋蟀的挽歌

送走的老人

那些我尚未爱过

或者曾经爱过

转瞬即逝的女人

那些仇恨

那些秘密

那些埋葬在身体里的惊雷

那些命运种植的苦果

那些瞬间

那些明亮的星

那棵树

那门前的三棵

笔直的水杉

我已经忘记

它们在什么时候被砍伐

那条笔直的大路

路上的血迹

一辆自行车

被装甲车牢牢地

嵌进沥青的路面

一摊发黑的血

骑自行车的少年

再次在阳光下飞奔

胳膊上挂着的汗珠

转眼蒸发成盐粒

那些被毁弃的面孔

在我的脸上复活

被牺牲的心

在我的胸口跳动

从什么时候开始

到底是哪一天

身边的人形容枯槁

青春是流尽了的血

乌黑的圆石

躺在河床的深处

身体上刻满记忆

又在冲刷中磨灭

那些我所认识的

事物和人

都是命运赏赐

给我的礼物

我还没有来得及

努力去爱

又被命运

恶作剧般收走

从什么时候开始

到底是哪一天

我像一阵风般出生

又如同一只气球般长大

为了不让自己过早爆炸

拼命向身体里填充铅粒

直到硝烟的味道爬上舌苔

我才适应了残忍的生存

每一段精彩的谎言

都在吸引我去冒险

吸引我扣动扳机

对准自己的灵魂

从什么时候开始

到底是哪一天

拾荒者从梦中醒来

泔水桶散发着清晨的恶臭

贫穷的妇人在咒骂自己的女儿

红着眼工作的年轻人

争夺一份薪水像是秃鹫

在争夺腐尸

我越来越从容地面对这一切

把脸刮得干净

收藏起野狼般的表情

四处派送虚假的笑容

就像那些

被称为慈善家的

狗娘养的

派送他们的金币

从什么时候开始

到底是哪一天

我原谅了你们的愚蠢

仿佛我生下来

就是为了原谅你们

我展示自己的宽容

如同乞丐展示伤口

恶霸展示疤痕

如同强权展示泪水

妓女展示爱情

如同一只狗

展示它没完没了的忠诚

从什么时候开始

到底是哪一天

嘴唇因高烧而干渴

颤抖的双手扒开胸中的灰烬

那颗滚圆赤裸的心

是否仍然还在

我捧起它来

轻轻吹拂

是否仍然有一个诗人

躲藏在身体的灰烬中

虽然因疲惫而陈旧

却依然充满勇气

我将在秋天渐深的时候

完成这首诗

落日红得耀眼

那浑圆无缺的孤独

隐没于西山的一瞬

光辉夺目得

仿佛壮怀激烈

像一只黑色的乌鸦

突然腾空而起

惊醒钢铁般的暮色

搅乱了

光明与黑暗的边界

它将飞回

那在高高的树上

胡乱搭建的

冰冷祖国吗?

2009/07-1

010月27日完成于“等待戈多”咖啡馆

编选手记:这本诗集对于我的意义

这本诗集我一直陆陆续续地编,加起来的时间应该超过一年了。一个漫长的编选过程。在这之前,我甚至还热身似的编选了另外一本非公开发行的诗集——《文楼村纪事》(阳光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这本诗集来自朋友的邀约,有人催,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幸亏有如此的热身作为编选基础,否则,现在这本《命令我沉默——沈浩波1998~2012年诗歌选》的出版还将遥遥无期。

没有意外的话,这将是我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公开发行、公开流通的诗集。2004年,我曾经出版过一本诗集,名叫《心藏大恶》,非常遗憾的是,在发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最终只有极少的书流入市场。2010年,我出版了长诗《蝴蝶》单行本,但那只是单首长诗。

这也是迄今为止,收录我的诗歌较全的一个版本。《心藏大恶》收录的只是2000年到2003年的一些诗歌。非公开发行的《文楼村纪事》收录的也不多。这本诗集收录了我从1998年到2012年写的诗歌。当然,还有很多诗,这次不能收录,其中不乏我的一些名作,只能寄希望于未来能有机会公开出版了。好在互联网时代,它们始终在那里。

这本诗集的编选过程,也是一个我静下心来,对其中不少诗歌重新修改的过程。所以这应该是我的诗歌最权威的定稿版本。与《心藏大恶》、《文楼村纪事》相比,与我自己诗歌博客上的诗相比,与我以前在所有报纸杂志上发表的诗歌相比,很多诗歌的面目都略有不同,请将这本诗集暂时视为定稿。一时的定稿,未必永恒,说不定将来还会修改,谁知道呢?我喜欢修改自己的作品。

我这个人和我的诗,向来备受争议。希望这本诗集,能让大家在争议时,至少有个靠谱的用来解剖的麻雀标本。

最近几年来,尤其是长诗《蝴蝶》写作以来,关于我的争议,又多了两个密集的话题。

一种是以前讨厌我的诗歌,但却又很喜欢《蝴蝶》的诗人同行和评论家,他们认为,我自《蝴蝶》之后,发生了很大改变,改邪归正了,所以……

另一种意见恰恰相反,来自喜欢我以前那种生猛、锐利、直接的诗人同行,他们认为,我越来越丧失先锋性。并进而批评我背离了写作的初衷,当了“先锋”的叛徒。

这种质疑和分野其实自2004年我发表《文楼村纪事》时就开始了。一些人说,自《文楼村纪事》开始,沈浩波才算得上一个好诗人。这是最早认为我“改邪归正”的一批人。另一些人则认为,我从《文楼村纪事》开始,就丧失了先锋性。这是最早认为我“改正归邪”的一批人。

不要小看这些声音。虽然都很半吊子,但文学史往往是由半吊子写的。

我希望这本诗集,能让更多读者看到我相对整体的写作地貌,看到我写作时的内心。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自我二元对立的沈浩波。我一直就在这样写诗,我的诗歌一直就有多重的声部。不存在一个只有“下半身”的沈浩波,也不存在一个只有“上半身”的沈浩波。不存在一个只写过《一把好乳》、《淋病将至》的沈浩波,也不存在一个只写过《文楼村纪事》、《川北残篇》、《蝴蝶》的沈浩波。

你们所看到的沈浩波,是他所写的所有诗的集合体。不要用概念化的小钝刀死乞白赖地将他分尸。

沈浩波诗歌创作活动年表

1991年:高中一年级,偶然读到北岛的一首诗《和弦》,深受感动,写下了人生中第一首诗。

1996年:大学一年级,开始更多地接触一些当代诗人如北岛、海子、杨炼、韩作荣的诗歌,再次写诗,笔名仇水。

1997年: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五四文学社社长,创办《五四文学报》。

1998年:主编《铁狮子坟诗选》,先后结识师兄侯马、伊沙、徐江,并与于坚、韩东、莫非等诗人有了联系,开始有意识地摒弃自己原先的学院派写作倾向,逐渐接受口语化的诗歌写作。同年,帮助《大学生》杂志的诗歌编辑谭五昌组织“北京大学生诗歌沙龙”,并创办杂志《诗中国》,这个沙龙也是沈浩波与当时在社科院就读硕士的女诗人巫昂结识的开始。同年,还与两位几年前从北师大毕业后就无有音信的校园诗人取得了联系,他们是朵渔和南人。同年底,读到程光炜主编的20世纪90年代诗选《岁月的遗照》,深感不满,写作《谁在拿90年代开涮》一文,先后发表于《五四文学报》、《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同年底,创办《朋友们》杂志,一共创办了两期,第二年停刊。一群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诗人活跃在这个刊物上,有巫昂、朵渔、南人、盛兴、杨志、亢霖、彭凯雷、高晓涛、韩博等人。

1999年:在伊沙、韩东的推荐下,《谁在拿90年代开涮》一文先后发表于西安的《文友》杂志和南京的《东方文化周刊》。这篇文章成为同年下半年爆发的中国诗歌界“盘峰论争”的导火索之一。同年,杨克主编的《中国新诗年鉴》出版,在韩东的推荐下,诗歌《秋千时代的女人》被选入该年鉴。同年,“盘峰诗会”在北京召开,在会上被“知识分子”诗人缺席批判。从此,中国诗歌阵营一分为二:民间立场和知识分子写作。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就此展开。沈浩波作为“民间立场”的代表诗人参与论争,发表争论文章多篇。同年11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龙脉诗会”。写作诗歌《我想看见光》《福莱轩咖啡馆,点燃火焰的姑娘》等。

2000年:结识诗人尹丽川、李红旗。与朵渔、巫昂、南人、尹丽川、李红旗、盛兴、朱剑、马非等人创办《下半身》诗歌杂志,写作《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一文,在诗歌界掀起了很大影响和滔天的口水。第二期加入《下半身》的诗人还有李师江、轩辕轼轲、阿斐、欧亚等。南人在这一年创办的“诗江湖”论坛,成为下半身诗歌群体和其他众多年轻诗人啸聚的论坛。这一年,写作诗歌《墙根之雪》、《一把好乳》、《强奸犯》、《她叫左慧》、《我们那儿的生死问题》等影响广泛的诗歌,被有的评论家指责为“诗歌之死”。同年,参加诗人吕叶举办的“衡山诗会”,在这个诗会上,沈浩波的发言《我要先锋到死》引发争议,在发言中对韩东等民间诗人进行了批评。同年,成为《中国新诗年鉴》编委。

2001年:2001年一开始,在“诗江湖”网站爆发了“沈韩之争”,沈浩波与韩东的争吵几乎席卷了整个“民间立场”的写作阵营。一边是沈浩波、伊沙、朵渔、南人、尹丽川、侯马、徐江……一边是韩东、杨黎、何小竹、竖、金海曙、刘立竿……年轻的“下半身诗群”和成名已久的“他们”诗群、“非非”诗群,爆发了一场延续了数月之久的网络混战。诗人中岛在其主编的《诗参考》杂志中全文刊登了全部论争实况。此次论争过后,诗人杨黎、何小竹离开“诗江湖”,创办“橡皮文学网”;诗人韩东随后创办了“他们文学网”。同年,写作《淋病将至》、《棉花厂》、《坠落》、《我们拉》、《自画像》等诗歌作品。

2002年:写作《成都行》、《绍兴路的黄昏》、《巫昂,巫昂》、《硬和软》、《油画家的谎言》、《你妈贵姓》等诗歌。这一年,美国“9·11”事件爆发。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sars”爆发。伊拉克战争的第三日,我写作长诗《致玛雅可夫斯基》。“sars”之后,在北京组织“sars之后的诗歌”朗诵会。同年,写作诗歌《饮酒诗》、《姐姐去了南方》、《我的北京》、《三月之鸦》等。

2004年:与巫昂一起采访河南艾滋病村,写作组诗《文楼村纪事》,成为当年流传最广的诗歌。出版个人诗集《心藏大恶》,在北京举行个人诗歌朗诵专场。与朋友胡赳赳、尹丽川一起召集举办首届“北京大场露天诗歌朗诵会”。与尹丽川、盛兴、于坚、西川、杨炼、翟永明、北岛、欧阳昱等诗人一起赴哥本哈根参加“中国—丹麦”诗歌节。随后与尹丽川一起应荷兰《文火》杂志邀请,赴荷兰阿姆斯特丹与比利时根特举办专场诗歌朗诵会。7月,与香港诗人郑单衣、澳门诗人姚风、台湾诗人陈克华等一起参加香港书展开幕诗歌朗诵会,后辗转飘零于香港、澳门、马来西亚,随后与诗人尹丽川、春树一起赴挪威参加中国文化节。写作长诗《离岛情诗伤别离》。同年,由沈浩波担任年度主编的《中国新诗年鉴(2003—2004卷)》出版。

2005年:突然不会写诗。生一子。生活极其忙碌,内心焦虑。参加广州“珠江诗歌朗诵会”。朗诵《淋病将至》。

2006年:重新写诗。创作极多。写作诗歌《河流》等。参加诗人谭克修在湖南长沙举办的诗歌节,在田汉大剧院朗诵《文楼村纪事》。

2007年:写作《送杨黎》、《外婆的葬礼》、《西安为证》等一百多首诗。同年,受邀成为“额尔古纳诗歌奖”评委。同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新锐诗人”之一。同年,因批评诗人于坚的诗歌写作和观念越来越腐朽僵化,而遭遇于坚在“诗江湖”论坛的公开绝交。同时与于坚绝交的还有诗人伊沙。

2008年:四川大地震,写作组诗《川北残篇》。同年,开始写作长诗《蝴蝶》,写作诗歌批评文章《中国诗歌的残忍与光荣》。

2009年:写作诗歌《玛丽的爱情》、《每一幢楼里,都有一个弹钢琴的女孩》、《舞者》等。长诗《蝴蝶》创作完毕。同年,获得第二届御鼎诗歌奖。

2010年:写作诗歌《少女赋》、《黑丝赋》、《死者赋》、《美腿赋》等。同年,获得《人民文学》诗歌奖。

2011年:写作诗歌《老猫之心》、《繁殖》等。在第七届中国西峡伏牛山金秋诗会上,《蝴蝶》获得“首届中国桂冠诗集奖”。同年,在网易微博与诗人伊沙联合发起的“新世纪诗典”栏目中,《玛丽的爱情》作为整个栏目的开篇诗歌推出。

2012年:写作诗歌《布拉格在阳光下》、《伏尔塔瓦河》、《时代的咒语》、《云南上空的云》、《约翰不吃煮鸡蛋》等。同年,获得首届“新世纪诗典”金诗奖。同年,出版诗集《文楼村纪事》。同年,参加第28届“青春诗会”。同年,获第三届“长安诗歌节·现代诗成就大奖”。